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高一学生拿下天文摄影界“奥斯卡”冠军,班主任才知道是自己的学生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周夏林 通讯员 石聪聪
“联盟最后一艘远行的方舟,驶向河外星系尽头。一千个太阳的光亮在身后的空中,不停地绽放,透过舷窗望去百亿万光年,一如往常般缄默。”——《星航者发现号》
你有多久没有抬头看星星了?在浩瀚的宇宙里,漫天飘洒的宇宙尘埃和星河光尘浪漫又迷人。探索了解宇宙,是每个人年少时都做过的梦。
前不久,两位中国少年的“追星”之旅冲上了热搜,他们借一幅天文摄影作品《仙女座星系:邻居》获得了2022年度天文摄影师大赛青年组冠军。
2022年度天文摄影师大赛由英国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举办,是世界上最负盛名,也是最大的天文类摄影大赛,被誉为天文摄影界的“奥斯卡”,该摄影大赛产生的作品被视为世界上最好的星空摄影作品,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67个国家的3000多份作品参与角逐。
这两位“追星”少年中的一位正是来自浙江绍兴市第一中学的15岁高一学生周泽震。
今天,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联系上了周泽震,听听这个“追星”少年给我们讲述他眼里的浩瀚星空。

照说:《仙女座星系:邻居》(Andromeda Galaxy: The Neighbor)
在家乡第一次看到星空,从此爱上天文
谈起星星,周泽震的话就滔滔不绝。这次获奖的天文摄影作品名叫《仙女座星系:邻居》,周泽震对拍这组照片有自己的理解,“因为仙女座星系距离地球有254万光年,是距银河系最近的大星系,它在东北方向的天空中看起来是纺锤状的椭圆光斑,也是肉眼可见的最遥远的天体之一。”
周泽震第一次接触天文摄影是在四年前,那次周泽震和父母回老家江西,家乡风景很美,晚上的农村没有城市明亮的灯光,抬头就可以看到满天繁星,在绍兴长大的周泽震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美景,就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从此周泽震就迷上了看星星,买天文学的书、看探索宇宙的科幻电影。他还和通过父母约定达到考试小目标,得到了人生中第一台天文望远镜,正式开始了“追星”之旅。
背着这架望远镜,阳台、楼顶、绍兴各处的山上……周泽震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除了看星星,慢慢地周泽震开始尝试自己拍星星。
“我在天文爱好者论坛上看到很多同好的摄影作品,非常美,我也想试试。” 周泽震说。
在爸妈的支持下,周泽震升级了装备,闲暇时间他会上天文爱好者论坛交流学习,“天文摄影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通过展示宇宙的美丽来吸引更多的人爱上天文学。”周泽震想用自己的摄影作品,向大家展示宇宙的美丽。

照说:周泽震
2020年6月,父子俩就进行了一场“逐日”之旅,带着几十斤重的设备,驱车7小时,到厦门拍摄“超级日环食”。
周泽震特别感谢了他的爸爸妈妈,“虽然他们平时经商比较忙,但都很支持我的爱好,只要有空爸爸就会开车带我四处跑,拍星星、拍月亮。”
直到获奖,班主任才知道是自己的学生
周泽震目前就读于绍兴一中创新班,“绍兴一中有天文台,里面的观测条件很好。”这是周泽震报考的一个“小私心”。
学校里有兴趣社团,学生们可以自主报名,周泽震就报了天文学和物理学社团。“天文学三分之一是地理、三分之一是物理、三分之一是数学,所以物理我也很喜欢。”周泽震说
时常泡在天文爱好者论坛里,周泽震也结识了不少同好。这次获奖作品的搭档杨瀚文就是他在网上认识的,2020年,两人因为天文摄影作品相识,当得知杨瀚文也是学生,聊得也很投机,就加上好友了。不过因为疫情,两人至今仍是网友,还没见过面。
这次获奖的作品两人的分工也很明确,2021年,杨瀚文把天文相机送到位于云南楚雄的一个天文基地之后,通过电脑遥控远程拍摄了数百张图像,每张曝光5分钟,他挑选出其中最好的17个小时,周泽震则通过后期叠加处理,合成了这张参赛作品。

照说:面纱星云皮克林三角
天文摄影的作品看起来都是色彩绚丽,但是刚拍出来肉眼看到的并不是这样。由于拍摄的对象大多十分暗淡,天文摄影需要较长曝光时间,此外拍摄地点也要选远离都市的地点避免光线影响,拍出来的照片还要需要挑选再用软件处理。
周泽震告诉小时新闻记者,这次比赛中他的工作就是将同一时间拍摄的仙女座星云通过软件处理叠加、渲染,转化成人们肉眼可见的美丽模样。
周泽震说,仙女座星云他已经拍了很多次了,这次照片呈现出来的效果十分好,自己处理得也比较得心应手。
对于参赛作品《仙女座星系:邻居》,大赛评委是这样说的:照片渲染得非常自然,没有过度修饰、锐化、虚假修色。它展现了年轻天文摄影师精湛的拍摄水平,也展示了他们在处理深空影像方面的卓越才能。
对于这次获奖,周泽震也觉得很意外,此前参加过几次国内的天文摄影比赛都没获奖,没想到第一次拿奖就是天文摄影界的奥斯卡。
9月16日凌晨,天文摄影师大赛举行线上颁奖典礼,周泽震和杨翰文在线上发表了自己的获奖感言,组委会发放的1500英镑奖金两人将平分。

照说:Leonard彗星
周泽震获奖的消息,也在绍兴当地不胫而走。但班主任叶望尧说,直到几天前他才知道,这个获奖少年竟然就是班里的小周,而且也才知道他竟是绍兴市天文摄影协会副会长。
在接受小时新闻记者采访时,叶望尧说痴迷天文摄影的周泽震,学业没落下,“周泽震思维活跃,热情开朗,时常会给同学们分享一些天文知识,理科是他的强项。”叶望尧这周和周泽震聊天时,还请他给接下来运动会班级入场式出出主意。
对于未来,学业之余周泽震会继续坚持天文摄影的爱好,他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考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那里继续他的追星之旅。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上一篇:浩瀚宇宙的几个之最
大家都在看
-
有史以来的最强伽马射线暴——这种天文学强爆炸,闪耀了整个宇宙 这是艺术家对超新星的概念理解,它可以引发伽马射线爆炸图源:DESY,科学传播实验室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探测到一对比以往能量都要高的伽马暴。伽马暴是宇宙中已知的最强的爆炸,但这些最近的发现暗示着我们明显地低 ... 天文之最03-22
-
天文之最——带你探秘浩瀚深邃的宇宙世界极美景观 遥望星空,星河璀璨。在这片浩瀚深邃的宇宙世界中,有无数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极美风景,我们也许这辈子都无法领略这样的风景,但是我们却能想象。世界上最美的光——极光 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常会出现 ... 天文之最02-26
-
看:这是银河系的中心照片!天文学家在这里有惊人发现 这幅图片拍摄的是夜空星光的全景照片: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一条光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银河。而银河在人马座以及天蝎座方位那里显的亮度更亮、宽度更宽。那里就是银河系的中心。中心更明亮是因为那里聚集了比其它地方 ... 天文之最01-03
-
天文学家眼中的星之“尽收眼底” 天文观测其实分为很多种,我们今天在这里就和大家说说比较容易理解的光学天文观测,天文学家都看到了什么。究竟看到了啥光学波段的观测,目前采用的基本手段就是用望远镜将星光聚焦到焦面上,然后焦面处的探测器(通 ... 天文之最12-31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的奇才与《鲁道夫天文表》的传奇 引言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1546—1601)是丹麦历史上最杰出的天文学家之一,他以独特的观测方法和对天文学的贡献而闻名于世。布拉赫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工作不仅为后来的科学家奠定了基础,也为现代天 ... 天文之最12-30
-
金属鼻子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的星空传奇与科学启示 在丹麦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天文学家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惊人的才华而闻名,他就是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如果你觉得天文学家都是一副严肃的模样,穿着白大褂,拿着望远镜,那你一定没见过这位“星空中的狂人” ... 天文之最12-30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界的奇才 引言 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1546—1601)是丹麦历史上最杰出的天文学家之一,他以其卓越的观察能力和独特的天文理论而闻名于世。布拉赫的工作为后来的天文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他的《鲁道夫天文表》 ... 天文之最12-18
-
第谷. 布拉赫: 丹麦天文学界的奇才 在天文学的历史长河中,许多杰出的人物为我们揭示了宇宙的奥秘。其中,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1546—1601)无疑是一个闪耀的星辰。他不仅是丹麦的天文学家,更是当时科学革命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布拉赫以其独特 ... 天文之最12-13
-
铅球:天文学家发现超致密超级地球 大家好,我是超自然现象探索官,感谢您的观看,希望能得到您的一个"关注"一组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恒星系统,其中有两颗非常奇特的行星,距离太阳数百光年。如果其中一颗几乎是一颗普通的超级地球,那么第二颗 ... 天文之最12-09
-
天文学的“奇才”:第谷.布拉赫的传奇人生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杰出的人物以其卓越的贡献和独特的个性,深深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今天,我们将聚焦于丹麦的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这位16世纪的科学奇才,他的传奇人生和对天文学的贡献,至 ... 天文之最12-09
相关文章
- 铅球:天文学家发现超致密超级地球
- 天文学的“奇才”:第谷.布拉赫的传奇人生
- 最大恒星:天文学家拍到一颗恒星,它可能是目前发现体积最大恒星
- 比太阳亮500万亿倍!科学家发现宇宙最亮天体,吸积盘直径达7光年
- 第谷·布拉赫:天文学界的“古怪天才”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界的奇才!
- 第谷.布拉赫是丹麦历史上最杰出的天文学家
- “星空下的疯狂天文学家:第谷·不拉赫的传奇与疯狂”
- 第谷.布拉赫:天文学的先驱与观测之王
- 世界之最冷知识: 1. 天文方面: - 最大的结构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界的奇才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界的奇才
- 牛顿式望远镜里面最真实的土星样子!#天文科普视频
- 可视半径仅30万公里,银河系第二大,天文学家:最担心一幕出现
- 关于日全食,哪个地方会最拥挤呢?
- 天文学的巨匠:第谷.布拉赫的星空传奇
- 从伽马射线到无线电波,天文学家如何“听见”宇宙?
-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丨“中国天眼”为世界天文提供中国智慧
- 你知道安徽的阜阳,到底有多少全国以及世界之最吗?
- 地球之最天文篇:最早的多人驾驶宇宙飞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