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高质量发展的天津答卷
五月的津城,繁花似锦,绿草如茵。
十年前,也是这样一个鲜花盛开的五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天津视察,提出了“三个着力”的重要要求。
这既是一份重托,也是一份期许;既是一种要求,也是一张考卷。
十年来,总书记的关心关怀、殷殷嘱托如同一座灯塔照亮前路,如同一粒种子植入沃土,天津人民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把总书记的重要要求融于心、践于行——
拿出十年前的照片,您会看到渤海明珠的颜值在悄然蝶变,天更蓝,水更清,海更碧,绿色成为了主色调;比对十年前的经济数据,您会发现天津的内涵在不断升华,从粗放式拼规模拼速度,到拼质量拼效益拼结构,智能科技站到了引领经济发展的C位。
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组织实施“十项行动”,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新时代,新征程,天津人民正以澎湃的激情、昂扬的斗志激荡发展春潮,奋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津沽大地扎实实践。
新发展理念指引
“舍”与“得”的质量变革
南开大学西门对面,一个全新的红蓝双色LOGO格外醒目。那正是最近“火出圈”的“天开园”的标识,昭示这里将汇聚天大和南开两所百年学府的资源,并以此面向全球、引智聚才,天门中开、一飞冲天。
“隐身书香学府,周边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林立。犹如一块璞玉,顺势雕琢,必将大放异彩。”南开大学讲席教授、知名经济学家陈宗胜看着日日新的“天开园”先导区说。按规划,到2027年“天开园”将引进孵化科技型企业约1000家,吸引高水平人才超5000人。
与“天开园”一起上热搜的,还有天津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地区生产总值增速5.5%,快于全国增速1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皆可圈可点,新动能表现抢眼。
梳理天津十年经济数据可以看到:2013年,12.5%;2017年,3.64%;2022年,1.0%;今年一季度,5.5%……
站在2023年的春夏之交,回望这组数据,那份厚重与艰辛,身处其中的人最懂。十年前,天津还处于粗放式发展的惯性中,增速一度全国领先,到2017年岁末却突然来了一次断崖式“跳水”,瞬间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对此,相关的分析点评,天津照单全收:统计口径的因素,“自揭家丑”主动“挤水分”,产业结构偏重偏旧、新动能增长青黄不接、资源环境难以为继……
越是在经济拐点,天津越深刻领悟到“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深刻内涵。丢下“数字包袱”,摒弃“速度情结”,把战略重点真正转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于是,一场“舍”与“得”的质量变革、“新”与“旧”的动能转换就此展开——
2017年4月,天津港率先在全国港口中全面叫停汽车运煤,推进大宗散货运输“公转铁”,将散货运输转为集装箱运输,舍掉了短期利益,还“倒贴”上亿元钱去搞环保改造。
几年间,两万多家“散乱污”企业被关停整治,246个园区完成治理,“园区围城”“钢铁围城”成为昨日黄花,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腾出宝贵空间。
与此同时,高举“制造业立市”大旗,对落后的、不“绿”的产业体系进行脱胎换骨式的系统重塑,着力构建新型产业矩阵,加快培育现代产业体系。
在津沽大地上,连续举办6届世界智能大会“以会兴业、以会聚才”,出台全国首部智能制造发展条例,设立百亿级智能制造财政专项资金,促进重点领域智能工厂建设,梳理12条重点产业链助推发展……
国家战略领航
“内”与“外”的敢为人先
“五一”前后,随着“夜骑东疆看日出”火爆全网,天津东疆综保区再次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
沿新港八号路进入东疆港区,率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冷链物流基地,这块区域被誉为京津冀“城市冰箱群”,不仅规模大,而且智能化、低碳化程度特别高。今年一季度,这里实现冷链产品进口45.5亿元,其中,肉类进口30.8亿元,主要供给京津冀三地。
这片从盐碱荒滩上跃起的创新沃土,生成了两张享誉海内外的产业名片:中国融资租赁创新高地、网络货运聚集区。飞机融资租赁业更是跑出了全球第二、中国第一的不俗战绩。
一路高歌猛进的东疆,是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鲜活典范。
在三地协同发展大格局中,天津的功能定位是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国家战略领航,“一基地三区”建设向好向新:
信创、生物医药等12条产业链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7.9%。航天科技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能力提升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一汽丰田新能源汽车等项目投产……
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枢纽港口蓬勃兴盛,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100万标准箱。
金融创新催生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两朵全国最艳丽的“并蒂花”,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稳步推进。
滨海新区累计成立18个产业(人才)联盟,建成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8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挂牌8年的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结出581项“创新果”,38项试点经验和实践案例向全国复制推广。
2020年的金秋,天津明确打造“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河”与“海”相互辉映,共同朝着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迈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决策实施9年来,天津紧抓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累计引进北京企业投资项目超6900个,资金到位额超1.2万亿元。重点领域持续协同,优势共享持续推进。从“轨道上的京津冀”主框架形成,到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协同率先突破,医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看得见、摸得着的“协同红利”不断“派送”……
基础领域破题
“进”与“亲”的市场重塑
富有竞争力的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企业好经济就好,居民有就业、政府有税收、金融有依托、社会有保障。
可是,6年前,天津国企却面临着产业结构偏重、资本结构偏独、体制机制僵化、经济效益下滑、债务风险高企等一系列困境。渤钢集团负债总额高达2800亿元,资产负债率220%。天津一商资金链断裂一触即发……
受多重因素影响,很长一段时间,天津民营经济比重小、势力弱、数量散,活力不足。
改革成了唯一解决方案,改善营商环境成了不二选择。
2020年—2022年,我市全面部署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啃“硬骨头”、涉“深水区”,切实高效的做法得到了国务院国企改革办的充分肯定。
对于广大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天津深入推行“一制三化”改革,做优化服务的“加法”、简政放权的“减法”,打通困扰企业发展的“任督二脉”,拓展成长空间。
融资难融资贵是高悬在市场主体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天津金融创新招法去破解。
眼下,市金融局与人行天津分行、天津银保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正在力推“一码一店一视频”。全市41家金融机构制定的产业金融领域124条具体化、可量化的惠企措施,企业“扫一扫”就能“码”上看,点一点就有小视频展示,逛一逛就能选到“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像逛电商平台一样,解决了众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资金需求。截至一季度,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超过了3344亿元。
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个体工商户往往是银行信贷的“绝缘体”。可在天津,每天有上万家小商户通过手机上的“智慧小二”App,从银行获得利率优惠的纯信用贷款。这是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等多个“店小二”的创新探索。截至今年3月末,“智慧小二”平台已服务京津冀超50万户小微商户,累计提供纯信用贷款支持71亿元,稳定了约187万人的就业。
十年磨一剑
“耕”与“获”的逻辑之歌
上月初,法国总统访华,天津也随之“圈粉”:
空客宣布将在津建设第二条生产线。中国船舶集团与法国达飞海运集团签约建造2型16艘大型集装箱船,其中6艘由“大船天津”负责建造。同一天,“现代哥本哈根”巨轮顺利靠泊在天津港,标志着京津冀开通直达欧洲新航线。
“一日三新”(新航线、新产线、新订单)成为美谈。
今年一季度,天津口岸进出口总值4980.6亿元,增速24%全国领先。
得益于“新”与“旧”的动能转换,天津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信创产业全国领先。智能科技成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三,6家海河实验室投入运行,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总数达15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双突破10000家。
通过“稳”与“进”的改革,天津国有经济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完成混改的原市管企业营业收入、净利润较混改前大幅飙升。新天钢集团(混改渤钢集团)、新的天津一商实现华丽转身。
亲商暖商的举措久久为功,一季度民营经济主要指标增速好于全市平均水平,已成为经济跃升的重要动力源。消费市场快速回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阔步推进。
津、滨双城间规划建设的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如今已水草丰美绿意盎然。
鉴往知来,砺行致远。海河蜿蜒,静水流深。新征程上,天津人民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精彩华章。(记者 岳付玉)
上一篇:历史上最伟大的15个商业交易案例
下一篇:老城厢的“根”与新
大家都在看
-
范蠡:从灭国战神到商业鬼才,春秋顶流的逆袭剧本比影视剧还离谱 【灭国战神突然转行,竟是为了搞水产养殖?】公元前 473 年,姑苏城破的硝烟尚未散尽,越国上将军范蠡却做出了一个惊掉所有人下巴的决定 —— 他脱下战袍,带着西施泛舟五湖,转身投入水产养殖业。这位帮勾践完成 &# ... 商业之最04-03
-
商之大者:论商业智慧与国家命运的共生共荣 李嘉诚的商业传奇,是二十世纪华人世界最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之一。从一个贫困移民到亚洲首富,他的成功故事激励了无数创业者。然而,当我们审视这位商业巨子的财富积累过程,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浮现:个人的商业智慧与 ... 商业之最04-01
-
李嘉诚的"不担心”与“最担心":一个商业帝国的经极命题 李嘉诚拄着拐杖出席长和系股东大会时,香港中环的玻璃幕墙依然折射着这座金融之都的璀璨。这位曾精准踏准香港房地产腾飞、内地改革开放、全球产业转移三大浪潮的商业巨擘,在耄耋之年的"不担心"与"最担 ... 商业之最04-01
-
李嘉诚:撕裂时代的“双面巨贾”,是商业之神还是逐利之兽 ——揭秘华人首富的财富密码与人性困局一、从难民到首富:草根逆袭的“饥饿游戏他生于战乱,15岁丧父,初中辍学,在茶楼端茶倒水谋生;他迎娶富家表妹被嘲“高攀”,却在30年间登顶华人财富金字塔——李嘉诚的故事, ... 商业之最03-31
-
胖东来的创始人于东来:纯粹且高尚!于东来有着商业最稀缺的真诚 前言近日,一张胖东来各级别工资基数及月平均工资引发热议,员工平均工资为9886元,而工资最高的店长月薪为78058元。图片来源网络胖东来,坐落于人口大省河南,却能让员工的工资比肩一线城市,更别提令人羡慕的假期 ... 商业之最03-31
-
大武汉真的太好逛了,武汉最顶级的商业,又要连开两家…… 武汉天地应该是武汉最成功的商业了,不仅一直是武汉房价的天花板。更是凭一己之力,奠定了黄埔路到二七路的高端基因,试问武汉还有哪个开发商能做到?武汉天地也越来越好了,好消息的是光谷中心城和武昌司门口也要开 ... 商业之最03-28
-
“败者不死,只是蛰伏”——商业大佬之所以能逆风翻盘的秘诀 商业世界如战场,胜负往往在转念之间。那些最终逆风翻盘的企业家,并非天赋异禀,而是深谙失败背后的生存法则。他们以血肉之躯对抗时代洪流,用看似平凡的策略编织出非凡的逆袭剧本。一、绝境中的“战略清醒”:从章 ... 商业之最03-28
-
从工业锈带到商业秀场:合肥瑶海凭什么吸引K11? “当北上广深还在为争夺SKP、太古里打破头时,合肥瑶海却用一场‘非典型商业突围’撕开新赛道——没有摩天楼群,不靠网红营销,老工业区用锈带肌理和百万市井烟火,让顶流商业K11主动‘低头’!“工业遗产≠商业包袱 ... 商业之最03-27
-
李嘉诚:商业巨擘的多面人生 在商业的浩瀚星空中,李嘉诚无疑是一颗极为耀眼的恒星。提及他,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往往是“商业传奇”四个字,他的一生,是从寒门走向巅峰的励志范本,也是充满争议与讨论的复杂篇章。李嘉诚出生于1928年广东潮州 ... 商业之最03-25
-
胖东来:一个零售业乌托邦引发的商业地震 在河南许昌,一家本土零售企业正在颠覆中国商界的传统认知。胖东来,这个拥有30余家门店的区域性连锁品牌,用一己之力撕开了商业世界的另一种可能。当传统零售业在电商冲击下节节败退,当996成为企业竞相标榜的奋斗 ... 商业之最03-21
相关文章
- 李嘉诚的228亿美元套现:或将成为其商业生涯最昂贵的"避险"选择
- 大武汉真的太好逛了,武汉最顶级的商业,又要连开两家……
- “败者不死,只是蛰伏”——商业大佬之所以能逆风翻盘的秘诀
- 从工业锈带到商业秀场:合肥瑶海凭什么吸引K11?
- 李嘉诚:商业巨擘的多面人生
- 李嘉诚商业帝国最脏一块砖:公摊面积凭什么让中国人买单
- 太行商脉:武安商帮的五百年商业密码。太行遗珍杂志社存稿
- 胖东来:一个零售业乌托邦引发的商业地震
- 胖东来暴击商业潜规则:这个河南老六把超市开成"打工界天花板"
- 三个商业法则:胡雪岩的兴衰、现代企业的教训、穿越周期的秘诀
- 李兆基辞世!他与李嘉诚的相爱相杀,是香港商业史最精彩的篇章
- 某老板的有偿赠送真是高啊!有偿赠送:堪称现代商业最精分的发明
- 雷军的“反爽文”人生:当真诚成为最硬核的商业密码
- 印度钻石公主的豪门生存法则:一场联姻如何维系万亿商业帝国
- 原始社会顶级商人王亥,商业成功的底层逻辑
- 2024商业价值榜,赵丽颖高奢掉光,肖战王一博角逐,成毅杨紫黑马
- 老俞董宇辉"分家"真相!这才是商业江湖最高级的"相爱相杀"
- 三太陈婉珍在镁光灯下摆出的完美微笑赌王家族维系商业帝国最廉价
- 为什么说宗庆后用一瓶水改写了中国商业史?
- 一杯柠檬水背后的商业帝国:解码"雪王"的千亿密码
热门阅读
-
世界上最小比基尼,几根绳子也能叫比基尼 07-14
-
胡文海事件真相,以暴制暴杀了村干部等14人 07-14
-
好日子香烟价格,多款不同系列价格口感介绍 07-14
-
缅甸惊现最古老琥珀 距今一亿年价值连城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