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一穷困老者死在苏州留园,知情者说:他父亲是顶级富豪

发布者:方天话戟 2023-6-30 20:36

快点儿通知处长,我这里出事儿了。一个老头死在了我这儿了!我本来好心收留他,结果他怎么就死了?

1958年的一天清晨,在苏州留园的门房里,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大爷,正焦急地拨通外线,向苏州市园林管理局的领导反映这里的突发情况。就在他的屋子外面,躺着一个衣着整齐但很破旧的老头子。此人大约六十多岁,身材消瘦,一看就是个饱受病痛折磨的人。然而谁也不会想到,这么一个穷困潦倒到死的人,居然来自中国历史上一个显赫的家族。而他自己,则曾经是一名中国顶级的富二代。他的名字,叫做盛恩颐。

在中国的历史上,盛宣怀这个名字可谓如雷贯耳。他是清朝第一个官办商人,创下了中国历史上兴办纺织业、钢铁厂、航运、电报、铁路、矿山、高校、银行等一系列第一。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进行有机合并,成立了“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踏出了中国以股份制为基础,进行大规模融资生产的第一步。虽然在清末民初之时,盛宣怀曾经一度失势,但是在不久之后就东山再起,重新掌控经济局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走商业道路最成功的人,没有之一。

可以想象,这样的一个人,家里会有多少钱。据有些人测算,盛宣怀的财产,有数十亿之巨!如果算上数不清的房产,他的财产规模,会达到上百亿。如果善加处理, 在日后成为一个显赫的商业家族,也并无不可能。

但是,“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却提前在盛宣怀家应验了。

盛宣怀儿子不少,一生共有八子八女。但是,却有四个儿子早早地去世了。剩下的,不是年龄小就是侧室所生,盛宣怀不想让他们继承自己的事业。他真正看中的,是四儿子盛恩颐,也就是咱们前面提到死在留园门房的那位。

盛恩颐的母亲,是盛宣怀的第三位夫人庄夫人。他从小,表现出了非同一般地聪明,而且模样清秀,没有架子,亲和力强。这些特质让盛宣怀觉得,这个儿子可以委以大任,于是便早早地给他娶了一房贤妻,还将自己辛苦一生的硕果汉冶萍公司交给盛恩颐。盛恩颐也确实有些能耐,能够胜任经理一职。他早年间在英国伦敦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过学,学问和能力都不错。但是,盛恩颐的“败家子”作风,却让盛宣怀十分苦恼。

盛恩颐出生时,正好是盛宣怀事业的高峰期。盛家家大业大,生活奢华,平时一个孩子的身边,要配上6个仆人。所以盛恩颐从小就没有吃过苦,也没有体验过创业的艰难。所以成年之后,便开始变得纨绔。他定居上海,上海的第一辆小汽车就是他买的。而且,为了彰显自己“四少爷”的威名,他的汽车车牌是“4444”。这等不吉利的数字在今天的我们看来不可想象,但是盛恩颐却是乐此不疲。

早年间盛家有钱,所以盛恩颐的纨绔,和风雅还能搭上一些边。他酷爱名人字画、宝石、西洋艺术品之类的东西,往往会豪掷千金去购买。在他的大宅子里,有一个大屋子是专门堆放这些东西的。但是,他对这些东西,却往往不屑一顾,买回来就在一旁放着,从来都不鉴赏。对他来说,这些东西不过是自己财富的象征而已。

盛恩颐一生有两大嗜好,一个是赌博,一个就是女人。他的儿女,光是有记载血统明确的,就有二十七个之多,妻妾多达八人。如果算上他的外室,则更是不计其数。至于赌博,那传说就更多了。一些围在他身边的损友,总是想方设法做局让他输钱。盛恩颐十分精明,但是明知如此却又不想驳朋友们的面子,所以一次次地落入陷阱,输得天昏地暗。据说有一次,军阀卢永祥的儿子卢小嘉做局,一晚上让盛恩颐输了一百处房产,但他仍然乐此不疲。

在担任汉冶萍公司经理之后,盛恩颐不知为何,又染上了抽大烟的毛病。他每一天,都是躺在舒适的烟榻上,一边吞云吐雾一边签文件。慢慢地,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作风也越来越懒散。甚至让他去公司上班,都成了一种奢望。

堂堂的盛宣怀四公子,就这样成了一个五毒俱全的花花公子。

其实,盛宣怀对于盛恩颐培养的失败,很大一部分责任在于庄夫人身上。这个女人对儿子的胡作非为,从来都不加制止。有的时候,甚至还会迎合和纵容。盛恩颐的悲剧,实际上是“慈母多败儿”这句话的又一例证。

后来,庄夫人和盛恩颐的妻子孙夫人相继去世,盛恩颐变得更加无法无天,挥金如土。逐渐地,他开始入不敷出。那些曾经被他高价买回来的宝石和字画,被他一件件地拿到当铺抵押。但即使如此,他仍然保持着奢侈的生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早已经今非昔比的盛恩颐,居然在日本人经营的华中水电公司当起了常务董事。甚至,他还配合日本特务里见甫,开设了一个叫“宏济善堂”的机构,专门帮助日本人运销鸦片。此时的盛恩颐,已经从一个纨绔子弟,堕落成了民族的罪人。

抗战之后,盛恩颐的大量非法财产被没收,他一下子变得穷困起来,甚至连去公园买票的钱都拿不出来。为了继续支撑自己的豪华生活,盛恩颐开始经常去向儿子盛毓邮借钱。

和盛恩颐不同,盛毓邮可是一个有本事的人。盛宣怀在世的时候,便看着这个孙子有出息,于是亲自做主,将他过继给了三子盛同颐家继承香火。1920年,盛家来了一次大分家,年仅9岁的盛毓邮,分得了116万两白银。之后,他凭借这笔雄厚的本钱,居然在商场和政界如鱼得水,又有所发展。

盛恩颐落魄之后,就开始动起了儿子那份遗产的脑筋。他开始频繁地请儿子吃饭,或者给儿子做新衣服。往往两人吃喝完毕,盛恩颐就会开口借钱。他借的数目越来越大,而且从来是只借不还。盛毓邮出于父子情谊,开始时会尽量满足盛恩颐的要求。但是时间一长,他也受不了。于是等到盛恩颐再开口的时候,盛毓邮就严词拒绝了。从此,父子翻脸,盛毓邮不再借钱给盛恩颐。

时间很快来到了解放后,国家对土地和房屋的政策,做了大规模调整。按照新规定,凡是私人所有的土地,都要按照面积缴纳土地税和房产税。盛恩颐此时,虽然还有大量的房产,但是却已经交不起税了。于是一番折算之下,他的房产尽数充公,连盛宣怀留给他的“留园”都没有了。不过,苏州的工作人员根据对政策的掌握,将留园对面的几间盛家的祠堂留给了他。

虽然已经今非昔比,但如果盛恩颐能够好好生活的话,日子还是能过下去的。他的儿子盛毓邮,就是在这一时期再创辉煌的。

解放后,盛毓邮主动迎合了新的时代。他的大部分财产,都被当作父亲欠债的补偿而搭了进去。剩下的一些,他也做了捐献,几乎成了彻底的无产者。从此后,盛毓邮与妻子在上海街头卖起了油条,锻炼了自己的吃苦精神。不久后,盛毓邮夫妇前往香港闯荡,最终在日本开起了一家“新亚大饭店”,重新成为了亿万富翁。

但是,在盛毓邮自食其力的时候,盛恩颐却在财务的困境中沉沦了。虽然他仍然能在家人的照看下吃饱饭,但是生活的落差,让他难以接受。他开始频繁地得病,先后有两次中风,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1954年,苏州市园林管理局将留园打造成了一个公园,供市民们休闲使用。看着每天那么多人出入当年自己的私园,盛恩颐的心中苦楚,经常流下泪来。后来,为了追忆往日的辉煌,他开始频繁地出入留园的门房,向值班的人借宿。值班的老大爷心地善良,就任他留宿。谁知道,在1958年的一个秋夜,盛恩颐在留宿留园门房时,于睡梦中发病,最终一命呜呼。

常言道“富不过三代”,这话似乎在中国尤其地准确。中国的父母对子女的爱太过强烈,生怕孩子受到一点伤害。殊不知,不经风雨的树苗无法成长,没有吃过苦的孩子,也无法理解生活的艰难。当这些孩子将一切的享乐都看作理所当然、并且沉迷其中时,想要改变就已经晚了。如果盛恩颐没有那个溺爱他的母亲,没有一个富甲天下的父亲,可能他的结局,也不会如此悲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