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AI聊《宇宙探索编辑部》……

◎张海律
关于“民科”的喜剧科幻片《宇宙探索编辑部》,从平遥影展首映到院线公映,相隔近一年半。其间,ChatGPT横空出世,以值得炫耀的能力展示了人工智能的影响力。于是,二刷《宇宙探索编辑部》后,我立即向AI询问:“请给出一些民科对探索宇宙做出重大贡献的例子。”
聊天AI先给出了“民科”的定义:民间科学家并不是一个被科学界承认的术语,他们要么没经过科学教育或严格的科学培训,要么是以非学术渠道宣布重大发现,因此研究成果很可能无法通过科学界的审核。接着给出的例子包括:陈景润的太空电梯理论;美国人John Dobson发明的简单易制天文望远镜;致力于寻找外星生命的民科社群“夏威夷自然人”在2017年宣布发现了附近一颗有生命的星球。
其实把这些个案放到一部好莱坞传统科幻大片里,也差不多就是大灾来临前形形色色的正面配角们,高校里被学界排挤的偏执教授、山野里收集素材证据的狂妄疯子,他们都坚信自己掌握着世人所不能理解的真理。
完全长不大的孩子
《宇宙探索编辑部》就是以伪纪录片的方式,揪出了其中一位黄金配角,让其在银幕内外的“群嘲”下,成为最终令人动容甚至惹人落泪的主角。
打一开始,当主角唐志军因为没缴暖气费而在冷飕飕的编辑部里处处倒霉碰壁时,那个对其又爱又恨、总是无私支持他疯癫探索的大姐秦彩蓉就愤怒地吐出一句,“他就是个民科!”而全片按时间线性发展着,以好笑的桥段连接起缜密的故事,将表面上对民科的嘲讽和否定,最终变为对民科探索精神的一曲赞歌。
聊天AI还认为:“虽然这部电影具有一定科学知识和太空内容,但并不是针对孩子制作的。”确实,至少我的二刷场,身后的两个孩子在闪回的录像带画质中就坐不住了,跟着爸爸早早出去了。一直留在座位上的妈妈等结尾字幕播完,才对回到厅里的父子哽咽着说:“太好看了,你们长大点会喜欢的。”偏执的探索精神,本就该属于对宇宙有着兴趣和好奇心的孩子,而电影里呈现的以唐志军为首的民科们,根本就是些完全长不大的孩子。
黑色幽默
破败的上世纪北京大杂院,老旧的“赫鲁晓夫火柴盒式”办公楼,被乐器课堂随时打扰的编辑部会议,杂乱堆积的物件和处理不掉的过期刊物,类似上世纪90年代那些骗子大师的节目录像……导演孔大山为这家“宇宙探索编辑部”精心安排设计的场景,看似讥讽意义十足,就等着让那些倒霉透顶的黑色幽默接连上演。
可偏偏这处破旧院落,也正是朝阳区酒仙桥社区上世纪50年代建设起来的电子产业工人生活区的一小部分。而整片地区不但有着后来大名鼎鼎的798艺术园区,还有被当代艺术家曹斐“考古发掘”而出、并以此创作大型艺术项目“红霞”及相关科幻影片《新星》的凋敝影剧院。科技基因和幻想空间,从来不止在科学怪人光怪陆离的实验室,或《流浪地球》安置于非洲乍得的大型地球指挥部里。这里不也吸引来了郭帆导演——亲自到编辑部买走了那套差点卡死唐志军的宇航服,作为其新片《流浪的球》的道具吗?
“编辑部”直接展现窘迫的环境和无奈的采编,却没交待为什么唐老师身边会有四个甘愿坐班的女人,暖气费都缴不出,工资还可能发放吗?随着剧情的发展,伪纪录片的镜头跟着秦彩蓉大姐来到商场眼镜店。秦彩蓉边抱怨着边囤了一堆根本销不出去的天文望远镜。此时,观众大抵能猜到,秦大姐才是编辑部和唐老师背后的真正金主。而唐志军是那种每天只需要摄入四种基本元素就可维生的极简生活主义者,并坚信七情六欲、贪得无厌耽误了人类对未知宇宙的探索步伐。他自己的微薄收入,来自仅能支撑暖气钱的“讲课费”。可作为一个不被认可的民科,他能去哪儿讲课呢?
电影安排他来到一所精神病院,里面有着要去西天取经的师徒四人,以及听唐老师介绍浩渺宇宙的两个快睡着的听众。自此,影片故事和场景,从中文的“宇宙探索编辑部”,转到英文的“Journey to the West”。唐老师和金主秦大姐,叫上了担任摄影记录工作的酒疯子那日苏,坐着绿皮列车前往成都,捎上了作为粉丝志愿者的少女晓晓,也组成了“西天取经”四人团,到大凉山寻找神秘异象。
内心疗愈之旅
作为《科幻世界》的大本营,蜀道上少不了其他民科。存放外星人尸体寻找有缘人出钱的店老板,总是先四人组一步的“小红帽”,以及头顶着一口锅,并时不时因辐射波段变换而暂时性休克的诗人村民孙一通。这些关键角色,保证了影片后半部分变为公路片后的趣味性,也成就了小镇科幻的奇观感。
通过秦大姐对着伪纪录片镜头的讲述,我们知道,不食人间烟火的唐老师,其实有过一个因抑郁症而早早自杀的女儿。而无论在北京酒仙桥的编辑部还是川南的蜀道上,呆傻萌的唐老师丝毫透露不出一丝人间情感,只有着对电视闪烁雪花与外太空辐射信号、村口石狮子嘴里丢了的球与可能外星生命体、日食笼罩与麻雀疯飞的执着追问。
然而,伤痛始终深藏在内心,队友散了,寻找外星人的个人苦旅,也就成了隐秘的内心疗愈之旅。在蘑菇带来的幻象下,唐志军看到了外星人,看到了螺旋攀升的宇宙。回到北京,编辑部也没了,他始终还是一个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和论文成就的落魄民科,只能继续孤勇地仰望星空,将自己似乎快要洞悉的宇宙秘密,深情地诗化为一段无人喝彩的婚礼致辞。
可是,关于宇宙的永恒诗篇说得再好,在面对组成宇宙微不足道部分的女儿已逝的生命前,这位父亲也吐不出半个音节。但愿民科们执着的宇宙探索,最终能让他们,还有我们洞悉生命的意义。
大家都在看
-
探索宇宙:无尽奥秘中的人类征程,带你开启奇妙宇宙之旅 嘿,各位好奇的小伙伴们!在这浩瀚无垠的宇宙面前,人类宛如宇宙这个超级大蛋糕上的一粒微小芝麻。可别小瞧这粒芝麻,对未知强烈的好奇心,恰似一把神奇钥匙,驱使我们不断抬头仰望星空,一心想要揭开宇宙那神秘的面 ... 宇宙探索04-01
-
量子芯片登太空:当硬核科技邂逅宇宙探索的浪漫 量子芯片登太空:当硬核科技邂逅宇宙探索的浪漫 在火星稀薄的大气中,“天问三号”探测器正沿着一条精准规划的路径穿越埃律西昂平原。它无需等待地球指令,就能自主规避岩石、分析土壤成分——这不是科幻小说的情节 ... 宇宙探索03-30
-
崔向群院士走进成都市铁路中学校,共话 “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 —— 望远镜” 为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助力科普教育发展,2025年3月28日下午,由《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机关服务局、成都市铁路中学联合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普阅读行动‘科学家领读者’校园科普活动暨工程 ... 宇宙探索03-30
-
关于宇宙的十大猜想 创世之柱矗立在鹰状星云之内,它磅礴又壮美,凸显出银河系的渺小。我们居住的地球,在浩瀚宇宙面前,不过沧海一粟。从追问宇宙从何而来,到解答宇宙的未解之谜,每一次仰望星空,人类探索宇宙的决心从未动摇。今天我 ... 宇宙探索03-30
-
宇宙有多大:探索无垠的星空 宇宙,这一浩瀚而神秘的词汇,常常让人心生敬畏。在夜空中闪烁的星星、遥远的星系,构成了一个超乎想象的广袤空间。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宇宙的大小、结构,以及人类在探索这一无垠领域过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一 ... 宇宙探索03-29
-
宇宙有多大?探索无垠的星际世界 在浩瀚的夜空中,星星闪烁,月亮皎洁,宇宙似乎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存在。但当我们试图去理解宇宙的大小时,脑海中常常会浮现出一个问题:宇宙到底有多大?宇宙的规模是我们人类难以想象的。根据科学家的估算,已知的 ... 宇宙探索03-29
-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探索宇宙、突破技术 昨日(3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揭晓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一遴选活动已连续举办20年,成为我国基础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成果盘点。今年的十大进展涵盖航天探索、 ... 宇宙探索03-28
-
宇宙奥秘 烟台大学团队捕捉宇宙“幽灵粒子”暗物质探测灵敏度飙升 宇宙中暗物质想象图暗物质:宇宙的“隐形主宰” 当我们仰望星空,可见的星辰仅占宇宙总质量的5%,而剩下约85%的质量属于一种神秘的存在——暗物质。它不发光、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却通过引力塑造了星系与宇宙结构, ... 宇宙探索03-27
-
乌克兰这张牌已打废,下一个上桌的会是谁?美国已下达最后通牒 “牌桌”风云再起:乌克兰“出局”,伊朗成新“焦点”,美俄博弈升级2025年3月21日,国际政治“牌桌”上风云再起。乌克兰这张曾经的“热门牌”似乎已经打废,而新的“焦点牌”正悄然登场——那就是伊朗。美国,这个 ... 宇宙探索03-25
-
地球深处发现5.6万亿吨氢气,够人类用一万年,石油会被淘汰? 氢能源,作为未来的环保明星,究竟有多大的潜力?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大规模利用氢气,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提到,科学家在地球深处发现了惊人的氢气储量,这意味着我们可能有能力解决能源危机,但这背后又隐藏着哪 ... 宇宙探索03-24
相关文章
- 乌克兰这张牌已打废,下一个上桌的会是谁?美国已下达最后通牒
- 地球深处发现5.6万亿吨氢气,够人类用一万年,石油会被淘汰?
- 2025科技革命:AI与太空探索双翼齐飞,如何重塑人类宇宙认知?
- 星星为何悬空不落?宇宙中颠覆常识的引力真相
- 你知道什么是元宇宙吗?
- 和斑马鱼一起打开宇宙探索日记
- 第29期:多维宇宙与自我探索的深度总结
- 天上下铁雨,云层飘金属,科学家发现 "地狱行星"Wasp121b
- 俄乌停战进入倒计时,美议程转向伊朗,“4.5雄”格局浮出水面
- 重磅!中国航天火星“挖土”时间表敲定,探索宇宙再进一步
- 宇宙的终极谢幕,它可能消亡的四种剧本
- 宇宙的奥秘:探索我们的尚未完全理解的现象
- 宇宙的奥秘:探索未知的世界
- 2025宇宙探索大爆发!人类正在揭开哪些宇宙秘密?
- 最终的奥秘:宇宙的形状是什么?天文学家提出新的探索方法
-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关注宇宙探索?太空旅行真的可能吗?
- 宇宙之谜:探索宇宙奥秘与人类未来的星际之旅
- 美国的确赶不上!中国火星采样返回有望世界第一,天问二号是先锋
- 《了解宇宙:探索无尽的奥秘》
- 国际空间站还能撑多久?它的谢幕,竟是宇宙探索的“火种”?
热门阅读
-
预言2030年太阳将休眠,恐怖的千年极寒将来临 07-11
-
中国十大元帅之死,多高寿而善终(林彪叛逃而死) 07-11
-
因果报应真实事例,做尽坏事必遭天谴 07-11
-
全球人口减少可能带来的六大教训和好处 07-18
-
离太阳最近的十大恒星排名,宇宙最大十大星球 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