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西方对人类最复杂工业品的垄断:论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支持C919

发布者:韭菜哥哥 2023-6-20 21:42

2020年,随着737max坠毁以及疫情影响,波音公司深陷经营泥潭,面对日益困难的局面,波音首席执行官戴夫·卡尔霍恩,向美国政府求援。他表示,波音所代表的不只是一家公司,他是美国最大的产品出口商,同时在波音背后,有1.7家专业供应商,雇佣了250万名员工,波音供应链所提供的高端岗位,占全美高端制造业岗位的15%。换而言之,波音的存续,对于美国高端制造业来讲意义非凡。

当919首飞之后,不少人都在下面团建我月薪3000,国产大飞机跟我有什么关系。事实上,这个问题,美国人已经给出了回答。大飞机背后,是一整条高利润的航空产业链,他在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还在不断向社会提供高薪工作岗位。越是收入低,越应该支持国产产业的发展,这意味着未来的高端工作岗位,将会大大增加。虽然组装飞机和组装手机都是打螺丝,但两者收入水平是有明显差距的。哪怕最终自己不能依靠这些岗位获利,国产所带来的价格降低,也是可以惠及所有人的。

今天我们就以此为引,来跟大家聊聊,为什么C919有前途,以及为什么大家应该支持C919,这里我说的支持不是让大家去买票,去买飞机,而是希望大家少说两句风凉话。毕竟我深感,在当前舆论环境中,留点口德,已经是对国产最大的帮助了。


胡安·特里普与波音747


在上世纪30年代,当美国飞往欧洲的大西洋航线逐渐成熟之时,距离更远的太平洋航线依旧没有航空公司愿意尝试。以至于大家普遍认为,驾驶客机飞跃太平洋是不可能的,因为美国到亚洲之间广阔的水域根本没有足够的地方降落或者加油。而这一切,被一个人所改变,那就是泛美航空创始人胡安·特里普。

这位老飞行员和企业家敏锐的察觉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他当即向美国邮政局递交申请(当时航空交通归邮政局负责),希望开发一条美国通往亚洲的航线,而自己的泛美航空,将获得该航线的独家经营权。最终,这个申请,被罗斯福政府所批准。随后,泛美航空,在中途岛,威克岛等地,设立了机场和补给码头,开辟了第一条跨太平洋航线。看过二战历史的朋友估计清楚,在二战中这几个海岛成为了美日海军的争夺焦点。而泛美航空所建设的储油设施,物质码头和跑道,也成为了美国海军重要的空中保障设施。这足以说明,胡安·特里普目光长远。

二战结束后,全球经济百废待兴,胡安·特里普认为,未来的航空市场属于喷气式民航客机,并与一家家供应商谈判希望各企业,生产其所需要的机型。然而当时全球所有航空制造商都对喷气式客机持怀疑态度,二战的经验表明,喷气式发动机消耗燃油太多,在经济性上远不如螺旋桨飞机。而胡安·特里普的坚持,让道格拉斯和波音看到希望,这两家企业都是二战中的运输机和轰炸机制造巨头,随着二战结束,其大量产能被闲置,公司处于捉襟见肘的状态。比起失去国防订单的慢性死亡,这两个企业更愿意在民营市场堵上一把。

当时作为当时最大航空公司之一泛美航空的创始人,胡安·特里普也承诺,当这两家成功生产出自己所需要的飞机之时,会立刻提供订单。得到了其承诺后,仅仅几年时间,波音拿出了波音707,道格拉斯拿出DC-8。这两款飞机的问世,瞬间将全球民营航空产业拉上一个台阶。从此之后30年,全球民营航空业,都被这两家巨头所掌握。

随着波音707和DC-8问世,全球航空产业迎来新一轮繁荣,机场开始逐渐饱和,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胡安·特里普向波音总裁艾伦表示,现在的飞机容量太小,哪怕是707也只能容纳100多名乘客。他希望波音能够制造一款比707大2.5倍的飞机,并将其运营成本降低30%。

当时波音总裁艾伦开玩笑的表示,那我就把两架707给叠在一起,怎么样。随后特里普坚定的表示,只要你能做到,泛美航空就会购买。在短暂的沉默后,波音总裁艾伦叫来了其著名设计师乔·萨特,1965年波音747项目,正式立项。

事实上,在747项目初期,其设计目的就是双层客机,在其设计师乔·萨特的坚持下,才变成了今天著名的驼峰结构。而这个改动得到了泛美航空的支持,当时在波音747的厂房内,有大量来自泛美航空的设计师,他们长期扎根一线的运营经验,给了波音极大地启发。

1966年,在波音747仅仅只产出设计图,连厂房都没有建成的情况下,泛美航空向其下订25架,并支付了5亿美元的定金。这可谓是豪赌,事后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当时747项目失败,波音和泛美会一同破产。

然而幸运的是,当时美国工程师文化依旧处于社会主流,在波音工程师日夜赶工之下,波音747设计工作仅仅用了两年半不到就完成了,我这里不是玩梗,人家设计阶段总计耗时28个月,真不到两年半。随后用了一年时间进行制造,并在试飞一年后,于1970年交付泛美航空。从提出设想到最终交付前后不到五年。波音747是那个年代美国工业实力的体现,也是人类历史上,令人震惊的工业奇迹。

泛美航空的波音747

更为可贵的是,为了推动这台庞然大物升空,波音向普惠公司采购了全球第一台民用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普惠JT9D。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推力约为传统发动机的两倍,而单位油耗,却降低了三分之一。如此优异的性能,让747的经济性快速攀升,并让高涵道比发动机成为日后民航的标配。

泛美航空的坚持,让747项目得以落地,并帮助波音成为了行业领袖。而波音747项目的需求,推动了普惠公司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研发和生产,让其在民航领域赚的盆满钵满,并不断推动其研发高性能发动机,今天F-22所使用的F-119发动机和F-35所使用的F-135发动机都是普惠公司生产的。像波音这种航空制造企业的发展,其所带动的,往往是一条产业链的提升。普惠发动机,仅仅是747项目,所推动工业进步的冰山一角。


空客与737


随着波音707与波音747的推出,整个欧洲航空业都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自己这十几家航空企业,加起来都不够波音一家打的。如果继续各自为战,最终必定是最终大家一起完蛋。事实上,从冷战开始,欧洲那套小而美的玩法就完全不适用了,全球权利从千万级人口工业国,向亿级别人口工业国转移,未来也会向十亿级人口国家过渡

对我说的就是印度。

1969 年 5 月 29 日,在巴黎布尔歇航空展上,法国和德国代表签署了一项协议,标志着空中客车工业公司的成立和 A300 机型的推出。A300机型是用来对标波音767的中短程宽体客机。然而尴尬的是,虽然宽体客机在容量和航程上都更具优势,但实际上其销量远不如波音737这种窄体客机。A300的出现仅仅给空客公司续了一口命,实销量非常少。

在认识到自己市场定位错误后,空客公司开始转向研究对标737的A320系列。在研发初期,因为A300的问题导致空客信心严重不足。最终德法英三国共同表示,各自采购25架,才让A320项目得以延续。

因为当时空客公司几乎是在政府的支持下才活下来的,所以波音不屑的表示,空客不是一家资本主义企业,他是一家拿着国家补贴的社会主义企业。而且,当时空客因为刚刚起步,包括发动机在内的大量零部件需要从美国供应商采购。以至于波音对于空客的不屑更上一层楼。

当然最终的结果我们也知道了,今天A320机型成为了波音737最大的竞争对手。且得益于A320诞生晚了737机型20年,其很多新技术得以融入其设计。而波音737机型因为发展时间较早很多设计已经落后,比如在设计阶段,波音737使用的是低涵道比发动机。随着747项目成功,标志着高涵道比发动机成为民航标配。波音737改进机型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发动机距离地面的净高不够。

等到737max机型时这个问题就越发明显,为了解决这个小问题,波音的天才工程师将整个发动机前移至机翼最前端。而这个操作导致了一个不好的情况,那就是发动机做的太靠前,飞机爬升阶段会导致飞机重心抬头,增大飞机攻角。随后,天才工程师给飞机加了一个程序叫机动特性增强系统(MCAS),它如果检测到飞机的攻角太大,就会自动压低机头,权限比飞行员的操纵杆还高。然后出现了什么悲剧,我就不多聊了。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应用推动747项目落地,也成为了最后毁掉737的帮手。

其实从空客这边我们可以学到不少经验,首先,在项目初期采购西方成熟产品甚至竞争对手产品是必要的,可以在日后逐渐替换,培养国产供应商。其次先发有先发优势,后发有后发优势,千万不要因为落后太多而气馁。最后,航空企业前期是需要航空公司的订单支持的,无论这种支持是基于自身认同,还是政治原因。这对于一家航空制造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C919与价值链攀升


在罗老师的论调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那句,都是方案整合商在那装什么孙子呢。按照罗老师的逻辑,这句话送给波音也不为过。但实际,罗老师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无论飞机还是手机都是属于复杂产品,只不过飞机的复杂程度,为目前人类之最。

所谓复杂产品,就是指其子系统繁多,普遍具有具有高成本、高技术含量和价值资产属性。复杂产品创新是由利益相关者分包不同的子系统和模块,由核心企业进行协调与集成,且核心企业的战略、职能和项目等组织能力决定了创新水平的高低。中国商飞和华为这些企业,就是典型的核心企业,事实上,最近十年内美国对华制裁的企业中,绝大多数,都是整个产品链条中的核心企业。从这里可以看出,美国的制裁,是进行了一定研究才执行的深远决策,其行动并非一时起意,而是蓄谋已久

回到刚才的话题,我们聊到核心企业对于整个生产链条的推动作用,就需要引入第二个观点价值链。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中说道:价值链是一个动态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不同企业通过设计、生产、销售、配送等经营活动产生联系

而价值链条中个企业地位不同,上游企业掌握产品概念研发以及高端制造获取最大利润,中游企业负责产品生产,利润最为单薄。而下游企业负责品牌营销和售后利润也极为丰富。实际上在全产业链的分工中,我国长期处于中游产品制造位置,是整个价值链中,所创造的附加值最少的。事实上,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全球第三世界国家的问题。

在研究孟加拉女工纺织业的论文中,学者指出,一条销售价格27美元的牛仔裤,孟加拉企业利润仅仅只有其售价的1%。而生产这种牛仔裤的女工,一个月工作30天,一天工作14个小时,月收入仅仅只有100美元。就这样的工作,在孟加拉国还让无数年轻人趋之若鹜。对了,在新冠疫情后,这个数据得到了一定程度修正,孟加拉女工月收入,已经低于100美元了,但工作强度并没有改变。

这个故事我想告诉大家,如果大家认为仅仅凭借勤劳就能创造财富,可以去和孟加拉女工比一下,你们真的卷得过人家。事实上,真正财富秘诀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中,只有占据高端产业链确定自己在价值链中的地位,才能获得财富。不要去相信勤劳致富的假话,占据生产链条中的关键位置,才是致富关键。勤奋一定要用在正道上,螺丝打得飞起,也买不起两室一厅。

今天,中国在航空产业的升级机会,可谓非常大。而机会很大的原因在于,波音的拉胯。大家回忆一下前文,在上世纪60年代,设计生产一款全新机型747,波音仅仅需要5年不到。而在今天,波音737一款机型波音前前后后改了50多年。等到max型号,该机型的发展潜力已经明显耗尽了,而波音高层始终不能下定决心,拿出预算,研发一款全新的窄体客机来取代737,最终导致了悲剧发生。当年波音仅仅只有泛美一家订单,就敢倾其全力豪赌,今天的波音手握上千订单反而畏首畏尾,以至于功败垂成。

当年的波音多么恐怖,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在研发747时,波音747项目组全部是由波音其他项目组不要的工程师所组成的。那时候,波音最优秀的人才在波音2707项目组,这是美国对标协和号而开发的超音速客机项目。第二优秀的人才,在阿波罗项目包,当时NASA把整个阿波罗项目搞得一团糟,很多技术细节以及协调都是波音工程师在负责。当这两个项目组不要的人,才能送到747项目。什么叫工程师红利,一边搞超音速客机,一边搞阿波罗计划,一边搞747。比起今年这帮在737改了50年,还改出MAX系列的孙子相,当年的波音工程师,才叫真正的工程师。

当然,这口锅也不能全部认到工程师身上,事实上,从21世纪开始,波音就在内部抨击工程师思维。目前波音管理层所有目的都在于提升股价,保障股东权益。至于客户和工程师那都是次要的。为了防止工程师干扰公司决策,波音将公司总部从西雅图的制造基地搬到远离工程师的芝加哥。最近几年,更是希望将其搬到临近华盛顿的弗吉尼亚,以靠近美国政治圈。这种远离工程师靠近政治圈的举动,说明波音已经主动做好了站起来敬酒的准备,真可谓殊途同归啊。

事实上,这就是商飞最大的优势,面对波音空客这种巨无霸,你自己的努力对于结局而言没有什么意义。真正的希望在于竞争对手无限度的作死,至少波音是有这个倾向了。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