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中国射电天文,从落后到领先世界
近日,一年一度的“瞰见未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年论坛在线上举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国家天文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首席科学家李菂在主旨演讲中分享了射电天文领域的前沿科学,带领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瞰见未来。
“中国天眼” (新华社图)
今天,我想把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取得的一系列科学成就,放到世界射电天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去一窥究竟。
原子氢气的意外发现
对于可观测宇宙,有这样一个具有普遍共识的认知:宇宙最开始是一个奇点,它发生了剧烈的爆炸,在这之后它的体积极度膨胀,随着能量的降低,能量转化成了物质。这种物质在原子层面最基本、最主要的成分是原子氢气,在这之后,随着宇宙的继续膨胀,原子氢气进一步形成恒星、行星以及生命,也就是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宇宙。然而,即使到今天,大家肉眼可见的星系和恒星的总质量仍远远小于原子氢气。所以,整个现代射电天文学启程的里程碑就是原子氢气的试验发现。
1951年,哈佛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欧文在一次出于业余爱好的试验中,发现了原子氢气,而他的主业实际上是研究回旋加速器。他搭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天线,给这个天线配以当时世界上非常先进的电子学系统,就找到了原子氢气,并在物理上预言了原子氢气在无线电波段的一个辐射。这个辐射的频率在1.4GHz,就是1秒钟电磁场要反复振荡14亿次,它对应的波长是21厘米。这一发现确认了宇宙物质中最主要的组成成分,也开启了一系列天文学中非常重要的子领域。
事实上,欧文博士的发现是相当意外的。2001年,在一个纪念这一发现50周年的大会上,他回忆说,由于他是一个物理专业的学生,不是天文圈的人,所以他当时并不知道荷兰的大天文学家——提出这些原创想法的先驱者也在做这个试验。而更令我们感到震惊的是,他整个试验的预算,包括元器件、天线,一共只花了500美元。
欧文能够用500美元打开人类的新视野,与他所处的历史环境有关系。他可以用500美元进行世界上最前沿的物理实验,是因为当时美国政府有一个主管战时基础研究和发展的办公室,其核心目标之一是发展雷达,因此专门设立了射电实验室。战争结束后,这个实验室遗留了大量军方过剩的电子元器件,这就是欧文为什么能用白菜的价钱进行人类最前沿的科学探索的原因。
阿雷西博望远镜的横空出世
到了20世纪60年代,一个巨无霸望远镜横空出世,它的出现也非常意外。因为它的提出和建设并不是由天文学家主导的,而是由电子工程师主导的,特别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威廉·戈登。
威廉·戈登是美国“二战”的老兵,他得到老兵奖学金的支持,在康奈尔大学念书,然后留下来当教授。他提出的想法是要研究等离子层的雷达的回波,但他的计算出现了失误。他的同事很快就指出,他的科学目标不需要300米直径的望远镜,而只需要30米直径。但是非常意外的是,1958年底,美国新成立的一个国家资助委员会在明知这个项目很有争议的前提下,依然资助了这个直径达300米的巨无霸望远镜。
这需要放到当时非常激烈的大国角力的历史背景中去理解。在威廉·戈登提出这个前沿想法之前的几个月,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启了美苏之间的太空竞赛。所以,美国政府资助阿雷西博望远镜这个前瞻性的项目也就不足为奇。可以说,这样一个基础研究的大型设备是冷战的直接后果。
阿雷西博望远镜从1959年开始立项,至1963年建成。作为一个惊人的巨型科学设备,从它落成开始,就在不断地改写教科书,改写人类对无线电天空的理解。特别是1973年,它发现了双中子星,这一发现获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6年,中国老一辈科学家包括南仁东先生第一次到阿雷西博望远镜的现场去实地考察。也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南仁东先生萌生了要建造中国自己的大型射电望远镜的构想。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故障未得到及时维修,2020年,阿雷西博望远镜坍塌损毁,结束了它传奇的探索历程。
“中国天眼”的科学成就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坐落在贵州省平塘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它的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足球场那么大。这样一个500米口径的“大锅”如果用来做饭的话,全世界每个人至少可以分两碗。
其实这个“大锅”本身是透光的,它有超过一半的面积是由一些微小的孔洞组成的。由于这些孔洞的存在,它可以透光、透水,但不能透过无线电波,因为这个孔洞的直径要远远小于波长。这个巨无霸的科学装置主要通过反射和收集来自宇宙的无线电波来研究天文学中的一些重要课题。
2022年第一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的封面上刊登了“中国天眼”的重要发现。我们第一次利用“中国天眼”成功揭示了氢气的窄线自吸收的塞曼效应。它测量出的是星际空间中的大约4个微高斯的微弱磁场,4个微高斯大约相当于地球磁场的10万分之一,所以这是对于精确测量的巨大挑战。这个重要的发现对于恒星的形成有着潜在的革命性的影响。
“中国天眼”的这种精确测量宇宙信号的能力有效地推动了一系列天文学前沿领域的研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对快速射电暴的观测。所谓快速射电暴,是一种神秘的来自银河系外的射电天文现象,它能在毫秒也就是千分之一秒的时间尺度内,释放出相当于太阳一整年的太阳能。对于这样一个全新的神秘天象,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它的物理起源,还处在非常早期的探索阶段。
快速射电暴的研究历程并不长,2007年才在全球范围内首次确定它的存在,由此催生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全新领域。目前探测到的宇宙中的神秘爆炸事件有几百例,其中,“中国天眼”通过“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CRAFTS)”优先重大项目,共发现了4例快速射电暴。2022年,“中国天眼”还发现了首例持续活跃的重复快速射电暴。它第一次出现在我们数据中的时间是2019年5月20日,依据惯例,快速射电暴的命名是用它第一次被探测到的时间,所以它叫作190520。目前我们已经探测到它的几百次爆发。一般来说,快速射电暴虽然爆炸的时候很亮,但是大多数只爆炸一次,只有极少数非常活跃。这个新发现于2022年6月9日在《自然》杂志发表,同时也入选了2022年《科技日报》评选的“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和中央电视台发布的“国际十大科技新闻”。
快速射电暴被认为是引力波探测之后天文学最重大的发现,我们在这个新兴的领域中首次发现持续活跃的快速射电暴,证明我们已经能够站在这个前沿领域的第一梯队。2022年12月,我们通过系统分析“中国天眼”对快速射电暴的观测数据,精细刻画出动态宇宙的射频偏振特征,揭示出圆偏振可能是重复快速射电暴的共有特征。这个研究成果也在国内学术期刊《科学通报》上作为封面论文发表。
整个快速射电暴研究领域非常年轻,截至目前一共有29篇论文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和《科学》杂志上。在“中国天眼”诞生以前,中国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有关射电天文学的论文数为0。而在2022年,中国发表的相关论文占比超过70%。这完全反映了在实验科学领域中,国之重器“中国天眼”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不论是对于星际磁场的精确测量,还是从追赶到引领快速射电暴的新兴前沿领域,这些都只是“中国天眼”重要工作的一部分。“中国天眼”从2020年正式面向全球开放运行以来,已经有大约400个观测项目正在开展,共催生了超过150篇学术论文。
曾任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的南仁东先生不幸于2017年去世,他发起和创建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应该说是21世纪早期人类在无线电频段对于太空探索的一个代表性成就。如果说阿雷西博望远镜的诞生是美苏冷战的直接后果,那么“中国天眼”的成就则是中国过去30年科学积淀和迅猛发展的结果。我们非常幸运地成为这个历史性进程的受益者,同时也是这个进程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所以,我和年轻的科学家交流时经常说: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一个历史的节点上,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做出能与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这个人类文明历史发展进程相匹配的科学成就。这是我们必须做到的,我相信也是我们一定能够完成的。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徐蓓 题图来源:新华社 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
大家都在看
-
可视半径仅30万公里,银河系第二大,天文学家:最担心一幕出现 宇宙中充满了陷阱,这句话一点不假,如果黑洞不与其他天体发生相互作用,我们根本无法察觉到它的存在。由于我们没办法直接去观测黑洞,所以我们不知道黑洞的精确尺寸,以及它的其他性质。一个世纪前,爱因斯坦第一次 ... 天文之最11-04
-
关于日全食,哪个地方会最拥挤呢? 图解:超过4000万人在2024年4月8日这一天可以看到日全食。图源:Scott Olson/Getty Images2024年4月8日,日食制图师Michael Zeiler根据最新的日食访问量估计,可能会有100万游客前往德克萨斯州观看日全食,而印第安 ... 天文之最11-02
-
从伽马射线到无线电波,天文学家如何“听见”宇宙? 宇宙中的信息传递并不局限于光,我们通过不同的电磁波谱段“聆听”宇宙,揭示其隐藏的秘密。电磁波是宇宙中各种天体和事件的信使,无论是炽热的恒星、神秘的黑洞,还是星际之间的物质碰撞,它们都通过不同波长的辐射 ... 天文之最11-02
-
地球之最天文篇:最早的多人驾驶宇宙飞船 1964年10月12日,前苏联发射的“上升1号”飞船、重达320吨,上面三个宇航员中有两名科学家:技术科学家奥克季斯托夫和医学家叶戈罗夫。“上升1号”是世界上最早的多人驾驶的宇宙飞船,它以90.10分钟的周期绕地球运行 ... 天文之最10-30
-
中国天文地理之最——最古老的星表 我国是天文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由于农业生产和指定历法的需要,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观测天象,并用以定方向、定时间、定季节。星表是把测量出的若干恒星的坐标汇编而成。我国古代曾经多次测编过星表,最早是在战国 ... 天文之最10-12
-
盘点宇宙十大恒星之最:年龄最大的恒星,距离地球190光年 盘点宇宙十大恒星之最。1. 年龄最大的恒星。宇宙中最古老的恒星是 HD140283,它以圣经中活了 969 年的人物玛土撒拉命名,是一颗位于天秤座的贫金属次巨星,介于主序星和巨星之间的天体,距离地球 190 光年。在 2000 ... 天文之最08-23
-
地球之最天文篇:最早穿越小行星带的人造探测器 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天文学家估计这个区域的小行星数量多达50万颗,已经被编号的小行星有12万多颗,98.5%的小行星都在此处被发现。因此这个区域被称为主带,通常称为小行星 ... 天文之最08-20
-
天文启蒙之宇宙中最适宜孕育文明的恒星#K型恒星 天文启蒙:宇宙中最适宜孕育文明的恒星?朋友们好,请问你们认为宇宙中哪一类恒星是最适合孕育文明的?我觉得是 k 型(恒星)。因为 k 型恒星耀斑多,相对“温和”适合于文明,相对太阳来说寿命更长,相对 M 型黄矮 ... 天文之最08-19
-
豆比0175:世界之最-最著名的天文望远镜 无用知识的传播中心。最著名的天文望远镜:哈勃空间望远镜。哈勃空间望远镜是以美国天文学家爱德温·哈勃为名,于199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位于地球的大气层之上的光学望远镜。30多年以来,哈勃空间望远镜不断的将宇宙 ... 天文之最08-16
-
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最重要的恒星之一:北极星 北极星又叫北辰,源于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官名"北斗七星"。在古代人们将天上的恒星按照一定的规律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将这些区域编排为一定数量的星官。北斗七星是北天中最重要的星官之一,由七颗恒星组成 ... 天文之最08-16
相关文章
- 天文启蒙之宇宙中最适宜孕育文明的恒星#K型恒星
- 世界十大宇宙之最
- 豆比0175:世界之最-最著名的天文望远镜
- 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最重要的恒星之一:北极星
- 夜空中最亮的星——探索城市中的天文奇观
- 什么是已知的最小行星
- 世界之最-天文篇-行星 带你了解太阳系的奥秘
- 宇宙八大之最,你知道多少?
- 地球之最天文篇:最暗的恒星双子褐矮星
- 恒星之最#天文科普视频
- 地球之最天文篇:最快的人造飞行器
- 粒子物理十大不可思议故事!
- 强势围观!盘点史上最强天文学发现,你知道几个?
- 五个“历史之最”都是我国古代的骄傲,也是我们现在的骄傲!
- 玛雅文明有多发达?其中他们的“天文历法”,真是“神乎其技”
- 众所周知!金星是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那么它到底有多热呢?
- 盘点方寸之上的中国数学家,看看你了解多少?
- 木星最亮时刻到来了!太阳系最大行星整晚可见,冲日时可达-2.9等
- 震撼新图揭示太阳系最大峡谷,比肩火星巨峰,犹如奇幻世界
- 天文科普:夜空中最亮的星星是哪颗?
热门阅读
-
彭罗斯阶梯是个走不完的楼梯,用二维视角呈现出来 07-13
-
半老徐娘指多少岁?徐娘忍受不了折磨选择自杀 07-13
-
龙生九子名字及图片 传说龙生性最淫生下九子 07-13
-
世界最大的十颗小行星:灶神星直径达525千米 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