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是如何被平定的?带你看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

发布者:静虚散人 2023-5-9 17:45

安史之乱被列为人类历史上杀伤力最大的战争之一,那他到底有多惨烈?最终他又是怎么样被平定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好好的讲一讲。


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和史思明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其属下不骑精锐,烟尘千里。由于安禄山在东北方势力庞大,起兵之后没有遇到任何有效抵抗就占领了河北,随后兵锋直指东都洛阳。

同年12月22日,唐玄宗才相信安禄山确实率兵造反,派荣王李琬为元帅,高仙芝为副帅东征安禄山。由于唐朝的精锐还在边关,只能临时在长安,洛阳募兵六万乌合之众,但是因为缺乏战斗经验,很快被叛军击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叛军就攻入洛阳,杀了守将和御史,中城,并自立称帝,国号为大燕。封常清和高仙芝带兵退出洛阳,准备采取固守潼关的策略。

安史之乱局势图


潼关易守难攻,再次坚守,并等待其余边关节度使调回大军,本是正确战略,可是大家低估了大唐朝纲的腐朽。李隆基听信官宦谗言,加之高仙芝等人也非悍将,胡将安禄山的反叛使玄宗对外将产生几代,随后将封常清和高仙芝以勾结叛军贪污军饷的罪名处斩。封常清和高仙芝死的时候没有为自己喊过一句冤,只是强调一定要坚守潼关。

新来的将领是已经年迈的唐代名将哥舒翰。哥舒翰上任之后,依然采取死守潼关的策略,安禄山大军几度强攻,均被挫败。而此同时,军事天才郭子仪会同李光弼在河北攻打同为叛将史思明,将使思明打得如同儿子一般。此时哥舒翰只需要继续坚守潼关,在前方牵制住安禄山兵力,郭子仪和李光弼在安禄山后方疯狂收割人头,打败安禄山指日可待。

汾阳王郭子仪


可是也就在此时,李隆基的神助攻出现,宰相杨国忠怀疑哥舒翰在某几阶战,同时安禄山故意派出一些老弱残兵,让皇帝以及杨国忠认为叛军已经大势已去,于是逼迫哥舒翰出关剿灭叛军。百般劝解无果,哥舒翰无奈含泪出击。安禄山佯装退败,诱敌深入,在灵宝山的山道上设伏, 20万守军覆灭,主将哥舒翰也被俘虏,后来被安禄山儿子杀害。潼关攻破,同时也将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取得的战果功亏一篑。安禄山的精锐铁骑舰职长安。

公元756年6月12日凌晨,李隆基让陈玄礼集结了3000禁军逃出长安,向蜀地而进,随行的有杨贵妃姐妹,皇子杨国忠,陈玄礼以及部分大臣,很多皇妃,公主及皇孙都被弃之不顾。

四天后,安禄山占领长安,冲进大明宫,疯狂的进行烧杀抢掠,留在长安的皇室成员全数屠杀,长安城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哀嚎不断,惨绝人寰。曾经的酒肆,茶馆,乐坊也在熊熊的烈火中化为灰烬。放眼望去,满目疮痍,到处都是被烧得焦黑的残垣断壁。王孙公子的府院宅地在洗劫之后被夷为平地,那雄伟壮丽的大明宫也被叛军付之一炬。一座举世闻名的大都会就这样被野草覆盖,被烟尘掩埋,东方的那颗明珠就这么黯淡下去,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光辉。

大明宫遗址


李隆基在逃难的路上, 3000士兵因温饱问题难以解决,很快军中怨气滋生,部队即将失控。身为禁军总将的陈玄礼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陈玄礼间接将矛盾引向杨国忠,毕竟杨国忠的金华再明显不过。

14日晚,逃亡大军行至马驿,在士兵围住杨国中索要食物之时,有人喊出杨国忠谋反,随后蜂拥而至的士兵将其直接悬挂首级示众。陈玄礼怕同为杨家人的杨玉环日后报复,便已杀掉杨玉环,解除军中的顾虑,怨气为由,由高力士转达于李隆基。所以杨贵妃的死体现了皇帝的诚意,安抚了军心,史称马嵬驿兵变。马嵬驿兵变在历史上其知名度之高,影响之大,远远超过了事件本身。因为这个事件的内涵相当丰富,透过它可以看到许多富有中国特色的历史特点,有兴趣的伙伴可以去详细了解一下。

杨玉环在马嵬坡被赐死


此时陈玄礼在逼死杨玉环之后,立即向玄宗磕头,表中其率领的晋军得到安抚,此时太子李亨的境遇就十分尴尬了,因为这场兵变很可能就是太子拉拢陈玄礼,借机除掉杨国忠所为。

蜀地是杨国忠的势力范围,是他的发迹之处,如果李亨随之入蜀,不要说极为无望,就是性命也难保。因此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李亨只有除掉杨国忠,而陈玄礼在最后一刻却选择忠于李隆基负责。此时已处于反目的边缘,兵权却还在李隆基手中,所以此时太子只得带上亲信桃李。

756年7月12日,李亨在郭子仪,李光弼等人的拥护下登基,改年号为至的,史称唐肃宗。玄宗被推尊为太上皇。李隆基无法抗衡,只得接受现实。李亨封郭子仪为兵部尚书,仍兼任朔方节度使,李光弼也被封为户部尚书,奉诏讨伐叛军。

唐玄宗第三子李亨登基


9月17日,以朔方军为主,包括回合西域以及部分阿拉伯军人的军队被组建起来,大军集结完毕,开始东征,收复失地。几个月下来,在西部以及关中地区形成军事优势,同时在河北击败史思明,使其退守范阳,不再出击。就在此时,叛军大本营内出现内部斗争。

757年正月,安禄山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杀死,安庆绪自立为帝。夺权后,安庆绪立刻组建13万人以及大将尹子奇为河南节度使,率领此部队南下扫荡河南。此时河南城镇纷纷陷落,唯有军事重镇睢阳还在坚守。此时安史之乱又迎来一个关键时刻,睢阳是运河与其他河流的重要节点,此处实现运河就会被阻断,中央政权与江南的联系将很大程度上被掐断,而江南的赋税支撑着中央政权巨额的军费军粮开支,所以睢阳必须保卫下来,历史上著名的睢阳保卫战就此拉开序幕。

睢阳保卫战


唐朝河南节度使张巡率军坚守睢阳,兵力最多时也不满7000,前后400余战,竟然歼灭叛军12万人,睢阳坚守十月之久。在此期间,朝廷不断地得到江淮财富的接济,已完成了恢复准备到反攻的过程。前一个月已收复长安,在睢阳陷落后十天又收复了洛阳。此时中原大部分已经被中央收复,叛军再也无力南下。

据说此次战役非常悲壮,打到后期,张巡军队已经开始断粮,树皮和纸张都吃完,便张起罗网,捕捉鸟雀老鼠充饥,最后发展连皮质的铠甲都被煮熟吃掉的地步,鸟雀老鼠铠甲也吃完,城中只好吃人。张巡首先杀死自己的爱人,强令官兵吃下,接着徐元也杀掉自己的仆奴。当军粮吃完主帅的家人后,然后是城中的老弱妇孺。虽阳城中战前有户口四万,至城破仅剩400活人。

烈士张巡画像


758年九月,唐肃宗集结九个节度使共20万兵力围攻安庆绪,邺城之战爆发。可是由于此时唐肃宗对武将产生忌惮,并没有设立元帅,而是让宦官于朝恩作为监军。 20万大军虽然声势浩大,却难以协调配合,加上天气恶劣,两度围攻安庆绪,却被史思明的援军截断粮道而败退。

759年三月,唐军大军向西部撤退,史思明趁此机会再次攻占洛阳。邺城之战,唐肃宗发兵20万军,不设元帅,几乎没有统一指挥,最终酿成大溃败。宦官监军于朝恩将其归结为郭子仪的失职,郭子仪被召回长安,解除兵权。同时史思明杀掉安庆绪,收集部队,在范阳自立为皇帝。

761年三月,史思明又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叛军内部离心以城,强弩之末。 762年,唐玄宗,唐肃宗先后去世,唐太宗李煜启用唐将仆固怀恩为朔方节度使,河北副元帅,统兵进军洛阳,几度大战,摧枯拉朽,连连取胜。

安史之乱终于平定


763年,史朝义家眷被唐军俘获,范阳守将献城投降,史朝义自尽,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这次叛乱被列为人类历史上杀伤力最大的战争之一,不仅打垮了唐朝,甚至可以说打掉了中国的元气。当时有200万人口的长安,在安史叛军掠杀后,只剩下不到1000户人,长安城的攻势被焚,百姓或死或逃,整个河南到关中成为修罗场,百姓十不存一,长安洛阳人口骤减,这也是后来的王朝不在这两个地方建都的部分原因。

好了,本期内容到这儿就结束了,欢迎留言讨论,期待您的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大家都在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