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根远,系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古人讲:“道在瓦”。瓦当,过去是文人雅士把玩的古物,而且皆限于战国秦汉瓦当。近代考古学已找到了瓦当艺术的源头,对东汉以后的瓦当演变也积累了一些资料。如何拂去历史的尘 ...
2023-3-6 00:00
作者:陈根远,系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古人讲:“道在瓦”。瓦当,过去是文人雅士把玩的古物,而且皆限于战国秦汉瓦当。近代考古学已找到了瓦当艺术的源头,对东汉以后的瓦当演变也积累了一些资料。如何拂去历史的尘 ...
2023-3-5 22:40
作者:陈根远,系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古人讲:“道在瓦”。瓦当,过去是文人雅士把玩的古物,而且皆限于战国秦汉瓦当。近代考古学已找到了瓦当艺术的源头,对东汉以后的瓦当演变也积累了一些资料。如何拂去历史的尘 ...
2023-3-5 21:21
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仅一件书法入选,哪怕王羲之真迹也不如它
在中华漫长5000余年的历史中,历代能工巧匠、圣手高贤创造出了一件件精致完美的杰作,可惜其中有不少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还留存于世的更弥足珍贵。要在这些海量的国宝文物中,选出尤为珍稀者,可难坏了一众 ...
2023-3-5 03:57
中国“最难写”的56划汉字,能拿它赊饭钱,如今成店家金字招牌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中国最典型的特色除了优美的汉语以外,还有散之各具含义,连之则成诗文的汉字。汉字以方正且含义深厚著称。中国字讲究横平竖直,且每个字都有自己的笔顺结构和书写规范。并且汉字的出现 ...
2023-3-5 01:14
作者:陈根远,系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古人讲:“道在瓦”。瓦当,过去是文人雅士把玩的古物,而且皆限于战国秦汉瓦当。近代考古学已找到了瓦当艺术的源头,对东汉以后的瓦当演变也积累了一些资料。如何拂去历史的尘 ...
2023-3-5 01:14
十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人认为十是数字完备的标志,所以“十”又表示完备、齐全、达到极点,如十分、十足。中国人善于用十总结,在历史文化中十分常见,如十大名茶、十大圣人、十大才子等……历史文化中的“十大”, ...
2023-3-4 05:26
汉字赓续着厚重的历史文脉,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和世界文化宝库中独具魅力的瑰宝。2月17日至22日,“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在河南举行,全国网络媒体与广大网友共同探寻文字起源,活动历 ...
2023-3-1 22:01
敦煌文物大多流失国外,一个人的愚昧,让英国成为藏品最多的国家
北京地铁建国门站有一幅巨大的《金刚经》经典壁画,它高3米,全长60米,由3000块彩色瓷砖组成,美轮美奂。这幅壁画原版图,来自于中国敦煌。此刻,它却是英国大英图书馆收藏的最珍贵文物之一。像这样珍贵的文物,千 ...
2023-3-1 15:38
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仅一件书法入选,哪怕王羲之真迹也不如它
在中华漫长5000余年的历史中,历代能工巧匠、圣手高贤创造出了一件件精致完美的杰作,可惜其中有不少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还留存于世的更弥足珍贵。要在这些海量的国宝文物中,选出尤为珍稀者,可难坏了一众 ...
2023-3-1 03:40
陳醉,學者、畫家。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系第九、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文化部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學會創會理事。側 ...
2023-3-1 02:25
分离经百年 重合在盛世——读《归来:中国海外文物回归纪实》有感
北宋赵佶《写生珍禽图》(局部) 图片选自《归来:中国海外文物回归纪实》明·银锭钮杂宝纹铜镜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图片选自《归来:中国海外文物回归纪实》《归来:中国海外文物回归纪实》 翁淮南 主编 李竞辉 杨晓 ...
2023-2-28 14:25
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纪录,每件都破亿元,最高9.3亿元成交(上)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可谓是历经沧海桑田。今天就来盘点下,这些历史的见证者,古玩艺术品的最高成交记录。1.瓷器最高成交记录—明初极品青花九龙缸(天下第一缸)8.97亿 此缸高36cm;直径87cm;底径59cm,胎 ...
2023-2-27 21:36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陈彬时至今日,扬州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师冯凌燕都忘不了读博时听到的一个故事——她的一位导师在北京某一流高校兼职。某次上课时,刚写下几行板书的他被学生叫住了:“老师,您的字写得太 ...
2023-2-27 10:25
简帛书是一门新的学科。自20世纪初敦煌等地陆续发现简牍以来,学术界对简帛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王国维把简牍列为中国近代考古四大新发现之一(即殷墟甲骨、汉晋木简、敦煌写经、内阁档案)。简帛出土方百余年岁月,历 ...
2023-2-25 07:04
书法是中国古老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还是保健养生的有效方法
我是一位退休的老教师,一直对书法有一种特殊的爱好。工作几十年来,始终在业余时间练习书法,书法成为我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我退休了,有大把的时间,练习书法就成为我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重要生活内容, ...
2023-2-25 06:01
美育正越来越引人关注,而你又可知如何打开欣赏美的“任督二脉”?从活泼泼的感觉出发,可谓一条捷径。活色生香日常生活中,藏着艺术审美的广阔空间,等待着我们调动起种种敏锐的感觉去发现,去回味。——编者作者: ...
2023-2-25 02:59
1962年,顾廷龙之子顾诵芬结婚时,全家合影。1948-1949年间,杨树达、张家祓夫妇摄于广州石牌中山大学。杨树达日记第四十六册原稿首页。作者:汤序波断断续续,终于将中华书局梓行的《杨树达日记》《顾廷龙日记》读 ...
2023-2-24 11:50
作者:潘 磊(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讲师)晋宋之交的陶渊明用《桃花源记并诗》描绘了一个自在平等的理想世界,构筑了后世无数士人的精神原乡。桃花源这一题材也随之陆续延展到了绘画、书法、戏曲、小说等不同 ...
2023-2-24 08:19
论史志文化就少不了谈论艺术,否则是不完整的。而谈艺术首先要谈书画艺术,书画艺术最具民族性和经典性。海派书画在海派艺术乃至在上海地方史志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我进浙江美院念书的时候,潘天寿院长就讲 ...
2023-2-24 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