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有一奇人,祖传9代中医,通过把脉能了解人体“前世今生”?

发布者:丹江水暖 2023-4-15 04:28


在河北省巨鹿县有这样一位神奇的老中医,不用病人开口就能够通过把脉了解患者身上的不适,并且看完病之后会详细的告诉患者他得这个疾病的原因是什么,因为说的非常准确,患者非哭即笑,甚至有的人当场拍案称奇。



这位老中医的名字叫做梁秀清,家里面祖传9代都是从事中医行业,自小熟读《难经》《伤寒论》《黄帝内经》等中医名著。12岁那年,梁老中医的父亲对他说道:“从明天开始你就跟我学习咱们家的家传脉法吧。”听了父亲的这句话,当时把梁老中医激动的一夜没睡,结果第二天父亲扔给他了一把豆子让他练习浮取、中取、沉取,通过按压豆子感受其中的不同。再后来他的父亲又让他去摸河里流淌的水流,当时他的父亲给他解释道:“春弦、夏洪、秋毛、冬石是四季平脉,只有掌握了平脉才能摸出病脉。”

往后的三年里面,春天的时候,梁老中医把手伸进河里摸着河里面固定好的细绳感受着“春弦”的含义,夏天的时候感受河水洪流滚滚的感觉,秋天的时候逮住一只麻雀,一手抚摸着麻雀的背部,闭上眼睛感受“秋毛”的韵味;冬天的时候把手伸进冰冷的河水中,摸着石头感受“冬石”的信息。那段时间他跟着了魔一样,每天的不同时辰,饭前饭后,感受自己脉象细微的变化,就这样过去了三年,终于掌握了家传的脉法。

后来又经过多年的实践,他又有了创新,才达到后来这样的境界。他准备写一本《梁氏诊脉法》以传后人,可惜他于10年前突然去世,未能如愿。中医里面虽有四诊,但脉诊的重要性远胜于其他三诊,难学的程度也是远远的高于望闻问这三诊的。正像梁秀清所说:“一个中医如果不会脉诊吗,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中医大夫,中医如果离开了脉诊,就跟一个盲人走路没带着导盲杖一样,如果有了脉诊之后临床的诊断能力肯定会进一步的提升,什么都可以骗人,但是病人的身体是骗不了人的。”



脉诊,即切脉,是通过接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脉象能传递机体各部分的生理病理信息,是窥视体内功能变化的窗口。中国中医为无数病患把了上千年的脉,记录了上千年的脉,就如同掌握了人体气血经络的超声波一样,积累了上千年的诊断经验。

中医临床主要运用“寸口诊法”,即切病人桡动脉的腕后部分。全身脏腑经络气血之盛衰,都可以从寸口脉上反映出来。切脉时让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手前臂与其心脏近于同一水平,手掌向上,前臂平放,以使血流通顺。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对成人切脉,用三指定位,先用中指按在高呈弓形斜按在同一水平,以指腹按触脉搏,以按脉。三指的疏密,应按病人的高矮作适当调整。切脉时常运用三种指力,开始轻用力,触按皮肤为浮取,名为“举”;然后中等度用力,触按至肌肉为中取,名为“寻”;再重用力触按至筋骨为沉取,名为“按”。根据临证的需要,可用举、寻、按或相反的顺序反复触按,也可分部取一指按压体会。寸、关、尺三部,每部都有浮、中、沉三候,称谓三部九候。



切脉时应注意安静的环境,如患者刚经过剧烈的活动,应先让休息片刻,然后诊脉。切脉者必须呼吸均匀,态度认真,把注意力集中于指下细心地分辨脉象。每次诊脉时间,不应少于一分钟。

中医把脉的过程,实际也是四诊合参的过程,只是娴熟的中医运用得十分微妙,所以显得神秘。患者就诊来到桌前,中医观他的″精、气、神",大概完成望诊,再经过简短的询问,患者诉说病程及现症状,同时闻患者声音的高低及呼吸情况,配合指下切脉,顿时对患者的病情心中了了。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