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探索编辑部》:喜剧皮囊下的纯真时代

发布者:麦田晴空 2023-4-11 22:20

《宇宙探索编辑部》:喜剧皮囊下的纯真时代

4月1日愚人节这天,由孔大山执导,杨皓宇、艾丽娅领衔主演的《宇宙探索编辑部》公映,这部电影此前曾在第5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等电影评选活动中获奖,并获得了8.7的豆瓣高分开分。由于现在已经很少过愚人节,这部电影的公映,算是给这个节日增加了点“恶搞”的气氛。

说是“恶搞”,其实并不准确,《宇宙探索编辑部》实则上是在严肃认真地搞笑,一本正经地搞笑。杨皓宇饰演的唐志军,是《宇宙探索》编辑部的主编,他不善言辞,甚至有点唯唯诺诺,常被编辑部其他人奚落,但谈起外星人,他却毫不含糊,立场坚定,寻找外星人,成为他重大的人生意义,于是乎,他越把外星人当回事,观众就越想笑,影片的喜剧色彩就显得越浓厚。

外星人存在与否,现在已经由一个大众话题变成了一个专业话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人相信外星人到访过地球,言之凿凿说见到外星人的也不乏少数,但现在,似乎只有说“没谁比我更了解太空”的埃隆·马斯克还有兴趣谈论外星人,大众层面早已觉得这一话题与己无关。在这样的背景下,《宇宙探索编辑部》起到了记忆唤醒的作用,它重新把观众带回到了那个清醒又混沌、纯真又复杂、真实又荒诞的时代。

家中冰箱收藏外星人“尸体”的人,头顶一直戴着一个不锈钢锅的人,言之凿凿说看见外星人取走石狮口中石球的人……这些人与唐志军,一起构成了外星人是全民话题时代的人物群像,当然,他们当中有人对此深信不疑,有人则是浑水摸鱼,真真假假的碰撞,带出来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正是在这些故事制造的欢乐当中,观众不禁会回想起当年,包括自身曾经亲历的蒙骗行为,在嘲笑与自嘲中,完成一次高质量的观影体验。

对于唐志军寻找外星人过程中荒腔走板的做法,观众很难做到认同,但这并不影响观众对他的执着与认真所感动,失落并空置多年的理想主义与情怀主义,忽然在这个大银幕形象中,得到了安放,正是这样的价值与情感共鸣,为嘲笑与自嘲镀上了一层友好、善意的光芒,唐志军的傻与疯癫,其实正是过去纯真时代的珍贵构成,现在再难找到像唐志军这样,可以为了一个虚无的事业而去付出自己全部的人了。

作为主编,唐志军最重要的事业当然是编好杂志,但《宇宙探索编辑部》对此并无表现,相反却浓墨重彩地讲述唐志军带领编辑部成员去找外星人的故事,唐志军的“不务正业”,如今看起来却值得羡慕,这种把精力浪费在无聊事情上的态度,显得尤为奢侈,也让人不由会感叹时间意义的变化,现在很少有人再相信且寻找外星人,很大的原因之一,何尝不是忙于生存,没有了胡思乱想的浪漫余地。

在《宇宙探索编辑部》中,唐僧师徒四人在多个镜头中出现,尤其是孙悟空的造型,颇得导演的偏爱,按照孔大山的说法,唐志军对应的人物是唐三藏,片中始终头顶不锈钢锅的孙一通对应的人物是孙悟空,寻找外星人因此便有了西天取经般的艰难困苦,也预示着这一过程中“求而不得”的迷惘困惑。在社交平台的短视频内容中,经常有孙悟空等《西游记》人物形象的出现,播放量很高,现实中有人以饰演师徒四人做生意谋生,于是,《宇宙探索编辑部》便有了勾连作用,它成为联系外星人、《西游记》与现实人生的一张名片。

在《宇宙探索编辑部》引人入胜的喜剧皮囊、荒诞的精神结构、诗与远方的隐喻之下,其实还有着一层令人感叹的现实主义叙事,唐志军参加外甥的婚礼,说起写给女儿的诗,牵出死于抑郁症的女儿,这一故事内核构成颇有抽离感,它会让沉浸于喜剧气氛中的观众感到心脏一疼,如同《地心引力》所表达的那样,哪怕无边无际的外太空也无法承载人类的孤独,唐志军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寻找外星人身上,其真实的现实动机,可能简单到只是想缓解对去世女儿的想念,以及由此带来的痛苦。

上映以来,虽然票房不甚理想,评分也有所下降,这与影片的一些缺憾有关,比如电影以氛围与细节取胜,但缺乏具有冲击力的强情节,手持摄影的“伪纪录片”拍摄方式也会劝退一些观众,但最重要地是,当下主流观众群体已经不太能理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与人的状态,这造成了不小的隔阂,也让影片显得小众。不过,《宇宙探索编辑部》拒绝与低质的商业科幻喜剧片同伍,单单这一点,就值得尊重,期待公映后期能够凭借口碑在排片方面崛起。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