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终极秘密一

发布者:自由的坚冰 2023-2-15 04:27

面对浩如烟海、莫测高深的知识资源,人类本能的要化繁为简、梳“理”脉络、抽象提炼,对知识进行深加工。我们的终极追求是要揭示这个万变世界背后,用一个规律能够概括万物所有运动规律的万物本质,即放之于四海而皆准的万物根本原理或最底层的逻辑(又可以称为世界本质、万物本源或第一因)。同时人的理性思维,使人有了不可遏制的想要追根溯源,想要知道生成万物源头的冲动。追寻到万物本质这个世界“源头”,进而从根基上拓宽“认知”,达到一种超越心智,超越思想的状态。这种美好冲动是如此强烈,回顾整个世界过去几千年,那些顶顶级的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学家人士都在追寻和回答这个问题。

找到万物本质这条概括万事万物全部个性的共性真理,然后根据这个具有唯一性和变动特性的不变原理去分析变化的现象,去推导方法,去演绎结论,就可以将变化和不确定性的事物确定化,就能够为后续的探索和实践提供科学的方法论。追溯到万物共性本质这个反映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根本原理,即追溯到全部自然和社会知识最高层次的概括,然后以之为出发点应用推导和演绎的思维方式,去分析事物的过去和未来,就可以推演出整个事物的内容,这是迄今为止远超常规和最智慧的思维方法,同时也是化繁为简抓住本质的顶级思维方式。

万事万物存在一个共性本质吗?宇宙万物运动规律能够用一个简单的共性原理来统一概括吗?宇宙自然的原始开端和始终如一的主宰是物质还是一种特性?弄清这个最根本性的终极问题,才是人类最大的智慧和终极性的明白,才能超越现实把握生命和命运的真谛。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普遍的规律,追问万物本质自始至终是以研究万物普遍规律为己任的哲学的根本任务,关系到哲学大厦的基础是否牢固。哲学家之所以成为哲学家,是因为他从现象和个性本质层面归纳出了万物运动的共性规律,为追问万物本质做出了贡献。一个国家的哲学家和社会实践家在追问或践行万物本质有所建树,会具备形成“国家精神”并造就终极性的发展目标,形成经济空前发展的昌明时期。

任何事物都存在现象和本质,万物也有共性本质,万物的共性本质规律(宇宙本质)就存在于我们身边所有事物和历史事件中,可以用和必须能用所有事物和历史事件来验证。它是万物千变万化的发动者、创造者,是万物的产生、发展和消失源头,而它自身却是永恒不变。万物共性本质规律是一个具有唯一性和变动特性的不变原理,它如同冥冥之中的宇宙精神和第一推动力,支配着这个普遍联系、相互依赖和整体性世界的运动发展变化,是万物运动发展的最底层逻辑和第一原因。面对万千世界,事物的现象和个性规律层出不穷,新的概念甚至一年一个变化,有些看起来高大上,把大家绕得云里雾里,其实现象和个性规律都是万物本质规律的表现和演绎。万物共性本质规律是万变中之不变,是异中之同,现象和个性本质是同中之异。倘若一个人不知道黄金的珍贵,那么即使把一座金矿放到它的面眼前,他也无法察觉其中的价值。万物共性本质也是一样,它就存在于我们身边万事万物中,但却很少人能够把握它和认识到它的价值,正如鱼在水中游,却不一定知道水的珍贵。认识了万物的共性本质规律,我们认知就不会被完全困在现象和个性规律系统之内了,用万物本质去认识事物,用本质思维方去追究这个宇宙,才能跳出现象和个性层面的思维及逻辑层次,才能站在金字塔的顶端,建立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宇宙观、全新的方法论。

人类历史上那些最聪明智慧的大脑,总在试图透过现象和个性本质,归纳出万物共性本质,然后用万物共性本质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这个伟大征途中,历史中伟大的思想家和实践家前仆后继为之努力。理论家通过揭露事物的普遍性运动规律,提出难题解决方案建立理论体系。实践家则专注于验证那些普遍性原理和解决方案,将普遍性原理应用到不同的情景,打通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当实践家发现一个新的结果时,理论学家便会提出一种新的模型或方案来解释和解决它,使理论日趋接近普遍性。有的人物兼备理论力量和实践经验,而把理论家同实践家集于一身,成为光芒万丈的领袖人物。在人类社会发展大道上,这些站起来的伟人,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征途中,结出了人类文明史上最光华璀璨的累累硕果,为探询万物本质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老子用“常道”定义万物共性本质规律,事物万变不离其宗,千举万变,其道一也。五千多字的《道德经》这部万经之王,指明天地人世遵循大道这一万物 本源运行的规律。对于万物的本质规律,吾不知其名,老子用“常道”称之。“道德经” 第一章: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正确译文为:我们说的事物规律,并非是事物的本质规律;我们对事物的命名,并不是事物的本质命名。老子言外之意是:我们的认识不能停留在现象和个性规律层面,要透过现象和个性规律认识到万物的本质,《道德经》围绕“常道”这个万物本质和宇宙精神,用道经和德经进行了经典阐述。《道德经》为我们推开了一道门,指向一个全新的站在金字塔顶端用万物本质看世界的方法,2000多年来,《道德经》成为是中华文化哲学思想中的一座主峰。

鬼谷子是战国时期最显赫和最神秘的先哲人物,堪称中国最牛老师,在万物共性本质这一万物根本原理的认识上面,用更加直白的捭阖二个字进行了概括。《鬼谷子》又名《捭阖策》,捭阖意为开放和封闭,鬼谷子思想体系中,认为开放和封闭是世间万物运行的共性本质规律,也是我们行为、活动的根本方法,鬼谷子认为当你掌握捭阖规律后,认识现象世界会变得简单。《鬼谷子》全篇围绕捭与阖这个万物根本原理,用事件验证捭与阖的正确性,同时用捭与阖推导方法,演绎结论,预测未来。《捭阖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成为一部用捭与阖道破万物天机的智慧哲理奇书。

西方科学的鼻祖,哲学家和马克思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的亚里士多德,追问浩瀚宇宙、大千世界的本体或万物本质,认为世界的本质就在这个世界的事物当中,这个世界的事物当中就能找到世界的本质。亚里士多德把他老师柏拉图的本体论转化成实体论,然后从二个类别进行追问实体的世界本质:第一类是事物的质料,也就是说搞清楚事物是由什么组成的;第二类是形式,质料会生生灭灭,但事物之间的生存关系是永远不变的,这种关系就是形式。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追问万物本质,分成了质料论和形式轮两大类。在质料论里边,古希腊哲学家提出,如果你想了解这个世界是什么?先要了解世界的最小组成单元是什么。所以他们提出著名的原子论,沿着古希腊哲学家原子论的指导,近代科学家一点一点的找到世界的最小单元,到今天为止,找到最小的单元是电子和夸克。在形式论里边,另外一撮哲学家、理论科学家追踪这个世界的形式是什么?按照这一脉的思路,认为世界是由一些不变的理念所决定的,现象世界只不过是由理念呈现而已。顺着这个思路延展,只要了解了世界的理念是什么,世界的本质自然搞清楚了。在这种理念论的指导之下,很多物理学家都在追寻万物治理统一场论,希望找出某一个终极方程,这一个终极方程能够把整个宇宙解释出来。

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主要从形式因追问宇宙本质,他统一了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黑格尔是一个旗帜性的哲学家,他对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作了系统的阐述。黑格尔把辩证法三条规律,塑造得过于神秘,马克思和恩克思看不过去,对此做了批判地改造,把它们当作事物的普遍规律来阐释。黑格尔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论题,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的建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探询万物共性本质提供了基石。

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将研究对象直接定义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唯物辩证法揭示万物具有的普遍性运动规律,即运动、普遍联系、矛盾、发展和对立统一。全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都是在普遍联系和发展观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唯物辩证法就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学说。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中,普遍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与发展,普遍性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逻辑起点和总特征,普遍性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人们考察事物、分析问题的基本原则,万物共性本质(本原或本体)就隐藏在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共性特性中。事物的对立统一法则,即矛盾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矛盾法则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最根本规律,对立统一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为揭开了万物共性本质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马克思对追问万物的共性本质有几个方法论观点:1、从“联系”的观点认识本体问题;2、从活动、过程的观点认识本体问题;3、从生成论的角度来研究本体问题;4、从人和物统一的观点认识本体问题。

现在一家独大的自然科学,也在用稳扎稳打的实证主义方法论,从质料因和形式因努力破解着万物存在的终极秘密,探寻宇宙万物发展背后的第一推动力。面对的大千世界,即由日月星辰、山川湖海、飞禽走兽、楼台亭阁、舟车器物、男女老少所构成的花花世界。它们裸露在我们眼前,变化多端,千姿百态,本质上,这些多样物质实体都是由电子、质子、中子三个基本粒子组成。物理学家也总试图解决科学界最深奥的物质真正本原属性问题,如当代最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罗韦利提出了关系性量子力学这一概念,其要点是:物体无法独立于其他物体而存在;粒子在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前,会同时处于多个可能的状态;量子物体没有独立的现实,而只是作为一种关系存在;物质实相的核心不是粒子,而是关系,每个物体的定义都来自与其他物体相互作用的方式。罗韦利认为这种聚焦关系的思维方式可以揭开宇宙的秘密,通过研究关系的方式来理解量子力学和暗物质。罗韦利认为我们应该采用“关系”世界观,通过关系”理解第一推动力。物理学家正是在这一次次的探寻中,实证万物的真正本原属性,每一个发现都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层面的对万物本质实物层面的理解。

科学的理论是用于科学指导社会实践的,列宁和毛泽东集实践家与理论家于一身,将马克思主义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普遍性原理和本国实际相结合,成功地在自己的国家建立了全新的国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列宁主张利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认为建设发展成绩取决于国家政权和国家管理机构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的好坏。列宁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和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实践有异曲同工之处。邓小平在在决定中国命运和中华民族前途的关键时刻,从实践层面深刻认识到,“开放才能发展”是 放之四海而皆准普适真理,果敢地发动了一场新的社会实践革命,提出改革开放这个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社会实践决策,用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带领人民进行新的改革开放征程,使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大踏步赶上时代和引领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成功探索和活生生的发展案例,为归纳和验证万物的共性本质提供了最直接的鲜活素材和实证。

且不论对错,总结所有已知的理论体系和社会实践,它们有一个共同的逻辑前提,成为隐含的共识,就是这个万千变化世界的背后必有一元的共性本质,存在不变的底层逻辑、第一原因或万物根本原理。认识并把握万物共性本质,是人类理性认识的终极胜利。

在由现象到本质、由唯象规律到基本共性规律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需要找的规律越来越少,逐渐接近于一,而新的更基本的普遍规律所适用的范围越来越大。这种情况类似于物质的结构,将现已发现的几百万种化合物分解开来,总共只有几十种原子。把这些原子再分解下去,就只有三种更基本的粒子:电子、质子和中子,进一步分解质子和中子,物理学家提出它们是由夸克组成,物理学用稳扎稳打的实证主义方法论逐步努力破解着物质存在的终极秘密。我们对万物共性本质规律的认识道路也是在走一条由繁到简,由个性到普遍,由普遍性到共性本质的曲折道路。

什么是万物共性本质?什么是哲学本质?什么是第一性原理、最底层的逻辑或万物根本原理?其实一、二、三、四、五个问题是同一个问题,对于同一个问题,从不同侧面陈述而已。辩证唯物主义提出运动、联系、矛盾、发展和对立统一这几条普遍规律适用所有事物,但它们还不是万物的共性本质和本原,它们之中蕴含的共性特性才是万物的共性本质。

近代哲学发展缺乏根本性突破,主要是:以认识万物共性本质规律(本原、本体)为终极追求的哲学家,在认识事物共性本质规律上面没有取得突破,还停留在个性和一般规律的认知层面,没有达到认识到万物的共性本质这一终极认知的境界,这也造成当代哲学范式不能匹配和指导当代活生生的社会实践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例如量子力学就不能从当代哲学中得到方法论支撑;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也不能很好的得到唯物辩证法的系统指导。近代因为本体论认识毫无突破,哲学走向没落,哲学研究甚至从本体论哲学转向了分析哲学,哲学研究对象从研究“终极真理”走向分析语言,通过语言的分析治疗,使哲学获得重构。如果有一个人,他声称掌握了宇宙的“终极真理”,但这种真理不能用语言表达,你说你信不信?研究语言怎么可能追问到“终极真理”,近代分析哲学带领哲学逐步远离逻辑推理(归纳、推理、演绎、验证和辩证法),远离科学精神走向了神棍哲学。

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哲学的复兴,一个没有哲学兴趣的民族,永远没有希望,也不可能成为伟大的民族。哲学其实就是研究事物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对世界的共性和终极解释,文明是只是解释世界的方式和解释世界的结果,中华文明解释世界的系统完全有别于基督教和西方哲学,中华文明中“阴阳五行”“易”、“道”和“捭阖”是中国人解释世界的系统,特别是“捭阖论”接近哲学的终极真理。近代中国因为对“易”、“道”、“捭阖”和唯物辩证法缺乏更加深入的认知、诠释和发展,中国哲学逐渐丧失对“终极真理”的话语权。时至今日,中国人在文化上已趋于西化了,特别是中国哲学传统,很多人几乎一无所知,在一个哲学的国度里,14亿国人几乎丧失了哲学思考的能力!连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也抛诸九霄云外。易经、阴阳五行被当作封建迷信丢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没有“易经”“道德经”、“捭阖论”,哪有中华文明?中国人又何以赢得世界的尊重?而“易经”“道德经”、“捭阖论”中的思想就是中国哲学思想对事物普遍规律的解释。将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科学的东西结合起来,归纳出万物本质,复兴中国哲学,是现代中国人的责任。没有中国哲学和中华文明的复兴,即便我们在其它方面都是世界第一,也不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只是西方文化的再度辉煌。

回答宇宙本原,宇宙本质和万物运动发展的共性本质规律是什么?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的本质就在这个世界的事物当中,这个世界的事物当中就能找到世界的本质。其实变化发展的时代和鲜活的社会实践已经回答了万物本原问题,只是我们缺乏哲学层面归纳罢了。特别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带来科学发展的进步,进化论、热力学、熵概念、相对论、量子力学的相续提出,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关系思想对牛顿力学的实体论实现了超越。关系本体不仅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还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并试图说明事物的运行、演化和发展的本质。

20世纪上半叶,诞生了现代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关于“关系”的系统科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科学方法便应运而生,打开了系统科学关于变化、联系、发展、演化和生成机制等关系科学的大门。在传统科学中,环境、场所外在于实体,属性、关系依附于实体。而在系统科学中,这一切都颠倒过来了,“关系”成了“性质”乃至“对象”构成的必要条件,成了定义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这是一种本体论的更替,即以“关系”普遍性取代实体一般性,要求从普遍联系性来认识万物。宇宙全息学认为,部分存在于整体中,而且整体也存在于部分中,不认识部分就不能理解整体,不认识整体就不能理解部分。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既然传统科学只能认识部分,很不适合研究系统中的“关系”,这就需要建立关于“关系”的科学。因此,贝塔朗菲创立了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之后控制论则强化了事物的“关系”,系统论通过“关系”来研究系统属性,而不顾及系统内部的结构和机制,并把这种方法推向到普遍性原理。这种普遍原理的发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修正了人们原来固有的对世界的看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为哲学归纳万物本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活生生的素材。

控制论的出现,导致1956年人工智能的出现,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利力的工具和手段。而计算机模型的日趋先进,使得我们可以对复杂的广泛的自然和而社会现象进行认识、理解和模拟。这种理解、认识和模拟都将以“关系”为重心,即人们的观察眼光将由“实体”中心转向“关系”中心。智能科学与其它有关科学的密切结合,将为关于“关系”的科学研究开辟广阔的道路。从哲学的视角,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现代系统科学向人们揭示:世界的统一性不仅仅在物质“实体”方面,而更本质的是系统的“关系”方面,系统科学从深层次揭示了世界更本质的不变规律。这是对辩证唯物主论的一大贡献,让我们理解事物之间普遍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带来对世界万物构成的新看法,为归纳万物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和新的依据。

对于万物运动发展的共性本质规律的认识,不是说我们不清楚万物发展的一般共性和普遍共性,而是指不清楚万物共性本质这个终极的本体或本原。

结合社会实践和现代科学成果,结合人类优秀的文化,结合辩证唯物主义,下面我们来阐明宇宙万物运动发展的共性本质规律。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