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逆袭,全靠刷题?

发布者:浪迹天涯 2023-11-6 04:36

今年刚开学,身边就有不少朋友开始为孩子物色家教。

大学生的价格便宜一些,一节课从150—200元不等。如果是在职教师,尤其是重点中学的老师,价格最低400元起,最高可达到800—1000元。

不是说不让补课了吗?我不禁纳闷,可转念一想,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教培基本是完蛋了,但补课的“需求”仍在。只不过市场从地上转到了地下,从大厂变成了个体户,藏得更深更隐蔽了。

尤其在社会严重内卷的当下,孩子未来能否进985、C9、甚至海外名校,已成为中产们的普遍焦虑,补课市场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为家长提供了情绪价值。

至于家教这玩意儿,从我小时候起就有了,我上初中时也读过家教,而且那时候家教也是明令禁止的,那又怎么样呢?该读的还是读,不过大多数人读了也没啥用,用我当年班主任的话说:读不进去的,补再多课还是那样。

当然,这不是说补课一点用都没有,但得看你是谁,你每月花两万元请顶级名师给你一对一,也许的确有用,可问题是有多少人出得起这笔钱?如果每月花个五六千块钱去补课,别的家庭都请得起,所有人都花钱补课,岂不是又回到了之前“集体抬高分数线”的囚徒困境?

而另一方面,教培的倒下,也变相抬高了家教的价格。原本教培采取公开的大规模招生,如今则变成了“暗搓搓”进行,你得通过特别渠道联系到好老师,如果圈子里没有熟人,还得通过中介推荐,据说中介费已经涨到了五百多元,给补课带来了额外的交易成本。

说到这你可能会问,我这是在替教培辩护吗?当然不是。

无论教培还是家教,我们都不提倡,教育部近期也明文规定,如果私自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据情节轻重将处以警告和罚款,教培这头“老虎”被打趴下了,家教这些“苍蝇”们也要跟着一起打。

当然,最终效果如何,我们还需拭目以待,今天不花太多时间讨论家教的是与非,而是聚焦背后更核心的问题——热衷补课的家长们,到底在焦虑什么。

这其中固然有着对公办教育的担忧,一方面,公办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优质教育资源高度稀缺,谁都想让孩子读个好学校。

而另一方面,即便你遇到了好老师,人家毕竟精力有限呀,一个班有那么多学生,老师又不可能只照顾你一个,课后开小灶也就难免。

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源于中产心中的一个执念,就是坚信通过教育能让孩子出人头地,实现“阶层跃迁”。

这个诉求看似天经地义,但有的时候,很多所谓的群体性共识,恰恰最容易误导众人。

这就好比我们都以为如今的孩子变聪明了,这不是因为他们的平均智商提高了,而是他们从小就能汲取到多元的信息,从互联网到父母的言传身教,比上一代有了更丰富的信息来源,加上这一届的父母比祖辈受过更好的教育,能教给孩子更多知识,所以才会产生“孩子更聪明”的错觉。

在中国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一边是教育体系整天喊减负和素质教育,家长这边却焦虑得不行,一听到减负,就觉得孩子这辈子完了,不鸡娃,人生永无出头之日。

而另一方面,我们又特别羡慕欧美的教育,觉得他们从小到大都活得很快乐,不必参加地狱高考,就能轻轻松松进名校念书。

的确,美国的基础教育是很宽松,一位特级教师曾去当地的一座公立学校考察,他惊奇的发现,和国内比起来,美国课堂上教的东西简直是小儿科。比如体育课,老师就组织玩游戏,从不让他们学点什么。历史课,老师站在讲台上侃大山,几乎从不讲具体的知识点,学生也听得不亦乐乎。

如果以中国的标准来衡量,他们的上课倒有点像是咱们的社团活动,课上跟玩一样,教的容易,学的简单,要是让中国学生参加当地的期末考试,完全是降维打击。

当然,美国人给他们的教育找了好听的名字——兴趣教育。美国老师教书侧重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不惜牺牲课程的难度,把读书变成了游戏,对书本也不再厌倦。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我们的邻国日本。

和美国一样,日本的基础教育也以宽松著称,区别在于,他们曾经和我们一样,也经历过地狱般的内卷。

日本人和中国人同样重视教育,随着战后婴儿潮的到来,对优质教育的争夺越来越激烈,日本的中产们也和今天的中国家长一样陷入焦虑,让孩子拼命读各种补习班,很快的,上补习班就变成了一场全民运动。

当然,最终的效果我们深有体会,当所有人都补课,等于所有人都白补,反而增加了竞争的烈度与成本支出,尤其对经济困难的家庭更是不堪重负。

所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日本掀起了一阵“减负浪潮”,文部科学省提出了“宽松”教育的理念。渐渐地,孩子们告别了填鸭式的苦读,早晨九点开始上课,下午三点半下课,一天时间有一半是社团活动,最关键的是考试还不会公布成绩,你只知道自己考多少分,不知道别人考多少分,年级也不会搞排名。

说到这,有些人可能要拍手叫好了,这不就是我们向往的教育吗?不做考试机器,轻轻松松爱上学习,快快乐乐度过童年,日本孩子真幸福!

但这仅仅是日本教育的一面。

日本基础教育的宽松,仅限于大部分公立学校,而在私立学校,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这里的学习强度,与国内的重点中学不相上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私立学校,你早上七点就得来学校上课,每天留着一大堆作业,回家做作业得做到12点。这里的竞争异常激烈,每个月都有考试,而且会不断根据考试成绩重新分班。

私立学校的课程繁多,除了主课之外,还包括社团活动、手工制作、体育活动等等,除此之外,学生还得参加诸如辩论会和棒球比赛这样的高强度赛事。

你可别觉得这些活动都是锦上添花,对私立学校的学生而言,无论考试分数还是活动成绩,在未来都是考进名牌大学,混入上流圈子的核心素养。

最关键的是,这些孩子的爹妈,本身就来自精英阶层,在日本能进私立学校的,基本上都是有钱人的子女。

更有意思的是,即便你进了私立学校,受到最好的教育,出了这扇校门,你还得接着卷。私立学校的学生除了日常读书,周末照样得上各种补习班,从双休日到寒暑假一刻不停,完全没有休息。

你可能会问,为啥日本的有钱人也这么卷?

因为他们的父母本就属于社会极少数,自然希望子女也成为社会极少数,甚至更上一层楼。

这就意味着,他们得付出比普通人更多的努力,才能沿袭父母辛辛苦苦争来的身份地位,当然在此之前,父母会为他们铺好路,但前提是,他们必须进入全日本最顶尖的大学,接受市场的检验。

那么日本普通人家的孩子呢?对不起,你们还是继续享受快乐教育吧,因为你们连卷的资格都没有。

类似的情况在美国也差不多,美国的公立教育是很轻松,但质量普遍堪忧,即便面向中等收入家庭的公立学校,教学质量也是差强人意。

至于贫民和少数族裔的学校更是一言难尽,这里没有好的生源,也就招不到好的老师,管理得一塌糊涂,结果就形成恶性循环:生源越差,质量越差。条件好一点的家庭都不愿意搬到学校附近,导致学校越来越差。

所以在日美这样的发达国家,中高收入家庭都远离公共教育体系,有钱人基本都选择私立学校,那里教学质量好,竞争激烈,孩子学习从来都不轻松。而公立体系则接纳广大中低收入家庭。

这就是发达国家”快乐教育“的真相,轻松的背后,体现了来自阶层的差距。

说到有人又要问了,难道我这是在鼓励内卷吗?

肯定没这个意思,我只是想告诉大家,但凡想通过读书来实现阶层的向上流动,就不可能享受快乐教育,不仅如此,你还得有大量的经济投入。

全球范围都鼓励英才教育,但英才教育是需要成本的,这些成本大部分由精英自己支付。有一种说法认为,当今时代,精英阶层通过投资下一代的教育,让子女继承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土地所有权,从而掌握生产资料,维系社会地位。

所以在欧美国家,那些最终能够进顶尖大学读书的人,通常只有两种,要么你天赋异禀,从小就是读书的料,凭借优异的成绩挤进顶流系统。

其余大部分就是所谓的有钱人,因为父母有钱,所以从小就能被好学校录取,然后一路走来,最终接棒进入上层社会。

换句话说,这些孩子并不是通过教育实现阶层跃迁,而是他们本来就属于那个阶层,他们获得良好的教育,主要是为了在将来攫取社会资本。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若想获得精英教育,你最好原本就是精英,要么体现在天赋上,要么体现在资产上,如果不是,那么通过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实现阶层跃迁这件事,可能与你无关。

这并不是否定大众教育,恰恰相反,正因为我们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才能让孩子从小就体验人生中美好的一面,让他们的人生活得相对充实和饱满。

这样会不会导致阶层固化?难道穷人就永无出头之日了?

如果你这么想,可能把精英教育的作用给夸大了。

一个人要实现阶层跃迁,不是单靠教育就能解决的。关键取决于这个社会是否有足够多的机会,以及你踏入社会之后,能够为别人做些什么。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教育体系很不平等,公办学校质量普遍低于私立学校,而后者仅仅向高净值人群开放,既然有钱人的子女能获得更好的教育,美国有没有堕落成阶层固化的社会?

事实上并没有,根据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的研究,1996年美国收入最低的五分之一的人群,十年后的收入增加了91%。而1996年收入最高的1%的人群,十年后收入下降了26%。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美国有大量高收入岗位。

无论贫富差距还是阶层固化,你得用动态的眼光去看。在一个健康繁荣,积极向上的社会,上升的通道必定是多元化的。一个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只要有一技之长,或者选对了行业,就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学历不高的人,也可以通过一门手艺过上体面的生活,哪怕拍短视频,也有人赚了大钱,更不用提那些靠创业发家致富的老板们了。

商业社会最有意思的一条规则,就是没有固定规则。只要你不干违法犯罪,伤风败德的事情,消费者愿意买单,你就可能赚到普通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学校有标准答案,但是社会上没有标准答案,游戏规则多种多样,只要找到适合你的,大概率就能成功。

所以,与其去感叹阶层固化,不如问一问自己,我现在所做的事,是否真的适合自己,或者是否把正在做的事,发挥到了极致。如果是的话,成功离你还会远吗?

文章写到最后,再聊一聊咱们的教育观。

我一直觉得,通过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出人头地,实现阶层跃迁的想法,本身就很有问题,甚至有点三观不正。因为它预设了一个前提:你把孩子当成了改善个人生活的工具。

当然,希望孩子出人头地,这个愿望可以理解,但你不能把它作为鸡娃的理由。从根本上,孩子属于这个社会,他最终也将走向社会,为人类做出贡献,父母的职责,只是暂时替社会看管他们罢了。

作为孩子的父亲,我开始懂得,父母真正应该教给孩子的,既不是考高分,也不是比谁强,而是正确的三观,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这些远远比考高分进名校更重要,或者说,后者只是前面这些因素累积的自然结果。

给子女树立正确的三观,然后顺其自然地成长,也许是为人父母最重要的责任,也是普通人能对社会所做的最大贡献。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