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商业思维的本质就是ROI
许多人听商业思维,以为很高大上,但其实没有那么复杂,被抽象后的商业思维其实就是ROI。本文从ROI模型下的两个视角展开讨论,希望你对商业思维有更深的了解。

商业思维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大上,那么复杂。被抽象后的商业思维其实就是ROI,ROI=收益/成本。没错,就是ROI。商业在本质上可以被视为一套可抽象化的模型。
当我们深入研究和探索其他公司的模型时,会发现所有公司的运营模式都可以通过特定的模型进行描述和计算。ROI模型是其中极度抽象的一个,但它仍然能够为我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ROI模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投资的效率和回报,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并更好地管理商业运营。通过仔细分析ROI模型,我们可以深入洞察商业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运作方式,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商业的本质。
一、不同的收益方式代表不同的业务模型
比如增值会员模型,它的收益用模型表达就是:
收入=活跃用户*首次付费率*客单价+购买会员的活跃用户*续费率*客单价
而这样的增益计算模型就体现出了这种商业模式的特点,即完全以续费为导向。所以爱奇艺就会拼命的做内容来维持较高的续费率获取收入,而内容,又是一个不可控的产品形态,所以长视频公司的这种商业模式就不被看好。
再比如抖音广告:
收益=活跃用户*人均vv*adload*cpm/1000
人均vv指平均一个人每天刷的视频数,adload指刷十条视频出现广告的频率,而cpm是千次曝光的收益。这样的收益模型就决定了抖音需要更多的创作者产生更多的内容,需要更精准的算法让人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样的话收益才足够高。
又比如淘宝,淘宝属于货架电商模式:用户具有相对明确的购买意向,其流量具有漏斗的属性,即流量是一步一步消耗的,所以淘宝需要源源不断的流量供给,所以阿里需要不断购买流量即投资或收购,给淘宝供流量,因为淘宝的变现效率足够高,所以这个投资逻辑成立,可以从淘宝GMV公式来理解:
GMV=DAU*人均商品PV*商品付费转化率*客单价,要提升GMV就要提升相关指标
DAU:日活跃用户数
人均商品pv:平均每个用户看几件商品
商品付费转化率:看几次商品,产生一个订单
客单价:平均每个用户一个周期内,消费的金额
提DAU:淘宝月活7亿多,很接近中国活跃网购用户数了,所以活跃用户国内提升幅度有限,所以需要:
做淘特,获取更多下沉市场流量做海外,来赞达,速卖通,找新的流量洼地提人均商品PV:让用户看更多的商品
内容化,往直播往种草等方向探索推荐化,把整个商品首页变成一个个性化分发,一个feed的产品形式社区化,淘宝分了一个tab来做社区二、成本的计算方式会对成本结构产生影响,而成本结构则代表了不同的商业模式
在制造业中,由于其固定成本占比较大,因此初始投资较大,且资金利用率低,风险较高。相比之下,互联网公司的成本结构中浮动成本占比较大。这意味着在业务初期,投入可以相对较少,随着业务的发展再逐步增加投资,从而降低风险。
此外,即使互联网公司需要投入大量技术研发等固定成本,但由于用户量巨大,分摊后的边际成本非常低。因此,例如外卖这种商业模式只能在中国这种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实现。
在人口密度较低的国家实施的话,订单量不足,技术研发等固定成本无法分摊到足够的产品上,导致成本过高,难以维持业务。通过深入分析各种模型,我们可以洞察商业的本质,发现不同模型代表了不同的商业模式。而数字和公式背后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商业逻辑和商业认知的基础。
举个例子:
一个准备开一家小商店的老板。要思考的是什么呢,根本是要思考小商店怎么能够赚钱?
1、思考该卖什么东西?
你要卖什么,取决于你的用户群体,取决于他们有什么需求。假如小商店的目标用户是小区住户。那么除了正常的日用百货之外,也可以卖点水果和蔬菜,以及小朋友的玩具等等。
2、思考如何让更多的用户来买东西?
那必然能想到将商店选址到小区附近人流量最大的地方。
想清楚这两件事之后,还需要找一个稳定的供应商,帮你把需要的商品每天定时定点的送过来,你的小商店就可以开张了。每到月底,去掉进货的成本以及租金等。剩下的就是你的利润。
简单抽象一下,在这个小生意里,核心考虑了三个点。
第一,产品是什么?是基于用户群选择了和写字楼便利店不一样的产品结构。
第二,流量从哪儿来?为了增加流量,把店开到了小区入口和出口的必经之路。
第三,怎么赚钱?实际上就是低买高卖,赚商品的差价。
而流量产品和变现的方式。这个最简单的商业小闭环就是我们说的商业思维。
但,我们经常听到的商业思维都是选什么赛道,赛道的天花板,怎样竞争等等,而不是开小商店针这么简单。那是因为每个人做生意的视角不同,所以看待生意的维度会不一样。要想清楚,你的生意是一锤子买卖,还是持续的现金流生意。比如做房屋中介还是生鲜零售,这会完全不一样。要想清楚你只是想赚一些钱,还是想赚很多钱,这就涉及赛道的选择问题。要想清楚你的赛道大概率会是几家共存?还是能够垄断的赛道?你比如像具有网络效应的生意往往一家独大,比如美团,比如微信。
假设刚才的小商店想要继续做大,怎么办呢?
摆在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周边已经有很多家超市了,并且有很多家还是大的连锁型超市。该怎么办?
那么回到商业思维来考虑,商业思维就是流量产品和变现。我该提供什么产品呢?你发现超市里的东西大家卖的都是一样的。产品没有任何差异化,这可怎么办?所以我们可以开始做差异化也就是价值主张。价值主张就是用户买你的产品,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你到底解决了他的什么需求?为什么买你家的不买其他家的?用户不是为你的产品付费,而是为他的需求被满足而付费。而此时的产品也不仅仅是我们口中所说的能拿到手里的商品了,你给他提供的服务也是产品。
用户是否在你在买东西,还会受什么因素影响呢?价格,价格便宜是最重要的。你看京东又开始重点打价格战了。但低价是很难做的,大家都想做低价,都想做蕞便宜的。你本来就是小商小店进的货,也没有其他家那么多,上游的供应商也不会给你折扣,人工贵,房租贵。怎么办?
那我们可以从成本入手去思考:
1、可以把超市选在房租便宜的地方。既然大家都抢城市最中心的商圈,那我能不能去相对远的地方?这样省下的房租成本,就可以补贴给消费者了。
2、人工贵,就降低福利。通过流程和管理让人效产出比更高,把从员工身上省下来的成本也给到消费者。
3、找融资扩张,开更多的店。这样对上游供应链就有了议价权。
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些,那就只需要告诉消费者。在离你两三公里的地方,有一个超级便宜的超市,他们自动就会来了。
如何让人们知道呢?
尝试地推,去街上找人发传单,尝试在本地的报纸打广告,尝试在商业街打广告等等。最后发现去小区里面挨家挨户扫楼是最节省成本的,并且覆盖的人群最广。这就涉及到流量效率。你选择了一条流量效率最高的渠道,这个渠道来的用户成本低,质量高,且用户也多。
在接下来的经营里面,不断优化自己的供应链体系,管理体系,让运营的成本降得更低。这又涉及到运营效率。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怎么赚钱?
1、如果继续赚低买高卖的钱,引进大量的商品,就会慢慢变成沃尔玛。
2、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店铺实在非常便宜,非常有竞争力,并且商品质量很高,每一个商品都是精挑细选。所以打算只有用户成为你的会员才可以购买你的商品,那就会变成好时多。所以,不同的变现方式造就了不同的公司。
下面从一问一答的方式来做个总结,这样可能更容易理解吸收:(下面这段对话是用chatgpt生成的)
面试官:你好,请简单介绍一下你对流量、产品和变现的理解。
我:流量、产品和变现是商业运营中的三个核心要素。流量指的是吸引客户的能力,产品则是满足客户需求、提供差异化的方式,而变现则是将流量和产品的价值转化为实际收益的过程。
面试官:很好,那么请你从流量、产品和变现三个角度展开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
我:从流量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关注高效的流量渠道以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比如通过广告、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等途径来扩大品牌曝光度,吸引更多的访问量和用户。
面试官:嗯,那么对于产品呢?
我:产品是我们提供给客户的核心价值,它需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与其他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分开来。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目标客户的需求和痛点,设计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形态。
面试官:非常好,那么变现方面你是怎么考虑的呢?
我:变现是将流量和产品的价值转化为实际收益的过程。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业务模式和市场环境,寻找适合自己的变现方式。比如通过广告投放、付费订阅、增值服务等途径来实现盈利。
面试官:很好,那么这些要素背后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呢?
我:在决策时,我们需要考虑用户是谁、市场规模如何、流量从哪里来、价值主张是什么等问题。此外,还需要评估需要什么样的合作伙伴来支撑我们的商业模型,并评估所需的投入和赚钱的方式。
面试官:那么对于这些要素的决策,你认为应该如何系统性地思考呢?
我:对于系统性地思考商业决策,我认为可以通过一套公式和模型来抽象这个过程。这个模型通常被称为商业模型,它可以帮助我们全面地考虑商业运营中的各个要素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通过系统性地思考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一个生意的本质并制定出有效的商业策略。
大家都在看
-
我国的商业文化哪里最出名?你了解多少? 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商业文化如同一股生生不息的河流,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那么,我国的商业文化哪里最出名?它又是如何展现其独特魅力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 ... 商业之最04-27
-
"破局者刘强东:以毛泽东智慧破解资本压榨困局的商业革命" 2025年4月,当京东外卖骑手们首次拿到盖着红章的劳动合同,这场始于宿迁农村的变革已悄然改写中国商业史。身着骑手服的刘强东蹲在街头与配送员涮火锅的画面,在社交平台掀起全民热议——这不仅是企业家的姿态转变, ... 商业之最04-26
-
俞敏洪到底输在哪那个拥抱董宇辉的姑娘藏着东方商业最稀缺的密码 36岁的潇潇在镜头前张开双臂时,直播间300万观众集体破防了。这个被网友称作"东方甄选林黛玉"的姑娘,在众人默契保持社交距离的夜晚,用一个跨越三米的拥抱,完成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动人的商业叙事。俞敏洪 ... 商业之最04-26
-
史玉柱:从负债2.5亿到17亿担保泥潭,这位商业枭雄的三次生死劫 2023年深秋,北京金融法院的一纸判决让史玉柱再次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位曾缔造脑白金神话、靠《征途》重登富豪榜的商业奇才,因替朋友担保陷入17.65亿元债务漩涡,其名下97.53%的股权被冻结,连珍藏多年的古董车 ... 商业之最04-24
-
商业帝国的建造者: 王健林的万达神话 在中国商业史的星空中,王健林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星辰。他不仅建造了一个横跨地产、文化、金融等领域的商业帝国,更以其独特的商业哲学和坚韧不拔的企业家精神,改写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轨迹。从一名普通军人到亚洲首 ... 商业之最04-24
-
刘强东的“接地气”为啥成了商业圈的“显眼包” 最近刘强东在广东仓库搬货的视频又上了热搜,评论区有人酸溜溜地说“强哥又在作秀”。但咱细琢磨琢磨:在互联网大佬集体玩“隐身术”的时代,一个身价千亿的老板肯放下架子去一线搬货、跟快递员唠家常、在员工食堂排 ... 商业之最04-23
-
商业社会的“软化”:从效率至上到价值共生 引言:当京东“送外卖”成为商业信号 2025年,京东在外卖领域的一系列动作引发行业震动——宣布为外卖骑手全员缴纳社保、设定5%净利润红线、创始人刘强东强调“不打口水仗,专注社会价值”。这些看似与传统商业竞争 ... 商业之最04-22
-
哪种类型的商业模式让你觉得最稳?看你的风险评估能力 在商业世界中,每个人对于“稳定”的理解都不尽相同。有人信赖老旧稳重的传统方式,有人偏好新兴灵活的创业路线,还有人选择多元结合的综合策略。你的选择,会透露出你面对不确定性时的反应方式,甚至能折射出你在生 ... 商业之最04-21
-
在市集里,哪种摊位最吸引你驻足?揭示你的潜在商业嗅觉 在这个变化快速的时代里,我们每天都在接受着无数的信息和选择。有些人总能在纷繁中捕捉到机会的气息,而有些人则善于稳扎稳打,从细节中发现价值。商业嗅觉,听起来仿佛是商界精英的专属,但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 ... 商业之最04-21
-
探秘南京高淳:解锁那些令人称奇的“最”! 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不仅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更以其周边各具特色的区县让人流连忘返。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南京的南大门——高淳区,解锁那些令人称奇的“最”,感受这片土地上的独特魅力。 ... 商业之最04-19
相关文章
- 在市集里,哪种摊位最吸引你驻足?揭示你的潜在商业嗅觉
- 探秘南京高淳:解锁那些令人称奇的“最”!
- 不争之智:道德经第六十九章的现代商业启示
- 发展低空经济什么最关键?吕本富:逆向创新找商业闭环,最重要是解决应用场景
- 33.6亿!煤老板韩震出手“陕西最大奥莱”,榆林商业的煤动力
- 煤老板回家:33.6亿“最大奥莱”刷新榆林商业史
- 煤老板回家:336亿“最大奥莱”刷新“榆林商业史”
- 范蠡:从灭国战神到商业鬼才,春秋顶流的逆袭剧本比影视剧还离谱
- 煤老板回家:33.6亿“最大奥莱”刷新“榆林商业史”
- 白湖亭能成为福州最后的商业中心吗
- 商之大者:论商业智慧与国家命运的共生共荣
- 李嘉诚的"不担心”与“最担心":一个商业帝国的经极命题
- 李嘉诚:撕裂时代的“双面巨贾”,是商业之神还是逐利之兽
- 胖东来的创始人于东来:纯粹且高尚!于东来有着商业最稀缺的真诚
- 李嘉诚的228亿美元套现:或将成为其商业生涯最昂贵的"避险"选择
- 大武汉真的太好逛了,武汉最顶级的商业,又要连开两家……
- “败者不死,只是蛰伏”——商业大佬之所以能逆风翻盘的秘诀
- 从工业锈带到商业秀场:合肥瑶海凭什么吸引K11?
- 李嘉诚:商业巨擘的多面人生
- 李嘉诚商业帝国最脏一块砖:公摊面积凭什么让中国人买单
热门阅读
-
世界上最小比基尼,几根绳子也能叫比基尼 07-14
-
胡文海事件真相,以暴制暴杀了村干部等14人 07-14
-
好日子香烟价格,多款不同系列价格口感介绍 07-14
-
缅甸惊现最古老琥珀 距今一亿年价值连城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