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顶级的思维——灰度思维

发布者:春天来临 2023-3-21 14:45

图选自网络侵权联系可删

古人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慢慢的随着一个人的心智的成熟,就越能发现一个道理: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往往不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现实中的很多人,往往不是非善即恶、非敌即友的。

有句话说得好:对的极致就是错,错的极致就是对;黑的极致就是白,白的极致就是黑。

善恶是非都遵循着这个逻辑,世事没有绝对,一直在循环与转化!

正所谓:世事无绝对。

如果我们总是单纯的用“对”和“错”去判断事情,有时难免会有失偏颇。

正如最近所流传甚广的一句话: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

我们仿佛能感受到里面藏有着深刻的道理。其实,这里所指的小孩分对错也好,大人看利弊也罢,我们都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看待事物,权衡事物的观念。

要知道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总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持有不同的态度,从而也会采取不一样的行动措施。

比如:劫富济贫是对的吗?

肯定有人认为对,也会有人认为错。

由于每个人的世界观、是非观都不一样。一味地与别人去争对错,本来就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甚至有很多事情根本就没办法用对错就衡量的,如果我们凡事纸质对错这无疑是一种非常幼稚的表现。

成熟的成年人都知道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充满着复杂性的,大部分的人和事,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具有不同的“灰度”。

只有小孩子的脑子里才有着“非黑即白”的想法,在他们的眼里“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

可在我们所处的现实生活中有时好人也会做坏事,坏人也会做好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而真正成熟稳重的人在面对事情时总能告别黑白的简化思维,试着用灰度思维去认真的思考。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国的六位功臣之一的徐达,是如何在朱元璋晚年时充满猜忌的情况下,谋得善终的。

从古至今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而兔死狗烹这一定律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在不断的上演,要知道自古以来都是共患难容易,同富贵难啊!

据说,朱元璋在大功告成之后,第一个想到的事就是把那些立下大功的人一一杀掉。

于是,他就找了各种巧妙的茬,把一个又一个的人给杀掉了,可是徐达贵为明朝的第一功臣,并且他也没犯什么错,朱元璋确实不好下手。

可朱元璋的目标很坚定,就是要把他干掉,于是他专门想了一个很损的招,他让徐达跟他下棋。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徐达的处境:不能够赢,你赢了那就是犯上;也不能够故意输,你明明会下棋,结果你装不行,这叫欺君之罪。反正赢了也是死,输了也是死。

朱元璋告诉他:“你要好好地跟我下棋,你要是故意输我立即就杀了你。”

徐达很顺从的说,“臣遵命,皇上”,然后就跟他下棋。

最后的结果是徐达赢了朱元璋,朱元璋觉得终于找到机会了。

但是徐达说:“皇上您看,我是赢了,但是您看看我的棋子是不是两个字啊?”

朱元璋一看,的确就是两个字——万岁。

意思就是,我是在跟您下棋,我是要用我的棋子摆出“万岁”这两个字。

最终,徐达逃过了一死。

而徐达之所以能够摆脱兔死狗烹的命运,就是由于他身上所具备的,灰度思维”。

要知道古人普遍都深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是及其看重忠”与“孝”的,在古人的心中认为“忠”便是忠诚,即无条件的忠诚于君主;“孝”便是孝顺,即无条件的服从父母。

君叫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是为不孝。

也正因为如此而流传出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

我们要明白只有真正的聪明人才会具备灰度思维。

灰度思维即:这个世界是复杂的,是充满不可预料性的,很多人和事,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灰度的。

只认“非黑即白”是典型的小孩子思维,如果当我们成年之后还具有这种幼稚的思维,那在如今这个社会上,肯定是会吃大亏的。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