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飞船表明:即使光速也很难离开太阳系,难道人类被困住了?
人类现在离开地球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一枚火箭就可以把人送上地球轨道,现在在国际空间站上还有三名宇航员正在按例值班。但是人类自身的脚步在太空中并没有走多远,最多达到了月球,有38万公里。因为月球是地球的一 ...
2023-1-1 03:05
中国天文之最,也是世界之最⼀⼀为什么鲜有介绍?一一文化自信任重道远!《晋书天文志》载:“鲁有梓慎,晋有卜偃,郑有摆灶,宋有子韦,齐有甘德,楚有唐昧,赵有尹皋,魏有石申夫,皆掌着天文,各论图验”。说的是 ...
2022-12-31 20:15
宇宙低温限制是因为不可能达到绝对零度。为什么宇宙的最低温度是零下273.15摄氏度?为什么低温有明确的限制,高温似乎没有限制。零下273.15摄氏度是绝对零度,它对应于开尔文标度上的零,所以你可以看到两个标度对零 ...
2022-12-31 17:05
宇宙中的物质状态其实可以用物理学解决。如果我们能让大量玻色子处于相同的最低能量量子态,我们就能创造出物质的第六种状态,即波-爱因斯坦凝聚态。你们都听说过这种状态下的东西,比如氦的超流体状态,我们都知道 ...
2022-12-31 17:05
这仍然是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的一年,这也是科学技术照亮世界的一年。我们相信,有这份光,就有希望。2022年,生物医学、核聚变以及人工智能是重点突破领域,航空航天作为大国实力较量的焦点炙手可热,科学伦理和 ...
2022-12-31 12:51
海报制作:冯娟天文科普专家介绍,天空中最亮的小行星——灶神星将于8月23日冲日。届时,我国感兴趣的公众可借助双筒望远镜或小型天文望远镜对其进行观测。此后20天内,仍可寻觅其踪迹。除了太阳、行星、矮行星及其 ...
2022-12-30 17:19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25日,由科技日报社主办、部分两院院士和媒体人士共同评选出的2022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揭晓。入选的2022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分别是:首次制成栅极长度最小的晶体管;二氧化碳“变”葡萄糖和脂肪酸 ...
2022-12-30 17:18
↑ 全球最大、灵敏度最高的宇宙线观测站——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拉索)。10月9日21点17分,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高能爆发探索者和“慧眼”卫星同时探测到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打破了 ...
2022-12-30 16:38
为啥我们只是探测了火星 难道认为只有火星有生命?(火星生命)
人类探索火星是因为火星有探索的价值。我们人类现在已经把大多数的探索全部都放在了火星的身上,可能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火星会这么受到欢迎?大多数网友都觉得是因为科学家们认为火星上有着生命的存在。难道说这个 ...
2022-12-30 12:48
宇宙当中可能真的有外星人 宇航员说出了自己经历(宇航员经历)
宇航员可能在外星球真的遇到过外星人。当宇航员第一次登上宇宙的时候,不管是接受过什么样的训练,肯定都是会害怕的。想想也是,第一次去了那么广阔而且那么黑暗的空间,不害怕才是不正常的,还有很多宇航员说自己在 ...
2022-12-30 12:46
宇宙中的生物庞大到可以吞噬宇宙。按照我们的认知,越是大的空间就越容易形成比较大的生物。比如说在海洋中的生物就要比陆地上的大一些。那么在神秘广袤的宇宙当中,会不会存在有十分庞大的生物呢?按照我们的猜想, ...
2022-12-30 12:46
人类的前世今生被压缩在宇宙的力量。电子同时向多个方向旋转的事实意味着它们可以同时保存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所有信息和创造性想法。此外,赛斯纠正了关于物质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一些误解。赛斯关于灵魂不朽的书告 ...
2022-12-30 12:46
宇宙中也有重置和洗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一生都在不断地积累财富,追求物质的舒适、安逸和享受,但与此同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有时会在物质世界中感到无能为力、无助甚至绝望。既然物质世界已经被触发和形成,为什么 ...
2022-12-30 12:46
世界十大知名度的名人,第二是航海家,神父仅排第三,伽利略上榜
美国著名的《生活》杂志曾经评选过千年百大人物榜,入选的人物全部都生活在1000至1999年之间,并且入选的人物对人类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而就在这1000年间都出现过哪些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呢,都有哪些著名人 ...
2022-12-30 12:07
科学的不朽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爱因斯坦人类之所以仰望星空,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奥秘,其一固然是因为好奇心,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安全感。众所周知 ...
2022-12-30 11:22
科学家为何以地球为标准寻找外星生命?生命不能是其他形式的吗?
天文学,并不像我们想得那么简单,它其实是一门相当难的学科,原因很简单:天文学家们通过观测能够获取的信息太有限了,这就使得他们在工作中就像“破案”一样,一点一点地从观测数据中获得线索。这里就涉及“思维模 ...
2022-12-30 09:41
当地时间12月5日,由中方参与核心技术研发的平方公里阵列卫星射电望远镜(SKA)项目全球启动仪式在南非举行。平方公里阵列卫星射电望远镜(SKA)是人类为了解信息的进化、暗能量、宇宙最初的星体和黑洞的诞生等天文 ...
2022-12-29 21:51
SKA-Low天线阵列构想图。图片来源:DISR经过30年的规划和谈判,世界最大的射电天文台——平方公里阵列(SKA)本周开始动工。这台巨大的仪器将在澳大利亚和非洲建造,它将收集天体发出的射电信号,并有望为研究天文学 ...
2022-12-29 20:01
极目新闻记者李力力 胡秀文据英国广播公司12月5日报道,21世纪的一项重大科学项目——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 于周一开始建设,项目将于2028年完工,届时SKA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南非站点将安装抛物 ...
2022-12-29 18:28
月球的诞生方式可能超乎我们的预料。虽然说月球是距离我们人类最近的一颗星球,而且我们对于月球也有了一些认知。但其实月球的很多秘密也是我们无法去得知的。其中一个就是月球到底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也是困扰了非 ...
2022-12-29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