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公布!快来为你家乡的红色地标打Call

发布者:军中无细盐 2023-5-25 20:08

广东革命文物的“大家庭”又添“新成员”了!

记者从省文旅厅获悉,广东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日前正式核定公布。名录涉及不可移动文物69处,可移动文物408件/套,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63处,馆藏一级文物41件/套、二级文物79件/套、三级文物288件/套。

到目前为止,共有不可移动文物共1530处,可移动文物共4952件/套列入广东省革命文物名录。

△长岗坡渡槽

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原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杨琪介绍,这次公布的革命文物名录共有三大特点:

一是既重视文物的本体价值,更突出革命文物的属性;二是革命文物的价值高;三是文物涵盖范围广,时间跨度长,内容涵盖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完整历程。

据介绍,自2022年5月以来,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全省革命文物资源调查、核定工作。近年来公众耳熟能详的中央红色交通线、红军长征过粤北、文化名人大营救等相关史实的重要革命旧址,还有不少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遗存,都在这次公布的革命文物名录榜上有名。

记者注意到,本次共有17个地市的文物入选广东省第二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其中梅州入选文物数量最高(12处),韶关紧随其后(9处),广州、惠州、潮州均有6处入选。

而在广东省第二批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中,共11个地市的文物入选,其中中山以132件/套文物数量位居第一,河源以91件/套位居第二,汕尾则有64件/套入选。

哪座城市的革命文物最值得“打卡”?来为你的家乡“红色地标”打Call!(可多选) 广州 深圳 惠州 东莞 中山 揭阳 云浮 韶关 汕头 佛山 河源 梅州 汕尾 湛江 茂名 肇庆 潮州 江门 提交

新上榜的“红色地标”都有哪些?事不宜迟,跟着小南一起来先睹为快!

莲花山邓小平铜像

年代:2000年

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

莲花山邓小平铜像

简介:莲花山邓小平铜像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红荔路6030号莲花山山顶,是全国第一座由中央批准,以城市雕塑形式竖立的邓小平铜像,由雕塑家滕文金历时七年所作,2000年11月14日揭幕。

铜像见证了深圳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寄托了人民对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建立经济特区的倡导者邓小平同志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

孺子牛雕塑

年代:1984年

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

孺子牛雕塑

简介:孺子牛雕塑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中共深圳市委大院门前,由雕塑家潘鹤创作,1984年7月27日落成,并荣获第六届全国美术展金奖。1999年,雕塑由深圳市委大院内迁至大门外花坛,见证了深圳特区30多年来的创业历程。

孺子牛雕塑象征了特区建设者勇于开拓、大胆创新、无私奉献、奋勇前进的创业精神,对于弘扬特区改革、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作庐(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梅县接送站旧址)

年代:1942年

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地址:梅州市梅县区

作庐(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梅县接送站旧址)

简介:作庐位于梅州市梅县区畲江镇连江村,建于1941年,为陈炳传故居。

作庐坐北向南,平面布局为曲尺形,砖木二层结构,三合土夯墙,屋顶为悬山式与四面坡组合。主体建筑两侧用鹅卵石垒筑成硬山式炮楼,是为掩护文化名人而筑。

陈炳传,梅县早期中共党员及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人之一。1942年陈炳传奉香港党组织指示将邹韬奋等文化名人接到作庐隐居,故称为“邹韬奋同志避难所”。作庐对开展梅县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研究地方革命斗争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东湖旅店(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惠城接送站旧址)

年代:1942年

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地址:惠州市惠城区

东湖旅店(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惠城接送站旧址)

简介:东湖旅店位于惠州市惠城区桥东街道水东东社区上塘街70号,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为惠州爱国人士翟雨亭所建,坐西北朝东南,三层半砖混结构、青砖墙体,建筑占地面积299平方米,是惠州民国时期西式风格建筑经典之作。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军入侵惠州后,屋主将该建筑开辟为东湖旅店。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后,滞留香港的中国文化名人和爱国人士于1942年被陆续转移内地。通过惠州东湖旅店转移至大后方的有茅盾、邹韬奋、张友渔等100余人。

东湖旅店作为中国文化名人秘密大营救的惠州接送站,成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见证地,为研究近现代革命史提供了特别重要的实物资料。

五山红军长征临时指挥所旧址

年代:1934年

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地址:韶关市乐昌市

五山红军长征临时指挥所

简介:五山红军长征临时指挥所位于韶关市乐昌市五山镇麻坑村委会中山书院。书院始建于清代,民国时期曾作国民党的乡公所。建筑为泥砖墙瓦面,共2层,房4间,占地面积111平方米。

1934年11月,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实行长征,突破敌人的第一、二道封锁线后进入乐昌五山地带。中央命令红一军团从九峰打过去,掩护中央纵队从九峰山以北至五指峰之间安全通过。

红一军团11月6日3时到达麻坑墟时,麻坑墟的敌军乡公所(中山书院)被红一军团占领,并利用其作临时指挥所。该地作为红军经过广东境内的临时指挥场所之一,对研究红军长征的斗争历程有重要的价值和纪念意义。

雪梅祖祠

年代:清

类型:古建筑

地址:韶关市南雄市

雪梅祖祠

简介:雪梅祖祠位于韶关市南雄市界址镇赵屋村委会洋街村,始建于清代。

水口战役结束后,1932年7月中旬,红三军团一部曾驻居在界址洋街村的雪梅祖祠内,红军宣传队在祖祠门廊左侧墙壁上抄写了《告敌方士兵歌》,揭露、讽刺国民党反动军队欺压人民,欺骗士兵的罪恶。

雪梅祖祠为当地著名古祠堂,是粤北祠堂建筑的重要实例,檐廊斗拱等做法较为少见,对研究岭南祠堂建筑形制、建造工艺等提供了重要素材,又遗有红军宣传标语,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上朔村《当红军歌》题壁

年代:1929-1934年

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地址:韶关市南雄市

上朔村《当红军歌》题壁

简介:上朔村《当红军歌》题壁位于韶关市南雄市油山镇上朔村徐氏祠堂门廊的左侧墙壁上。

上朔村是南雄著名的老区村。1929年至1934年,红军多次进出上朔村,《当红军歌》正是当时红军传播革命思想的重要见证。歌曲占壁高1.5米,宽1.4米,墨水书写在青砖墙。题壁歌谣曲、词完整,书写工整。

上朔村《当红军歌》题壁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我军转战粤北的光辉见证,生动体现了军民鱼水情的历史场景,是研究中国工农红军转战粤北的宝贵革命史料,在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传承方面有重要意义。

看到这里,不得不让人感叹: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广东真不愧为革命文物延续年代最长、序列最完整、种类最齐全的省份

革命文物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财富。每件文物背后都蕴含着南粤人民百年红色基因,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峥嵘岁月。让革命文物更好地传史育人,是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宗旨。

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想知道广东革命历程有多“威水”?大家不妨根据名录按图索骥,亲自体验一场难忘的“红色之旅”吧!

【南方+记者】杨逸 黄堃媛

【作者】 杨逸;黄堃媛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