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东北振兴的企业家力量——写在2023中国企业家太阳岛年会即将开幕之际
新华网北京9月20日电 秋色初染,松花江畔,风起潮涌。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万亩水稻科技示范园内的稻田画(2022年9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9月25日,以“新动能 新机遇 新发展——东北振兴的企业家力量”为主题的2023中国企业家太阳岛年会即将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盛大开幕。来自政、商、学、研、企、媒的各界精英共计500余人将共赴这片广袤的黑土地,聚焦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创意设计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分享经验、激荡智慧、建言献策、共话发展。

在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区,人们载歌载舞庆祝哈尔滨2025年第9届亚冬会申办成功。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哈尔滨,正处处描绘着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以新时代的蓬勃生机与活力擘画着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波澜壮阔的东北实践,再领时代风潮。

哈尔滨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新华网发(张春雷 摄)
牢牢把握新时代使命 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东北全面振兴
9月7日,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东北地区,拥有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1亿多人口,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也是全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在国家发展全局中至关重要。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释放振兴发展的积极信号,今年上半年,东北三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万亿元,同比增长5.8%。

在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中国一重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进行生产作业。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方位上,东北全面振兴的机会在哪里?又将如何实现新突破?
大局上谋事,关键处落子。2023中国企业家太阳岛年会率先落棋助力。

2023中国企业家太阳岛年会新闻发布会现场。新华网 李想 摄
新华通讯社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作为指导单位,哈尔滨市人民政府、黑龙江省商务厅、新华网、新华通讯社黑龙江分社等共同主办,哈尔滨马迭尔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3中国企业家太阳岛年会,将是一场充分展现中国企业家形象、谋划企业发展未来的群英聚势,更是一场政企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合力推动中国经济向更高层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金秋盛会。
东北全面振兴,千帆竞发,乘风破浪。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以科技创新激发新动能不断涌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7日的座谈会上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其中关键。

第三十二届哈洽会将黑龙江数字经济推向世界。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数字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东北振兴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黑龙江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把数字经济作为全省发展的“一号工程”,出台《黑龙江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多项政策,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动能转换、增长方式转变。曾经“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哈尔滨,如今正积极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在第三十二届哈洽会现场,医疗机器人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本届年会主论坛上,与会嘉宾将围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双向赋能等议题深度剖析产业趋势,并在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发展高峰论坛期间,聚焦数据要素产业,探讨数实融合、数智赋能中的新赛道、新机遇、新价值,助力东北在开辟发展新领域、激发新动能上赢得主动权。
万峰磅礴,必有主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靠创新引领,而创新的主体在企业。走“创新路”,吃“技术饭”,企业才能转起来,市场才能活起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未来才能闯出新天地。

2022世界5G大会在哈尔滨举办。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黑龙江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壮大生物经济、数字经济、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推动新兴产业从“盆景”向“风景”蜕变。目前,黑龙江共培育专精特新企业864家,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5年693家增至2022年3605家,其中,哈尔滨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新增551家、达到2302家,带动新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

参会者在生物经济展区参观。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年会期间,嘉宾们将共商共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布哈尔滨生物经济、绿色食品产业投资潜力报告,并举办医药产业与生物经济高峰论坛,深度探讨生物经济资金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为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智慧力量。
更多“新质生产力”,将在东北大地萌发、喷涌,蔚为大观,未来可期。
发力现代化大农业 以“冰天雪地”撬动文旅“热”经济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东北粮食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商品粮占全国三分之一,调出量占全国40%。黑龙江,更是名副其实的“中华粮仓”,2022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达1552.6亿斤,居全国第一。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黑龙江通过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大农业,目前全省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929家,加工能力超过1亿吨,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拉动龙江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

北大荒集团黑龙江闫家岗农场有限公司一处稻田中的叶龄诊断仪。新华社记者 戴锦镕 摄
哈尔滨,作为“现代农业之都”,持续加快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建设,推进“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玉米、乳品、肉类等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效应凸显,马迭尔、秋林等中华老字号活力焕发,雀巢、正大、益海嘉里等世界500强企业扩容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02家。
曾经的“北大荒”,现在已是一片农业现代化的“北大仓”。

年会期间将举办乡村振兴与食品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新华网溯源中国“种子计划”第三季启动仪式。届时,行业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将主要就科技赋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食品深加工产业与东北全面振兴、预制菜产业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等议题发表观点看法。

位于松花江畔的哈尔滨大剧院(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黑龙江资源条件较好,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巨大。

焰火在冰雪大世界园区上空绽放。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哈尔滨冰雪运动基础深厚、冰雪文化历史悠久、冰雪旅游蜚声中外,是“奥运冠军之城”,连续5年荣膺“中国冰雪旅游十佳城市”榜首。哈尔滨将于2025年举办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

凭借“超治愈”的笑容,哈尔滨“网红”大雪人受到人们的喜爱。新华社记者 王松摄
哈尔滨在大力发展冰雪体育、冰雪装备的同时,加强文旅融合发展,以期借“冷”资源释放四季“热效应”,使“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年会期间举办的冰雪经济与文化创意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上,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将分别就冰雪旅游的实现价值与创新提升、文旅目的地数字化转型探索和实践、文化旅游与城市品牌建设等主题进行研讨,并就如何以冰雪“冷”资源撬动文旅“热”经济,加强文旅创意打造中国设计之都等进行圆桌对话。
优化重塑营商生态 以开放合作助推项目落地生“金”
为了让企业安心投资,黑龙江推出“振兴发展民营经济45条”等措施,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以系列举措让这片黑土地成为投资“热土”,越来越多企业用真金白银投出“信任票”,助推更多项目落地生“金”。
今年上半年,黑龙江千万元及以上项目利用内资1744.5亿元,同比增长23.5%;新签约利用内资项目678个,增长6.6%,项目合同金额2504.5亿元,增长33.5%。

在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区,人们载歌载舞庆祝哈尔滨2025年第9届亚冬会申办成功。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本届年会将聚焦东北全面振兴优先领域、黑龙江及哈尔滨重点产业,并专门设置招商推介环节,组织黑龙江最北自贸区招商推介、哈尔滨“七大都市”招商推介等系列活动,为企业发展瞭望把脉、助力企业精准对接广阔商机,进一步激发龙江经济发展后劲,为企业集聚、拓展商业版图搭建“金纽带”。

游客从全国各地来到漠河北极村“找北”。新华网 才萌 摄
跳出东北看东北。东北地区不仅立足自身定位服务国家大局,更在开放合作中打开发展格局,助力东北全面振兴跑出“加速度”。
以哈尔滨为例,对内,沟通南北。今年上半年,哈尔滨机场完成运输起降7.1万架次、旅客吞吐量97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88万吨,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98.1%、94.5%、96.4%,其中旅客吞吐量已超过2022年全年949万人次的总量。
对外,哈尔滨正成为向北开放的新高地。6月,第三十二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落下帷幕,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1个省区市的1400余家企业齐聚哈尔滨,共求合作之机。哈尔滨以开放之姿全方位展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打造向北开放新高地的最新成果。
“哈尔滨——打造向北开放新高地”的闭门会议将在年会期间召开。放眼东北,会议将就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对“向北开放”的影响、“向北开放”的地缘形势及风险点进行分享交流,结合民营企业“走出去”的经验与痛点,交换推进“向北开放”的区域合作及产业转型的意见和看法。

第三十二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石枫 摄
前程壮阔,使命催征。9月25日-27日,让我们共聚2023中国企业家太阳岛年会,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不断迈上新台阶,奋力谱写新篇章!
记者:郑然
编辑:颜秉光 李国红
大家都在看
-
33.6亿!煤老板韩震出手“陕西最大奥莱”,榆林商业的煤动力 在陕北榆林,一项堪称商业地标的项目——震远奥莱丝路商贸城正式破土动工。该项目规划建筑面积达39.6万㎡,概算总投资33.6亿,一经立项便吸引了榆林全市上下的目光,刷新了“陕北商业历史之最”。而推动这一项目落地 ... 商业之最04-05
-
煤老板回家:33.6亿“最大奥莱”刷新榆林商业史 转型又有新路径!作为刷新“陕北商业历史之最”的存在,震远奥莱丝路商贸城(简称“震远奥莱”)自立项之初,就因39.6万㎡规划建筑面积、33.6亿概算总投资,备受榆林全市关注。本月17日,该项目正式破土动工。推动者 ... 商业之最04-05
-
煤老板回家:336亿“最大奥莱”刷新“榆林商业史” 转型又有新路径。作为刷新-陕北商业历史之最-的存在,震远奥莱丝路商贸城(简称-震远奥莱-)自立项之初,就因39.6万㎡规划建筑面积、33.6亿概算总投资,备受榆林全市关注。本月17日,该项目正式破土动工。推动者陕西 ... 商业之最04-05
-
范蠡:从灭国战神到商业鬼才,春秋顶流的逆袭剧本比影视剧还离谱 【灭国战神突然转行,竟是为了搞水产养殖?】公元前 473 年,姑苏城破的硝烟尚未散尽,越国上将军范蠡却做出了一个惊掉所有人下巴的决定 —— 他脱下战袍,带着西施泛舟五湖,转身投入水产养殖业。这位帮勾践完成 &# ... 商业之最04-03
-
商之大者:论商业智慧与国家命运的共生共荣 李嘉诚的商业传奇,是二十世纪华人世界最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之一。从一个贫困移民到亚洲首富,他的成功故事激励了无数创业者。然而,当我们审视这位商业巨子的财富积累过程,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浮现:个人的商业智慧与 ... 商业之最04-01
-
李嘉诚的"不担心”与“最担心":一个商业帝国的经极命题 李嘉诚拄着拐杖出席长和系股东大会时,香港中环的玻璃幕墙依然折射着这座金融之都的璀璨。这位曾精准踏准香港房地产腾飞、内地改革开放、全球产业转移三大浪潮的商业巨擘,在耄耋之年的"不担心"与"最担 ... 商业之最04-01
-
李嘉诚:撕裂时代的“双面巨贾”,是商业之神还是逐利之兽 ——揭秘华人首富的财富密码与人性困局一、从难民到首富:草根逆袭的“饥饿游戏他生于战乱,15岁丧父,初中辍学,在茶楼端茶倒水谋生;他迎娶富家表妹被嘲“高攀”,却在30年间登顶华人财富金字塔——李嘉诚的故事, ... 商业之最03-31
-
胖东来的创始人于东来:纯粹且高尚!于东来有着商业最稀缺的真诚 前言近日,一张胖东来各级别工资基数及月平均工资引发热议,员工平均工资为9886元,而工资最高的店长月薪为78058元。图片来源网络胖东来,坐落于人口大省河南,却能让员工的工资比肩一线城市,更别提令人羡慕的假期 ... 商业之最03-31
-
大武汉真的太好逛了,武汉最顶级的商业,又要连开两家…… 武汉天地应该是武汉最成功的商业了,不仅一直是武汉房价的天花板。更是凭一己之力,奠定了黄埔路到二七路的高端基因,试问武汉还有哪个开发商能做到?武汉天地也越来越好了,好消息的是光谷中心城和武昌司门口也要开 ... 商业之最03-28
-
“败者不死,只是蛰伏”——商业大佬之所以能逆风翻盘的秘诀 商业世界如战场,胜负往往在转念之间。那些最终逆风翻盘的企业家,并非天赋异禀,而是深谙失败背后的生存法则。他们以血肉之躯对抗时代洪流,用看似平凡的策略编织出非凡的逆袭剧本。一、绝境中的“战略清醒”:从章 ... 商业之最03-28
相关文章
- 胖东来的创始人于东来:纯粹且高尚!于东来有着商业最稀缺的真诚
- 李嘉诚的228亿美元套现:或将成为其商业生涯最昂贵的"避险"选择
- 大武汉真的太好逛了,武汉最顶级的商业,又要连开两家……
- “败者不死,只是蛰伏”——商业大佬之所以能逆风翻盘的秘诀
- 从工业锈带到商业秀场:合肥瑶海凭什么吸引K11?
- 李嘉诚:商业巨擘的多面人生
- 李嘉诚商业帝国最脏一块砖:公摊面积凭什么让中国人买单
- 太行商脉:武安商帮的五百年商业密码。太行遗珍杂志社存稿
- 胖东来:一个零售业乌托邦引发的商业地震
- 胖东来暴击商业潜规则:这个河南老六把超市开成"打工界天花板"
- 三个商业法则:胡雪岩的兴衰、现代企业的教训、穿越周期的秘诀
- 李兆基辞世!他与李嘉诚的相爱相杀,是香港商业史最精彩的篇章
- 某老板的有偿赠送真是高啊!有偿赠送:堪称现代商业最精分的发明
- 雷军的“反爽文”人生:当真诚成为最硬核的商业密码
- 印度钻石公主的豪门生存法则:一场联姻如何维系万亿商业帝国
- 原始社会顶级商人王亥,商业成功的底层逻辑
- 2024商业价值榜,赵丽颖高奢掉光,肖战王一博角逐,成毅杨紫黑马
- 老俞董宇辉"分家"真相!这才是商业江湖最高级的"相爱相杀"
- 三太陈婉珍在镁光灯下摆出的完美微笑赌王家族维系商业帝国最廉价
- 为什么说宗庆后用一瓶水改写了中国商业史?
热门阅读
-
世界上最小比基尼,几根绳子也能叫比基尼 07-14
-
胡文海事件真相,以暴制暴杀了村干部等14人 07-14
-
好日子香烟价格,多款不同系列价格口感介绍 07-14
-
缅甸惊现最古老琥珀 距今一亿年价值连城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