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读书笔记

发布者:清源泉水 2023-2-13 12:47

【序】

● 贝克特称,他讲述的是“一个欧洲主导的棉花帝国的兴衰故事”,但隐藏在这个故事背后的却是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历史。

1、将战争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和全球资本主义排列在一起,构成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与三种不同形式的“棉花帝国”相呼应,为《棉花帝国》创造了一种有效的叙事逻辑。

2、不同阶段的资本主义共同分享一些本质性的特征——包括暴力的使用、对外部领土资源的占有、对不同空间的劳动力队伍的重组、跨国网络的建设以及资本势力与“国家”的结盟等。

3、 “国家”对内建立法治和对私人产权的保护,创造带有保护性的经济秩序,对外则采取野蛮方式,无视他人的利益。资本主义与“国家”的联姻与互动是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西方国家得以转型的前提条件。

● 棉花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将不同大陆连接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关于土地、劳动力、运输、生产和销售的全球性网络”。

1、战争资本主义完成了世界经济分工的第一步,非洲被锁定在为美洲种植园提供廉价劳动力的位置上,英国人则将自己从种植原棉的负担中解脱出来。19世纪上半叶的领土扩张不再是“天定命运”的杰作,而是一场与战争资本主义相似的“巨大的土地抢夺”。

2、新的棉花帝国的有效运转需要两支新的支撑力量:全球性的劳工队伍和全球性的商品交易体制。但虽然统治方式发生了变化,但游戏规则仍然不变:秩序等级分明,位于顶端的西方国家将始终掌握最核心的技术和收获最大比例的利润分成;全球南方国家的殖民地不仅生产棉花,还必须成为西方棉产品的消费市场。

【第1章 一种全球性商品的兴起】

● 直到19世纪,自产自用的家庭生产模式一直是棉花产业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18世纪80年代的工业革命之前,棉花产业也发生了一些重大变革:

1、世界各地的统治者以棉布作为征收贡品和实物赋税;在中国、整个非洲、东南亚和中美洲,棉布不仅在实际生活中被作为一种纳税方式,也被当作货币来使用;直到19世纪,在整个阿拉伯世界和欧洲,印度一直都是主要的棉纺织品供应地;商人控制着生产的每一个阶段,预示了他们在19世纪缔造横跨全球的棉花帝国过程中的中心作用。

2、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棉纺织技术也跟着革新;随着航运技术的进步,大宗商品运输更为廉价,威尼斯成为欧洲第一个棉花集散中心,可谓12世纪的利物浦;德意志南部快速建立了一个欣欣向荣的棉花产业,因为他们拥有熟练的纺织工人、资本和贸易网络。

3、对农村劳动力的控制至关重要。欧洲第一批棉纺织品生产者,无论意大利北部人还是德意志南部人,失败的部分原因是他们没有征服供应他们棉花原材料的人。

【第2章 缔造战争资本主义】

战争资本主义的特点:帝国扩张+奴隶制+土地掠夺

● 对棉花产业的重铸最初并不是来自技术进步,也不是来自生产组织方式的优势,而是源于一个更为简单的原因:跨越大洋投入资本和力量的能力和意愿

1、武力贸易的力量使欧洲能够建立起一个复杂的、以欧洲为中心的海洋贸易网络;财政-军事国家的缔造使得力量得以投射到世界上遥远的角落;金融工具的创新——从海运保险到海运提单——使得远距离输送资本和货物成为可能;法律制度的发展给予遥远地区的投资以某种安全保障;与远方的资本家和统治者联盟,可以接触到当地的纺织工人和棉花种植者;攫夺土地和贩卖非洲奴隶创造了繁荣的种植园。

2、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美洲登陆,这是重塑全球联系的第一个重大事件。这一旅程引发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土地掠夺。殖民者在美洲地区获得了大量土地,使得棉花的大规模单一种植成为可能。

3、第二个重大事件发生在1497年,瓦斯科·达·伽马成功地驶入卡利卡特港,开拓了从欧洲绕好望角到达印度的海上航线。不再依赖大量的中间商。2+3:有史以来第一次,棉纺织品涉及一个跨越三大洲的贸易系统。欧洲武装商人介入亚洲贸易,逐渐将那些古老的传统贸易网络边缘化,用武力将那些曾经占主导地位的印度和阿拉伯商人从许多跨大陆贸易的市场中排挤出去。随着印度棉纺织品在18世纪更为流行,替代这些进口产品的愿望成了推动英国的棉花生产强有力的激励因素,最终引起了棉织产业革命性的变化。奴隶贸易增加了对棉纺织品的需求。

4、帝国扩展、掠夺土著和奴隶制这三个步骤,在建造全新的全球经济秩序,以及资本主义的最终出现中,处于核心位置。一方面,受益于欧洲国家对越来越广的印度领土的政治控制,欧洲商人能够以满意的价格获得他们所需要品质与数量的棉布,也意味着印度织工逐步丧失了定价权。另一方面,保护主义措施限制了印度生产者进入欧洲纺织品市场欧洲国家和商人逐渐主导了全球网络,依靠这一网络他们可以占据世界其他地方的棉织物市场。事实上,这些市场为从印度获得的棉布和国内生产者生产的棉布提供了销路。因此,欧洲人可以在印度增加棉花采购量的同时保护其国内缺乏竞争力的民族产业。美洲的发现给欧洲各种商品开辟了一个无穷的新市场,因而就有机会实行新的分工和提供新的技术,而在以前通商范围狭隘,大部分产品缺少市场的时候,这是决不会有的现象。*真的很霸道,一方面通过占领、压迫别人活得原材料、劳动力、市场,一方面又通过贸易保护,维护国内弱小的民族工业。

5、欧洲开始制造棉产品,是建立在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工业间谍活动上的。在各自政府的支持下,欧洲制造商搜集和分享了关于印度生产技术的知识。

6、战争资本主义为欧洲各国国内依然很小且技术落伍的棉纺织业奠定了基础:(1)为棉纺织业提供了活跃的市场;(2)提供了获得技术以及重要原材料的渠道;(3)资本形成的重要引擎。利物浦等商业城市主要靠奴隶制而繁荣,后来又成为新兴棉花产业的重要资本来源,利物浦棉花商人可以为制造业者提供更多的货款,让他们来加工棉布。相应地,那些售卖英国生产的棉纱和棉布的伦敦商人则为兰开夏郡的制造业者提供贷款。事实上,随着利润从贸易转到生产制造领域,他们提供了十分重要且非常大量的运营资本,形成了“资金从商业向内的流动”。此外,当商人从远距离贸易中获得了财富后,因为政府越来越依赖从他们身上抽取的税收,他们也可以向政府诉求保护。战争资本主义还滋养了新兴的次级经济部门,如保险、金融和航运等,这些产业将会在英国纺织业的出现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它滋养了诸如政府信贷、货币、国防这样的公共机构。这些机构源自战争资本主义的世界,“因为先进的工业技术和商业实践”从出口贸易领域引入到国内经济领域。欧洲商人——特别是英国商人——在英国政府的鼎力协助下,以独特的方式挤进了全球棉花生产网络——种植者和纺纱工之间、纺纱工和织工之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网络。在棉花生产的新技术发明很久之前,他们事实上就已经重组了全球棉花产业和全球棉花网络。这些网络由私人资本和越来越充满活力的国家所共同主宰。它们联合在一起,创造了武装贸易、工业间谍、禁令、限制性贸易条例,它们还掌控领土、捕获劳动力、驱逐原住民。同时,国家通过以自己的力量创造新领地,交给远方的资本家掌控,已经建立起了一个新经济秩序。

在早期的全球互动的历史中,最重要的不是全球贸易本身(因为对所有经济体影响有限),而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重塑商品生产过程的能力,以及这种生产所造成的难以预料的社会和政治后果。正是对战争资本主义的这种早期接受,才是工业革命的先决条件,而工业革命最终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整合,并持续地塑造和重塑我们今天的世界。

*商人在技术革命之前,就扮演着重要角色。

*强大的国家十分重要。


【 第3章 战争资本主义的收益】

● 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不断变化的空间安排。

第一阶段:公元前2000年——公元1600年,多极\分离。

第二阶段:1600年以后,网络越来越集中在欧洲,但生产仍然分散。

第三阶段:工业革命后,生产网络集中在欧洲,一个多中心的棉花产业变成单极世界。

● 英国对这些全球网络的掌控,对他们重塑生产的能力至关重要,也使得英国成为棉花产业引起的工业革命出人意料的起源地。尽管工业资本主义仍可以说是革命性的,但它是此前几个世纪的重大创新——战争资本主义的产物。

● 制造商以新的方式将土地、劳动力和资源调动起来,以其为基础重组生产,此外,他们还主张资本家与国家之间要有新的联结关系。正是这种社会和政治力量的联系共同促成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工业革命最有改造作用的创新。我们将会看到,这一创新最终将会插上羽翼,最终到达世界的其他角落。在它所开创的世界经济中,高速增长和不断创新成为常态,而不再是例外。

● 由于劳工成本是影响抓住诱人的新机遇的主要阻碍,英国商人、发明家以及初露头角的制造商——都是务实的人——都专注于如何在高劳动成本下提高生产率。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促成了棉花历史上最重要的技术变革。

* 很有启发的一点:人力成本上升不可怕,要靠技术创新提升生产效率。

仅仅在30年中,生产力提高了370倍。英国的劳动力成本此时已经远低于印度。相应地,英国棉纱的价格也下降了,很快就低于印度生产的纱线。由此而引发的棉花制造业的繁荣是空前的。在欧洲经历了近两个世纪的缓慢增长后,英国棉纺织业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增长。1780年至1800年,英国棉纺织业产出每年增长10.8%。出口每年增长14%。* 技术进步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力。

● 更多配置了新型纺纱机和织布机的棉纺织厂开始在英格兰北部不断涌现。许多发明者都是工匠,与他们的机械朝夕相处,他们用简单的工具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他们的洞察力来自日复一日改善生产的努力

从此开始,技术进步成为一种常态:通过提高人类劳动生产率而可以获得利润。事实上,这将成为工业资本主义的一个标志性特征。

● 棉纺织业的发展使得其他工业领域的发展也成为可能,包括铁路网、钢铁业以及后来在19世纪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系列新产业。

● 英国棉纺织业的惊人起飞使得英国资本家与整个英国一起,从战争资本主义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得益于新机器和新的生产组织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生产效率,再加上受薪工人在大型工厂中的劳作,英国棉纺织业的生产成本更低了,正如所料,英国制造商打入了诸多新市场。随着棉花变得越来越便宜,随着棉织物变得越来越时尚,国内市场也在扩大,因为不断变化的图案设计对中产阶级消费者的自我展示越来越重要。

● 英国对印度:将印度变为原棉的出口国、棉纺织品的进口国,“这一政策类似于西班牙对不幸的美洲土著采取的政策”。

● 国家的作用:国家能够建立并保护全球市场、监控其边界、规范工业、缔造并保证土地的私有权力、确保遥远地理距离的合约得以执行、创制一系列金融工具以对民众征税,并且创造了一个社会、经济和法律环境,使通过支付薪酬来动员劳工成为可能。

● 尽管这些新机器令人印象深刻且非常重要,但最终并不是这些新机器给世界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真正伟大的发明是这些机器所嵌入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机构。这些机构进一步定义了工业资本主义,并越来越将其从孕育它的战争资本主义相分离。

● 也许对工业资本主义出现的早期阶段最具决定性的是,由于国家的帝国扩张,战争资本主义的机制可以外部化。这实际上降低了资本家对重塑国内社会结构的需求,以及对从劳动力、食物到原料在内的国内资源的依赖。由于权力越来越嵌于非个人的条文、法律和官僚机制,所以它看起来也更为“虚弱”。工业资本主义在扩大国家权力的同时,也使得国家权力更加不可见。

● 随着欧洲殖民主义将其触角延伸到世界的其他地区,它进一步加强了殖民国家的国家能力,同时破坏了被殖民国家的政治权威和国家能力。

制造业的扩张和国家力量的加强是彼此促进的关系。英国加强棉花产业的经济活力的同时,棉花产业的许多成果对国家也越来越重要。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的国库岁收增长了16倍,而同时英国在这些年当中有56年处于战争状态。在1800年,全部税收的三分之一来源于关税。

● 那些最初散布在英国农村的工厂的生产力实在微不足道。然而,一旦资本家、贵族、国家、工人以及农民之间数十年的长期斗争创造出工业资本主义的社会和制度框架之后,它就可以传播到其他产业和世界的其他部分,进一步转变的领域十分巨大。


【第4章 攫取劳动力和土地】

对西方崛起有很多传统解释,例如技术革新、文化倾向,以及聚集在不列颠群岛的偏远角落的一小群棉布制造商所处的地理和气候环境。相比这些因素,欧洲各国及其资本家重新安排全球经济联系的能力和依靠暴力攫夺土地和劳动力的能力,就算不是更重要,也至少同等重要。

● 不能或不愿意对其农村和贸易网络进行变革,导致奥斯曼帝国的棉农和商人退出了正在崛起的欧洲工业体系。


【第5章 奴隶制盛行】

● 与世界上几乎所有其他棉花种植地区不同的是,美国的种植园主不仅有着不受限制的土地、劳工和资本供应,还有着无与伦比的政治权力。

● 拓殖者最终赢得了一场血腥的绵延几个世纪之久的战争,成功地将美洲印第安人的土地变成了一片法律上的“空地”。这片土地的社会关系被灾难性地弱化或抹除,大部分居民都消失了,因此也就没有历史的羁绊。最现代的科技使得对人类劳动力最残暴的剥削成为可能。* 资本主义的“原罪”。

● 直到20世纪40年代机械化收割出现之前,棉花种植一直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收获棉花所需要的工时甚至比纺纱和织布还要长,收获时劳动力不足是棉花种植中受到的最大限制。

● 棉花从美国流向欧洲,而资本流向相反的方向。这种资本往往是通过抵押奴隶担保的,如果债务人违约,抵押贷款的所有者有权获得特定的奴隶。奴隶制不仅允许迅速分配劳动力,还允许迅速分配资本。种植者从这些征用的土地和劳动力中获得了巨大财富,然后再投资于农业改良,这也是成功如何带来更多的成功的另一个例证。

● 通过建立密集而显著地方性的知识传播网络而日益制度化。书籍、农业机构、《狄波评论》和《美国棉花种植者》这样的杂志,以及地区性的农业展览会,都传播了关于如何选择种子、如何组织劳动力、如何解读市场、如何耕种和种植,以及在哪里投资的信息——简而言之,如何完善“实用种植园经济”。

对劳动者的全面控制是资本主义的核心特征之一。种植园的生产力提高只能来自劳动力重组。酷刑是美国种植者生产更多棉花的能力的根源。到了1802年,得益于他们的财富,以及他们借助奴隶劳动从土地上榨取越来越多的棉花的能力。美国的棉花种植者主宰了英国市场。1820年,棉花占美国出口总额的32%,而在1796年只有2.2%。事实上,1815年到1860年间,美国出口的商品一半以上都是棉花。

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上升是建立在棉花的基础上,也是建立在奴隶制的脊背上的。正如《美国棉花种植者》在1853年所说的:“迄今为止,美国的奴隶劳工给世界带来了,而且仍在带来难以估量的福祉。如果这种福祉想要持续下去,奴隶劳动也必须继续下去,因为说什么用自由劳动力为世界供应棉花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棉花从来不曾由自愿劳动力耕作成功过。”

● 作为商品市场的印度与作为原材料提供者的印度之间可能存在着更深入、更持久的利润关系。他们想象了一个印度农民向他们出口棉花并同时购买曼彻斯特商品的世界。

● 美国棉花之所以比印度棉花更有竞争力,是因为铁路系统要好得多,而且应该补充的是,美国还有非常优越的河流运输系统。也许比缺乏足够的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印度种植者的生产模式与出口生产的需求并不完全一致。

● 土地私有产权只有在大规模的土地征用和强大的国家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形成。


【第6章 工业资本主义起飞】

渴望利润的企业家和渴望权力的统治者结合成完美的团队,机械化的棉花工业借助他们的力量,成功地将维瑟河谷、巴利亚多利德和世界大片地区殖民化了。

企业家在瑞士安装了用于纺纱的骡机之后,平均每个工人的生产力增加了一百倍。

● 如果我们把机械化棉花生产与病毒或外来入侵物种的传播做比较,那么找出潜在的原因需要我们去区分弱势群体和对抗性群体。事实上,即使粗略浏览一下最初采用它们的国家和地区的这些新机器,也可以看出一系列具有特色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关系——工业资本主义的萌芽特征。

早期采纳机械化棉花制造的地方都有纺织制造的历史。能够获得资本,同时还有纺织品生产的历史,对于开始用机器制造纱线和布料的巨大冒险至关重要,但把这些先决条件转化为全面棉花工业化的催化剂是压力,即来自英国进口商品的竞争压力。

● 尽管英国政府试图坚持自己的垄断地位,但由于私人和政府指导的工业间谍活动的积极进行,也由于那些试图在新土地发财致富的熟练工人和棉花资本家不可阻挡的外流趋势,新技术还是迅速蔓延开来。在英国发明新机器到传播至其他地方之间,通常只有10年的滞后时间。工业间谍活动在当时普遍存在。

工业资本主义的核心特征是技术不断创新,这个概念已经蔓延到英国的边界之外,这是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壮大的标志。

● 一种新兴形态国家的力量才是决定性因素。

1、打造市场、保护国内工业、创造工具来增加税收、守卫边界以及促成可以动员受薪工人的变革都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各国有无培育国内棉花产业的能力,已成为工业化和非工业化地区之间的关键差别。现代国家的地图几乎完全符合早期棉花工业化地区的地图。

2、保护主义已经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一个永久性特征——在这方面这些国家效仿的是英国的例子,就像英国曾经保护本国的市场不受印度商品的激烈竞争那样。加泰罗尼亚、哈布斯堡、俄国、意大利和法国的统治者通过各种关税和禁令来保护其新兴的棉花工业,而其棉花工业家则大声疾呼,征收更高的进口关税。墨西哥的工业和美国一样,是保护主义之子。

3、除保护主义以外,国家也通过消除内部关税在建造市场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有时国家也会成为重要的客户,例如在俄国,主要是装备自己的军队。但最重要的是道路建设、运河挖掘和铁路建设,这些是19世纪上半叶充满自信的国家常做的事情。这些基础设施项目极大地促进了货物、人员和信息的流通,从而允许出现更大、更为整合的市场。

● 出现了一系列有决心、有能力保护国内棉花生产的国家并没有破坏依赖出口的英国工业。相反,英国棉花制造业在1815年以后继续快速扩张。面对其他地方的保护主义,英国成功的秘诀有双重因素。首先,英国制造商把重点放在高质量的纱线和布料上,在这方面他们无须面对其他地方的技术不太先进的制造商的竞争。其次,英国越来越依赖世界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区的市场。*供给侧向高端;需求侧不断拓展。

制造业的进一步扩张受到繁荣的奴隶经济的阻碍,奴隶经济把资本、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都集中在了种植园中,限制了市场规模,使该地区对欧洲移民没有吸引力,也没有(例如像新英格兰和黑森林地区那样)迫使白人农民从事受薪劳动。奴隶制国家在支持国内工业家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方面是出了名的迟钝和软弱。

e.g: 巴西之所以未能实现工业化,是政治上有影响力的奴隶主所造成的特殊政治经济条件的直接结果。这些强大的甘蔗和棉花种植者设想的巴西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是奴隶劳工生产的农产品的提供者,这个愿景与国内工业化项目背道而驰。

● 位于战争资本主义核心的私人党派之间的战争状态与新兴工业资本主义的需求相矛盾。美国是世界上唯一分属战争资本主义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国家,这个独特的现象最终将引发一场破坏性空前的内战。

● 资本主义依赖战争资本主义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共存。战争资本主义以暴力征用土地和劳动力,有着特殊状态,其主要资本家有着不协调和不受限制的主动性,而工业资本主义则依赖在行政、基础设施、法律和军事上强大的国家去引导私人发起的项目。同时存在这两种不同但相互依赖的形式的资本主义可能是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真正创新。

●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由国家力量支持的资本,而不是依靠土地攫取和私人人身限制的奴隶主,将会殖民统治许多地区和人民。工业资本主义的制度创新促成了战争资本主义由于自身的矛盾而死亡,因为强大的国家将会扩展到世界更多的地区,能够在奴隶制结束之后在全球农村动员劳动力。资本家和政治家拥抱工业资本主义所带来的最伟大的制度创新之一就是发明了新形式的劳动力动员体制。制造业巨大的劳动力需求是通过建立一个强大的新的受薪劳动体系来实现的。


【第7章 动员劳动力】

● 奴隶劳动在经济上有很大的不利之处——很难在奴役的条件下激励工人,而且监督成本很高。而且,奴隶劳动整年都需要花费(有时候还需要养工人一辈子),并且很难根据工业资本主义起伏的繁荣与萧条周期来作调整。换句话说,种植园的模式无法满足工厂的需求。

工业资本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实行强迫的越来越多地是国家及其官僚和法官,而不是领主和奴隶主。对员工态度并没有比奴隶主对黑奴更为关切。

● 工人失去了土地,面对家庭制造业的衰退,他们往往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事实上,棉花工业化导致了巨大的移民浪潮,而且往往跨越国界。绝大多数工人并不熟练,也不是被招募的;相反,他们是由于农村条件的改变,特别是由于家庭制造产品无力与工厂产品竞争而衰落,而被赶入工厂的。雇主明白,他们劳动力的“廉价”依赖非资本主义的谋生方式持续存在:资本主义革命成功了,因为它还不完全是资本主义的。

● 最戏剧性的是在19世纪20年代动力织布机取代手工织布机的时刻。为了保住家庭拥有的土地,前往工厂工作往往成为一种战略,要么派一名家庭成员去从事全职工作,要么派出好几个家庭成员去短期打工。他们利用了家庭内部长期以来的既成权力关系,特别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家长制,这使得男性户主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支配妻子和孩子的劳动力。因此,孩子经常是第一个进入工厂工作的人。儿童劳动力非常便宜,工资相当于成人工资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而且相对听话。由于长期以来的偏见,女性的劳动力便宜得多。历史学家发现,“在固定的工资结构下,女性通常只能挣到男性工资的45%到50%”。与非洲和亚洲不同,欧洲和北美的女性最终可能离开家庭进入工厂,这是纺织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条件。女性所承担的不同角色可以解释为什么欧洲发生了工业化而中国没有。在欧洲和美国,女性结婚时间比较晚,因此可以在婚前加入工厂无产阶级的行列当中去。

● 每次当引进不同的机器,劳动阶级总是强烈地抵制几种加速劳动的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讲,人工智能不就是一种新的机器么?大家也在本能地抵制。。当然这种机器与过去的很不相同,但整个抵制过程有相似之处

● 资本的属地化,其日益依附和依赖国家,也使工人能够集体组织起来改善工作条件和提升工资;最终,资本家对国家的依赖成了劳动者的最大力量。一旦控制和动员劳动力的问题在强大的国家内部被“民族国家化”(nationalized),而且事实上成为国家问题,工人就同样可以通过诉诸国家并且在国内政治的空间内进行动员,获得了改善自己境况的新机遇。*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从18世纪80年代开始到1861年的棉花帝国实际上依靠两种截然不同的劳动力形式、两种截然不同的生产组织形式。大西洋西岸(美洲)是充满活力、不断扩张和利润丰厚的奴隶种植园,这是欧洲人自16世纪以来一直在建立的非常活跃的战争资本主义的最新产物。在欧洲本身以及在新英格兰地区和世界上其他一些地区,也出现了一个更加新颖和更有活力的生产组织:工业资本主义,有着以受薪劳动力为基础的纺纱和织造工厂,生产力十分强劲。通过一群商人的中介作用,这两个系统并肩成长,互相靠拢。资本以商人为代表,促进了奴隶棉花种植园和受薪劳动力棉花工厂的迅速扩张,将两个看似相对立的遗产连接起来——直到其中一个倒塌的那一天。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一旦棉花帝国中的奴隶制像遥远的超新星那样黯灭掉,它对建设工业资本主义的重要贡献就可以从我们的集体记忆中被清除掉。


【 第8章 棉花全球化 】

利物浦在棉花全球化中的重要作用:由于具有非常全面的配置,这个城市的商人成了一个全球性的棉花种植、制造和销售网络的主导者。

1、利物浦的港口是一个横跨全球的帝国的中心。这个城市的神经系统是棉花交易所

2、 “利物浦价格”是一条最有意义的消息,全球对利物浦的关注反映了这个城市的商人对世界大片地区拥有的巨大影响力。

3、利物浦和其他任何城市都不一样,同时集中了全球棉花贸易的所有核心功能。它的商人买卖原棉,运输棉花产品,并为棉花种植和棉花制造提供资金。其他棉花城市则更加专业化。

4、利物浦商人在19世纪的崛起,进一步推动了棉花多极世界向单极化的方向发展。

5、棉花流动的渠道并不是均匀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这些渠道在某些点上变窄和扩大,流量和速度是影响力分布的直接表现。网络越深,速度越快,其权力也就越大。位于一个“商品链”的最开始的地方或者最末端的地方,通常都意味着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主要的全球化推动者既不是种植者,也不是制造商,这些人的思维定势非常强烈,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专门创造连接耕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的网络的贸易商才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

1、世界各地的商人组成了这些网络,这种网络建立在信用、贸易、信息、信任、社会关系和对利润无止境的追求上。商人——其中一些是经销商或经纪商,其他是代理商、进口商或承购商——准确地判断出,在这个庞大的新行业中有充足的获利机会。佣金、利息和服务费提供了他们的收入来源。

2、商人在空间上组织世界最重要制造业的激进重组的能力,和那些更为具体的机器,以及19世纪50年代散布全球的新型劳动组织一起,都是极为重要的发明。他们的资本以及他们所建立的贸易体制结构,使得世界上的大片地区——从欧洲新兴工业化的村庄到密西西比和古吉拉特的种植园和农场——都伴随着工业生产的新节奏而运动。通过跨越奴隶种植园和受薪工人的工厂之间看似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创造了现代资本主义。

3、为了让奴隶制与工业之间的联姻取得成功,商人首先要把机器生产和工业资本主义的模式传播到全球农村去。他们利用了非常多样化的各种劳动制度,这是新兴资本主义的标志性特征——奴隶种植棉花,受薪工人制造纱线,奴隶及受薪工人轧花、压平、装载和移动生棉包。通过这样做,他们帮助欧洲克服了资源的限制。与南亚和非洲很多建立已久的棉花产地相比,这些以奴隶劳动为主的地区格外容易被欧洲资本和资本家改造,以适应机器生产的模式。

4、这些经纪人在1841年创建了利物浦棉花经纪人协会协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一项决议,保证所有按样品出售的棉花都能保证质量符合样本。棉花标准与另一项发明一起出现,而且事实上带来了这项发明:销售尚未到埠的棉花。这种贸易的日益抽象化在美国内战期间开始繁荣起来,真正的期货交易开始出现。可量化的、稳定和持续的机械化生产的需求鼓励其基本原料的投入越来越抽象,保护厂家免于受到价格波动的影响,以使他们在全球市场制定成品价格。

5、商人建立这些关系的最重要工具是以信贷形式存在的资本。信贷这根魔杖使得商人可以重塑自然、清理土地、移除本地居民、购买劳动力、生产一定品质和数量的作物、满足制造商及其现代化棉花机器的贪婪胃口。棉花帝国的核心就是信贷帝国。大部分这种信贷是通过未来交付的奴隶生产的商品乃至奴隶本身做担保的。这个扩大信贷的体系因为非常全球化,所以很容易受到干扰。

6、全球棉花贸易依靠信贷。信贷依赖信任。信任则以信息为基础。因此,可以说信息是大多数商人活动的核心。大量的信息与任何商人都有潜在的关联,但是最有价值的是两类信息:谁会偿还债务,未来几个月棉花价格会怎样。能够提供信息是威信的一个主要来源,也是个体商人和企业提高信誉的主要方式。

7、使商人与众不同的不仅是他们积累和调动资本的能力,甚至也不仅是他们获得信息的特权,而是他们建立和利用这些网络的能力,这种基于信任的网络建立在大家庭关系、地理上的邻近度,还有共同的宗教信仰、族裔身份和起源上。为了能在棉花帝国中成为强大的主角并且从中获利,拉斯伯恩、巴林、勒塞纳、维特因、拉利等家族构建密集的网络,让信息、信贷和货物能够可靠地流通。

8、不太明显,但更重要的是,伦敦货币市场把工业资本主义的逻辑潜移默化地转移给种植者的能力。出口棉花的商人与联系种植者的承购商之间的互动,是欧洲资本推动南方农村走向机器节奏的支点。

国家不干预市场,而是构成市场。欧洲各国不同于同时代的日本、中国等国的地方,不仅仅在于它们的国家能力,而且还在于它们会回应产业资本的需求。

1、尽管商人们会就各种大小事务向其政府进行游说,但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贸易基础设施。码头、仓储设施、铁路和水路运输的建设在商人的议程上优先级很高,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货物和信息在新兴的全球经济中的流动速度,而流通速度决定了积累的速度。

2、贸易最终也依赖各国设计和执行的法律框架。不出所料,商人花费了大量的政治能量来加强这一法律秩序,使之符合自己的利益。

3、欧洲战争资本主义这件工具在北美如此有效,却并不能把亚洲和非洲的土地和劳动力全部纳入全球棉花网络。必要的物质、行政、军事和法律上的基础设施在那里根本不存在。由于非欧洲资本占主导地位,加上当地农民一直控制着土地和劳动力,所以当地棉花生产主要满足包括制造商在内的当地生产者的需求,而不是满足遥远的欧洲的棉纺厂的需求。在整个19世纪上半叶,欧洲资本对全球棉花种植的农村的渗透,主要局限于采用奴隶劳动力生产棉花的地区——奴隶制而非农民生产是工业革命诞生之初受薪劳动力的婢女。只有在奴隶制无法作为一种劳动力动员的模式维持下去之后,而且欧洲国家由于能够攫取一部分机械化制造所产生的财富,从而获得了更多的行政、司法、军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之后,欧洲资本和国家强权才能开始改革全球农村,显示在印度、埃及,最终及于中亚和非洲。

美国内战不仅成为这个年轻的共和国的转折点,而且成为全球资本主义历史的转折点。


【第9章 一场震荡世界的战争】

● 美国迅速上升到市场支配地位的原因很简单。美国比任何其他国家都更能灵活地提供进入原棉生产的三大关键要素:劳动力、土地和信贷。* 至今这三要素的重要性依旧十分凸显

● 英国政府和制造商一致认为,帝国的行政、法律和基础设施建设能力需要渗透进印度农村。

● 棉花资本家已经知道,他们所编织的利润丰厚的全球贸易网络只能由前所未有的国家机构来保护和维持。

* 政治的稳定对经济有很大影响


【第10章 全球重建】

奴隶解放迫使棉产业资本家走向了自己的革命,他们疯狂地寻找组织世界棉花种植劳动力的新途径:需要寻找一种创新组合,将土地、劳动力、资本和国家权力整合在一起。

● 全球化企业家的财富、帝国政治家的强制力量正在通过将劳动力和土地商品化,来改变全球人民的生产制度。新形式的劳动力——包括新形式的强制、暴力和压榨——传播到全球更广大的棉花种植地区。现在,支配不再仅仅依靠奴隶主的权威,而是基于非个人的(但远非公正和不偏不倚)市场、法律、国家等社会机制。

● 作为美国棉花种植区的主要劳动体系,分成制的扩散证明了自由民的集体力量,分成制使得他们能够摆脱远更糟糕的种植园帮派劳动体系,并能获得种植园的工资。然而从许多方面来说,这只是一种空洞的胜利。新兴的土地所有制、劳动力制度和信贷供给机制使得美国南部的农民不得不种植棉花,而种植棉花会导致贫困。一旦陷入信贷体系,农民就被迫种植更多的棉花,这是因为商人只肯接受容易卖掉的作物为抵押。

● 所有这些重塑全球农村的斗争都有共同之处,那就是国家现在发挥了重要作用。

1、国家制定和实施了新形式的强制手段(合同、法律和税收),取代了奴隶主的直接肉体暴力。

2、在这个西印度最大的棉花商场和欧洲港口之间的直接的船运交通已经出现,这将使每一捆棉花都能够运到欧洲市场去。

3、随着铁路而来的是电报。这些基础设施项目的影响令人咋舌

e.g: 英属印度可能确实被认为是灵活的实用主义的原型,即国家帮助资本家获得棉花种植劳动力,资本家再寻找如何调动劳动力的方式。

土地私有产权视为增加棉花产量的先决条件。个人需要获得明确的土地所有权,然后才可以购买、出售、出租或抵押。这些新的财产权利是对传统的偏离。

1、在英国人到了这里之后,土地被调查,各地主之间的界线明确划分,制定了每块土地的赋税。在印度和其他地方,正是大地主和放债人从棉花出口种植的推广中获得了大量利润,而绝大多数小土地所有者或无地农民则陷入债务和贫困的泥沼。

2、 新的产权有利于农业的商业化,这不仅是因为它们使土地交易更容易,而且还因为它们允许资本的注入,而土地本身现在可以作为资本的抵押品。耕种者对这些贷款支付过高的利率(每年30%并不罕见),然后他们又通常是在收获前的几个月,把棉花签字转让给放债人——这造成了一位历史学家所说的“债役”。投入棉花的土地比例不断上升,掀起了一波无产者化浪潮。

3、 工业资本主义的巨大力量恰恰来自它持续地将不同劳动制度联系在一起的能力,特别是利用农村耕种者世界的不完全转变所带来的极其廉价的生产条件。到19世纪末,佃农制和租户制成为主要的劳动力动员模式,其原因与它们在美国占主导地位的原因相似:农村耕种者更喜欢在没有日常监督的情况下自主工作,而且他们一般都拒绝成为受薪工人。

● 资本主义令人敬畏的进步不仅依赖各种各样的劳动制度,而且也依赖令人咋舌的暴力手段。

● 资本家通过获取劳动力来积累资本的计划和官僚通过控制人口来建构国家的计划是相辅相成的。各国由于从事战争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的官僚、法律、军事和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在这种能力的支持下,制造商和商人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和地区纳入全球经济之中,特别是纳入为世界市场而从事棉花生产的体系之中。

● 资本家是这个时代真正的革命者。*后来,革命者成为被革命者,一代一代都是如此。

19世纪末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与民族国家本身的加强和巩固是齐头并进的。包括全球市场在内的市场建设是一个政治进程。国民经济、帝国和民族资本家日益成为新全球政治经济的基本基石。


【第11章 大破坏】

运输基础设施的改变和连接利物浦的电报的出现,以及印度棉花期货交易,都挤压了通过托运单销售的商人的投机利润。

● 承购商的缓慢消失是重新塑造美国棉花贸易的核心。在制造商要求提供尽可能便宜的棉花的压力下,进口商、经纪商和承购商这样的佣金密集型行业也越来越受到挤压,最终被一个简单得多而且成本低得多的贸易体系所取代。事实上,商人非常成功地把遥远的种植者和制造商联系在了一起,以至于他们自己的劳动变得越来越不重要,旧式的进口商和经纪人都衰落了。在寻求降低交易成本的制造商的压力下,19世纪60年代之前将棉花从种植园送到工厂的无数中间人开始整合,最终被少数几个纵向一体化的棉花交易商取代。

● 1871年新奥尔良棉花交易所开业,勒阿弗尔、不来梅、大阪、上海、圣保罗、孟买和亚历山大港的棉花交易所也相继开业。这些交易所专门从事棉花期货合约交易。

最重要的是棉花本身的标准化。19世纪70年代,其后继组织利物浦棉花协会接手了这一质量定义和标准的执行工作,这是因为利物浦在全球棉花帝国中处于中心地位。

全球棉花贸易现在不是为了取得实际的棉花,而是为了投机棉花未来的价格走势。这种投机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棉花交易所有能力为棉花创造一个“世界价格”,这一价格在所有棉花种植地区和制造中心每天任何时候都被承认。

● 现在,工业资本的节奏和金融的节奏日益主宰棉花贸易。商人的作用减弱,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许多核心职能被国家篡夺了。

1、非常重要的进行定义的权力从利物浦棉花协会等私人协会转移到国家,并从英国转移到美国,这是美国对全球经济影响日益扩大的结果。

2、国家还成为统计数据的重要提供者,这些数据使市场信息更为清晰,同时使商人花费大量时间和财力建立的复杂的信息收集和交流网络的地位大大降低。

● 棉花种植者越来越倾向于世界市场,这也对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 成功地参与市场需要经济自主权以及承担风险和承受损失的能力。某地区的粮食储备越是减少,越是偏向种植棉花,一旦碰上季风带来灾难,危险也就越大。直到20世纪,从事棉花出口生产通常会导致深陷贫穷、债务和欠发达的泥潭。

*而贫穷且负债的农民两者都没有


【第12章 新棉花帝国主义】

● 对劳动力的主权与对领土的控制息息相关。但在美国内战之后更典型的情况是,他们通过建设基础设施、创建新的劳动制度和重塑当地社会结构,将新臣民纳入全球棉花种植联合体。这种情况发生在安纳托利亚西部、中亚、西部以及中部非洲。这种蜕变往往依赖胁迫和暴力,但不是奴隶制。其具体速度和程度因这些社会先前的具体组织方式和殖民国家的相对能力而异。事实上,当帝国臣民成功地保留了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权时,整合进全球经济的过程有时会失败或陷入困境。

● 中亚的棉花种植项目是在国家支持下的快速扩张的道路上启动的,和印度同时期的情况类似。殖民地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基建工程建设,赞助种子培育场,并派遣农学家帮助农民改进农业技术 。此外,政府开始计划大规模的灌溉项目,并派遣官员到美国研究棉花种植。

● 非洲将成为欧洲的“南方”和“西部”——一个原材料、劳动力和农产品的供应者,这些都被认为是应对全球挑战所必需的,它们要应对来自一个拥有看似无限工业原材料供应、正在崛起中的美国,以及一个其领土范围体现出日益严重“威胁”的俄国的挑战。帝国国家在非洲种植棉花的努力是棉花帝国新的“国家”建设的前沿。

● 殖民地棉花象征着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与强大的民族工业的新的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新形式的全球资本主义的特征,其中心是在彼此竞争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强化各自的国家资本。

● 20世纪初棉花帝国(及全球资本主义)的巨大重塑。帝国国家在构建全球原棉市场方面有着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它们获得了大片可以种植棉花的土地,并利用其积累的官僚、基础设施建设和军事力量动员了棉花种植劳动力。其他政策还包括进口关税、帝国政策优惠和强有力的国家工业。


【第13章 重回全球南方】

从资本家的角度来看,国家既是友也是敌。它促成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在全球农村动员了劳动力,但也“困住”了资本家,因为工人可以利用进入国家政治的机会,来改善自己的工作条件和工资。

关税是国家送给“新兴资产阶级”的礼物。意大利通过1878年和1888年的棉花关税有效地保护了本国市场。法国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保护主义的关税提高了棉花产业的利润。19世纪后半叶,美国的保护主义制度也在加强,宽松的劳动法、低税收、低工资以及没有工会,使得美国南方对棉产品制造商来说很有吸引力。

● 国家的作用:

1、日本:国家在引进新技术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或许更重要的是,帮助日本资本家进入外国市场。各县政府建立了“工业实验室”,调查外国市场的特殊需求,并向纺织公司提供蓝图,说明哪种布料将在哪里销售——就像法国和英国政府在18世纪所做的那样。日本政府还收集了市场信息。政府还充当对工业成功至关重要的各种债务的最终担保人。日本的故事再次证明了殖民扩张和工业资本主义之间的紧密联系,可以说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由于这种极其廉价且无投票权的劳动力的供应,日本棉花工业继续迅速扩张。

2、在印度这样的殖民环境中,建立一个致力于民族资本利益的国家的需求实际上使民族资本家与政治上动员起来的工人和农民结成了不稳定的联盟。在整个全球南方,除了加入工会和参加大规模罢工运动之外,棉花工人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社会斗争和国家斗争往往合并在一起。资本家在反对殖民国家的斗争中曾经依赖工人(和农民),现在已导致他们自己权力的削弱。

3、中国充满活力的传统棉花制造业使工业化变得更加困难。中国市场开放是因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压力。在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10年代期间,纱线进口量增加了24倍,布料进口量翻了一番。中国第一家现代化的棉纺织厂上海机器织布局于19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运营。1916年,美国商务部称中国为“世界上最大的棉纱市场”。1925年,全国有118家工厂,配备有300多万支纱锭,雇用了252031名工人,其中一半集中在上海。1875年,中国98.1%的纱线仍然是手工纺纱的,但到1931年,只有16.3%的纱线是手工纺纱的,而几乎所有的纱线都来自国内工厂。棉花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工业;作家施宗树说:“上海正在迅速成为远东的曼彻斯特。”中国棉花产业崛起的另一个决定性因素是政府的支持。与日本或世界其他地区的情况不同,中国对棉纺厂的投资很快就与国际投资结合,最终被国际投资所取代。

4、国家有时授予某些企业垄断权以吸引资本,有时国家也会提供“官僚资本”,使工厂得以开办。省政府承诺低税收和其他支持,还会提供贷款,有时甚至还提供机器。

资本主义有时似乎阻碍了工业化。苏联、共产主义中国、独立的印度和埃及代表了国家和资本、工业化和政治最激进的合并形式。

● 直到20世纪70年代之后,工业家才开始摆脱对特定国家的长期依赖(全球化)。


【第14章 结语:经线和纬线】观察棉花帝国历史的take-away

1、政府在后殖民国家和后资本主义国家发挥了最大的作用,中国的“大跃进”和印度的五年计划就是最好的例证。尽管19世纪棉花商人促进了棉花帝国的崛起,但到了20世纪中叶,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崛起。

e.g: 在中国,种子、化肥和农产补给品价格低廉,农业信贷丰厚,加之鼓励在国有土地上使用化肥和杀虫剂,并对高产棉花品种实行优惠待遇,棉花产量大幅度增加。棉花制造业也开始腾飞,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了65.6万吨棉线,比前几十年有了显著增长,但仍大幅落后于世界领先水平。而到1957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棉纱生产国,产量是英国的2.5倍。今天,中国的工厂拥有世界上近一半的纱锭和织机,消耗世界原棉产量的43%(亚洲占82.2%)。纽约纺织公司欧拉公司的董事总经理说:“中国的工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有如此大的份额,坦白地说,全球工业在向中国倾斜。”

2、随着资本家寻找越来越便宜的劳动力、更好的基础设施和更大的市场,他们以越来越新的方式结合和重组世界上的工人和消费者、世界上的土地及原材料。(更多连接、更加垂直?)

3、只有考虑到许多不同地方和人群的历史,才能理解资本和棉花的历史。仅仅看帝国的一部分就会导致巨大的误解,例如过去50年常常被一些欧洲和北美社会科学家描述为去工业化的过程,而事实恰恰相反,最大的工业化浪潮已经席卷了全球。

4、资本家和国家是齐头并进的,各自促进了对方的崛起。在历史上,资本家最大的力量来源是他们依赖异常强大的国家的能力——同时,在资本主义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些资本家最大的弱点也是对国家的依赖。

5、棉花帝国的不断改组,从地理位置到劳动制度,都指向资本主义的一个基本要素:不断适应的能力。

6、资本主义的这些边疆领域经常出现在世界农村,而穿越棉花帝国的旅程表明,在思考现代世界起源时,全球农村应该是我们思考的中心。现代世界的出现大多发生在农村,农村人口往往以暴力方式被转变为其他地区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7、奴隶制、殖民主义和强迫劳动以及其他形式的暴力不是资本主义历史上的反常现象,而是其核心。

两点推论:

(1)当今全球资本主义在最根本上是由争取独立的斗争塑造的。

(2)在这个统治和剥削的大故事中,还有一个并行的关于解放和创造力的故事。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