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交上「难看」财报,但它真正的难题是突破自己
手机、电脑和配件遭遇增长压力,下一个「iPhone」还看不见。
苹果交出了一份 4 年来「最差」的财报。
当地时间 2023 年 2 月 2 日,苹果公布了 2023 财年第一季度(自然年 2022 年四季度)财报,总体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下跌 5%。
这是苹果自 2019 年以来,第一次出现业绩同比下跌,而且是在年末至关重要的「节日季」,这意味着新 iPhone 销售乏力。具体到 iPhone 板块,销售额同比下跌了 8%,的确是「出血点」所在。
电话会议上,库克针对这一情况做出了解释:iPhone 销售额同比下跌,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去年四季度产能不足的影响。的确,发布后很长一段时间里,iPhone 14 系列,特别是 Pro 机型,一直供应不足。
事情也没那么简单。iPhone 短期的产能不足,只是苹果本季度销售乏力的第一层解释。
过去 4 年,苹果不止一次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它的解决办法是通过服务、配件等其他业务的增长,来补足 iPhone 的缺口。发一个新耳机、推出一些新服务,这些都曾是苹果「锦囊」,可用来短期止血,保证这艘大船平稳航行,持续增长。
但今天,苹果要面对的问题,已经不再是「锦囊」能解决的问题了。从地缘政治,到宏观经济,以至于科技行业的未来走向。这些更大的问题,将共同决定苹果未来的命运。
01 iPhone 的天花板
作为苹果的「生命线」,苹果最核心的业务一直是 iPhone。
包括配件、服务,与其说是各自独立的业务线,其实它们更多是 iPhone 的「增值业务」,毕竟很少有非 iPhone 用户会买 AirPods,订 Apple Music,Apple Watch 更是必须配合 iPhone 使用。
iPhone 是人类商业史上最成功的消费品之一,它定位高端,卖价不菲,却成功俘获了全球十几亿用户。所以多年以来,人们也一直在问:iPhone 的天花板到底在哪?
iPhone 14 及 Pro 系列的供应问题,导致销量下降|Business Insider
自诞生至今 16 年,iPhone 销售增长的脚步几乎没有停过,仅在 2019 年,出现过短暂的倒退。当时新发布的 iPhone XS、XR 系列新机,缺乏实质性的功能升级,价格还有所上涨,加上当时外部竞争激烈,苹果度过了相当艰难的一年。
然后就是本季度,iPhone 销售额同比下跌 8%。这是苹果历史上第二次出现,新 iPhone 发布的首个季度,销售业绩不增反减。
虽然库克解释了,衰退的原因是「产能不足」,部分需求或许会在未来得到释放。但情况依然比较微妙。
一方面,我们可以认为,iPhone 14 系列在产能不足,外加智能手机市场整体衰退的大背景下,销售额仅下跌 8%,这已经是可圈可点的成绩了。根据市场调研机构 Canalys 的数据,2022 年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 18%,相比三星等安卓竞争对手,苹果的跌幅更小。
而且,从苹果公布的区域销售成绩来看,本季度销售额下跌,大中华区、美国、欧洲,跌幅几乎一致。这也说明销售下跌应该是整体的产能问题,而不是某个地区的消费需求发生了变化。作为对比的 2019 年,大中华区的跌幅就特别明显,因为当时苹果在中国市场,正遭受着华为的竞争挤压。
但另一方面,iPhone 也的确在逼近它的「天花板」。
与 2019 年「半代升级」的 iPhone XS 系列不同,今年发布的 iPhone 14 Pro 系列搭载了「灵动岛」,无论是外观还是功能上,它都是一款全新的 iPhone。理论上,应该有更多老用户,会倾向于升级到 iPhone 14 Pro 系列。实际情况也证明了,iPhone 14 Pro 系列的供应一直紧张。但新机 buff 的加持下,iPhone 依然出现了销售衰退,这或许预示着市场的逐渐饱和,iPhone 正在接近自己的天花板。
更大的问题还出现在配件板块。
苹果新推出的Apple Watch Ultra备受关注,但是配件整体增长放缓|Apple
过去几年,苹果为了应对「iPhone 增速放缓」,一直在积极拓宽 iPhone 的外延,推出耳机、手表,软件服务……配件和服务也的确成为了苹果新的增长发动机。但现在,这两块业务也来到了各自的瓶颈期。
软件服务板块,本季度苹果虽然创下了收入新高,但同比增速已经从过去几年的 15-30%,下降到 5%。可穿戴配件更是出现了 8% 的下跌,考虑到四季度苹果发布了新的 Apple Watch Series 8、Apple Watch Ultra 以及 AirPods Pro 2,配件销售却依然同比下跌,这才是这份财报里,最大的坏消息。
而且,AirPods 和 Apple Watch 的销售乏力,并不是因为外部竞争,苹果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并没有对手。如果一定要给出一个解释,很可能用户的注意力只有那么多,不能被无限拓宽。市场发展到目前的情况,已经逐渐饱和,难以向上突破。
而这对苹果正在酝酿的下一个新品类,VR/AR 头显来说,也是巨大的坏消息。如果手机、耳机、手表等移动设备止步于此,眼镜的市场又能有多大呢?
02 生产力设备,徘徊原地
过去三年,Mac 和 iPad 产品线都经历了良好的增长。
靠着自家芯片 Apple Silicon,特别是 M1 系列芯片的成功,以及疫情期间的需求增长,苹果历史最悠久的「生产力」产品线,实现了自我突破。
虽然在财报里,苹果依然会把 Mac 和 iPad 分为两个业务板块进行报告,但两者无论是功能定位,还是满足的需求,已经很接近了,它们的使用场景都是「学习和工作」。
具体到本季度财报,Mac 因为新品发布节奏被错开的问题,销售额同比下跌 29%;iPad 则是因为有新品发布,增长了 30%。
如果把目光拉高,算一下两者的「年均销售额」,就会发现这两部分业务的增长趋势大致相同,都在 2020-2021 年实现了大幅攀升,并在 2022 年趋于稳定。
所以,对 Mac 和 iPad 来说,问题就在于两者「徘徊」的状态。无论是疫情的需求,还是 Apple Silicon 的第一波红利,都已经吃完了。未来几年,苹果如果无法对 Mac 和 iPad 进行更深刻的重塑,两者的市场表现恐怕很难突破,甚至会出现倒退。
类似的事情曾发生在 iPad 上,自问世初期销量攀上巅峰后,iPad 因为功能定位与 iPhone 有所重叠,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衰退,直到现在,也没能回到当初的巅峰。
MacBook 和 iPad 作为生产力工具正在尝试进行融合,但是并不容易|AppleInsider
目前有传闻称,苹果正在设计一款全新的「触屏 Mac」。虽然这个想法在多年前就曾被苹果高管反驳过,但现在情况不同了,苹果显然正在对 iPadOS 和 macOS 进行「融合」,今年最新的「台前调度」系统就是典型例子。在为 iPad 配备了键盘触控板之后,为 Mac 配备触屏的消息,或许并不是空穴来风。
但将 Mac 和 iPad 融合在一起的想法,并不受用户欢迎。
尽管现在 Mac 和 iPad 用上了同样的 M 系列芯片,但两者在产品形态、交互方式、软件生态上,依然有着明显区别,想要把两者「融合」在一起,依然是比较麻烦的事情。
过去几年,苹果在这方面的尝试已经带来了一定的混乱。比如 iPad Pro 在配备妙控键盘后变得过分笨重,Mac 上的很多应用在采用了新的编译方式后变得不太稳定……包括「台前调度」系统,也更像是在强行捏合「触屏」和「鼠标」两种交互方式,遭到了部分用户的批评。
无论如何,iPad 和 Mac 已经被捆上了同一架马车。它们需要一个更长远、更清晰的发展蓝图,而不是徘徊在原地。
03 The next big thing?
回看苹果 2022 全年的财报,不难发现,苹果业务板块的分野,已经完成了一次重组。
曾有着自己发展步伐的配件业务,开始与 iPhone 趋于同步;iPad 则从当年 iPhone 的衍生产品,倒向了 Mac 那一边。
现在,消费硬件(iPhone 和配件)、生产力硬件(Mac 和 iPad)、软件服务,成为了苹果的三驾马车。三者销售额的占比分别是,消费硬件 62%,软件服务 21%,生产力硬件 18%,近似可看作是「六、二、二」。
曾经,这些业务可以互相作为「安全网」,靠着短期推新,互相填补短板。比如在 iPhone 销售艰难的 2019 年,就是软件和配件拉动了增长。
但现在,三块业务的发展,都呈现出逐渐饱和的趋势。与对手相比,苹果依然有着巨大的竞争优势。但如果苹果还想实现持续增长,它就非常迫切地需要找到「the next big thing」(下一个大的机会)。
人们「脑补」出的苹果高端 MR 头显的渲染图|XR Today
目前,外界都在期待苹果推出一款 VR 头显或 AR 眼镜产品,甚至是汽车。只不过很难说这些新产品,能不能成为苹果下一个阶段的「关键变量」,至少从目前的市场形势来看,这些生意都很难超越 iPhone。
更大的问题也在于苹果内部。自创业初期,苹果一直是一家由产品定义的公司,也一直需要一个产品层面的「灵魂人物」,带领公司前进。早期这个人是乔布斯,后来接力棒被交到首席设计官 Jony Ive 手上。
但现在,苹果的产品团队正在经历一场大动荡。它最富有盛名,由少量顶尖设计师组成的工业设计团队,接连经历了两任领导的离开。先是 2019 年,首席设计官 Jony Ive 离职。去年 10 月又传出 Ive 的继任者 Evans Hankey 也将离开的消息。
就在本月,据外媒报道,苹果将不会指派一位新的负责工业设计的副总裁,工业设计团队将直接向 COO Jeff Williams 汇报。这或许会让团队进一步失去定义产品的话语权。
过去两年,自 Jony Ive 离开后,苹果的大部分新产品都像是在「按图索骥」,沿着 Ive 留下的足迹,复刻他的遗产。用这种方式设计一款新 iPhone、新 MacBook 或许不难,但如果要推出一个全新硬件,当下群龙无首的设计团队,是否还具有点石成金的能力,则需要打一个问号。
今天的苹果,即便交出一份不好看的季度财报,也不会动摇它的地位。它的市值依然有 2.5 万亿美元之巨,依然是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从这个角度,更容易理解,为什么影响苹果业绩的因素不是行业竞争,而是更宏观的经济风向。
但它当下的成就,已经都接近完成时了,未来要朝哪个方向走,突破自己,才是苹果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源自极客公园
大家都在看
-
商之大者:论商业智慧与国家命运的共生共荣 李嘉诚的商业传奇,是二十世纪华人世界最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之一。从一个贫困移民到亚洲首富,他的成功故事激励了无数创业者。然而,当我们审视这位商业巨子的财富积累过程,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浮现:个人的商业智慧与 ... 商业之最04-01
-
李嘉诚的"不担心”与“最担心":一个商业帝国的经极命题 李嘉诚拄着拐杖出席长和系股东大会时,香港中环的玻璃幕墙依然折射着这座金融之都的璀璨。这位曾精准踏准香港房地产腾飞、内地改革开放、全球产业转移三大浪潮的商业巨擘,在耄耋之年的"不担心"与"最担 ... 商业之最04-01
-
李嘉诚:撕裂时代的“双面巨贾”,是商业之神还是逐利之兽 ——揭秘华人首富的财富密码与人性困局一、从难民到首富:草根逆袭的“饥饿游戏他生于战乱,15岁丧父,初中辍学,在茶楼端茶倒水谋生;他迎娶富家表妹被嘲“高攀”,却在30年间登顶华人财富金字塔——李嘉诚的故事, ... 商业之最03-31
-
胖东来的创始人于东来:纯粹且高尚!于东来有着商业最稀缺的真诚 前言近日,一张胖东来各级别工资基数及月平均工资引发热议,员工平均工资为9886元,而工资最高的店长月薪为78058元。图片来源网络胖东来,坐落于人口大省河南,却能让员工的工资比肩一线城市,更别提令人羡慕的假期 ... 商业之最03-31
-
大武汉真的太好逛了,武汉最顶级的商业,又要连开两家…… 武汉天地应该是武汉最成功的商业了,不仅一直是武汉房价的天花板。更是凭一己之力,奠定了黄埔路到二七路的高端基因,试问武汉还有哪个开发商能做到?武汉天地也越来越好了,好消息的是光谷中心城和武昌司门口也要开 ... 商业之最03-28
-
“败者不死,只是蛰伏”——商业大佬之所以能逆风翻盘的秘诀 商业世界如战场,胜负往往在转念之间。那些最终逆风翻盘的企业家,并非天赋异禀,而是深谙失败背后的生存法则。他们以血肉之躯对抗时代洪流,用看似平凡的策略编织出非凡的逆袭剧本。一、绝境中的“战略清醒”:从章 ... 商业之最03-28
-
从工业锈带到商业秀场:合肥瑶海凭什么吸引K11? “当北上广深还在为争夺SKP、太古里打破头时,合肥瑶海却用一场‘非典型商业突围’撕开新赛道——没有摩天楼群,不靠网红营销,老工业区用锈带肌理和百万市井烟火,让顶流商业K11主动‘低头’!“工业遗产≠商业包袱 ... 商业之最03-27
-
李嘉诚:商业巨擘的多面人生 在商业的浩瀚星空中,李嘉诚无疑是一颗极为耀眼的恒星。提及他,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往往是“商业传奇”四个字,他的一生,是从寒门走向巅峰的励志范本,也是充满争议与讨论的复杂篇章。李嘉诚出生于1928年广东潮州 ... 商业之最03-25
-
胖东来:一个零售业乌托邦引发的商业地震 在河南许昌,一家本土零售企业正在颠覆中国商界的传统认知。胖东来,这个拥有30余家门店的区域性连锁品牌,用一己之力撕开了商业世界的另一种可能。当传统零售业在电商冲击下节节败退,当996成为企业竞相标榜的奋斗 ... 商业之最03-21
-
胖东来暴击商业潜规则:这个河南老六把超市开成"打工界天花板" 要说最近商业圈最火的“顶流”,那绝对非河南胖东来莫属。别的超市恨不得把员工当成永动机,疯狂压榨剩余价值,它倒好,愣是反着来。不仅商品质量过硬,服务更是“海底捞”级别,员工福利更是好到让人眼红。为啥胖东 ... 商业之最03-21
相关文章
- 李嘉诚:商业巨擘的多面人生
- 李嘉诚商业帝国最脏一块砖:公摊面积凭什么让中国人买单
- 太行商脉:武安商帮的五百年商业密码。太行遗珍杂志社存稿
- 胖东来:一个零售业乌托邦引发的商业地震
- 胖东来暴击商业潜规则:这个河南老六把超市开成"打工界天花板"
- 三个商业法则:胡雪岩的兴衰、现代企业的教训、穿越周期的秘诀
- 李兆基辞世!他与李嘉诚的相爱相杀,是香港商业史最精彩的篇章
- 某老板的有偿赠送真是高啊!有偿赠送:堪称现代商业最精分的发明
- 雷军的“反爽文”人生:当真诚成为最硬核的商业密码
- 印度钻石公主的豪门生存法则:一场联姻如何维系万亿商业帝国
- 原始社会顶级商人王亥,商业成功的底层逻辑
- 2024商业价值榜,赵丽颖高奢掉光,肖战王一博角逐,成毅杨紫黑马
- 老俞董宇辉"分家"真相!这才是商业江湖最高级的"相爱相杀"
- 三太陈婉珍在镁光灯下摆出的完美微笑赌王家族维系商业帝国最廉价
- 为什么说宗庆后用一瓶水改写了中国商业史?
- 一杯柠檬水背后的商业帝国:解码"雪王"的千亿密码
- 北京昔日“亚洲最大购物中心”启动最大规模改造,细节曝光
- 万家丽:一座文化与商业共舞的“中国梦”殿堂全球华人的投资热土
- 从“中国商业第一股”到走出武汉迈向全国,武商织就梦时代
- 胖东来“梦之城”震撼官宣:50亿投资打造中原商业新图腾
热门阅读
-
世界上最小比基尼,几根绳子也能叫比基尼 07-14
-
胡文海事件真相,以暴制暴杀了村干部等14人 07-14
-
好日子香烟价格,多款不同系列价格口感介绍 07-14
-
缅甸惊现最古老琥珀 距今一亿年价值连城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