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梅花两朵半”,半朵为何在梅城?
城,是岁月的沉淀;镇,是文明的集聚。浙江这片土地,散落着一个又一个古城古镇古村落,宛若一颗颗闪耀的明珠,串起数千年的历史文明。
梅城,一座坐拥一千七百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富春江、新安江、兰江在此交汇,孕育出古城怎样的历史底蕴?“天下梅花两朵半,其中半朵在梅城”这一说法背后又凝结了古人怎样的智慧?“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又是怎样的清丽山水,吸引了文人墨客为之留下无数墨宝?

梅城,一座屹立在新安江边的千年古城,三江汇流旁的军事重镇。城北乌龙山下,富春江、新安江、兰江在此交汇,城北乌龙山上,文人墨客竞相登高远眺,写下传世篇章。自秦始皇一统六合开始,梅城便开始书写它的传奇往事。

秦始皇一统六国,设立郡县制,此时的梅城(当时并不叫梅城)隶属于会稽郡富春县。自秦始,这里就开始积攒人气,又历经汉朝四百多年的繁衍生息,使得梅城地区的人口规模在东汉末年迅速扩大,达到了县的规模。古代航运依赖于水,便利的航运条件,使得梅城地区逐渐兴旺起来,加上其坐落于钱塘江上游重要的战略位置,也让地区当权者逐渐意识到梅城的重要性。
至三国时期孙权坐镇南京,他将原来的富春领域进一步分割,于是便有了建德县.建德从三国时建县,到隋朝时期隶属于睦州管辖。唐武则天时,睦州州治在淳安,因地处上游,水流湍急,常有沉船事故发生,睦州州治便迁至建德县治所在地,也就是现在的梅城,在此之后直到民国时期,梅城一直是睦州、严州州治及建德县治所在地。

“天下梅花两朵半,独有半朵在梅城”,梅城因古严州府城墙沿江一段雉堞砌筑成梅花形而闻名。梅城的古城墙始于唐宋,重修于明清,但有趣的是,梅城这个名字,有关的文字记载一直到民国之后才出现,民国建德县志上所述:建德城即严州城,俗称梅花城,以临江一段雉堞半朵梅花形故也。到了抗战期间,为便于百姓逃命,国民政府下令拆除东西北三面城墙,仅留下临江南面的城墙。在当地人心中,城墙倒了就意味着城没了,为了纪念这座千年古城,当地人决定留下“梅城”的名字,利于念想。

至于为什么叫梅城,在当地民间众说纷纭。最主要的一个说法也是认可度较高的一个说法,说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打下了天下,在南京称帝。由于首都在南京,梅城这个地方的军事地位逐渐彰显,因此朱元璋派外甥李文忠镇守严州。李文忠守在这里,开始对唐宋以来的城墙进行一番改造,出于军事防御的目的,他将城墙加固,并且把南面的城墙上的城垛设计成梅花形便于士兵射箭。而且梅花的形状,五个花瓣,下宽上窄,敌人自下往上看不易发现防御士兵,可以起到较好的隐蔽作用。
但是按照当时的规定,只有京城可以设计成梅花城,天下梅花两朵半,一朵在南京,一朵在北京,至于建德,由于只有南面城墙的城垛设计成了梅花,因此这里是半朵梅花城。

新安江水碧悠悠,新安奇雾如诗画,沈约称其“千仞写乔树,万丈见游鳞。”,李白则是说道“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而位于新安江畔的梅城,在成为地方政治经济中心的同时,也因秀丽的山水风光,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登高踏青,其中乌龙山成为了大家登高的首选。

乌龙山位于梅城以北,因山石乌黑,山体蜿蜒似龙而得名。登山南望,便可见三江交汇的壮观景象,唐代诗人杜牧在此任睦州刺史期间,就曾写下《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群》。
翠岩千尺倚溪斜,曾得严光作钓家。
越嶂远分丁字水,腊梅迟见二年花。
明时刀尺君须用,幽处田园我有涯。
一壑风烟阳羡里,解龟休去路非赊。

而有关梅城最著名的诗歌之一,莫过于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建德江,即梅城三江口至桐庐这一段。当时的孟浩然因为落榜而感到心灰意冷,他先游览泰山随后南下游江南,行至梅城三江口一带时,天色已晚,他将小舟停靠在了笼罩着薄雾的小洲边,天幕低垂,荒野辽阔,想到自己仕途的不得意,诗人心生淡淡的忧愁,于是他挥毫写就了这首诗,全诗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的愁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魏晋南北朝到大唐盛世,从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到孟浩然杜牧。无数文人雅客被建德清虚山水所吸引,在此留下墨宝。据不完全统计,从古至今留在这里的诗词多达四千多首。其中的诗人有慕名山水前来游玩的,同时也有仕途不顺,被贬谪到此的。
最为典型的代表便是范仲淹和陆游。范仲淹曾写有《萧洒桐庐郡十绝》,而桐庐郡就是当时睦州的别称。至南宋时期,行在迁至临安,陆游因为政见原因,被朝廷排挤,于是宋孝宗将他召去,并称“严陵,清虚之地,职暇之余可以赋咏自适。”严陵即严州,当时梅城便是严州府城所在之地,宋孝宗让陆游到严州任官,这里是个清丽的地方,工作之余可以游山玩水赋诗唱酬。但陆游来到这里,并不是来“摸鱼”的,相反,他急百姓所急,据史书记载,陆游写过很多篇劝农方面的文章,也亲自到一些地方去求雨,可见对农民,对老百姓的生活非常关心。

“稀逢贤太守,多是谪官来”,尽管失意而来,但从杜牧到范仲淹、陆游,他们仍用智慧和功绩写就了建德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
严州地处钱塘江上游,属于临安西面的第一道门户。南宋定都临安以后,严州从一座偏远州郡跃升成为了畿辅之地,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进出临安的人员物资,无不要借道严州的三江码头,商贸的繁盛带动了严州的文教事业与刻本业,从南宋陆游的《剑南诗稿》到清代蒲松龄的青柯亭本《聊斋志异》,严州刻本从未断绝,而这般文化、经济共同繁荣的盛景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顶峰。徽州商帮,宁绍商帮,金华商帮,都在梅城进行商业活动,设立会馆,徽商更是开发出了建德苞茶,五加皮等地方特产流传至今。

一边是辽阔的新安江水,隔江而望,两座古塔遥相呼应,林木郁郁葱葱,远山近水仿佛都在静静诉说着梅花城的兴衰和历史。如今的梅城只保留了一段沿江的古城墙,见证它辉煌的过往,宽阔的新安江,在其身边缓缓流淌,见证这座古城的再度复兴。
文化浙江,锦绣华章!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浙江新闻频道,每周日晚 21:20推出文化专题节目《文化浙江大讲堂》。
大家都在看
-
我国的商业文化哪里最出名?你了解多少? 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商业文化如同一股生生不息的河流,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那么,我国的商业文化哪里最出名?它又是如何展现其独特魅力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 ... 商业之最04-27
-
"破局者刘强东:以毛泽东智慧破解资本压榨困局的商业革命" 2025年4月,当京东外卖骑手们首次拿到盖着红章的劳动合同,这场始于宿迁农村的变革已悄然改写中国商业史。身着骑手服的刘强东蹲在街头与配送员涮火锅的画面,在社交平台掀起全民热议——这不仅是企业家的姿态转变, ... 商业之最04-26
-
俞敏洪到底输在哪那个拥抱董宇辉的姑娘藏着东方商业最稀缺的密码 36岁的潇潇在镜头前张开双臂时,直播间300万观众集体破防了。这个被网友称作"东方甄选林黛玉"的姑娘,在众人默契保持社交距离的夜晚,用一个跨越三米的拥抱,完成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动人的商业叙事。俞敏洪 ... 商业之最04-26
-
史玉柱:从负债2.5亿到17亿担保泥潭,这位商业枭雄的三次生死劫 2023年深秋,北京金融法院的一纸判决让史玉柱再次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位曾缔造脑白金神话、靠《征途》重登富豪榜的商业奇才,因替朋友担保陷入17.65亿元债务漩涡,其名下97.53%的股权被冻结,连珍藏多年的古董车 ... 商业之最04-24
-
商业帝国的建造者: 王健林的万达神话 在中国商业史的星空中,王健林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星辰。他不仅建造了一个横跨地产、文化、金融等领域的商业帝国,更以其独特的商业哲学和坚韧不拔的企业家精神,改写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轨迹。从一名普通军人到亚洲首 ... 商业之最04-24
-
刘强东的“接地气”为啥成了商业圈的“显眼包” 最近刘强东在广东仓库搬货的视频又上了热搜,评论区有人酸溜溜地说“强哥又在作秀”。但咱细琢磨琢磨:在互联网大佬集体玩“隐身术”的时代,一个身价千亿的老板肯放下架子去一线搬货、跟快递员唠家常、在员工食堂排 ... 商业之最04-23
-
商业社会的“软化”:从效率至上到价值共生 引言:当京东“送外卖”成为商业信号 2025年,京东在外卖领域的一系列动作引发行业震动——宣布为外卖骑手全员缴纳社保、设定5%净利润红线、创始人刘强东强调“不打口水仗,专注社会价值”。这些看似与传统商业竞争 ... 商业之最04-22
-
哪种类型的商业模式让你觉得最稳?看你的风险评估能力 在商业世界中,每个人对于“稳定”的理解都不尽相同。有人信赖老旧稳重的传统方式,有人偏好新兴灵活的创业路线,还有人选择多元结合的综合策略。你的选择,会透露出你面对不确定性时的反应方式,甚至能折射出你在生 ... 商业之最04-21
-
在市集里,哪种摊位最吸引你驻足?揭示你的潜在商业嗅觉 在这个变化快速的时代里,我们每天都在接受着无数的信息和选择。有些人总能在纷繁中捕捉到机会的气息,而有些人则善于稳扎稳打,从细节中发现价值。商业嗅觉,听起来仿佛是商界精英的专属,但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 ... 商业之最04-21
-
探秘南京高淳:解锁那些令人称奇的“最”! 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不仅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更以其周边各具特色的区县让人流连忘返。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南京的南大门——高淳区,解锁那些令人称奇的“最”,感受这片土地上的独特魅力。 ... 商业之最04-19
相关文章
- 不争之智:道德经第六十九章的现代商业启示
- 发展低空经济什么最关键?吕本富:逆向创新找商业闭环,最重要是解决应用场景
- 33.6亿!煤老板韩震出手“陕西最大奥莱”,榆林商业的煤动力
- 煤老板回家:33.6亿“最大奥莱”刷新榆林商业史
- 煤老板回家:336亿“最大奥莱”刷新“榆林商业史”
- 范蠡:从灭国战神到商业鬼才,春秋顶流的逆袭剧本比影视剧还离谱
- 煤老板回家:33.6亿“最大奥莱”刷新“榆林商业史”
- 白湖亭能成为福州最后的商业中心吗
- 商之大者:论商业智慧与国家命运的共生共荣
- 李嘉诚的"不担心”与“最担心":一个商业帝国的经极命题
- 李嘉诚:撕裂时代的“双面巨贾”,是商业之神还是逐利之兽
- 胖东来的创始人于东来:纯粹且高尚!于东来有着商业最稀缺的真诚
- 李嘉诚的228亿美元套现:或将成为其商业生涯最昂贵的"避险"选择
- 大武汉真的太好逛了,武汉最顶级的商业,又要连开两家……
- “败者不死,只是蛰伏”——商业大佬之所以能逆风翻盘的秘诀
- 从工业锈带到商业秀场:合肥瑶海凭什么吸引K11?
- 李嘉诚:商业巨擘的多面人生
- 李嘉诚商业帝国最脏一块砖:公摊面积凭什么让中国人买单
- 太行商脉:武安商帮的五百年商业密码。太行遗珍杂志社存稿
- 胖东来:一个零售业乌托邦引发的商业地震
热门阅读
-
世界上最小比基尼,几根绳子也能叫比基尼 07-14
-
胡文海事件真相,以暴制暴杀了村干部等14人 07-14
-
好日子香烟价格,多款不同系列价格口感介绍 07-14
-
缅甸惊现最古老琥珀 距今一亿年价值连城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