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中华世纪坛看新展,重温2000年前古罗马的高光时刻

发布者:方天话戟 2023-8-12 10:11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洋 洪燕杰 方非

美是什么?美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分析并批判了古希腊各种有关美的观点,而其中苏格拉底的一句感叹“美是难的”,成为了后人追寻美学之源的起点。古罗马曾是西方世界秩序的创造者之一,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收藏了其美的秩序之证物。馆藏玻璃器、青铜器、彩绘壁画、雕刻、雕塑中的69件精品,如今正在中华世纪坛展出。

展览由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主办,爱神维纳斯、罗马大帝维鲁斯等,借助雕像、壁画等形式跨越时空来到人们面前。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馆长保罗·朱利里尼说:“古罗马与古中国为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文明成就。这两种文明在书法、文学、哲学、防御工事、修路等方面的能力十分相似。与其他地域的无序感相比,两个古国在以上这些方面都创造出秩序感。”因而在中国展出古罗马美之精品,格外能引起共鸣。

观展·亮点

罗马帝王雕像头像是“嫁接”的?

古罗马人拥有深入骨髓的尚武精神。他们深信,战争的胜利能够带来和平。他们会建造精美的雕像和公共艺术品(如纪念碑)来称颂为罗马带来胜利的君主,《穿板甲的路奇乌斯·维鲁斯雕像》就是其中之一。

路奇乌斯·维鲁斯是罗马帝国“五贤帝”时期的帝王之一。雕像呈现的维鲁斯,是典型的胜利者姿态的将军,然而他却死于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国际卫生安全公共事件——安东尼瘟疫。他本人也是这次瘟疫的间接引发者。史料记载,维鲁斯东征叙利亚后回到罗马时,旗下士兵将病菌带回罗马,演变为瘟疫。瘟疫持续十多年,导致罗马帝国三分之一人口死亡,并使罗马军事力量陷入崩溃。这场瘟疫也通过丝绸之路被东方知晓,曾被记载在中国古代的编年史中。西方大瘟疫第一次通过丝绸之路传播至世界,成为第一次国际卫生安全公共事件。许多人认为这场瘟疫是对罗马人的惩罚,也是诸神对他们在征服东方的过程中走得太远的一个警示。

仅就雕像本身而言,这毫无疑问是一件精品。雕像中的维鲁斯身材魁梧,身穿“肌肉铠甲”,呈站立姿态。“肌肉铠甲”是一种以青铜或皮革模拟健美男性裸体的铠甲。之所以要模拟裸体,是因为神的身体是可以裸露的,帝王穿上这样的铠甲更凸显自己的合法性,也更趋近于神的形象。这也印证了古罗马文明中“人是有限的神,神是无限的人”的认知。

不过这充满肌肉张力的身躯却未必是专门为维鲁斯塑造的。此次展览的专家讲解员介绍,雕像上可清晰看到头颈之间断裂的痕迹。“因为雕塑的材料和时间成本等原因,这些称颂伟人的雕像常常利用旧雕像的身子,再连接上新的头像而成,是成本节约下的‘身首异处’。伴随朝代更迭和历史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许多身躯雕塑之上,都曾承载过不同人物的头像。”

当然,进入和平时期后,这种尚武精神的载体转移到运动和竞技之中,通过彰显运动中的线条之美、健身之美与力量之美来摘取荣耀的桂冠。

从考试到上课美术生都避不开的塞内卡

殷实的物质基础与丰饶的精神基础是古罗马美学的根基。在和平年代,古罗马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非常高,以至于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塞内卡(约公元前4年-65年)还专门写了《论幸福生活》、《论闲暇》等著作,阐述这种状态。“自然清楚自己的能力和美貌,于是赋予我们好奇心,让我们作为观众去欣赏她的伟大和辉煌。”就是他著作中的名句。不过,对中国绝大多数美术生来说,塞内卡并非哲学的标签,而是从练习基本功到学习西方美术史,都避无可避的一个人物。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执行馆长冀鹏程介绍,此次亮相展览的《伪塞内卡》雕像是一件充满戏剧性的作品。从它被挖掘发现起,就被认为是塞内卡的头像。但19世纪出土了另外一件塞内卡的雕像,显示塞内卡本人很富态,是典型的贵族形象,而并非眼前雕像这般形容枯槁。这个形容枯槁的版本,更像是塞内卡哲学思想——崇尚德行和节俭的一种理想化身。从那以后这件雕像被称为《伪塞内卡》。

凡是在入学考试中需要考素描一项的中国美术生,几乎都画过《伪塞内卡》。因为不论是造型结构还是肌肉组织、骨骼结构,这个头像都与人体高度一致。不过,此次其原作展出,人们才发现,雕像并非白色大理石,而是泛黑的青铜材质。也正因为雕像形容枯槁的特点,它在国内普遍被称作“海盗”。

画了无数张《伪塞内卡》通过考试进入美院后,美术生们还会在美术史中看到他的身影。因为塞内卡不仅是哲学家,也是曾辅佐过五位帝王的帝师。他最“糟心”的学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残暴大帝尼禄。塞内卡晚年时,被尼禄怀疑与针对自己的叛乱事件有关,于是被下令处死。但塞内卡不屑于这种判决,决定自杀以正身。艺术史上的名作——桑切斯于1871年创作的《塞内卡之死》就描绘了他死亡时的场景:塞内卡躺在浴缸内,身边围绕着悲痛的朋友们。他割腕、服毒,又熏了烟火最终导致自己身亡。这幅名作中的塞内卡,也与《伪塞内卡》雕像一样,人物干瘦枯槁。

第一位被铸印在钱币上的罗马女性

如果说和谐是自然的造物,品格便是人类活动的结果,精神世界的品格更是至美的重要体现。雕像艺术家在追求完美比例的同时,也渴望在作品中呈现被刻画者的崇高美德。留存至今的艺术品,以其沉默的庄严,见证了美与品格的永恒结合。展览上亮相的《小屋大维娅》便是其中的代表,这也是展出的真实历史人物雕像中,唯一的女性。

小屋大维娅是罗马帝国第一位元首——屋大维同父同母的亲姐妹。她曾是安东尼的妻子,并在屋大维与安东尼决裂后与之离婚,后又收养了埃及艳后与安东尼所生的三个儿女。她因贤惠和为争取和平做出的贡献,而在死后被屋大维“封神”,成为第一位被铸印在罗马钱币上的罗马女性。

这件雕塑中可以看到她的装束保守、面容安详,这个形象也是当时罗马人推崇的女性典范。她穿着古罗马时期典型的女性服饰——斯托拉。斯托拉其实就是一片长长的布,将其缠绕在身体上,并以别针、腰带等来折叠和固定。斯托拉环绕在身体上,也可以用来遮挡阳光、风沙的侵袭。有时女性会使用斯托拉来遮挡头部,以示谦逊和保护。雕像中的小屋大维娅正是采取了这样的造型。虽然被封神,但小屋大维娅从斯托拉下露出的脚却是穿了鞋子的,而古罗马神像的脚都是裸露五个脚趾的,这也是区分神与人的标志之一。

观展·解码

《维纳斯的背影》雕像曾是彩色的

堪为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镇馆之宝的雕像《维纳斯的背影》,是展览中的明星展品。这尊雕塑展现了女神在沐浴前撩起长袍的姿态。既体现了女神身体形态的自然美,又暗含她对这种美的满意,因为她正在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美学领域,人们对人体之美推崇备至,相信人体是自然界最精美的杰作,是神明的完美形象在世间的投影。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不知疲倦地寻求揭示理想人体的典范,以此展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卓越和谐。

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馆长保罗·朱利里尼还透露了一个秘密,“几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几乎所有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大理石雕塑都是彩色的,其中一些色彩是肉眼可见的,另外一些是需要通过研究才能发现。《维纳斯的背影》现在看是白色的,但它其实和西安的兵马俑一样都曾是彩色的。”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正在着手数字修复那些可以恢复色彩的雕塑,不久,人们仅用一部手机就能看到雕塑上色后的样子,这将拉近当代观众与古罗马的距离。

自恋王容貌历经2000年鲜艳如初

2000年前,那不勒斯东海岸的维苏威火山剧烈喷发,泥流与火山灰将庞贝、赫库兰尼姆与斯塔比亚等一众古罗马城市深埋其下。直到18世纪中叶,考古学家的发掘使它们重见天日,特殊的埋藏环境完美地保存了这些精美文物,其中壁画也保持了2000年前的鲜艳色彩,忠实记录了古罗马文明的审美情趣。此次展览中亮相的彩绘壁画《纳西索斯》就来自庞贝遗址。

在希腊神话中,纳西索斯是河神刻菲索斯与水泽神女利里俄珀的儿子。他被预言只有在不看到自己面容的情况下,才会长寿。因此,纳西索斯长大后虽然成为了全希腊最俊美的男子,但他却从未看到过自己的容貌。纳西索斯的美貌使希腊女子都为之倾倒,被他拒绝的女子请求复仇女神报复他。一次,纳西索斯狩猎后口渴难耐,复仇女神便将他引诱到池水旁,在水中他看到了自己青春洋溢的倒影。纳西索斯在没有意识到这是自己倒影的情况下,深深地爱上了它。直到他意识到自己的爱无法得到回应,最终化作了一株金白相间的水仙花。故而,英文中的“水仙”(Narcissus)和“自恋”(Narcissism)均由纳西索斯的名字而来。

纳西索斯壁画

观展·提示

●展览地点:中华世纪坛

●展期:至10月8日,每周二至周日9时至17时(16时10分停止检票)。

●票价:单人平日票128元、单人通票158元、双人平日票198元、双人通票238元、优待票98元。

●参观方式:在“中华世纪坛”微信公众号预约。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