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府 曾经稳坐冀南第一商业重镇的交椅。

发布者:彭泽先生 2023-7-3 10:58




邢台的经济历史看哪里?定是“好南关”。邢台“好南关”是用繁华写就的,由八条阡陌古街纵横交错、连成一片。

曾经这里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日进斗金,是市民逛街必去之地。历经几世繁华,这里不仅是邢台商业聚集地,还留下了别具特色的布袋院,成为古邢台人文荟萃的缩影。



当年的繁华特色街巷

傍晚,日头西沉,热烈的阳光变得柔和。沿明月广场走进“好南关”的东大街,依旧那么热闹。人来车往,熙熙攘攘,下班后劳累了一天的市民,步履不停,匆匆地穿梭在斑驳的街道中,盼着早点踏入专属“港湾”。

花市街、马市街、羊市街、靛市街……“好南关”一带的街道现今仍然沿用着顺德府时期的道路名称,皆因在“好南关”中所处位置及交易的主要货物而得名,见证着“好南关”的商业最繁华时期。


漫步在北大街,羊汤、烧烤等特色小吃,支起了摊位,这是邢台最早来“练摊”的地方,很多人都惦念着这里的羊杂汤。街道两边,杂货铺、小卖部、修车铺,抵挡不住岁月的侵蚀,略显陈旧,却充满浓浓的烟火气。

西大街曾是新中国成立前后邢台最繁华的街道,街道两侧木板门老店,民国味十足的建筑,彰显着这条老街的古老与历史。

在西大街东头路北是老邢台人熟悉的西大街邮电支局楼,这是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邮局,自1903年设立南关邮局开始,历经大清国家邮政、中华邮政、中国人民邮政几次更名,见证了古城邢台的风风雨雨,2006年,这个有着103年历史的邮局暂停业务,完成了它的使命。

在西大街的胡同口,70岁的老市民化为公坐在过道口,过堂拂过微风,手中蒲扇轻轻摇曳,小木桌上放着刚刚沏好的茶水,解暑纳凉。

“我在这里住了30多年,看见了这条街的繁华,也感受到这条街的清冷。”化为公说。他曾在这条路上跟媳妇卖过冰棍。

“别看只是卖冰棍,当时人流量大,每天我一个人赚的钱都够一家人的开销。”化为公说,那时候,这里有邢台商场、丽华商场、新时代商场、盛兴商场及剧院,沿街还有一个个摊位,别提有多繁华了。

昔日“好南关”享誉海内外



邢台城自古有“好南关”之说,顺德府有名的五大行,集中于南关各大街,东大街以麻行、山货、药材行为主;西大街以烟行、粮行、皮店、银号和日杂为主;北大街以绸布、土布行为主;羊市街和羊市道分列上百家皮毛作坊,是南关各行业的“龙头老大”,南关盛誉因皮毛而名扬四海,顺德府“好南关”广为流传。

《邢台通史》作者赵福寿介绍,明清时期,外来经商学徒者在数万人以上,南关一带店铺林立,买卖兴隆,车水马龙,南来北往的商人络绎不绝,呈现一派繁华景象。羊市街的皮毛行最为著名,它兴起于元代,繁荣于明清,延续至解放初期,历经近700年历史。

以“同慎和”“永茂昌”“永康兴”“兴太隆”等十家店铺最为著名,号称为顺德府“十大皮店”。

除本土皮店,当时也有外国商人在邢台开办了“美新太兴洋行”“和平洋行”等皮毛行,古城邢台当年风光无两,是当时国内妥妥的"一线城市"。


“在邢台交了银子开了票据,可以在全国多地的皮毛产地拿货。”赵福寿老师介绍,邢台皮毛行当虽然没有形成像晋商票号那种成制度的兑换形式,但已经发展成了类似的规模和经营方式。

由于皮毛业的兴旺,同时刺激了当地相关行业的发展。邢台南关一带的几条大街上很快建起一批钱庄、饭店、旅店、食品店、杂货店、戏楼等,其中还有专门用以接待外商的高档宾馆,使顺德府稳坐冀南第一商业重镇的交椅。

据清人谷鸣球《土寨纪略》,顺德府南关“为九省冠盖通行之路,百产菁华聚会之区,烟火万家,客商辐辏,畿南重镇,天府娩雄。”外地人提起顺德府好南关,更是竖起大拇指。


别具特色的邢台布袋院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好南关”往昔的辉煌,是历史见证,更是民居的缩影,令老邢台人引以为傲。

说起邢台“好南关”,不得不提及太行泉城独有的“布袋院”,它是华北独有的一种商住合一的建筑形式,用“庭院深深深几许”形容,最恰当不过。

布袋院的整个院落就像一个可以收口的布袋,临街的门口就是这布袋的口,在邢台“好南关”一带集中分布了清末民初的传统民居院落“布袋院”。

位于襄都区羊市道的25号布袋院正是一处。

宁静的午后,这个布袋院里,管理员董秀菊正在悉心打理院内陈设。“院落修缮工程已经收尾,具备内部展陈进场条件,离正式对外开放更近了一步。”董秀菊眼中满是期待。

布袋院正是顺德府皮毛行业逐步扩大的产物,因集市形式的经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的经营发展,店铺成了商业销售的一种需要。

店铺多临街面窄,商家沿着摊点纵向进行建设,形成了狭长的院落,它有着四合院的基本要素,又在其基础上形成狭长幽深的多进院落。有的深达五十多米,二进院三进院甚至五进院不等。

“一般而言,布袋院的临街店铺有两个门,一个是进入店铺的门,另一个则是通往院落的门。古人的设计理念充满智慧,沿中轴线,又形成了一进二进不等较封闭的院落。

访客进来,每到一处只能得到局部的视觉范围。既保留了主人的隐私,也形成了单独的空间,极为合理。”董秀菊说,入口偏离中轴线可做到通而不透,形成了独具邢台特色的民居建筑风格。

一座城市趟过历史长河,几经繁华沧桑,留下街巷、院落、民居等古建筑构成了城市文明的基本形态。古街巷作为历史文化载体,一面保留城市历史文脉,一面寄托人文精神。

任岁月蹉跎,时光荏苒,老街巷通过一个个名字、一段段故事,展现着其独特历史文化价值,留待后人怀念、发现。

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赵昊 郭红玉 
【邢台网】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