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体育列强格——中国到底是不是体育领域的列强?

发布者:横竖有理 2023-1-28 05:30

首先要明确全球体育列强的格局——中国到底是不是体育领域的列强?

实际情况是,中国在高度商业化的运动领域竞争力较弱,在主要国家中处于中下游,不仅竞争力不如欧米列强,甚至不如日韩,仅强于印度。

这些领域比如 田径,男足,男篮,男排,高尔夫,男子拳击,男网,女网。(一般认为男足是全球第一大体育运动,女子网球是第一女子运动)

目前,中国男子现役体育顶流明星已经空挡(还仅指国内),这个超级赚钱的生态位处于没人参与内卷的不可思议状态,刘翔姚明在国际上不如博尔特和科比之流,属于二流体育明星,也没有国际商业竞争力(主要是在国内捞钱),苏炳添的国际商业竞争力极有限,但是他确实是受益于目前的局势。之前的李娜,她所从事的女网不如男网高端和竞争力强,其国际市场商业价值也一般。

奥运会亚运会成绩上,中国和韩国竞争力很强,亚洲状元榜眼之双雄也,但是两国的金牌战略,偏重对冷门项目等商业化内卷程度低的项目都进行投入和投机,这些项目投资少见效快,有些项目比如男子足球,投资大投资周期长还不一定有金牌。所以一枚奥运会射箭 乒乓球或者女子举重金牌,其反映的真实体育实力是远远不如男子100米短跑的。

全球体育列强之鉴定

影响一个国家和种族的体育文化的强弱有三大因素,1 人口规模以及素质 2 温暖的适合体育运动的疆域面积 3体育商业化环境和文化

1 米国

米国不仅有发达的具有历史沉淀和长期市场考验的高水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育商业系统性环境,它们还有大量的人口和广阔的温带疆域,体育文化(米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有尚武和体育运动传统,这和北欧以及德国有趋同性,米国甚至有和大多数国家不同的持枪合法文化,米国早期的西部大开发以及它和墨西哥人的领土争斗的成功,受益于它们的尚武民族性)

米国还有和大多数国家不同的独特体育商业化环境,即男足在米国商业地位式微,美式橄榄球和冰球棒球等唯独流行于米国并称四大

2 澳洲

袋鼠国人口只有2000万,不如法国三成,而米国有33000万人,中国和印度有140000万人。袋鼠国它们的体育实力真实国际竞争力属于一流列强。超越法国,大致和英德等欧洲列强处于同一档次。

澳洲体育的强势,在于它辽阔的温暖疆域,使的它体育实力超过了寒冷的疆域大国加拿大(加拿大人口是澳洲的150%)

3 露西亚和德国

露西亚和德国一样,有传统尚武文化,而且它在苏联举国体制时期遗留下来的体育文化尚有遗风。露西亚的广阔寒冷疆域对它的体育实力并无裨益,德国的狭小疆域也限制了它的体育文化拓展,它们依托传统体育文化延续下来的体育实力必然会走下坡路。

4 中国 日本 韩国等的情况

中国劳动人民的体质,要超过印度和东南亚国家,传统上的谷物主食习惯,和肉食偏好,都使中国劳动人民的体质在素食印度之上,但是其实不如日韩,日韩它们的体质不如欧米体育列强,但是平均情况在中国之上。

中国的群众体育文化,体育商业化市场化文化和环境,和资本主义列强有一定差距,男子足球的中超就是个例子,和西欧列强的联赛差距较很大,和日韩也有较大差距。

但是中国体育也有一些优势,

首先是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全球目前举国体制的朝鲜 古巴等不多的国家中,中国体育体制最成功,古巴只是男子拳击有一定竞争力,中国民族自古就有大一统中央集权集中管理的特点,中国在明清时期的中央集权是全球集大成者,远超任何民族,所以换成其它民族搞举国体制,它们的国情未必搞得了,所以不是它们不想搞体育举国体制的问题,而是它们根本搞不了。

再次是中国海量的人口,虽然在负增长,但是相对其它列强还是巨无霸的存在,现在是要将中国劳动人民的体质提高到超越日韩,和欧米列强的劳动人民达到同一档次,那样的话,问题都可以解决。这需要提高中国劳动人民的人均粮食消费水平(用富余粮食和土地生产牛肉等农业资源),以及群众性体育软硬件环境。

最后是中国的温带疆域还是比较辽阔的,虽然人均土地空间不多,但是只要有好的体育商业化环境,打败欧米列强只是时间问题。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