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年前的港片,叶玉卿合作邱淑贞,因尺度遭删减,录像厅时代经典
演艺圈流传着“王不见王”的说法,毕竟越大牌的艺人越难合作。
九十年代的香港影坛因为过度繁荣,因此经常出现巨星影后同台、甚至是群星云集的盛况。
比如:周星驰客串成龙的《玻璃樽》,成龙客串《喜剧之王》,成为一时佳话。

类似这样的案例有很多,但也有一些明星的合作被期待很久,但出来的效果却不成功。
在当时的香港影坛,邱淑贞与叶玉卿,可谓最成功的两位性感女神。
二人成名经历相似,都是选美出身,叶玉卿出身亚姐,邱淑贞曾参与港姐选秀;

入行演艺圈道路雷同,都是电视艺人入行,叶玉卿在亚视,邱淑贞进入TVB。
其后事业转折的境遇也相似,两人都在电视时期星途不畅,投身电影圈也迟迟没有代表作,虽有出众美貌,但在当时竞争激烈的女星圈子迟迟无法出圈,因此选择大胆转型。
叶玉卿在1991年一口气接演三部转型电影,狂揽三千万港币票房,在影坛一鸣惊人,带动了很多女星的转型风潮,邱淑贞也是在此时机下,被王晶发掘改换戏路,变身性感女星。

但两人之后的发展也很像,虽然寻求事业转型,参与出演了一些格调不高的作品,但二人在接戏选角方面始终坚持底线,避免被定义成类型女艺人,一直在尝试不同类型的戏路。
同为当红女星,相似的演艺经历和影坛地位,两位女神在1994年首次同台合作,也是二人唯一一次同台主演电影作品,正是这部由王晶制作的年代战争片《香港沦陷》。

该片还有另一个更加噱头十足的片名《魔鬼女集中营》,因为有两大女神参演,成为录像厅时代的经典之作。
本期「被遗忘的港片」,就来聊聊这部电影——
《香港沦陷》
1941 Hong Kong on Fire

电影上映于1994年底,由王晶创作室出品。
虽然王晶并未挂名导演只是担任出品人,但整部电影依旧被打上了鲜明的王晶风格烙印。
如王晶的很多作品创作初衷一样,他的电影从来只看商业票房,为此经常跟风,《香港沦陷》的海报上直接称其为:港版《辛德勒的名单》。

由好莱坞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拍摄的《辛德勒的名单》,是1993年世界影坛最成功的反战电影,不仅拿下奥斯卡大奖,更在票房上收获颇丰。

而作为跟风之王的王晶素来是商业嗅觉最灵敏的,擅长拿来主义,如他执导的《逃学威龙3》,对《本能》的模仿就可见一斑,《香港沦陷》便是王晶在创作高峰期为数不多的题材相对严肃的作品。

影片的监制是后来拍摄《古惑仔》、《无间道》系列的刘伟强,编剧陈庆嘉是个多面手,集作家、编剧、导演兼于一身。他做编剧很早,早到上世纪80年代吴宇森的《英雄本色》,九十年代也有《野兽刑警》、《野兽之瞳》等剧本,拿过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导演是钱文琦,他曾经给王晶做过多年的副导演,九十年代后期开始执导了一系列格调不高的B级电影,代表作是《蜜桃成熟》系列,钱文琦于1993年协助何藩导演《不羁的心》,正式开始导演事业,《香港沦陷》是他首部独立执导的长片作品。

就阵容和班底而言,《香港沦陷》的确有制作成一部严肃的年代史诗的野心,但可惜的是电影的编剧是王晶,出品方之一又是台湾片商杨登魁,这两位都是以追求商业价值著称,因此也就不可能让编导真的将其拍成一部严肃文艺电影。

演员方面,电影由两大女神叶玉卿和邱淑贞合作出演,另一位女主角陈少霞是当时无线电视的女艺人,TVB版《笑傲江湖》的岳灵珊、《鹿鼎记》中的双儿,都是她塑造过的经典角色。

男主角是台湾知名男演员庹宗华,时至今日仍活跃在台湾省影视圈,其他演员还有徐锦江、罗家英、陈国邦、八两金等熟脸,以及常年活跃在这类电影中贡献卖力演出的李华月。

本片的台湾片名《魔鬼女集中营》完全是片方为了吸引观众的噱头,其实电影在叙事架构上偏正剧,通过一个家族姐妹在战乱时期的悲惨遭遇,勾勒了香港沦陷时期的乱世众生相。
一九四一年,时局动荡,战火从大陆境内蔓延至南方。
日军正在猛烈攻击香港,沦陷的阴影笼罩着香港居民。

在港岛上环有一家当铺,老板开叔(罗家英 饰)为人尖酸刻薄、唯利是图,明知国难当头民不聊生,贪财的开叔却总是勒索前来典当的贫民,趁机大发不义之财。

开叔有三个女儿,大女儿信弟(叶玉卿 饰)和二女儿望弟(邱淑贞 饰)都是由第一任妻子所生,开叔又续弦娶了一位继室细姨(李华月 饰),生下了三女儿爱弟(陈少霞 饰)。

二女儿望弟性格刚烈、思想开明,一直在外读书,是个思想开明、不畏强权、正直勇敢的进步女学生,然而大姐信弟却与妹妹性格截然相反,她是家中老大,没机会上学,一直在家里帮忙料理家务。

信弟是一个思想传统、性格懦弱怕事的传统女性,在家里经常被继母和妹妹欺负,有时甚至还要遭受继母的虐待,可她一直忍气吞声,也不敢告诉父亲,直到妹妹望弟因为战乱被迫听课回到家里,才主动替姐姐出头。

家中的妹妹爱弟因为从小在继母与父亲的溺爱中长大,因此性格有些刁蛮任性,经常周旋于不同的年轻男人身边,爱慕虚荣的她渴望成为一名电影演员。
望弟原本有一位指腹为婚的未婚夫沈放(庹宗华 饰),他是一名年轻有为的实习医生,同时也是一位怀着报国热情的爱国青年。

望弟和沈放在接触中互相萌生爱意,然而姐姐信弟也对沈放有好感,可她思想传统总是为妹妹着想,因此不敢轻易表露自己的爱情。

然而战火的阴影却改变了开叔一家人的命运,三姐妹的人生迎来重大转变。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香港正式沦陷,开始三年零八个月的苦难。
当时妹妹爱弟正好在片场试镜,寄望能成为电影演员,不料被闯进来的日军发现,爱弟惨遭凌辱,自此精神崩溃离家出走。

随着城市的沦陷,日军开始大肆烧杀抢掠,望弟和沈放积极投身抗日运动,在医院内救死扶伤,可很快医院也遭到了日军毫无人道的屠杀,沈放侥幸保护望弟躲过一劫。

之后,城内粮食断绝,开叔的当铺也遭到了流民的抢劫,为了生存,他只好做起了汉奸,开始各种巴结日军大佐。

万万没想到,日军大佐却看上了开叔美貌的大女儿信弟,要求他将女儿送去军营给日本军官做玩物。
开叔为了活下去,只好含泪亲自将女儿送进魔窟,代价只是换来了一小袋粮食和意只鸡。

望弟得知父亲用女儿换来一桌饭菜后,愤怒地质问父亲,却无力改变家中的惨状。
一天,开叔独自回到家,结果发现日军大佐竟然和自己的妻子搞在一起,开叔虽然头顶一片青青草原,却不敢反抗日军大佐,只能忍受这惨痛的屈辱。

然而日军大佐又盯上了美丽的望弟,继母更是助纣为虐,主动将望弟关在房中供日军大佐当玩物。望弟拼命反抗,最终愤而杀死了作恶多端的日军大佐。

却没想到,日军追查开叔一家的时候,继母贪生怕死主动泄密,连累开叔被抓。
姐姐信弟位了掩护妹妹望弟逃走,最终被日军俘虏,被关进军营内沦为了慰安妇。

望弟悲痛欲绝,发誓要救出姐姐和父亲,这时她遇到了重回香港的妹妹爱弟。原来爱弟失踪以后,精神逐渐好转,并与一名日军翻译官相爱,爱弟决定和望弟联手,一起救出父亲。

爱弟利用男友翻译官的身份,带着沈放、望弟等一帮爱国青年混进军营,制造混乱伺机救人。
没想到继母居然铁了心当日本人的走狗,想要阻拦望弟救走父亲和姐姐,不得已,开叔只好亲手杀死了妻子,跟着女儿一起冲出军营。

原本众人即将闯出最后一道封锁线,不料爱弟的翻译官男友突然反水泄密,连累爱弟也被射杀,沈放只好开车硬闯,望弟深感对姐姐的亏欠,在最后一刻牺牲自己掩护姐姐上车逃走。
自此以后,望弟落入了日军的魔掌,被关进集中营,与姐姐信弟失去了下落。

三年多以后,香港解放,沈放已经与信弟结为夫妻,两人重返香港寻找望弟的下落,最终在大街上遇到沦为乞丐的望弟……

电影的故事到此结束。
香港电影中较少涉及大规模的抗日战争背景,能够成为精品的电影也不多,比较有影响力的大概只有胡金铨拍摄的《大地儿女》、张彻在台湾时期拍摄的《八道楼子》、新浪潮导演梁普智拍摄的《等待黎明》等作品,其他如桂治洪的《女集中营》等作品已是剥削大于内容了。

这部《香港沦陷》只能算是半部好戏,影片有着相对严肃的主题,对日军的暴行、沦陷时期的香港民众苦难,有着较为细致的刻画,通过一家人的视角来展现战争给普通人造成的巨大伤害,中间还穿插着朦胧浪漫的爱情戏份、青年人的救国理想、徐锦江饰演的车夫的淳朴善良底层等群像。

甚至于影片结尾出现了石坚、王天林等沦陷时期亲历者的采访记录片段,就这些情节设计而言,可以看出编导的野心,是想拍一部关于香港的抗战史诗电影的。


但可惜的是,在当时娱乐至上的香港影坛,不容许创作者拍一部太过严肃沉重的电影。王晶在编剧上的参与感仍旧很重,也因此整部电影有着明显的拧巴生硬之感,很多情节都能看出事编导为了增加商业严肃而强行塞入的戏份,导致前后情节不连贯,故事转折突兀,编导也没有更多时间来细致刻画人物。

影片的最大看点无疑是两大女神的加盟,相较而言,叶玉卿的表演要更出彩,将姐姐的隐忍性格演得入木三分,邱淑贞的表演略稚嫩,后期的性格转变也缺少铺垫,表演方面不及饰演妹妹的陈少霞。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在不同地区公映时发行了不同的版本,相对而言台版最为完整,因为有不少出位过火的镜头而被划分为限制级,但在港版就删去了不分镜头,因而只是被定为辅导级。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生不逢时的电影,如果当时的香港电影人能够用心打磨故事,而不是将所有重心都放在制造噱头、肆意剥削方面,本片也许会成为一部影史经典。
大家都在看
-
史玉柱:从负债2.5亿到17亿担保泥潭,这位商业枭雄的三次生死劫 2023年深秋,北京金融法院的一纸判决让史玉柱再次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位曾缔造脑白金神话、靠《征途》重登富豪榜的商业奇才,因替朋友担保陷入17.65亿元债务漩涡,其名下97.53%的股权被冻结,连珍藏多年的古董车 ... 商业之最04-24
-
商业帝国的建造者: 王健林的万达神话 在中国商业史的星空中,王健林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星辰。他不仅建造了一个横跨地产、文化、金融等领域的商业帝国,更以其独特的商业哲学和坚韧不拔的企业家精神,改写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轨迹。从一名普通军人到亚洲首 ... 商业之最04-24
-
刘强东的“接地气”为啥成了商业圈的“显眼包” 最近刘强东在广东仓库搬货的视频又上了热搜,评论区有人酸溜溜地说“强哥又在作秀”。但咱细琢磨琢磨:在互联网大佬集体玩“隐身术”的时代,一个身价千亿的老板肯放下架子去一线搬货、跟快递员唠家常、在员工食堂排 ... 商业之最04-23
-
商业社会的“软化”:从效率至上到价值共生 引言:当京东“送外卖”成为商业信号 2025年,京东在外卖领域的一系列动作引发行业震动——宣布为外卖骑手全员缴纳社保、设定5%净利润红线、创始人刘强东强调“不打口水仗,专注社会价值”。这些看似与传统商业竞争 ... 商业之最04-22
-
哪种类型的商业模式让你觉得最稳?看你的风险评估能力 在商业世界中,每个人对于“稳定”的理解都不尽相同。有人信赖老旧稳重的传统方式,有人偏好新兴灵活的创业路线,还有人选择多元结合的综合策略。你的选择,会透露出你面对不确定性时的反应方式,甚至能折射出你在生 ... 商业之最04-21
-
在市集里,哪种摊位最吸引你驻足?揭示你的潜在商业嗅觉 在这个变化快速的时代里,我们每天都在接受着无数的信息和选择。有些人总能在纷繁中捕捉到机会的气息,而有些人则善于稳扎稳打,从细节中发现价值。商业嗅觉,听起来仿佛是商界精英的专属,但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 ... 商业之最04-21
-
探秘南京高淳:解锁那些令人称奇的“最”! 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不仅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更以其周边各具特色的区县让人流连忘返。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南京的南大门——高淳区,解锁那些令人称奇的“最”,感受这片土地上的独特魅力。 ... 商业之最04-19
-
不争之智:道德经第六十九章的现代商业启示 引言:商海中的无形兵法当你在犹疑是否要正面展开一场战争时:不论是企业弱小的企业在考虑是否要与行业龙头展开,还是面对同事的咄咄逼人是否要展开反击,《道德经》第六十九章的"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 商业之最04-14
-
33.6亿!煤老板韩震出手“陕西最大奥莱”,榆林商业的煤动力 在陕北榆林,一项堪称商业地标的项目——震远奥莱丝路商贸城正式破土动工。该项目规划建筑面积达39.6万㎡,概算总投资33.6亿,一经立项便吸引了榆林全市上下的目光,刷新了“陕北商业历史之最”。而推动这一项目落地 ... 商业之最04-05
-
煤老板回家:33.6亿“最大奥莱”刷新榆林商业史 转型又有新路径!作为刷新“陕北商业历史之最”的存在,震远奥莱丝路商贸城(简称“震远奥莱”)自立项之初,就因39.6万㎡规划建筑面积、33.6亿概算总投资,备受榆林全市关注。本月17日,该项目正式破土动工。推动者 ... 商业之最04-05
相关文章
- 发展低空经济什么最关键?吕本富:逆向创新找商业闭环,最重要是解决应用场景
- 33.6亿!煤老板韩震出手“陕西最大奥莱”,榆林商业的煤动力
- 煤老板回家:33.6亿“最大奥莱”刷新榆林商业史
- 煤老板回家:336亿“最大奥莱”刷新“榆林商业史”
- 范蠡:从灭国战神到商业鬼才,春秋顶流的逆袭剧本比影视剧还离谱
- 煤老板回家:33.6亿“最大奥莱”刷新“榆林商业史”
- 白湖亭能成为福州最后的商业中心吗
- 商之大者:论商业智慧与国家命运的共生共荣
- 李嘉诚的"不担心”与“最担心":一个商业帝国的经极命题
- 李嘉诚:撕裂时代的“双面巨贾”,是商业之神还是逐利之兽
- 胖东来的创始人于东来:纯粹且高尚!于东来有着商业最稀缺的真诚
- 李嘉诚的228亿美元套现:或将成为其商业生涯最昂贵的"避险"选择
- 大武汉真的太好逛了,武汉最顶级的商业,又要连开两家……
- “败者不死,只是蛰伏”——商业大佬之所以能逆风翻盘的秘诀
- 从工业锈带到商业秀场:合肥瑶海凭什么吸引K11?
- 李嘉诚:商业巨擘的多面人生
- 李嘉诚商业帝国最脏一块砖:公摊面积凭什么让中国人买单
- 太行商脉:武安商帮的五百年商业密码。太行遗珍杂志社存稿
- 胖东来:一个零售业乌托邦引发的商业地震
- 胖东来暴击商业潜规则:这个河南老六把超市开成"打工界天花板"
热门阅读
-
世界上最小比基尼,几根绳子也能叫比基尼 07-14
-
胡文海事件真相,以暴制暴杀了村干部等14人 07-14
-
好日子香烟价格,多款不同系列价格口感介绍 07-14
-
缅甸惊现最古老琥珀 距今一亿年价值连城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