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著名的11位记者,除了海明威,你还听说过几位?

发布者:章豆豆 2023-2-23 10:13

他们用自己的笔和相机记录着这个世界,他们无意改变着什么,他们深信民众对于真正的历史、战争、事件有着自己的判断,他们做的,是把关于某场战争、事件的真实模样传达给你。


他们是这个世界的无冕之王。如果真的要追问这些记者不惜拼上自己性命都要传达的东西究竟是为了什么,大概科尔文的那句话能够回答:“我相信,新闻报道能让残忍懂得收敛。”

海明威

1899-1961 美国



海明威一生具有多重身份,这也搭建起了他传奇的人生。他是作家、战士、拳击手、渔夫、探险家,同时也是一名热血的战地记者,他的名字就是不折不扣的硬汉代表。


中学时期的海明威高大英俊、学习优秀、多才多艺,既是校足球队队员、乐队大提琴手又是学校周刊的编辑。中学毕业后,海明威一心赴欧参战,却因视力问题而未得批准,他仍然拒绝上大学,到美国《堪城星报》当起了记者,海明威的写作就开始于他的记者生涯。记者的职业素养对他的写作风格产生了关键的影响,他写作的小说带有如同新闻作品一样明快、凝练、直接、真实的特点。


一生中,作为记者的他遍历希腊、土耳其、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英国、古巴及非洲,曾以战地记者身份亲历20世纪欧、亚大小战争。1941年二战期间,中国之行后曾写过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


他对灾难与痛苦有着一种天生的追逐热情,也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人们把他称作“吃子弹的蠢人”,他被炸成过重伤,膝盖曾被打断,身上所中的炮弹片和机枪弹头多达230余块,一共做了13次手术,还换上了一块白金做的膝盖骨。


罗伯特·卡帕

1913-1954 匈牙利裔美国人



罗伯特・卡帕,原名安得烈・弗里德曼,匈牙利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战地摄影家。成名于西班牙国内战争时期,以表现一个战士中弹将要倒下的照片震动当时的摄影界,这幅作品也成为战争摄影的不朽之作。


二战期间,他采访了中国,以及非洲、欧洲等国家的许多重大战役,拍摄了不少极为精彩的照片,其中尢以诺曼底登陆最为令人难忘。1947年,他与摄影家西摩和布勒松在纽约组成了玛农图片社,这是第一人国际性的自由摄影家联合机构,也由此引发了摄影业的一场革命。1954年,他志愿来到越南战场,不幸误踏地雷身亡,为自己的传奇一生画上了句号。



卡帕作品《阵亡一瞬间》


经典tags:摄影界金句:“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他也是玛格南图片社创始人之一。


他在回忆录《失焦》中写道:“我是这些入侵者中最优雅的一个。”——极注重外表与个人魅力,被人称为“战地情人”:“头发乌黑发亮、眼睛温柔深邃……身材短小的卡帕动作非常迅速,有着像孩子一样难以捉摸的性格,嘴里总是叼着一根香烟。冷漠只是他的伪装。”
典型事例:作为战地记者身在伦敦,突然接到美军的命令,要求在一小时内打包好全部装备离开公寓,随军前往被希特勒占领的欧洲进行拍摄。在这一小时内,他还抽出时间赶往商店,买一件Burberry外套和一瓶登喜路男士香水。这种对于保持外表的需求自从他在布达佩斯的孩提时代就一直伴随着他,在匈牙利首都,外表和魅力就意味着生存。


他拍摄过西班牙内战、日本侵华战争、诺曼底登陆,用镜头记录下千千万万生命的逝去,而越发为自己的幸存感到深深不安。他曾说:“被允许做一个懦夫且不被处决,这是对战地记者的折磨。”最终,帕克因误踩地雷,死在了越南战场上,算是以生命与热忱完成了内心的救赎。


法拉奇

1929-2006 意大利



她是“二十世纪采访女王”“世界第一女记者”。她16岁就开始发表新闻稿件,认为自己生来就该当个记者,置身于社会时局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法拉奇就已经活跃在国际新闻界,先后作为战地记者被意大利周刊《欧洲人》派驻越南、印巴冲突地区、南美和中东地区等。


她还与世界上一些有影响的报纸杂志合作,曾担任过美国《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和意大利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晚邮报》的特约记者。她的许多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约30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成为畅销书。


她一生成功地采访了基辛格、甘地、布托、侯赛因、阿拉法特、拉赫曼、西哈努克亲王、亚马尼亚及班达拉奈克夫人等政治人物,以迂回、挑逗、紧逼的采访方式,令基辛格尴尬、令卡扎菲失言、令沙龙狂怒、令梅厄夫人敞开心扉;她强硬地与世界对话,敢爱敢恨,永远无所畏惧。


对著名政治人物的尖锐提问与揭露,让法拉奇成为二十世纪当之无愧的新闻采访女王。2006年9月14日,这位新闻界的传奇人物因乳腺癌在人们的遗憾中离开人世。但她的一生,即使面对上帝,也从不妥协。


1929年,法拉奇出生在佛罗伦萨一个弥漫着反抗情绪的家庭里,渴望自由的父母注重培养孩子勇敢坚毅的性格。二战中,当盟军轰炸佛罗伦萨时,14岁的她蜷缩在教堂的煤箱里,因恐惧而大哭,她父亲狠狠扇了她一记耳光,说:“女孩子不要哭,也不许哭!”
法拉奇说:“我永远忘不了那记耳光,对我来说,它就像一个吻。”从此,法拉奇与眼泪绝缘,也因此深深厌恶法西斯与一切形式的极权主义。


法拉奇采访风格尖锐犀利,西班牙最著名的斗牛士曾形容她为“愤怒的公牛”,称她的问题“就像那些牛角一样对着我”。


法拉奇在记者生涯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是一名自由记者,为不同的媒体撰稿,但不从属于任何一家媒体或机构。有人将她与明星记者华莱士对比,华莱士要采访首脑是容易的,他总归是代表美国,而法拉奇是独立的,她的立场使她的采访更加不易。


22岁的时候,法拉奇已经成为明星式的记者。但是她的编辑解雇了她。因为他要求她就某个政治集会写一篇讽刺性报道,而她坚持不能抱有偏见,而拒绝作报道。两个小时候,她收到解聘证明,编辑对她说“永远不要往吃饭的碗里吐口水。”而法拉奇说:“我就要吐,然后把它送给你吃饭。”


“被新闻界借去的作家”:法拉奇从不认为自己只是个记者,“想想吉卜林、杰克伦敦和海明威,他们是被新闻界借去的作家。”担任记者起,法拉奇就开始著书。淡出新闻界后,法拉奇更是笔耕不辍,当起了自由撰稿人。她一生写了9本书。她曾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两次获圣文森特新闻奖、书摊畅销书奖和其他多种奖励。

普利策

1847-1911 匈牙利裔美国人



普利策是世界公认的报业巨子,比默多克几乎早出生了一个世纪。初到美国的普利策,一文不名,两手空空,凭着他不懈的努力,陆续购买了《西方邮报》、《圣路易斯快邮报》和《纽约世界报》,并对报纸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它们成为当时美国著名的大报。


在他的新闻生涯中,他为使新闻成为社会公认的一门学科,让社会认识到新闻的巨大力量与社会意义,他的一生标志着美国新闻学的创立和新闻事业的迅猛发展。他曾捐赠两百万美元创办了美国第一所新闻学院——名扬世界的哥伦比亚新闻学院。普利策逝世后,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最高新闻奖,受世人瞩目。


流浪汉·军人·律师·记者


生于匈牙利中产家庭,普利策自幼受良好学校教育,受到良好的德文和法文训练。后来父亲病故,母亲改嫁,由于同继父关系不和,十七岁离家出走。由于对拿破仑的崇拜而从军,但由于视力和体力的问题,多次碰壁(和海明威一样,想从军但是视力不行2333)。后来在汉堡加入美军“林肯骑兵队”。


南北战争结束后,退伍的普利策英语不好,一度成为无业游民,后来努力学习成为律师,也没什么生意。后来他偶然认识了一份报纸的老板,普利策阅历丰富、见多识广、聪明能干,正适合当记者。很快,他不仅在新闻方面大放光彩,还开始向政界进军,当选州议员。


新闻特点:犀利揭黑、黄色新闻。深谙“迎合多数人胃口为上”的生存法则,时刻以“道德代言人”规范自己。

他敢仗义执言,尤其对贪官污吏大加挞伐,不断报道内幕,推动当局对贪污受贿的官员进行调查兵绳之以法。由于这件事,23岁就被州长任命为圣路易斯市的三大警官之一(当年还在当议员~)。他从身无分文来到圣路易斯,时间不长,就成了该市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


开始记者生涯后,无论事件大小,普利策都不放过,他认为报纸是给市民看的,就要报道市民身边的趣闻趣事。他也是个很有生意头脑的报人,曾经收购一家经营不善的报纸《圣路易斯快邮报》,并且在短时间内逆转颓势,使报纸大红大紫——普利策把它改名为《圣路易斯快邮报》,并在新报纸头版刊出了发行宗旨——本报除了人民之外,不为任何政党服务;本报不是共和党的发言人,只报道真实的一切;……本报将攻击一切罪行及腐败行为……


普利策的办报方针是“煽情主义”——他的报纸不拘一格,讽刺自满、抨击懒散;他的报纸充满了有趣的情节,迎合商人、工人和主妇们的口味;他的报纸洋溢着崭新的生命力。人们说,这种生命力就是普利策创立的“煽情主义”。


后来他也建立起了“煽情”的报业帝国,特点就是标题充满八卦色彩、耸人听闻,非常抓眼球,他后来办的报纸中有一个评论社会问题的“黄孩子”漫画专栏,极受欢迎,他的这种办报风格被称为“黄色新闻”(不是专指色情啊,当然色情也是卖点之一。后来他的竞争对手也模仿他这个风格,耸人听闻的风格在对手那里登峰造极了……但是普利策还是黄色新闻的开创者)。


唐·麦卡林

1935- 英国



他生于贫寒的工人家庭,从小目睹着战争长大,生活的偶然和必然性造就他成为一代杰出的战地摄影师。他的故事写满了传奇,他是战争之子,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战争摄影成了他的生活方式,他甚至无法适应和平的生活,可最终他毅然放弃拍摄战争,并为拍战争而感到内疚,晚年定居英国乡间拍摄风景照,致力于呼吁和平。



唐·麦卡林的摄影作品


他被公认为当今世上最杰出的、最为勇敢且最为敏感的战地记者,入选自1855年至今150年以来世界54位新闻摄影大师行列。他所拍摄的照片几乎涵盖了20世纪下半叶的主要战役,其中有很多幅都已成为时代符号。


经历战争使他成为杰出摄影师:5岁时,他和妹妹被迫疏散避难,妹妹被送到了富人家,他只能从窗户偷偷看妹妹,这种经验使他学会了怎样在不被人注意到的情况下尽量靠近自己观察的主体,这种能力日后被用到了他的摄影工作中。战争中这种疏散经验使他终生喜欢亲近遭受迫害的人,童年的穷苦让他时刻谦卑。患有部分色盲,有阅读障碍症,但从小被摄影深深吸引,对视觉影像天生敏感,拍照全凭本能。参加摄影师笔试失败,只能当摄影助理。花光所有积蓄买了新相机,过段时间又发现没什么用,拿去当掉了……母亲却立刻帮他赎回来,这一举动改变了麦卡林后来的人生历程。一次,他正好拍到了黑帮杀害警察的画面,在朋友的建议下拿着照片唐突地去报社投稿,得到了认可,自此很多报纸请他拍照。在柏林危机时决定到柏林拍照,凭借柏林墙的照片声名远扬,当时才28岁。他被派往世界各地拍摄战争,四十余年来,唐·麦库林一直活跃在东南亚,非洲,中东,中美及其他地区的战场上,无数次与死亡擦肩而过。坚持亲自在暗房冲洗照片,将暗房比作子宫,对底片有着近乎迷信的尊重:“暗房像个子宫,我可以与外界隔离,将我的思想、血液、心灵的力量集中起来。有时,我的脚好像脱离地面,飘飘然起来。显影剂里的每一张影像都变得神奇,每一张洗坏的都成为心理负担,我洗得很少,一天很少超过5张,我也很节省底片,我也不用电动卷片马达。我出门三个星期,带回的胶卷不超过30卷。我尊重底片,我相信这样才能得到我四周自然力的尊重。”因拍摄战争与苦难而感到愧疚折磨,觉得报纸里的照片是“受难人-摄影师-读者”的剥削链。“我为媒体工作,这就意味着我摆布别人的感情,剥削别人对不幸、痛苦的反应,而同时我自己也被摆布;所以我觉得从各方面来说,我都有罪。对宗教,我有罪,对那些无助的人,我也深受良心谴责。当我行囊里带着拍好的底片,安全离去时,他们在饥饿和战火边缘等死。我没办法再承受这种罪恶感……我要拍风景和花朵,我要活在和平里。”到1990s后期,麦卡林开始拒绝自己的作品,觉得作品无法阻止战争和惨剧的继续发生,他甚至对战地摄影本身的意义产生了怀疑。所以开始拍摄风景作品,这些作品却依然承载着他记忆的伤疤。


爱泼斯坦

1915-2005 波兰裔中国籍



爱泼斯坦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是为数不多的几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国裔人士,信仰马列主义。他的一家原来居住在波兰华沙,因为沙皇迫害与德军侵略,一家人流离失所,几经辗转迁居中国哈尔滨,又因排犹恐怖活动而南下逃到天津,当时爱泼斯坦五岁。


15岁时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在一家设立于天津的英文《京津泰晤士报》报社工作。


与埃德加·斯诺相识:1933年末或1934年初,报社将一本书交给爱泼斯坦,要他写一篇评论发表出来,书名叫《远东战线》,作者就是埃德加·斯诺。读着读着,爱泼斯坦被该书的内容和写作风格深深打动了。他打听到斯诺住在北京,就在一个周末乘火车去拜访。爱泼斯坦只有18岁,比斯诺夫妇整整小10岁,但他们很快就成为好朋友。
这种周末的拜访成了爱泼斯坦天津生活中相当重要的内容,许多时候,他会在京津之间的火车上度过。1936年,斯诺在宋庆龄的帮助下秘密采访红军,10月以后的几个月里,西北之行是他们之间最热烈的话题。斯诺给爱泼斯坦看了许多他拍回的照片,爱泼斯坦还阅读了《西行漫记》的手稿,这些照片和手稿后来轰动了世界。与斯诺的交往,决定了爱泼斯坦后来生活的整个道路。


投身中国抗日战争:1937年,中国爆发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爱泼斯坦的父母已经在中国生活20多年,却不愿意生活在日本的统治下,打算移居美国,但爱泼斯坦却决定留在中国,支持并参与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爱泼斯坦作为美国合众社的驻华记者,先后到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地采访,也与美国合众国际社和一些西方新闻社参与了掩护中国平民的行动。特别是在1938年4月,奔赴前线采访著名的台儿庄战役。1939年,他在伦敦出版了第一本著作《人民之战》,向国外真实报道了中国人民奋起抗日头两年的战绩。


护送邓颖超:有一天,斯诺带着一位衣着朴素但谈吐不凡的女士,突然到天津造访爱泼斯坦,斯诺称呼那位女士为“李太太”,希望爱泼斯坦协助“李太太”从敌占区返回延安。爱泼斯坦殚精竭虑完成任务之后,事后才知道,“李太太”就是邓颖超。


参加保卫中国同盟:在香港参加了孙中山遗孀宋庆龄发起组织的保卫中国同盟,为中国的抗日战争进行宣传并募集国际援助,后来不得不制造自己死亡的假新闻以欺骗试图逮捕他的日本政府,这则假新闻甚至被以短消息形式印刷到了《纽约时报》上。但是他仍然在香港被抓入集中营,又他在后来成为其妻子的邱茉莉的帮助下越狱成功。


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他作为政协常委参与参政议政活动……



埃德加·斯诺

1905-1972 美国



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泽东主席见面。斯诺最后一次访华期间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成为国庆观礼的嘉宾。


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大学时在《堪城星报》做过兼职驻校记者,嗯是海明威开始当记者的地方。


斯诺在上海见到宋庆龄和鲁迅,在他们的指引下认识中国。“鲁迅是教我懂得中国的一把钥匙。”去北平之前,他就接受鲁迅的建议,编选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活的中国》,想通过小说来向西方揭示中国的现状。


他是著名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49年-2010年的《人民日报》统计,共有601人被这样称呼过,斯诺被这样提及了19次,次数排名相当靠前。他也是中国第一批“老朋友”。斯诺也位列中国的十大国际友人评选中。


玛丽·科尔文

1956-2012 美国



玛丽出生于1956年,去世时56岁,结过3次婚,丈夫都是记者,没有孩子。


玛丽•卡尔文原本只想当个小说家,而一位名记者关于日本遭原子弹轰炸的报道却触动了她,多年后,世界各大战争现场多了一个几乎从不缺席的女战地记者。1999年,卡尔文在俄罗斯做报道时莫名失踪三天;2001年,她的左眼永远留在了斯里兰卡内战的硝烟中;2012年,她在“对所有进入叙利亚的记者格杀勿论”的炮火中殉职,传奇般的新闻女侠将人生的句号画在了她心之所向处。


原本只想当小说家:她曾经是耶鲁大学英语文学专业的高材生,“那时我想的无非是写点无病呻吟的小说”。大四那年,她参加了一场研讨会,讨论的是著名记者约翰·赫西关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后情况的报道,这部美国20世纪新闻业的巅峰之作,深深地震撼了她。“赫西是我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位导师。他让我想去报道真实的事情,也让我相信,这些报道能够改变世界”大学毕业后,科尔文在合众国际社做了一名夜班记者,没过多久就被派往法国,成为巴黎记者站的主任。


注重从人道主义视角报道:刚开始工作时,她觉得美国通讯社的报道“只注重事实,没有感情”。1986年,她加入英国著名的《星期日泰晤士报》,并在那里结识了一支驻外记者的精英团队。每当看到他们从国外战场上发回的稿件,她都热血沸腾、跃跃欲试。于是,她申请去做战地记者。
在科尔文的笔下,炮弹不仅是一个名词,伤亡也不仅是一个数字,它们意味着烧毁的房屋、残缺的肢体、抱着孩子哭泣的女人和士兵眼中一闪而过的惊恐。同事说,玛丽和那些住在酒店出去转一圈就回去的记者不同,她会和当地人同吃同住,以获取最深的细节。“死亡数字打动不了人,必须让读者感受到现场的细节,才能明白战争的伤害。”


经典眼罩造型,著名的“独眼女侠”:2001年在斯里兰卡,她深入反对派泰米尔猛虎组织,一枚手榴弹落在她身边,弹片夺去了她的左眼。之后她就用一块黑色眼罩盖住左眼,这一颇似加勒比海盗的造型反倒成了她的个人标签。


关于殉职:科尔文去世前一天的报道说,霍姆斯的人民“正等待着屠杀”。科尔文死前数小时还在作电话报道:“今天,我看着一个幼儿死去非常可怕,一个只有2岁的孩子被击中,弹片钻入了他的左胸。医生只能说:'我什么都做不了。'孩子的肚子一起一伏,直到他死亡。这样的事情不断在发生。” 2010年11月,科尔文曾在伦敦发表演讲,纪念在冲突中殉职的记者,科尔文说:“我们的任务就是说出真相。”


尤金·史密斯

1918-1978 美国



被认为是当代新闻摄影的大师。他创作了战争史上最让人震动的照片。史密斯的照片中对社会的不公平的写照深深地影响了美国民众。他在日本拍摄的关于汞中毒的骇人听闻后果的照片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史密斯的摄影生涯起步于《新闻周刊》,进入《生活》杂志时年仅19岁。后来,他因趣味方向的不同几次同《生活》杂志闹翻。自1946年重返《生活》直至1954年辞职期间,他大约完成了58个摄影专题。


他加入玛格南图片社时,图片社特意骄傲地发布了信息:报告尤金·史密斯加盟于玛格南。纽约的国际摄影中心设立了“尤金·史密斯奖”,表彰他对人性的信念,并将掖为同样的换负而取得突出成就的后来者。被认为是当代新闻摄影的大师。他创作了战争史上最让人震动的照片。


史密斯的照片中对社会的不公平的写照深深地影响了美国民众。他在日本拍摄的关于汞中毒的骇人听闻后果的照片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史密斯的摄影生涯起步于《新闻周刊》,进入《生活》杂志时年仅19岁。后来,他因趣味方向的不同几次同《生活》杂志闹翻。自1946年重返《生活》直至1954年辞职期间,他大约完成了58个摄影专题。


他加入玛格南图片社时,图片社特意骄傲地发布了信息:报告尤金·史密斯加盟于玛格南。纽约的国际摄影中心设立了“尤金·史密斯奖”,表彰他对人性的信念,并将掖为同样的换负而取得突出成就的后来者。


反映日本水俣病的作品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当他和日裔美籍的太太结婚之后,在日本度蜜月时,就将他的创作使命全部投入20 世纪最大的公害案子——水银中毒事件里。史密斯在水俣租了一个房间,前后两次一共住了四年半。他和村民吃同样的食物、过同样的日子。
为了拍摄这个专题,史密斯差一点儿被工厂派来的打手打死,在医院躺了好几个月。然而他就是不屈不挠,终于在1972 年将成果公布在Life 杂志上,引起全世界对公害的重视。史密斯就这样成为日本的民间英雄。(水俣病的照片曾以单行本出书。这本书有三分之一以上是他的太太爱莲·史密斯拍的。很可惜在史密斯的盛名下,爱莲往往被忽略了。)


理想的浪漫主义者:他的作品有两大特点,浪漫主义与人道主义。欧洲的一些摄影评论家一向看不惯美国式的报道摄影,他们认为Life 杂志挑选照片的方式,鼓励了摄影家把自己的品位加进所记录的事件里,“一厢情愿地为悲苦脸孔做诗意、浪漫的诠释”。尤金·史密斯也被冠上“理想的浪漫主义者”的头衔,他这么回应:“我不晓得那是什么意思。平常老是叫我浪漫派的人,都是由于他们在生活中嘲讽愤世并受尽挫折,所以才什么也信不过了。而当我坚持信念时,他们就把我称为浪漫主义者。


难缠的独行侠:他是众所周知的难缠分子,极不易与人相处。所有跟他合作过的图片主编或出版社,甚至连玛格南图片社的同事,最后都会落得不欢而散。他进入《新闻周刊》后很快被炒,因为他坚持用120 相机而不用4×5 的专业大相机拍照,他宁肯放弃这份全世界成千上万人梦寐以求的差事;进入《生活》杂志后打响了名气,却在三年后就因为受不了编辑指定的庸俗题材而辞职。
晚年的他整日戴着墨镜,在室内也不摘下来,一看就令人敬而远之。他和别人闹得不愉快的原因都是:认为别人不会编排他的照片,坚持自己做版面,而把一本书弄得一塌糊涂。大家公认史密斯做得最失败的专集—《匹兹堡》,就是他自己设计版面的。然而他死也咬定这是极成功的单元。


让人唏嘘的晚年:即便是在他晚年病魔缠身、贫困潦倒的时候,史密斯依然紧握相机,竭尽全力地拍摄作品。他去世时59岁,憔悴、虚弱,胡子雪白,看上去比他的实际年龄要老得多,死时在银行里的存款只剩下18美元。那天早上7点多钟,他走到空无一人的街上去找他那只叫贝贝的走失的猫,不小心摔了下来,撞了头,死于脑溢血。


爱德华·默罗

1908-1965 美国



他学生时代曾任美国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席……1935年进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1937年主持该公司欧洲部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伦敦主持《现在请听》、《这里是伦敦》广播节目,以准确报道而闻名,被誉为“现场报道的鼻祖”。


战后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副经理,主持电视专栏《现在请看》、《面对面》。1961年任美国新闻署署长。他是美国广播和电视新闻事业的“开山宗师”,他成功地将广播和电视塑造成了新闻媒介。他成就了自己,成就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也成就了新闻事业。

在麦卡锡主义风行的战后时代,莫罗自觉不自觉地保护了手下一批“左翼分子”和被扣上红帽子的工作人员,并在此后与麦卡锡主义展开较量,这为他赢得更多的赞誉和钦佩。


萌萌哒:二战结束后,CBS的老板提升默罗为CBS负责新闻事务的副总经理。由于不懂预算,而且总是不忍心解雇不称职的人员,两年后默罗主动辞去职务。


他的经典tags:1938年他首先从维也纳向美国听众报道了纳粹德国入侵奥地利的消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从伦敦报道战况新闻,多次在BBC大楼屋顶上进行德国空军轰炸伦敦的现场实况报道。他报道新闻的第一句话“这里是伦敦”在美国流传很广。“This is London” 成为了默罗的广播风格标志。后来他成为CBS的新闻主持,将原来那句耳熟能详的话改成了“This is the news.”(喔,以上都是广播时期,还没怎么有电视)


1950年代,默罗已经成为全美最红的广播记者和播音员。1951年,CBS开办了第一个电视纪录片节目《现在请看》(超级经典的电视新闻!!!)由默罗与其制片人主持。默罗开始登上电视荧屏。默罗的崇高声望及其在《现在请看》的精彩报道,开创了电视新闻时代。由此默罗不仅被奉为广播记者的一代宗师,同时也被誉为电视新闻的先驱。


1953年,默罗又开始主持他的第二个电视人物专访节目《面对面》(超级经典toooooo!教科书级案例)。《面对面》从开办到1959年停播,节目邀请过500多位嘉宾,包括前总统杜鲁门、极富个性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甚至还有性感明星玛丽莲·梦露等。因此《面对面》也成为当时收视率最高的十大电视节目之一。


曾任VOA台长、后任NBC新闻评论员,普利策奖的获得者约翰·钱塞勒对其做出这样的评价:“默罗是个很有才干的人,他天生具有新闻报道的灵感和历史感,又是才华出众的作家。每一代人中都会有一些出色的人才,他们完美地集人格、才干和毅力于一身。”


沃尔特·克朗凯特

1916-2009 美国



克朗凯特在合众通讯社(即后来的合众国际社)接受了职业记者训练。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他报名成为战地记者,CBS的爱德华默罗一直关注着他,这位年轻人能够去任何地方从事任何报道,即使是需要搭乘轰炸机,他也会前往。1950年,他终于加入了CBS,1952年他开始主持新闻节目。


在职期间,克朗凯特报道过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如前总统肯尼迪被杀、国内动荡、越战、冷战、太空人登上月球等事件。在爱德华·默罗的基础上,克朗凯特把CBS带上了荣誉的顶峰,让它成为最受欢迎的电视新闻网。他离开CBS后,CBS就开始从巅峰上往下走了~


他被称为“全美最受信任的人”,成为公信力的象徵:他始终坚持“每条消息最好三次证实”的原则,人们宁可不相信总统,也要相信他。


报道水门事件激怒政府:1972年10月,《华盛顿邮报》率先报道“水门事件”时,丑闻的真相尚未彻底明了。克朗凯特打破每条新闻不超过2分钟的常规,拿出14分钟报道“水门事件”。恼羞成怒的白宫威胁要取消CBS的执照以作惩罚,但CBS坚持克朗凯特的报道,并目睹了尼克松在随后两年的自毁行为。


主持新闻直播时淡定自若,流畅连贯:有次节目间隙播放广告时,他接起了一通据说非常重要的电话,一直听到广告结束,让全美国观众都看到这个侧身接电话的主持人。正当编导们非常崩溃的时候,他放下电话,转身向着电视观众报道他刚刚得知前总统尼克松刚死于心脏病的消息,还说他正在向总统办公室了解更多的细节——这是前总统尼克松助理的电话。在节目结束前,他把电话里得知的所有内容转告了观众,就像早已准备好的稿子一样完整,这令观众看得目瞪口呆。


他推动了越战的终结:1968年越战之际,为摸清真相,克朗凯特一身戎装奔赴越南,回国后随即制作了半小时的特别节目,他与美国军方和政府鼓吹的“美国正在赢得这场战争”论调截然相反。克朗凯特包括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做好声名毁于一旦,被打上“有政治立场的非客观报道”标签的思想准备。
他说,“这场战争我们打不赢,唯一的前途是和谈”。报道一出,美国民众反战怒潮席卷全国,总统约翰逊被迫从越南撤军,并决定不再寻求总统连任。然而,当约翰逊看完克朗凯特的报道后,他对助手说:“如果我们失去了克朗凯特,我们就失去了美国民众。” 后来在2006年的一次新闻会议上,克朗凯特说:“我做的反越战报道,加速结束了这场战争——这是我最为自豪的事情!”


报道肯尼迪遇刺身亡:克朗凯特接到急报,随即打断了正在播出的肥皂剧,口播了总统遇刺的消息。之后,他戴着眼镜,穿着衬衣,坐在新闻台后不断更新这一报道。在一段这一历史性报道的录像带中,我们能看到一只手不时伸过来,把一篇通讯社的报道、一张照片或者一个记者的报道递到克朗凯特手中。他不断用最新消息补充着报道,压下任何未经证实的消息,直到报道出总统确认身亡。报道出总统死讯后,克朗凯特摘下眼镜擦去泪水。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