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训美学」《人类的艺术》(八十七):美的动感效应

发布者:馬儿部落 2023-1-8 04:16

莱莘在《拉奥孔》中,曾经对艺术表现中静止与运动作过精彩的论述。他认为诗是时间性艺术,绘画是空间性艺术,诗利于在时间中表现运动的对象,画利于在空间中表现静止性对象,但为了增加可感性之感染力,诗要表现运动,即表现对象变化的过程和持续性,画同样要表现运动,但是表现对象在运动中最具有动感性之运动的瞬间。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所表现者为对象的运动,而画所表现者则是运动的对象,或者说是凝固了的运动。莱莘诗说的主张对其他文学、对音乐同样适用,莱莘对画的主张对雕塑和其他造形艺术,同样适用。在此我们发现,即使是空间性之造形艺术,也同样追求表现对象的变化即运动,以产生较强的陌生化效应。虽然对绘画和雕塑这些纯粹的空间性艺术而言,从本质上而言不能表现变化和运动,只能表现静态或者说瞬间,但为了更美更具表现力,艺术家依然会对变化和运动性情有独钟,而将动感融入其表现中;虽然这只是一种对接受者的心理引导,其动态动感需要在欣赏者的心理层面,以幻想幻觉即想象的方式去填充画家雕塑家所趋求所预留的对象空间。

文学是时间性艺术,最易于表现变化表现运动性,弱于表现形感而强于表现动感,为其艺术特性。正是因为这样的缘故,文学是探索动感表现冲动最强烈的艺术门类,此前我们所分析的比喻、借喻和暗喻,是如此,在这理我们将要讨论的动词和形容词的表现效果的异同,也是如此。

绘画、雕塑、舞蹈等是空间性之造形艺术,亦为视觉艺术,音乐演唱为时间性之非造形艺术,亦为听觉艺术,电影电视艺术则兼居二者,是时间艺术也是空间艺术,是视觉也是听觉艺术。唯有文学与上述不同,既非视觉也非听觉艺术,我们称之为内觉即心觉艺术。在文学中,无论表现对象还是接受和感应对象都不是外感的而是内感的,不是视听的而是视听之内化经验化的,不是现象具象的,而是表象和意象的。表象和意象是视听对象即现象具象的内化、虚拟化经验化,心感心觉之表象意象为其产物。而对象之外感刺激为强刺激,视听等艺术属于此,对象之内感刺激为弱刺激,内感内觉等艺术属于此。因此,与其他视听等造形艺术不同。文学的内感弱感特性为其短,但文学的意象联想幻想幻觉为其长,可以超越消除其短而发扬其长,其他视听艺术非视听刺激者、视听刺激所不及者,则不能接受也不能表现。非视听艺术则否,由于心存心感的丰富性复杂性深刻性,也由于其以幻化幻想幻觉为基石,其表现可以无所不及,其感受可以无所不入。由于心感心觉的缘故,文学的表现对象比之其他视听艺术更具基础性、无限性与虚幻性,凡视听艺术可表现者,文学都可以表现,而文学可以表现者,其他视听艺术则仅能表现其部分,不能表现其一切。

正是因为这样的缘故,文学更注重对内感系统的刺激与唤醒,也更注重超越象形而实现象形唤醒的动感化,即在变化和运动中,实现意象在时间序列中的连接联系和呈现。文学不能离开内感,不能离开意象。内感的本质为心动,即心的变化和运动,而心动意味着对其先前状态的改变,则绝对需要改变其状态存在的动力输入,亦即所谓的外在刺激,或者说扰动。从信息刺激和动力输入的层面来理解,也是动大于形,变大于静。心中之象是外境之象摄入并内存内应内化的产物,外感系统对存境对象的摄取和接受的过程,也是其内象感应和生成的过程,二者具有对应性,也具有同理性。凡静象静形既对外觉也对内觉刺激较弱、动能较小,凡动象动形既对外觉也对内觉刺激较强,动能较大。动象动形可使外觉产生持续的陌生化效应,而生成连续性,而静象静形则不能生成持续的陌生化效应,进而生成连续性,二者的差别,是静画与动画,摄影与摄像的差别。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