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罗湖·50杰出代表传承深圳第一、中华之最(六)千顺万顺

发布者:不是知青 2023-5-18 08:01

(《口述罗湖》苏六河:以沉香的馥郁芬芳,推动罗湖“香”飘万家)

截止目前,《口述罗湖》已经连载46期。2022年5月5日,由罗湖区政协、深圳特区报社联合出品的《口述罗湖》栏目正式上线。

50杰出代表

回眸激情岁月,赓续先锋精神。《口述罗湖》(1979—2019),按照“政治性、代表性、影响性、广泛性”原则,50名于1979年至2019年间的罗湖建设者、奋斗者代表,讲述记忆中的罗湖,传承罗湖精神,为罗湖区奋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凝聚奋进力量。深圳市钱诚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一员工幸运入选。

中国第一仓、新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全国第一个万元户村、第一个商品房小区、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一家外资银行......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和特区建设的主战场,罗湖创造了众多“中华之最”,是深圳成长的“见证人”,也是“中国梦”扬帆起航的地方。

《口述罗湖》第1期----蒋开儒:从大水田到摩天大楼!《春天的故事》在罗湖唱响

《口述罗湖》第2期----骆锦星:新中国土地使用权的“第一拍”

《口述罗湖》第3期----文国明:参与罗湖区创建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口述罗湖》第4期----吴颂球:渔民村蝶变史是改革开放精彩样本

《口述罗湖》第5期----胡崇安:写进立法!这些都由罗湖司法人开创

《口述罗湖》第6期----马介璋:我把香港佳宁娜酒楼开到了罗湖

《口述罗湖》第7期----李传芳:“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是这样炼成的

《口述罗湖》第8期----陈志超:“南国红豆”厚植罗湖这片文化热土

《口述罗湖》第9期----林圣华:“东深精神”依旧在深圳水库边回响

《口述罗湖》第10期----谭光耀:TA们经罗湖驶往香港,历经风雨五十载

《口述罗湖》第11期----陈杨生:许多人的追梦第一站!罗湖这个地方闻名遐迩

《口述罗湖》第12期----廖虹雷:罗湖是深港经济文化交流的“先行者”

《口述罗湖》第13期----宋联安:“青春之花”在罗湖绚丽绽放

《口述罗湖》第14期----陈影宏:麦当劳光华餐厅见证深圳人的“欢聚时光”

《口述罗湖》第15期----李八一:“中国第一仓”在笋岗拔地而起

《口述罗湖》第16期----范卫平:小小纸张见证时代变迁!TA首次改革,罗湖最先试水

《口述罗湖》第17期----周冀中:“百年雄关”奏响中国海关改革“先行曲”

《口述罗湖》第18期----李春霞:“68小时不打烊”让罗湖“越夜越美丽”

《口述罗湖》第19期----蔡洪亮:蔡屋围是深圳农村城市化缩影

《口述罗湖》第20期----杨洪祥:基建工程兵拓荒牛精神在罗湖传扬

《口述罗湖》第21期----朱德明:“以书筑城 以城筑梦”,罗湖书城开先河

《口述罗湖》第22期----王喜义:多项金融改革从罗湖起步推向全国

《口述罗湖》第23期----陈焕:罗湖桥上快门声声见证口岸变迁

《口述罗湖》第24期----易凤娇:我是罗湖走出的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

《口述罗湖》第25期----陆建新:地王大厦建设刷新“深圳速度”

《口述罗湖》第26期----禹国刚:新中国第一家证交所在罗湖诞生

《口述罗湖》第27期----胡天池:深圳戏院承载深圳人独有的文化记忆

《口述罗湖》第28期----陈伟:新中国首家外资银行分行在罗湖设立

《口述罗湖》第29期----杜小宜: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开深圳双语教育先河

《口述罗湖》第30期----王定跃:让毛棉杜鹃成为“春天的故事”的美丽代言

《口述罗湖》第31期----邸叙然:“深派小品”从罗湖叫响全国

《口述罗湖》第32期----周立:“深市第一股”闯出金融改革多项第一

《口述罗湖》第33期----陈国雄:深圳最早的服装业弄潮儿从罗湖出发

《口述罗湖》第34期----常才智:让皮影艺术永远扎根罗湖这片沃土

《口述罗湖》第35期----廖国祥:爱国路花市有深圳人特有的“年味”

《口述罗湖》第36期----林志伟:“向西鸡煲”陪伴着一代代罗湖人成长

《口述罗湖》第37期----廖翔显:深圳第一所港人子弟学校从罗湖起航

《口述罗湖》第38-期----孙喜琢:罗湖医改是健康中国一面旗帜

《口述罗湖》第39-期----廖瑞光: 黎围麒麟在罗湖薪火相传、熠熠生辉

《口述罗湖》第40期----陈祥发:我在罗湖建起全球最大二手车展厅

《口述罗湖》第41期----苏六河:以沉香的馥郁芬芳,推动罗湖“香”飘万家

《口述罗湖》第42期----卢礼杭:“中国宝都”从罗湖水贝起步

《口述罗湖》第43期----缪亚莲:“国民零食”从罗湖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口述罗湖》第44期----黄西勤:资产评估行业从罗湖扬帆起航

《口述罗湖》第45期----邱浩波:全国首个跨境学童服务中心在罗湖成立

《口述罗湖》第46期----吴雅琴:“礼”享罗湖见证深圳原创走向世界

(待续)

《口述罗湖》第41期----苏六河:以沉香的馥郁芬芳,推动罗湖“香”飘万家(转载)

苏六河

1973年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雕刻世家。17岁起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泉福学习雕刻艺术,现为一级/高级技师,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沉香》行业标准制定主要起草人,全国沉香创新联盟大会的六名全国专家之一。深圳市沉香行业协会会长,深圳市苏六河沉香博物馆馆长,深圳市罗湖区第五届政协委员,著有《沉香之美》《沉香之美2》。2014年获全国首届香王大赛“香王”称号,专注沉香名木雕刻。

采写撰稿: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一寸一金,集百年时光灵气淬炼,说的正是沉香。作为一名怀抱着梦想来深圳圆梦的雕刻艺术家,2000年我来到罗湖之后,根植这片文化沃土,不仅实现了创业梦想,还与沉香开启了缘分。从雕刻艺术到推广沉香文化,从成立沉香协会到建立沉香文化城,二十多年来,罗湖大胆创新的先锋精神不断激励我,推动我以沉香为载体,砥砺前行,推进以罗湖为中心的沉香文化、收藏和产业发展,让罗湖的芬芳香气,飘香万里。

创业首选罗湖 在传统与坚守中探寻沉香文化根脉

我的故乡泉州惠安有着精湛的民间雕刻技艺。从小耳濡目染,使我对雕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立志一生从事雕刻艺术。拜师学艺之后,我勤学苦练,雕工日益精进,作品屡获大奖,得到认可的同时,我也激励自己不断去开拓新的天地。

当时我想出去闯一闯,扩大自己的见识,第一个就想到深圳。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包容性和开放度在全国首屈一指。

2000年我27岁,来到深圳的第一站就是罗湖。在罗湖火车站,我一眼看到的就是人山人海,朝气蓬勃。罗湖是改革开放的起点,深圳最早的中心城区,创造了“深圳速度”。尤其当我来到东门老街,我的内心更受到了震动。

“不去东门老街,就不算来过深圳。”在深圳,常年流传着这句话。“东门”是深圳最繁华的地方,人潮汹涌,商业气氛浓郁,让我深深感受到这里的魅力。当时,罗湖的文化气氛活跃,市民对文化艺术的接受度很高,也聚集着各行各业精英人士,于是我决定在此创业。在东门的鸿基大厦,我开启了人生奋斗的新篇章。

在罗湖创业的过程中,我渐渐对沉香文化产生了兴趣。2005年,一些客户会拿着沉香给我看,之前我在福建的时候没有接触过,但了解了一些沉香的知识之后,我就无可救药地喜欢上了沉香,一心想研究沉香文化的根脉。

自古以来,中国人常说的四大名香“沉檀龙麝”中的“沉”,就是指沉香。沉香,又名“沉水香”、“水沉香”,是自然界极为稀少的香料资源,因香气高雅,取得困难,自古就被列为众香之首。沉香树因病变开始结香后,会经历一段漫长的生长周期,少则需要几年多则需要十几年的时间,但一块相对优质的沉香木材料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形成,产量稀少,市场需求大,因此十分珍贵,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为了研究,我特地去了深圳仙湖植物园“回归林”观察沉香。1997年,2000多名深港青年在那里按中国版图图案种下的1997棵土沉香木,当时已枝繁叶茂。此后,我开始潜心研究沉香与岭南文化之间的关系。

沉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一大瑰宝,是中国文化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汉晋时期就有笔墨记载,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丝绸之路,各种香料始入中原,沉香也在其中。也是从那时起,沉香文化开始发展起来,到如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

沉香文化底蕴,让我叹为观止。在我看来,沉香之美,美在物质,更美在精神。罗湖的城区文化是鼓励创新,大胆去想、去尝试,这也给我的创作带来新的思考。我将雕刻与沉香结合起来,刻苦钻研沉香雕刻技艺,努力让沉香雕刻艺术成为一门真正属于自己、属于大众的艺术。

众人拾柴火焰高 推动成立国内首个沉香行业协会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沉香文化,2010年,我在罗湖笋岗成立了深圳市沉香之美工艺品有限公司,主营沉香雕刻艺术品、收藏品。公司发展得很好,之后在北京、广州、福建等地也开设了分店,专业经营沉香工艺品。从2012年至今,我还编著出版了《沉香之美》等书籍,承载了我对沉香文化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态度。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推广沉香文化,光靠个人是远远不够的。2015年10月8日,经我牵头,由深圳市各大沉香企业、各大沉香收藏家、爱好者共同发起组织的深圳市沉香行业协会暨深圳市棋楠沉香收藏协会在罗湖成立,共同致力于沉香文化的传播与弘扬、推动沉香产业的发展。这也是全国首个以沉香文化为主题的行业协会。

选择在罗湖成立,自然也是有原因的。首先,罗湖是深圳商业的发源地,是全市商业底蕴最深厚、商业氛围最活跃的城区,这里有古玩城、东门、万象城等人气聚集极高的商圈,商业基础扎实,交流活动频繁。再加上罗湖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吸引了很多港澳的同行。

其中,当然还有我个人的情感因素。我来到深圳的第一站就是罗湖,也是在罗湖我开启与沉香的“缘分”。于是,我更愿意将沉香文化的根,深深扎进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里。

突出规模聚集 打开产业发展“蓝海”

时至今日,我仍然记得很清楚,2016年6月,中国(深圳)国际沉香文化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 9号馆开幕。当时,许多沉香知名专家学者、国内外各沉香协会都来参与,展览范围涉及沉香工艺品、沉香制品、沉香贵重收藏品、香器香具等。展会现场十分火爆,观展观众热情高涨,好评如潮,可见大家对沉香文化的热情。

沉香新生活,香聚心生活。正是从这次展会开始,我留意到其实许多人都渴望了解和学习沉香文化,但不知道去哪里学。于是,我决定成立一家沉香学院。2017年7月,中国深圳沉香学院正式在罗湖成立。它的目标是培养中国沉香文化产业综合人才,打造中国沉香一流文化产业学习交流平台,实现沉香产业化、专业化培训,让更多人认识、了解、感悟沉香。

在我看来,以罗湖为起点,随着沉香产业在深圳的发展,成立沉香文化城,产生聚集效应是顺势而为。2016年11月,中国(深圳)沉香文化城揭牌仪式暨深圳沉香交易精品展在罗湖区沿河北路的沉香文化城举行。这也是罗湖创新思维,整合资源创新举措推进沉香产业发展的“大手笔”。

沉香文化城主要是打造集文化创意、商务洽谈、休闲、文化娱乐、旅游(游客)集散为一体的深圳市地标型文化体。罗湖的地缘优势赋予沉香文化城可根植的文化内涵。

沉香文化城的主体是“一馆两中心”。其中的一馆,就是深圳市苏六河沉香博物馆,是全国首个以沉香文化为展示内容的民营博物馆,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古董沉香博物馆之一。

这些年里,自从开启与沉香的缘分之后,我持续在全世界范围收藏沉香精品。我去过日本、美国、英国等,斥资购买了一批沉香精品。在苏六河博物馆,展示了我收藏以及雕刻的沉香珍藏品300余件,以明清至现代沉香雕刻艺术工艺品文房四宝物件为主。

对这个博物馆,罗湖区政府也十分支持,给予一定的门票补贴。这一举措也是为了让博物馆能向更多的人展示沉香历史及珍贵文物,普及沉香文化,薪传和弘扬沉香文化精神。

“两中心”,指的是中国深圳沉香交易中心和中国深圳沉香鉴定中心。它们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使得沉香文化城既是交流和展示的大平台,同时也成为罗湖的一扇沉香文化交流的窗口,这对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虽然深圳并不是沉香主产地,但沉香产业需求稳定,传统产品消费持续增长,再加上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升,赏香爱香群体日益壮大,沉香日用化也为沉香产业打开了一片“蓝海”市场。

择一城而栖,逐一梦同行。作为一名雕刻家,我很幸运,年轻时就在深圳罗湖这片锐意前进、不断开拓的热土上,种下梦想,实现梦想,与罗湖一起成长与发展。同时,我也希望通过努力,让沉香文化在这里发展得更加枝繁叶茂。今后,我将继续以传承发展沉香文化为己任,扎根罗湖,推动罗湖的沉香文化和沉香产业走向更宽广的世界。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