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商业航天的“最后一块拼图”

发布者:一鹤北飞 2024-7-15 18:15

车出海口一路向东南,大约一个半小时,就会到文昌市龙楼镇。

龙楼镇,这个以前要用导航才能找到的地方,如今已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版图之一。2016年6月25日,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次执行发射任务。2024年6月30日,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正式宣布已具备执行发射能力,将于下半年迎来首次火箭发射。这也让龙楼镇有了一个响当当的金字招牌——航天小镇,而文昌市则成为我国唯一一个拥有两个航天发射场的城市。

“我们正在创造历史,中国商业航天的新纪元,正在文昌开启。”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商发”)党委副书记郭强如是说。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人民网记者 符武平摄

商业航天,何以文昌

盛夏七月,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内,比天气更火热的,是工作人员的干劲儿。

“我们现在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各种准备工作,确保‘首发’万无一失。”海南商发发射事业部总工程师鄢利清是一位为我国航天事业奉献了二十多年的“老航天”,如今正奋斗在商业航天的“新事业”中。

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发射事业部总工程师鄢利清。人民网 吕骞摄

目前,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有两个工位,一号发射工位是国内新一代中型CZ-8火箭专用工位;二号发射工位是我国首个液体通用型发射工位,可兼容民营火箭在内的10余个型号火箭发射需求,更适合商业航天的多样化需求。

回顾整个航天发射场的建设过程,鄢利清用了“商发速度”四个字:一号工位从破土动工到建设完成,前后就一年多时间,二号工位用时也基本如此。“这种速度在航天发射场建设领域,不说‘绝后’,肯定‘空前’。”鄢利清说。

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为何选址文昌?郭强给出了解释。

“纬度低,火箭射向范围更宽,能耗更低;同时,近海的优势,也更方便大口径火箭的运输。”郭强说,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商业航天最看重的条件,而这些,文昌都“达标”。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发射工位。人民网记者 毛雷摄

商业航天,方兴未艾

航天不仅是“事业”,更是“产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这是“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全新赛道”,也因为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宣告落成,进入全新阶段。

如今,我国商业航天方兴未艾,呈现出发展潜力大、市场规模广、增长速度快的特点,或将迸发出万亿级新兴产业的潜能。《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共实施了67次航天发射,其中有26次商业发射,发射成功率达96%;共研制发射120颗商业卫星,占全年研制发射卫星数量的54%。

商业航天虽然“热闹”,但制约因素也显而易见。

在郭强看来,卫星、火箭与发射场构成了商业航天产业的硬件基础,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商业卫星的发射越来越密集,对于发射场地和成本控制有了更多需求。“没有专门的商业航天发射场”成为制约我国商业航天产业的最大“短板”。

郭强说,以往的商业航天发射,主要依靠现有的火箭发射场执行,既要看火箭也要看卫星还要等窗口期,“变数”太大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如今,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建成,不仅补齐了商业航天的“最后一块拼图”,也加速了各种要素向文昌聚集。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火箭装配厂。人民网记者 符武平摄

商业航天,未来可期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郭强认为,商业航天发射场就是“梧桐树”,“金凤凰”则是随之而来的“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航天旅游”等产业。

距离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约三公里的地方,一座座厂房正拔地而起。

“以后,卫星和火箭都会在这里进行组装、调试,然后直接运到发射场进行发射。”郭强说,商业航天发射场对于众多火箭、卫星企业的磁吸力是巨大的,物理空间的聚集,是确保商业航天发射效率提高的重要一环。

在文昌,聚集的不仅是商业航天企业,更有“航天旅游”。

2016年以来,到文昌看火箭发射,已经成为众多游客出游的重要选项之一。每逢重大航天发射任务之际,小小的龙楼镇往往会涌入数十万游客。如何接住这“泼天的富贵”也成为摆在文昌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然而,一年仅个位数的发射次数,显然无法撑起“航天旅游”这张名片。

“商业航天来了,就不一样了。”郭强说,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卫星组网需求,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两个工位都按照每年发射16次设计,形成发射能力后将会有很高的发射效率。“成熟之后,预计到时候‘周周有发射’。”届时,高频次的商业火箭发射,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海南“航天旅游”的内涵,更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海南“看火箭”“学火箭”“玩火箭”。

离开龙楼,回望商业航天发射场,火箭发射工位“剑指苍穹”,“向天图强”在这里踏上新途。(吕骞、毛雷)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