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眼的谷物,凭什么成为人类餐桌主食?
作为众多网友的“电子榨菜”,纪录片《风味人间4》近期终于回归,本季主题是“谷物星球”。
小麦水稻、玉米大豆……与肉类、海鲜、蔬菜等美食相比,谷物在人类的餐桌上既必不可少,又低调至极,以至于我们时常会忽视它的存在。
《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剧照
谷物的驯化始于1万年前。谷物在欧亚大陆上的传播,帮助人类孕育出了城市、国家和文明。为什么最终成为人类主食的是谷物,而不是蔬菜、水果或者肉类?小麦与水稻,谁最能“统治世界”?粒粒盘中餐里,藏着怎样的秘密?澎湃问吧邀请上海交大MBA课程教授崔凯,一起聊聊谷物与人类共生的故事。
我是崔凯,上海交通大学MBA课程教授,曾先后获得江南大学食品工程博士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著有图书《谷物的故事》,担任纪录片《风味人间:谷物星球》的学术顾问。
人类,杂食动物
@澎湃网友:人的杂食性有多高?
崔凯:人类荤素通吃,谷物、肉类、果蔬、真菌(食用菌)都是我们的食物来源。人类能够用火把生食烤熟,可以将谷物种子磨成粉,还掌握煎炒烹炸煮炖焖等技法。很多其它动物吃不下的东西,人类却能想出办法将其变成盘中餐。可以说,人类是世界上最杂的杂食动物。
@柒星:人类可以更改主食吗?
崔凯:今天谷物是人类的主粮,这是我们的祖先历经万年做出的选择。在具体的谷物品种上,可能会因为战争和饥荒等原因,做出结构性的调整。我在《谷物的故事》一书中聊到这个话题,观点如下,供您参考:
谷物种子的优势在于富含高能量的淀粉,能够为人类在荒野中奔跑提供力量。坚果虽然富含能量,但油脂含量高,容易引起腹泻。一棵红松要长到30年,每年才能结出10斤松子,远古人类不时要迁居到新的地方,没法等这么久。爬到10米高的树顶去采摘,一不小心还会摔成骨折,所以松子只能作为零食。相比之下,蔬菜和水果中缺少能量物质,只能作为副食,增加营养和口味。今天很多人为了减肥选择“少吃饭多吃菜”就是这个道理。
更为重要的是,人类没有冬眠的功能,入冬以后只能靠囤积的食物果腹。谷物种子风干后的含水量只有14%——这也是今天粮库储存谷物的安全含水量标准,收获以后会进入休眠状态,新陈代谢非常缓慢,能够存放几年,帮助人类熬过食物短缺的日子。相比之下,肉类的含水量约为60-80%,水果和蔬菜的含水量约为80—90%,很容易腐烂变质,不可能长期存放。远古人类常年奔波迁徙,相对于水分多的块茎和果蔬,充满干物质的谷物当然是最优选择。时至今日,如果援助非洲难民的食物是土豆或红薯,半路上就会烂掉。
如果没有特殊的机缘,一个地方千百年来形成的主食系统不会轻易改变。不过在最近几十年的亚洲地区,特别在日本、韩国和中国等经济崛起的国家,生活方式和食物结构却悄然发生着变化——肉蛋奶消费量明显增加,超市里还有琳琅满目的休闲零食,稻米的消费量有所下降。相对而言,方便面、面包和披萨饼让小麦的消费量相对稳定。以日本为例,从1962—2020年,人均大米年消费量从118公斤下降到57公斤,减少了整整一半。而小麦消费量则稳定在32公斤。
@柒星:如果人只吃肉不吃菜会怎样?
崔凯:厨房三件套:米袋子、菜篮子和肉盘子,我们需要均衡摄入营养。蔬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纤维,长时间不吃蔬菜会出现营养不良症状。比如:在大航海时代,欧洲水手在海上航行时难以见到陆地。吃不到蔬菜会导致坏血病,也就是维生素C缺乏症,牙龈肿胀,关节肌肉疼痛无比。达伽马开辟欧亚新航线时,半数以上的船员患坏血病死去。
谷物的驯化
@好学的小青蛙:如何定义谷物?豆类竟然也算谷物吗?
崔凯:在中国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粮食产量数据中,粮食被分为三类:谷物、豆类和薯类。严格意义上说,谷物是指禾本科植物的种子,比如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但是中国有传统的“五谷”之说,即稻、黍(糜子)、稷(谷子)、麦、菽(大豆),所以大豆也可以约定俗成的算作谷物。薯类是植物的块茎或块根,并不属于种子,但和谷物一样富含淀粉,是世界1/6人口的主粮。所以在《谷物的故事》中,我还特别将马铃薯列为一章。
@柒星:谷物的营养更适合人体的需要吗?
崔凯:人类对谷物的驯化历程如同一部爱情小说。谷物在发生改变,以更加吸引人类。人类也在发生改变,以适应谷物。两个角色被命运撮合在一起,互相影响着对方,这就是生物学上的“协同进化”。总体上,谷物营养是适合人类的,只有极少数人存在对某种谷物蛋白(如小麦和大豆)过敏的现象。不过,我们今天吃的米面几乎是精制谷物,富含营养成分的糊粉层已经被碾磨去除。
其实,食物本身就是一部人类的演化史。在狩猎采集年代,野生食物质感粗糙,牛排或块茎需要更多次的咀嚼才能嚼碎,所以原始人类有宽大的臼齿。后来,人类学会用火将生食烧成熟食,不再需要强大的咀嚼能力,颌骨逐渐萎缩,臼齿(尤其是立事牙)和腮部肌肉逐渐退化。人类的脸每1000年变小1%,于是,今天的人类就拥有了“娇小”的面孔和丰富的表情,说话口齿也变得清晰。
@夜里小白船:为什么玉米没有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主食,只能做早饭,或者炒菜呢?记得家里长辈说,以前条件比较艰苦,就会在煮饭的时候掺进一大碗玉米面或者玉米粒,我感觉玉米也挺好吃的,为啥只能做个plan B 呢?
崔凯:李健演唱过一首很感人的歌曲——《父亲写的散文诗》:“1984年,庄稼还没收割完。儿子躺在我怀里,睡得那么甜。明天我要去邻居家,再借点钱。孩子哭了一整天了,闹着要吃饼干……”歌中唱到的1984年,老百姓只能维持温饱,玉米在很多地方的确是主粮。我在东北农村长大,家里就常吃玉米面窝头。至今还有一句调侃东北口音的话——“一口苞米茬子味”。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全世界,玉米的总产量都排在首位。玉米是C4植物,光合效率很高,每亩产量大大超过水稻和小麦。然而玉米富含粗纤维,口感远不如大米和白面。如果不信,您可以蒸几个窝头试试——不要添加白面,就是用100%的玉米面,吞咽时嗓子眼都会觉得不舒服。今天大约2/3的玉米被用于饲料工业,生产出肉蛋奶。另外1/3则被用作工业原料,比如超市中的可乐饮料,甜味剂并不是白糖,而是玉米生产出的淀粉糖。所以,我们仍在间接的食用玉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墨西哥是玉米的发源地,那里的民众至今仍以玉米为主食。
@清风扬:粗粮、细粮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现在又在倡导大家多吃吃粗粮了?
崔凯:这个问题勾起了我的少年记忆。当时粗茶淡饭,每天家里的主食就是小米饭、杂豆饭、玉米窝头和高粱米饭等。因为口感粗糙,人们就称其为“粗粮”。当时我很羡慕家境好的同学,每天可以吃大米和白面,有时书包里还会有面包和饼干。因为口感滑爽,大米、白面就被称为“细粮”。平常的日子是吃不到肉的,为了帮我补充蛋白质,我父亲从村里的榨油坊买来豆粕,放在布袋里,让我拿着洗衣棒槌用力拍打。豆粕被捣碎后,再掺到玉米面中,蒸出的玉米窝头有一种独特的豆香。回想起来,少年时吃的“玉米+豆粕”就是今天的饲料配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天的人们已经实现了“细粮自由”。不过在精加工过程中,谷皮、糊粉层、胚芽都被分离出去,只剩下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精米白面。在造成疾病负担因素方面,低杂粮饮食已经排在各种因素的第一位。近年来,有人积极倡导多吃“全谷物食物”,以实现营养均衡。但“全谷物”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比如:谷物米糠层含有膳食纤维等成分,既影响口感,也不易消化。另外米糠层中蛋白质含量高,容易吸附重金属,比如稻米的镉超标。
食物冷知识
@澎湃网友M7jUZj:大米胚芽营养价值很高,为啥大部分都当猪饲料了?
崔凯:这是个有趣的问题。相对于几乎全部是淀粉的精白米,胚芽米的确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然而胚芽米仍是小众品类,原因有三。其一,胚芽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容易出现发霉变质问题,不适合散装销售。其二,留胚率达到80%以上的稻米才能被称为“胚芽米”。然而胚芽在加工过程中很容易脱落。要达到这样高的留胚率,对碾磨工艺有着较高的要求。其三,为了保留胚芽,就不能对稻米进行精加工。然而保留下来的米糠层含有膳食纤维等成分,既影响口感,也不易消化。还有一点,米糠层中蛋白质含量高,容易吸附重金属(比如镉),这也是“全谷物食物”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稻米在日本被视为“生鲜食物”。街边有很多卖糙米的亭子,现场碾压稻米,可以自主选择保留更多的胚芽。这种胚芽米在室温下可以保质一个月,放在冰箱里可以保质三个月。中国消费者觉得稻米属于耐储藏的粮食,购买米面时会“以白为美”。人们不可能接受黑乎乎的糠麸端上餐桌,即使知道糠麸里富含多种营养成分。从结构上,胚和糊粉层粘连在一起,加工后的胚芽会和米糠混在一起。大型粮食加工企业会采取深加工工艺,提取出其中高附加值的稻米油,脱脂米糠再去做饲料。然而多小散乱的小米厂不具备这样的技术能力,会选择将米糠直接卖给饲料厂。
@芬梨道:想问一个冷门的问题,“土”真的可以吃吗?吃土是否有营养?对健康有什么害处?
崔凯:这问题的确够“冷门”。天生万物,蚯蚓能够吃土,但人类却不行。抛开营养和口感不谈,土壤中含有大量病菌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当然不能吃。听长辈们说,闹饥荒的年景,有人吃“观音土”充饥。观音土可以用作陶瓷原料,里面却没有营养物质。因为难以消化,少量吃会有饱腹感。吃多了,则会出现腹胀、手足浮肿、难以大便等症状,甚至会涨肚而死。
《谷物的故事:读解大国文明的生存密码》,崔凯著,上海三联书店,2022年9月
大家都在看
-
为什么我们察觉不到人类在进化?难道人类已经停止进化了吗? 对于进化论的探讨往往充满争议,很多人不愿将自身祖先与猿猴挂钩,更不用说承认与黑猩猩有血缘关系,尤其是起源于偏远的东非之地。但事实上,达尔文在提出《物种起源》时,进化论还远远不是科学的范畴,它更像是博物 ... 人类之最11-17
-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十大元素,氧、硅和铝分列前三名 在地质学术语中,地壳是岩石的固体地壳,是地球固体球的最外层,是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最多的有氧、硅、铝、铁、钙等。截止目前,已经发现的118种元素中,其中94种存在于地壳中;那 ... 人类之最11-16
-
自我是人类最私密的所有物,却非常依赖人类的社会性 齐格蒙特·鲍曼是近几年在国内广受关注的一位社会学家、思想家。他的作品《工作、消费主义与新穷人》《将熟悉变为陌生》等都掀起了阅读热潮。今年,有关他与塔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瑞恩·罗德的对谈录《自我》上市。在 ... 人类之最11-15
-
揭开人类制度变迁的秘密《人类命运:制度治理》西安发布会举行 2024年11月10日,《人类命运:制度治理》新书发布会西安专场举行。王晶作为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以及曾白手起家参与创办两家高科技上市公司的企业家、高级工程师和享受国 ... 人类之最11-14
-
人体最脏的部位,很多人都用舌头舔过,今天总算知道,长记性!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 ... 人类之最11-14
-
人类现在有没有可能是宇宙中最高等的文明? 在那浩瀚无垠的宇宙深处,是否存在着其他智慧生命?而人类,现在有没有可能是宇宙中最高等的文明呢?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思考宇宙的广袤程度。宇宙之辽阔简直超乎想象,包含着数以亿计的星系,每个星系又拥有 ... 人类之最11-11
-
湿气是癌症的元凶,按摩人体这个“阳气窝”,逼出骨缝里的湿气 《黄帝内经》中提到,肿瘤的病因是“邪气居其间”“久而内着”。脾虚生痰,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湿代谢紊乱,则停聚而成痰,随气流行,外而经络筋骨,内而五脏六腑,全身上下内外无处不至,结为痰核,而成肿块。临 ... 人类之最11-10
-
「最」系列!你知道人体的世界之最吗? 世界上最长的"管道"人体身体一共有一千多亿条纤细的微小血管,没错掰掰手指数一下,1000多“亿”条,如果把这些微小的血管全部连接起来,几乎长达10万公里,可绕地球两周半。 世界上的最奇特的"钢筋" ... 人类之最11-08
-
这本百万年史书,藏着多少秘密 这本百万年史书,藏着多少秘密半月谈记者 杜一方桑干河畔,泥河湾沟壑纵横间,埋藏着文明起源跨越200多万年的秘密,被誉为“东方人类摇篮”。这里百年来的考古发现,已将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人类起源时间推前至约 ... 人类之最11-07
-
人类最悲壮的一次阅兵:走过主席台直扑战场,许多人再也没有回来 本文记叙的不是我国的事情,却仍然让所有中国人深有感触。因为,我们的家园也曾被敌人践踏!——没人看,我也要用心写完。愤怒的希特勒1941年11月7日那天,希特勒心情愉悦的打开了收音机,听着里面传来的庆典声,以 ... 人类之最11-07
相关文章
- 世界最极端的十个人类居住地,温度常年零下70度,竟有人在此定居
- 人体免疫力最喜欢的6种主食,隔三差五吃一次,提高免疫力少生病
- 人类现在有没有可能是宇宙中最高等的文明?
- 湿气是癌症的元凶,按摩人体这个“阳气窝”,逼出骨缝里的湿气
- 「最」系列!你知道人体的世界之最吗?
- 这本百万年史书,藏着多少秘密
- 世界千米级高楼:竟出自这位80岁建筑师之手
- 人类最悲壮的一次阅兵:走过主席台直扑战场,许多人再也没有回来
- 从权利的分封性质看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进步历程
- 希腊神话里的五代人类,他们都有啥奇特之处?又是如何灭亡的?
- 人体这5个地方最易“藏”血栓!不想被“栓”住,这5个动作要少做
- 《永乐大典》,消失殆尽的中华瑰宝,人类历史最恢宏的百科全书。
- 面试难题:人体最不怕热的器官之思》 在河南
- 王嫩人体油画:裸而不俗,美而不媚的艺术珍品
- 四个已被科学家证明,可人类却难以接受的理论,看看有哪些?
- 太震撼了!人类造出十大逆天之物,堪称世界最难,颠覆你的想象!
- 人类交配会产生快感,但分娩时很痛苦,真是自然进化的最优解吗
- 人体免疫力最喜欢的十种主食
- 人类医学史上最伟大的 20个发明,你知道多少? 1
- 人类史上最伟大的探险种族,族群遍布太平洋各地,可能源自于中国
热门阅读
-
关于男人的15个世界之最,最长阴茎达56厘米 07-13
-
东方女性最标准的乳头(图片),看看自己达标吗 07-13
-
人体器官分布图介绍 五脏六腑的位置都在哪 07-13
-
木马刑是对出轨女性的惩罚 曾是满清十大酷刑之一 07-13
-
熙陵幸小周后图掩盖性暴力 至今保存于台湾博物馆 07-13
-
包头空难堪称国内最惨案件 五名遇难空姐照曝光 07-13
-
2022中国最新百家姓排名,你的姓氏排第几? 03-26
-
好玩的绅士手游有哪些?2022十大绅士游戏排行榜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