进化论有可能是错的吗?人类有没有可能是外星人的后代?

发布者:章豆豆 2023-4-1 03:59

进化论的具体答案当然可能是错的,但进化论本身却不会是错的。人类也的确有可能是外星人的“后代”,但这和人类是进化而来的并不必然矛盾。

在经过数百年的研究和发展之后,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已成为一种抽象的宇宙法则,放诸四海而皆准。而人类是地球之子的证据实在太多了,我们和灵长类之间的关系,甚至都不需要生物学家,您只要看着它们,就能明白我们和它们之间存在着的血脉关系。

当然,科幻小说作家可以幻想,外星人对地球上的某种灵长类动物做了一些基因实验,让人类的远古祖先得以起源。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外星人做了一件最关键的事情,那就是把远古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的2p和2q染色体给连在了一起。从此人类远古祖先就只有23对(46条)染色体,而和人类关系最亲密的各种猩猩和黑猩猩的染色体都是24对(48条)染色体,这意味着我们和它们之间再没有办法彼此繁衍了,只需改变一下染色体的数目,就能制造出一个新的物种,新物种可以将基因突变所获得的有价值的新基因保留在自己的种群中,不会通过性生活随意传播出去。

图示:经过数十年时间的研究,科学家确认人类的2号染色体,来源于远古人类和黑猩猩共同祖先的2p和2q染色体。到今天为止人类和最近的亲属黑猩猩之间共享老祖宗的98.5%的遗传基因,从基因组整体上看,人类和黑猩猩的相似性大约在95%。

当基因组时代来临,对人类和其它动物之间亲缘关系的研究,给达尔文的进化论提供了最硬核的证据。如果认为5%的差异太少,那么任意两个人之间的遗传差异大约只有千分之一,看看全世界这么多人之间的差异,居然都在千分之一的范围内,您就可以知道差5%,可以造成多么巨大的变化了。

为什么要想象人类是外星人的后代,而不是想象人类是外星人的祖宗呢?

图示:在银河系中播种生命,这是法兰克福大小理论物理学家克劳迪斯·格罗斯提出的“创世纪计划”(Project Genesis)。

部分天文学家相信,银河系中存在许多适宜生命存在但生命尚未起源的行星,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太空飞船发送自养微生物的方式,播种生命,剩下的事情就交给进化论了。如果这个计划能够得到实施,那么人类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创世主,虽然并非全知全能,甚至连后果是什么也不知道。

而在很早以前,也有科学家提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也可能是由外星智能生命播种的结果。如果这样的猜测是正确的,那么人类的确算得上是外星人的“后代”,没有直接血缘关系的后代,因为最适宜进行星际播种的只能是微生物,剩下的就全靠生命自己的运气和进化了。

但是,通过研究地球上的生命历史,很难相信地球生命的起源得到了外星智能生命的帮助,除非它们太傻,否则它们实在是浪费了太多时间。在地球上,生命很早就起源了,但在漫长的数十亿年时间里,都困在古核细菌和真细菌这两大类别的生命形式中,直到数亿年前古核细菌和真细菌之间偶然的杂交,才出现了奠定地球复杂大型生命出现的关键细胞——真核细胞。

图示:地球生命简史

地球起源:45亿年前

生命起源:35亿年前,黄色,代表原核生命(古核和真细菌两大类),它延续至今,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人

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细菌起源:28亿年前

单细胞真核生命起源:22亿年前

多细胞真核生命起源:15亿年前

复杂动物起源:4~5亿年前

生命为什么会进化?

因为,生命世代传承的蓝图,不能得到完美忠实的复制,出错是必然的。所谓进化本质就是变化,就是出错。当然所有变化必须经受得住环境的检验,这就是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如果一个物种经受不住检验,那么最终它就会灭绝。生物的变化能被自然选择所青睐,通常是因为变化迎合了环境的变化,最终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结果。

当然生物的进化或变化也受到生物自身历史的束缚,并不能自由自在,所以生物学家经过仔细分析之后,总能追根溯源找到或猜测该生物的世代传承的谱系,尤其对于动物来说更是如此。

比如人类的视网膜是非常古老的祖先遗传给我们的,但不幸的是在最初进化出这个视网膜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居然把视网膜前后装反了,将感光细胞放在了传输光信号的神经细胞的下面去了,这导致我们的视网膜上出现了盲点,因为视神经需要进入大脑,它穿过视网膜的地方就给我们的视野留下了盲点,而我们继承了盲点,并且难以通过进化发生什么大的改变。因为任何改变都可能导致视力下降,而不是相反,这可是相当致命的改变,会被自然选择给淘汰掉。但是,海洋中的软体动物的视网膜就是“正确"装配的,它们的感光细胞在前,传输光信号的神经细胞在后。

图示:人类的视网膜(也是所有陆生动物的视网膜),感光细胞在神经细胞的后面,导致神经信号要传入大脑时,不得不穿过感光细胞,这导致我们的视网膜上有了一块没有感光细胞的区域,由此形成了盲点。

图示:蓝线是盲点所在的位置。如果我们的眼珠不动,我们的视野中其实有两个洞,而我们对此之所以浑然不觉,一方面是因为大脑自动脑补了这两个洞中的内容,另一方面是我们的眼球一直在动。


图示:盲点测试,闭上右眼,用左眼看着十字,让屏幕慢慢靠近眼睛,在某个距离上,黑点落到了盲点上,于是黑点就消失了。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看

  • 2025年危机悄然逼近,你做好准备了吗?

    2025年危机悄然逼近,你做好准备了吗? 大家务必要留意,二零二五年危机正在悄然,毕竟普通人一定要记住以下几条保命法则,条条是干货。·第一、不信邪、不捐款、不多管闲事、不图便宜、不扶老人、不玩虚拟货币、不围观、不吃外卖、不信专家、不信广告、不 ... 宇宙探索04-04

  • 月球丢失后果大揭秘!地外文明星际飞船曝光!

    月球丢失后果大揭秘!地外文明星际飞船曝光! 优优分享:月球丢失的后果。你知道吗?一直挂在天空的这颗月亮远在38万4400公里处,悬浮的银色天体此刻正以每天0.102毫米的速度逃离地球。这个数据来自日本乐女神探测器的激光测距,但NASA却在三个月前突然关闭了所 ... 宇宙探索04-04

  • 宇宙探索全集,带你领略浩瀚星空!

    宇宙探索全集,带你领略浩瀚星空! 破碎的意识。截图打开哔哩哔哩APP,立即观看完整视频。太阳是我们太阳系的超级大国,一座高热核反应堆、巨大的爆炸喷发,它能将相当于珠穆朗玛峰那样质量的聚合物从太阳抛出进入太空。我们安全地在9300万英里外看着 ... 宇宙探索04-04

  • 探索宇宙:无尽奥秘中的人类征程,带你开启奇妙宇宙之旅

    探索宇宙:无尽奥秘中的人类征程,带你开启奇妙宇宙之旅 嘿,各位好奇的小伙伴们!在这浩瀚无垠的宇宙面前,人类宛如宇宙这个超级大蛋糕上的一粒微小芝麻。可别小瞧这粒芝麻,对未知强烈的好奇心,恰似一把神奇钥匙,驱使我们不断抬头仰望星空,一心想要揭开宇宙那神秘的面 ... 宇宙探索04-01

  • 量子芯片登太空:当硬核科技邂逅宇宙探索的浪漫

    量子芯片登太空:当硬核科技邂逅宇宙探索的浪漫 量子芯片登太空:当硬核科技邂逅宇宙探索的浪漫 在火星稀薄的大气中,“天问三号”探测器正沿着一条精准规划的路径穿越埃律西昂平原。它无需等待地球指令,就能自主规避岩石、分析土壤成分——这不是科幻小说的情节 ... 宇宙探索03-30

  • 崔向群院士走进成都市铁路中学校,共话 “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 —— 望远镜”

    崔向群院士走进成都市铁路中学校,共话 “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 —— 望远镜” 为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助力科普教育发展,2025年3月28日下午,由《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机关服务局、成都市铁路中学联合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普阅读行动‘科学家领读者’校园科普活动暨工程 ... 宇宙探索03-30

  • 关于宇宙的十大猜想

    关于宇宙的十大猜想 创世之柱矗立在鹰状星云之内,它磅礴又壮美,凸显出银河系的渺小。我们居住的地球,在浩瀚宇宙面前,不过沧海一粟。从追问宇宙从何而来,到解答宇宙的未解之谜,每一次仰望星空,人类探索宇宙的决心从未动摇。今天我 ... 宇宙探索03-30

  • 宇宙有多大:探索无垠的星空

    宇宙有多大:探索无垠的星空 宇宙,这一浩瀚而神秘的词汇,常常让人心生敬畏。在夜空中闪烁的星星、遥远的星系,构成了一个超乎想象的广袤空间。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宇宙的大小、结构,以及人类在探索这一无垠领域过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一 ... 宇宙探索03-29

  • 宇宙有多大?探索无垠的星际世界

    宇宙有多大?探索无垠的星际世界 在浩瀚的夜空中,星星闪烁,月亮皎洁,宇宙似乎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存在。但当我们试图去理解宇宙的大小时,脑海中常常会浮现出一个问题:宇宙到底有多大?宇宙的规模是我们人类难以想象的。根据科学家的估算,已知的 ... 宇宙探索03-29

  •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探索宇宙、突破技术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探索宇宙、突破技术 昨日(3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揭晓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一遴选活动已连续举办20年,成为我国基础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成果盘点。今年的十大进展涵盖航天探索、 ... 宇宙探索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