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原来我们一直理解错了,“无奸不商”的真相原来是这样

做任何事之前,都凭自己良心去估量一番,就不会出大错。
「曾仕强每日箴言」
一直以来,很多人对于商人的印象基本都是一句话:无奸不商。
尤其是每年3.15消费者权益日这天,感受犹为深刻。
如今,经济飞速发展,商业四通八达。一些利欲熏心、诚信缺失、不择手段的行为也是层出不穷,花样百出。
难道真是不奸诈就做不好生意吗?要想赚取丰厚利益,非得要违背良心?
当然不是!
“奸”字是后来老百姓对那些不要脸商人的控诉和批判,其实最开始并不是奸诈的奸,而是冒尖的尖。
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事情原本是这样的.....
01、无尖不商的由来
“无尖不商”典故来自古时米商。
古时候普通百姓买米是以升斗作量器,一斗刚好就一升。所以“升斗小民”的说法也是由这里而来。
最开始卖米的都是官方,百姓买一升,对方把斗装满,然后拿一个专门的竹片往上面一抹,把隆起的米抹掉,让米与斗一样平。
后来民间才开始出现了私自贩米的商人,他们为了从官方那里抢生意,在量米时竹片抹平斗后,会另外再从自己的米筐里重新抓一把米加在米斗上,让前面已经抹平的米上面鼓成一撮“尖头”。
这样每个来买米的百姓都觉得自己多得到了一撮米,让出一点点小利的做法,让贩米商人生意火爆起来。

后来这一招不只体现在卖米上,也推广到其它行业,成为过去老派生意人的约定俗成。
即但凡做生意,总给客人一点添头。去布庄扯布,“足尺放三”、“加三放尺”,拷油拷酒都有点添头等。
这一小撮“添头”,很让客人受用,故有“无商不尖”之说。
直到现在这个商界的金科玉律也还处处可见,比如饭馆里吃米饭,额外送一碗汤等。
十里洋场的上海,在王家沙吃小笼馒头免费送蛋皮丝、开洋清汤,“老大昌”称糖果奉送两根品牌三色棒头糖。
无尖不商,并不算什么高明的经商手段,但它却是最质朴的一种商业道德。
02、无尖不商的生意经
在古代,经商一途其实并不像现在这样是人人羡慕,趋之若鹜的职业。
那时候人们最看重的是读书及第走仕途,基本上都是以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这类的事为己任。
古代商人虽然不被尊崇,但是商业道德上有很高的标准。
比如,古时候的1斤有16两,成语“半斤八两”也是由此而来。
那么为何老祖宗规定1斤有16两呢?
因为我们的先人观察到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上旁边的福、禄、寿三星,正好是十六星。

俗话说:“人在做天在看。”
做生意时,如果称东西的时候缺斤短两,掌管福禄寿三颗星的神仙就会惩罚他们。
商人如果少给人1两,神仙就消减他们的福气;少给人2两,就减少俸禄;少给了3两,就要折寿。
你看,诚信对于做生意有多么重要,童叟无欺是最基本的经商素养。
不仅要诚信,还要守道义。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也就是说,人人都想升官发财,但如果不是正道方法取得,君子是不会接受的。
人人都厌恶贫穷卑贱,如果不用正当方法摆脱,君子宁可不改变。
我们都知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然而现在的很多商人都是把“道”理解成了片面的赚钱方法,甚至不惜走上了歪门邪道。
没有道义的“道”,只能是背道而驰,最后落得“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下场。
03、无尖不商如何回归
无奸不商,无商不奸,已经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这个本来很美好的词汇如今却与原意大相径庭,不得不让人唏嘘。
怎样才能回归到无尖不商的正道呢?
《大学》有云: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这段话可以说指给了我们一个治标治本的破局之道。
首先要树立起德本财末的财富观,只有这样才能不见利忘义,而是见利思义。
中国人有句话,哪怕再过几千年,也还是对的。这句话就是“天不怕,地不怕,只怕自己的良心来说话”
做任何事之前,都凭自己良心估量一番,就不会出大错。

如果一旦本末倒置,就会出现“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民众互相争斗、抢夺的现象。
再有就是财富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否则两极分化,矛盾重生,社会会越来越动荡。
我们国家走的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道路,这跟《大学》里“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体现出的让利于民,藏富于民的执政理念是相一致的。
其次就是合理合法地赚钱。
所谓“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就是说如果使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利益,那么到手的利益也会不得善终,引来祸患。
古人言“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义之财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大家都在看
-
范蠡:从灭国战神到商业鬼才,春秋顶流的逆袭剧本比影视剧还离谱 【灭国战神突然转行,竟是为了搞水产养殖?】公元前 473 年,姑苏城破的硝烟尚未散尽,越国上将军范蠡却做出了一个惊掉所有人下巴的决定 —— 他脱下战袍,带着西施泛舟五湖,转身投入水产养殖业。这位帮勾践完成 &# ... 商业之最04-03
-
商之大者:论商业智慧与国家命运的共生共荣 李嘉诚的商业传奇,是二十世纪华人世界最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之一。从一个贫困移民到亚洲首富,他的成功故事激励了无数创业者。然而,当我们审视这位商业巨子的财富积累过程,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浮现:个人的商业智慧与 ... 商业之最04-01
-
李嘉诚的"不担心”与“最担心":一个商业帝国的经极命题 李嘉诚拄着拐杖出席长和系股东大会时,香港中环的玻璃幕墙依然折射着这座金融之都的璀璨。这位曾精准踏准香港房地产腾飞、内地改革开放、全球产业转移三大浪潮的商业巨擘,在耄耋之年的"不担心"与"最担 ... 商业之最04-01
-
李嘉诚:撕裂时代的“双面巨贾”,是商业之神还是逐利之兽 ——揭秘华人首富的财富密码与人性困局一、从难民到首富:草根逆袭的“饥饿游戏他生于战乱,15岁丧父,初中辍学,在茶楼端茶倒水谋生;他迎娶富家表妹被嘲“高攀”,却在30年间登顶华人财富金字塔——李嘉诚的故事, ... 商业之最03-31
-
胖东来的创始人于东来:纯粹且高尚!于东来有着商业最稀缺的真诚 前言近日,一张胖东来各级别工资基数及月平均工资引发热议,员工平均工资为9886元,而工资最高的店长月薪为78058元。图片来源网络胖东来,坐落于人口大省河南,却能让员工的工资比肩一线城市,更别提令人羡慕的假期 ... 商业之最03-31
-
大武汉真的太好逛了,武汉最顶级的商业,又要连开两家…… 武汉天地应该是武汉最成功的商业了,不仅一直是武汉房价的天花板。更是凭一己之力,奠定了黄埔路到二七路的高端基因,试问武汉还有哪个开发商能做到?武汉天地也越来越好了,好消息的是光谷中心城和武昌司门口也要开 ... 商业之最03-28
-
“败者不死,只是蛰伏”——商业大佬之所以能逆风翻盘的秘诀 商业世界如战场,胜负往往在转念之间。那些最终逆风翻盘的企业家,并非天赋异禀,而是深谙失败背后的生存法则。他们以血肉之躯对抗时代洪流,用看似平凡的策略编织出非凡的逆袭剧本。一、绝境中的“战略清醒”:从章 ... 商业之最03-28
-
从工业锈带到商业秀场:合肥瑶海凭什么吸引K11? “当北上广深还在为争夺SKP、太古里打破头时,合肥瑶海却用一场‘非典型商业突围’撕开新赛道——没有摩天楼群,不靠网红营销,老工业区用锈带肌理和百万市井烟火,让顶流商业K11主动‘低头’!“工业遗产≠商业包袱 ... 商业之最03-27
-
李嘉诚:商业巨擘的多面人生 在商业的浩瀚星空中,李嘉诚无疑是一颗极为耀眼的恒星。提及他,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往往是“商业传奇”四个字,他的一生,是从寒门走向巅峰的励志范本,也是充满争议与讨论的复杂篇章。李嘉诚出生于1928年广东潮州 ... 商业之最03-25
-
胖东来:一个零售业乌托邦引发的商业地震 在河南许昌,一家本土零售企业正在颠覆中国商界的传统认知。胖东来,这个拥有30余家门店的区域性连锁品牌,用一己之力撕开了商业世界的另一种可能。当传统零售业在电商冲击下节节败退,当996成为企业竞相标榜的奋斗 ... 商业之最03-21
相关文章
- 李嘉诚的228亿美元套现:或将成为其商业生涯最昂贵的"避险"选择
- 大武汉真的太好逛了,武汉最顶级的商业,又要连开两家……
- “败者不死,只是蛰伏”——商业大佬之所以能逆风翻盘的秘诀
- 从工业锈带到商业秀场:合肥瑶海凭什么吸引K11?
- 李嘉诚:商业巨擘的多面人生
- 李嘉诚商业帝国最脏一块砖:公摊面积凭什么让中国人买单
- 太行商脉:武安商帮的五百年商业密码。太行遗珍杂志社存稿
- 胖东来:一个零售业乌托邦引发的商业地震
- 胖东来暴击商业潜规则:这个河南老六把超市开成"打工界天花板"
- 三个商业法则:胡雪岩的兴衰、现代企业的教训、穿越周期的秘诀
- 李兆基辞世!他与李嘉诚的相爱相杀,是香港商业史最精彩的篇章
- 某老板的有偿赠送真是高啊!有偿赠送:堪称现代商业最精分的发明
- 雷军的“反爽文”人生:当真诚成为最硬核的商业密码
- 印度钻石公主的豪门生存法则:一场联姻如何维系万亿商业帝国
- 原始社会顶级商人王亥,商业成功的底层逻辑
- 2024商业价值榜,赵丽颖高奢掉光,肖战王一博角逐,成毅杨紫黑马
- 老俞董宇辉"分家"真相!这才是商业江湖最高级的"相爱相杀"
- 三太陈婉珍在镁光灯下摆出的完美微笑赌王家族维系商业帝国最廉价
- 为什么说宗庆后用一瓶水改写了中国商业史?
- 一杯柠檬水背后的商业帝国:解码"雪王"的千亿密码
热门阅读
-
世界上最小比基尼,几根绳子也能叫比基尼 07-14
-
胡文海事件真相,以暴制暴杀了村干部等14人 07-14
-
好日子香烟价格,多款不同系列价格口感介绍 07-14
-
缅甸惊现最古老琥珀 距今一亿年价值连城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