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马衔杯纹银壶、瑞兽葡萄镜……珍贵文物铭刻丝路荣光
今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强调了博物馆在增进人的福祉和推进社区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将博物馆与人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及社会的团结包容结合起来。
据文旅部消息,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已有博物馆机构5700余家,藏品数量4600余万件,是当之无愧的博物馆大国。陕西犹如“天然博物馆”,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共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49058处,全省522家国有文物收藏保管机构收藏可移动文物7748750件。
博物馆是时代与历史的镜鉴,记录着历史,也引领着未来。
2000多年前,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这条横贯东西、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就此从古长安开启。千百年来,丝绸、玉帛、瓷器、桑蚕、香料……在这条连通东西方的商路上转运,促成了沿线各国的经济大繁荣。
舞马衔杯纹银壶、瑞兽葡萄镜……如今,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乾陵博物馆等享誉海内外的博物馆,珍藏着一件件见证中华文明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互鉴的精美文物,铭刻着历史的记忆与荣光。
穿越丝路的“使者”
骆驼被人们称为“沙漠之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工具和运载工具。随着丝路商道上日益频繁的贸易往来,在跨越沙漠和戈壁的丝路上,东来西往的庞大商队,常常是数百峰甚至上千峰骆驼结队而行。作为重要的运载工具,骆驼为大唐带来了各种异域货物,同时也把唐文化传播到了国外。

在西安,一件件出土的骆驼俑就见证着当时的丝路繁荣。其中,西安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唐三彩载物卧驼就是丝路贸易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2002年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三十一号唐墓的唐三彩载物卧驼,高29.1厘米,长45厘米,其逼真、优美的造型配合华丽的三彩饰釉,艺术效果令人叹为观止。这件俑上,载着东西方贸易中常见的各色货物,体现了自张骞开通丝绸之路以后,中亚、西亚商人源源不断地通过西域来到中国,胡商们通过丝绸之路,与唐朝进行着繁忙的商业贸易,正是唐代中西贸易交融的证明。
在乾陵博物馆,珍藏着一组出土于章怀太子墓的三彩载物骆驼俑及牵驼胡人俑。据考证这匹三彩骆驼,是产于西北新疆和中亚、西亚一带的双峰骆驼。牵驼俑头戴尖顶毡帽,深目、高鼻、浓眉、留八字胡、满脸络腮胡须,是典型的西域胡人形象。
唐墓壁画显盛世
出于商业贸易、宗教传播、遣使纳贡等原因,唐朝境内活动或生活着不少的胡人。对于域外来使,唐朝设置鸿胪寺、礼宾院和典客署,专门负责来唐使节的各项事务。关于唐朝鸿胪寺官员接待异域使者的情况,唐代文献记载的很多,但以图像形式展现的唯有章怀太子墓中的《客使图》最为著名。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墓壁画珍品馆中,记者看到了这幅尽显盛世的《客使图》。它高185厘米,宽247厘米,画面中共有六位人物,前三位是唐朝鸿胪寺官员。三人气度沉稳,雍容自如,神情肃穆,面面相觑,似乎正在商讨事宜。后面三位为使者,为首一人秃顶,身穿翻领紫袍,腰间束带,足穿黑靴,从衣着相貌看,此人应是拂菻国(中国古代书籍中对于拜占庭帝国的称谓)的使节。中间一人面庞丰圆,须眉清晰,朱唇,头戴尖状小冠,冠前涂红色,旁边加插鸟羽,身穿宽袖红领白短袍,下穿大口裤、黄皮靴,推断是来自朝鲜半岛的新罗国使节。最后一位头戴翻耳皮帽,圆脸,身着圆领黄袍,腰间束黑带,外披灰蓝大氅,下穿黄色毛皮窄裤、黄皮靴,应来自我国古代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室韦族或靺鞨族使者。
“该《客使图》位于章怀太子墓道中部东壁,原本西壁相对应也有一幅《客使图》,但如今仅存留临摹资料。”唐墓壁画研究专家程旭说,目前关于东西壁两幅《客使图》壁画中六名使者的来意,虽然学术界说法不一,但至少反映了唐朝与周边各民族国家来往密切的史实。
此外,李寿墓的《骑马出行图》、李凤墓的《男侍图》、张去逸墓的《胡人奏乐图》、章怀太子墓中的《狩猎出行图》及李凤墓中的《牵驼出行图》等壁画中也不乏胡人的身影,这些胡人或为仪卫、侍从,或为胡伎、猎师、胡商,渗透在唐代生活的各个层面。
金杯银盏成“最爱”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胡风盛行的大唐,原本流行于西方的金银及珍贵器物自然成了人们竞相追逐攀比的对象。
“唐懿德太子墓壁画《宫女图》中,一名宫女手中捧的就是一件异域风格的金杯。”专家研究发现,在迄今出土的壁画中,绘有这种莲瓣纹带盖直筒金杯的只有这一处。壁画中的金杯由三部分组成:上部为装饰有莲瓣的杯盖,中部杯身呈直筒状,周边为莲瓣,下部为杯托,通体金黄。双手捧杯的侍女秀丽端庄、神态恬静,从画面场景来看,应该是懿德太子临睡前的侍奉。

大量史料和考古发掘证实,外来金银器在唐代应用非常广泛,萨珊波斯金银器常用的凸纹装饰工艺,对唐代早期的金银器装饰工艺产生了较大影响。1970年,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了1000多件唐代文物,有金银器、玛瑙、琉璃、水晶器、金饰品等。其中,舞马衔杯纹银壶就是用这种“萨珊金银器凸纹”装饰技法制作出的精品,而具有典型唐代艺术风格的鸳鸯莲瓣纹金碗,其对西方金银器造型的借鉴和改造也体现了唐代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唐人的创新精神。
一面铜镜映千秋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着一面唐代瑞兽葡萄镜,镜背纹饰为形态各异的瑞兽穿梭嬉戏在葡萄藤间,高浮雕、充满生气。瑞兽葡萄镜流行于唐高宗、武则天及唐玄宗时期。这类铜镜将西方葡萄瑞兽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合,被誉为“凝结欧亚大陆文明之镜”,是唐代新出现并最有影响的镜类之一。

关于瑞兽葡萄镜的图案来源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这里的“海兽”并非“海中之兽”。秦汉时期,人们把自己的国土称为“海内”,国土之外的地方统称为“四海”。由于葡萄、狮子等动植物都是从西域传进来的,为了表示它们不是本土产物,所以古代人就在其前面加个“海”字,例如海棠、海石榴、海枣等。还有一种说法是,根据宋人周密在其《云烟过眼录》中的记载,西域贡狮很可能才是海兽葡萄镜中“海兽”的真正原形。狮子原产于非洲和亚洲西部,在东汉时期,作为礼物进贡给汉章帝刘炟,并被奉为辟邪神兽,伫立在各大宅院府门前。
铜镜上的葡萄籽粒每颗不过1至2毫米那么大,但是清晰可辨,惟妙惟肖,据考证,葡萄原产于西亚、北亚一带。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才把它带到中国。葡萄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果实,更让人念念不忘的是用它酿成的酒。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突厥的叶护向唐太宗进献了一种马乳葡萄,紫色、长二尺、籽粒很大,并同时教会了葡萄酒的酿制技术。唐太宗在原来的酿制基础上重新排列组合,酿出了一种八色葡萄酒。葡萄酒是唐朝的时尚饮料,唐朝许多名人都是葡萄酒追捧者。
货币中的丝路故事
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而作为丝绸之路的见证者,丝绸之路上的钱币一直伴随着古丝绸之路的兴衰不离不弃。在大唐西市博物馆中,有一个专题陈列展览“货币中的丝路故事”,展出了来自古丝绸之路沿线48个古国近2000枚金属钱币。这些丝路钱币涵盖了怎样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走进“货币中的丝路故事”陈列展,各式各样的金银古钱币让人目不暇接。这些古钱币从时间上,涵盖了古代中国、古希腊、古罗马、以至于近代的阿富汗、伊朗王国等;从地域概念上讲,它涵盖了欧洲地中海沿岸,中亚、西亚、南亚、阿拉伯,最后到达中国长安。

随着东西方贸易交流的不断增多,在丝绸之路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金银铸币是一种主要的结算方式。由于贵金属体量小,便于结算,并且世界各地都承认金银的价值,这种货币逐渐成为了跨越国家、地域和文化的贸易行为的通用货币。而这种金银货币可以当成贵金属来对待,既可以留存,也可以熔化做成别的东西。
丝绸之路是贸易之路,贸易之路就等于钱币流通之路,所以钱币是丝绸之路历史最直接的见证者,在东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风靡欧洲的“中国制造”
巧夺天工的牙雕制品摆件,色彩绚丽的各式扇子、珐琅器、漆器……2022年7月15日,由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支持,北京坤远文博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两端——海上丝路的东方与西方”特展在西安开幕,展览共展出文物163件(组),让观众通过精美的文物展品和复原场景,在沉浸式的参观体验中,感悟海上丝绸之路的价值及影响,感悟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繁荣的意义。
去年展览开幕时,本报记者在现场采访时看到,具有中西“混搭”风格的展品——深浮雕庭院人物象牙信插,就是典型的西式用品,中式纹饰。信插采用壁挂式,中空放置信件;器身雕着亭台、渔舟往来和市井生活等不同主题的中国庭院人物纹饰,并装饰西方洛可可花卉纹样。信插整体的视觉构图是西方的,但图像的内容却是中国的,这在外销艺术品中十分常见,再现了西方社会对于东方生活的美好想象。
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作为展现国内外艺术珍藏和历史文物的艺术博物馆,围绕“海上丝绸之路”这一主题,以“中国制造品”为契合点,深入发掘并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通过更多元化、更生动、更活泼的展览形式,更好地服务公众,让文物“活”起来。
长安丝路东西风
“汉代的兵器、唐代的点心、西域骆驼、汉人的马、丝绸之路上的丝绸和瓷器……来自西北五省区12家博物馆的140件文物珍品在西安亮相,十分难得。”提起6年前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的那场“长安丝路东西风”文物展,西安文化学者周虎子赞叹不已。

此次展览分为“凿空西域”“佛陀东来”等四个单元。分别展示汉代开通丝路后,中央王朝对西域的经营,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土,两次中国化后于唐代形成的宗教信仰体系。经海上丝路而来的外来文明与中华文明在唐都长安汇聚、融合、升华,形成了超越性的世界文明,以及这些文明成果又通过丝绸之路远播世界各地产生的深远影响。
展出的文物精品有汉景帝阳陵出土的铠甲武士俑、汉代铜铁兵器、灞桥区汉墓出土的中国最古老的纸、甘肃省酒泉市出土的北凉高善穆造石佛塔、宁夏盐池县出土的浮雕胡旋舞石门等。
展览中最大亮点是摒弃了以往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亮宝”的展陈模式,而是以“风”为核心,用文物展现丝绸之路上的变化,呈现中西方的文化风、贸易风和交流风,讲述丝路故事与丝路文明。
在“琉”光溢彩中追寻记忆
一沙一世界,小小的晶莹珠子在火焰的洗礼下,淬炼成一份匠心。在历史的长河中,玻璃的地位曾一度非常高贵,最为独特的是,中国古代玻璃自出现伊始,就与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
2022年5月17日,“丝路琉光——从地中海到长安的古代玻璃艺术展”在西安博物院亮相。展厅里,横跨古埃及、西亚、中亚、东亚各地的360件/组珍贵玻璃器文物穿越历史,汇聚一处,呈现出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和长安地区的多彩文化,以及文化交流互鉴的灿烂历史。

此次展览展品,由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收藏的325件(组)玻璃器,以及西安博物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所藏的35件(组)古代长安地区出土的玻璃器共同构成,参展文物总计360件(组)。这些玻璃器文物,时间跨度从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14世纪,地域跨越古埃及、西亚、中亚、东亚各地。
主办方表示,“丝路琉光——从地中海到长安的古代玻璃艺术展”将让更多观众欣赏到丝绸之路上的珍宝,了解丝绸之路上的故事,成为现代人理解丝绸之路的一把“钥匙”。通过展览对照历史,让观众更直观地理解丝绸之路的文化意义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意义。
文/图 本报记者 赵争耀
大家都在看
-
再次入选国家级榜单!正定又火了一把~ #多彩石家庄 文旅新征程##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多彩旅行·畅游河北#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与马蜂窝联合发布的《中国魅力小城旅游研究报告》,揭晓了国内100座“值得去的小城”榜单。其中,石家庄市正定县以“中 ... 文物之最03-08
-
以“文物之最”为匙,解锁故宫茶世界的宝藏器物! 千年岁月如茶沉浮间沉淀出文明的底色一片茶叶,一盏清茗既注点过唐宋文人的风雅亦浸润过明清雅士的风范故宫·茶世界观茶——茶文化精品文物展正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热展中故宫博物院典藏的众多茶文化瑰宝悉数亮相从 ... 文物之最03-07
-
这件镶嵌绿松石的精美甲骨,蕴藏了哪些重要信息? 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也是我国考古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遗址,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2月26日,位于河 ... 文物之最02-28
-
探索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纪念馆,感受2400多年历史的魅力 大家好,我是Tommy。在随州来到了另外一个景区,就是曾侯乙墓纪念馆,一起看看。这里有一个曾侯乙墓景区的导览图、旅游图,不是很大,也来看看。这属于随州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区的一部分,前面这两个像鼎一样的青铜器 ... 文物之最02-28
-
中国出土黄金文物重量之最 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馆9号展厅,有一件国宝级文物,誉为“镇护之宝”:金兽。金兽,1982年出土于江苏省盱眙县南窑庄,长17.5厘米、宽16厘米、高10.2厘米,重9100克,含金量高达99%,是目前中国出土古代黄金铸器中最重的 ... 文物之最02-28
-
跟着旅行博主房琪打卡石家庄正定古城~ 旅行博主房琪最近来石家庄打卡了河北的这座古城正 定正定古城用古寺古塔环出一段浑身是胆的燕赵历史隆兴寺端坐“东方美神”那是鲁迅形容这座五彩观音像时用的词87版红楼梦荣国府的取景地是它……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房 ... 文物之最12-29
-
石家庄正定隆兴寺:京外名刹之首 宝藏级千年古寺 正定隆兴寺始建于隋,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其中,有六处文物堪称国内之最,摩尼殿被称为“中国古建筑孤例”,倒坐观音被鲁迅先生誉为“东方美神”……走进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千年古刹,了解国宝文物的故事。01正 ... 文物之最12-29
-
山西的一个文物大市,国保单位22处,拥有4个“全国之最” 山西文物资源丰富,且不说运城、大同这些地级市,就连晋城市的高平市,也以惊人的文物数量,令人叹为观止。高平市属于县级市,也是文物大市,据统计,全市不可移动文物157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22处,其中,四个“全 ... 文物之最10-23
-
3000年前古人“搓澡巾”长啥样?商代文物“陶㼽”亮相,看样子摩擦系数挺高 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今天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这是我国首座全景式展现商代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将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陈文物数量之多、类型之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览 ... 文物之最10-23
-
新华全媒+丨文明交流互鉴产生的青铜巅峰 新华社郑州2月22日电(记者桂娟 吴刚)鼎立于洹河之滨的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新馆将于2月26日正式开馆。这是殷墟博物馆新馆的外景。新华社发(安阳市委宣传部供图)“殷墟博物馆 ... 文物之最10-23
相关文章
- 新华全媒+丨文明交流互鉴产生的青铜巅峰
- 原创中国最逆天的文物,曾飞出地球,被誉九大镇国宝”之首
- 三组“世界之最”国宝文物带你溯源中华文明,City不City呀?
- 这座大墓被盗200多次,仍然占据了中国考古学史上五个之最
- 这座梁思成三次拜访的小城,值得所有人去一趟
- 毛主席生前将两盘录音带视为珍宝!走近1970年,感受中国惊天巨变
- 端午假期,河北博物院,我来了
- 看过来!山西这项排名全国第一!
- 近年之最!全国11省500余处文物在洪灾中受损
- 中国文物中的“世界之最”
- 最奇怪的城市随州,五一我去了一趟,有几点实在想不到
- 馆藏在美国的中国文物,样样精品
- 山西现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全国第一 这些文物古迹你知道几个
- “与辉同行”游安阳:甲骨文奇遇记
-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 「隆尧风物」隆尧有个石刻馆
- 世界最“逆天”3大文物,图2“非地球之物”,汉代黑科技上榜
- 25类冷知识,最后两条当牢记
- 武则天墓珍宝之谜揭晓:800吨宝藏为何让盗墓贼望而却步?
- 中国考古界的“奥斯卡”,河南荣膺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最!
热门阅读
-
中国四大名绣世界闻名 苏绣曾是清朝皇宫御用 07-13
-
最经典黄易武侠小说盘点,看一代武侠大师的呕心之作 07-13
-
上古十大神器真实排名,东皇钟第一轩辕剑排第二 07-13
-
骑木马驴为女性设计,尖硬的木桩直接戳入女性下体 07-13
-
江苏最难懂的十大方言 排名第一的曾被用作军事密码 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