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珍贵文物之最(四)
◆文 / 温英杰
对于文物,沈从文先生曾讲“把它们的时代、式样和出土地区都弄清楚后,我们可以得到许多知识。如联系它们的社会背景和发展关系,也可为我们解决一些过去没有明白的历史问题,并启发我们。”文物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承载着文明,传承着历史与文化。为保护好这些文物,特别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国家文物局先后公布了195件禁止出国(境)展览的一级文物名单,本期继续为读者介绍。
54角形玉杯
西汉时期,1983年西汉南越王赵眛墓出土。
杯通高18.4厘米,口径5.8-6.7厘米,壁厚0.2-0.3厘米,重372.7克。外形如兽角,通体由一整块青白玉雕琢而成,杯壁厚薄均匀,局部有红褐色浸斑。杯口呈椭圆状,口沿上微残,整体造型由杯口至杯尾逐渐收拢,近底处成卷索形回缠于器身下部。纹饰自杯口沿处起为一立姿夔龙,龙体修长,向后展开,绕着器身回环卷缠,生动逼真。夔龙纹饰的空白处用单线勾连雷纹做填充补白。杯体打磨细致,历经两千多年仍有温和恬润的光泽。
相传犀牛角的酒杯可以溶解毒物,玉虽不能解毒,但南越国的玉匠却借题发挥,就着一整块石头的形状施刀,雕成角形玉杯。杯不设底座,无法直立,酒一但倒入,只能从一人手中递出,一饮而尽,这也反映了南越时期的饮酒习俗和器物主人嗜酒的爱好。杯身纹饰综合运用阴线刻、浅浮雕、高浮雕及圆雕等多种玉雕技法,并融合多民族文化特色,使角形玉杯成汉代首屈一指的玉器精品,也是中国唯一一件汉代杯形玉器。
角形玉杯的这些特点,和物主南越王赵眛息息相关。赵眛为西汉时期第二代南越王,是第一代南越王赵佗的孙子,南越太子赵仲始的儿子。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赵佗去世,因赵眜的父亲赵始早已亡故,所以南越群臣拥立赵眜继承王位,史称南越文王。在位期间,他尊重百越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制定了各种政策来推动各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他还特别重视对中原文化的学习,受西汉中原文化的影响较深,和中原的帝王一样,特别重视死后墓葬的规制,陪葬物品极尽奢华。角形玉杯作为陪葬品之一,被发现时就放在墓主尸体的头部,显然是其生前的珍爱之物。
现藏于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
55《人物龙凤帛画》
战国中期晚段,1949年长沙东南郊楚墓出土。
帛画高31厘米、宽22.5厘米,质地为深褐色平纹绢。《人物龙凤帛图》画面布局分上、中、下三层。上层绘一龙一凤,凤引颈昂首、展翅向上,为奋爪迈进之态,龙头生双角、身躯蜿蜒,呈腾跃飞升之势;中层绘一高髻细腰、广袖长裙、合掌侧身而立的贵族女子;下层绘一弯月状物,或以为是引魂升天的独木灵舟。绘画手法以黑线勾描为主,间以单色平涂,线条流畅舒展,形象勾勒形神兼备,尤其是龙、凤的动态渲染和人物的静态刻画,对比鲜明,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人物龙凤帛画》又名《晚周帛画》《夔凤美女图》,是葬仪中使用的“魂幡”,也就是《三礼》中所记载的“铭旌”,属于非衣性质的绘画作品。画中的“凤鸟”是楚人图腾文化体现。在楚文化中,凤鸟一是祖先的象征,二是沟通天地的使者。《楚辞•招魂》有“像设君室”的话语,明确记载战国时期已经有为死者绘制肖像以招魂的风俗。《人物龙凤图》的创作目的是使墓主人能被引领升天或在阴间继续阳世繁华的生活。画中的女主人,细腰、宽袖、长裙的楚国贵妇服饰特点,也是“楚王爱细腰”的审美风尚。《人物龙凤帛画》是我国发现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人物肖像画之一。
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
56《人物御龙帛画》
战国中晚期,1973年长沙子弹库一号墓出土。
帛画长37.5厘米,宽28厘米,上端有竹轴,轴上有丝绳,是一幅可以垂直悬挂的“魂幡”。画中描绘了墓主人宽袍高冠、侧身直立、腰佩长剑,正在安然地御龙而行。龙首轩昂,龙身则弯卷成一舟形,龙尾翘起。龙尾上端立一凤鸟,长颈,单腿独立作长鸣状。龙体下方有一游动的鲤鱼,闭嘴张目,似随龙一同向前游行。墓主人上方有天盖一顶,天盖上三缕缨络与墓主人的冠带一起随风向后飘动,可见墓主人正御龙飞升的前行动势。
根据楚人丧葬传统,认为人死后“魂”升天、“魄”入土,故楚人用“魂幡”招魂归来。《人物御龙帛画》体现了古代葬制中招魂安魄的做法,形象又具体,与《人物龙凤帛画》相比,画中的天盖和鲤鱼的同时出现,也暗示楚人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变化,天上世界、地下世界的观念进一步明确。
这幅帛画布局精当、比例准确、用笔细劲、线条流畅,人物形象刻画生动传神,神情宛然;服饰线条流畅舒展,完美地表现了长袍的质感和飘逸的状态,被称为中国早期肖像画的杰出代表,人们将其与《人物龙凤帛画》一起并称为先秦绘画艺术中的双璧。
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57直裾素纱禅衣
西汉时期,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禅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袖口宽27厘米、腰宽48厘米,衣重仅49克,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交领、右衽、直裾。面料为素纱,是单经单纬丝交织而成的方孔平纹丝织物,纬丝强拈,拈向一致;经丝弱拈,拈向交错,因而禅衣幅面形成自然皱纹。经密度每厘米有58至64根纱,纬密度每厘米有40至50根纱,密度较为稀疏,透空率为75%左右,每平方米纱料仅重15.4克,质地非常轻薄,古人形容其“轻纱薄如空”“举之若无”。
素纱襌衣轻薄而透明,按史书《诗经•郑风•丰》:“衣锦衣,裳锦裳。”按记载或常识推理,应该是套在色彩艳丽的丝绵袍外,使丝绵袍上华丽的花纹多一分欲露又掩的朦胧之美。这不仅增强了衣饰的层次感,更衬托出锦衣的华美与尊贵,符合中国人不事张扬、含蓄、内敛的传统审美情趣。
直裾素纱禅衣是汉代著名的“雾毂”,制织素纱所用的原料纤度较细,表明当时的桑蚕丝品种和生丝品质都很好,缫丝织造技术也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直裾素纱禅衣是存世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最轻薄的一件纺织珍品,在中国古代丝织史、服饰史和科技发展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58马王堆一号墓木棺椁
西汉初期,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马王堆汉墓是身份显赫的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的家族墓地,共有3座。其中马王堆一号墓,墓主人“辛追”为利仓之妻。该墓出土的棺椁共有四层,层层相套,置于木椁中间的棺室中,依次为黑地彩绘棺、朱地彩绘棺、锦饰内棺,除最外层的木椁外,其余均有华丽装饰。
黑地彩绘棺,长256厘米,宽118厘米,通高114厘米,为马王堆一号汉墓木椁中出土的四层木棺中的第二层,棺为梓木。棺内涂朱漆,右侧板内壁中上部的朱漆面上,有黑漆勾出的奔马和人,笔画草率,勉强成形。棺的外表,以黑漆为地,彩绘奔放的流云,以及仙人、神怪、禽兽,构成了一个奇幻的仙境。云纹的轮廓线显著高起,这是汉代新兴的堆漆装饰技法,立体感强,具有浮雕的艺术效果。
朱地彩绘棺,长230厘米,宽92厘米,通高89厘米,为马王堆一号汉墓木椁中出土的四层木棺中的第三层,棺为梓木,通体内外髹朱漆。外壁在朱漆上用青绿、粉褐、藕褐、赤褐、黄白等明亮的颜色,绘有龙虎相斗、双鹿腾云、双龙穿壁,以及仙人、云气、仙鹿等,整幅画面充满海外仙山与神仙洞府的迷离气氛,以此表达吉祥升仙的主题。
锦饰内棺,长202厘米,宽69厘米,通高63厘米,为马王堆一号汉墓木椁中出土的四层木棺中的第四层,棺内修朱漆,棺外髹黑漆。盖棺之后,在黑漆层外面,横缠了两道宽12厘米的帛束,每道六七层。然后在棺的盖板和四壁板上,分别粘贴一层带菱形勾连纹的贴毛锦。壁板外所贴菱花贴毛锦的周边,又加饰一条宽12厘米的铺绒绣锦,中间又横贴一道,即贴成“日”字形。
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59马王堆一号墓T型帛画
西汉时期,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整个帛画上部宽92厘米,下部宽47.7厘米,长205厘米,是出殡时张举的“魂幡”,表达引魂升天之意。出土时,覆盖于马王堆一号墓中的棺椁内棺的盖上。T型帛画的画面分上、中、下三部分,分别代表天上、人间和地下。最上端描绘的是神话传说中的天国景象:正中人首蛇身的女子是上天的主宰神女娲,左右各画有五只神鸟,右上角绘有扶桑树,树梢有一轮红日,里立有太阳神;金乌树枝间还有八个小太阳。中间画的是墓主人在世时的生活写照:华盖下的老年贵妇拄杖而立,她就是墓的主人,利仓的妻子。贵妇的前面有两个着刘氏冠的男子在跪献某物,后有三个婢女相送。中段的下端,玉璧垂磬,彩帛帐幔分飘左右,其下有七个着刘氏冠的男子分左四右三拱手而坐,中间有鼎壶等食具,画面最前边还陈置了一排鼎壶,表现了“列鼎而食”的奢侈场面。下部描绘的是神话传说中的阴间场景:一未着衣男子(郭沫若称是“禺强”)双手托起象征大地的平板,脚踏双鱼,空白处还画有青白二龙,左右各画一龟,背驭猫头鹰(也叫鸱龟),巨人前面还有一些水族在游弋,古时认为大地是浮于海上的,故地下部分多画以水族。
整个帛画制作精美、色彩鲜艳、线条流畅,而且以神话与现实、想象与写实交织而成的诡异绚烂场景为构图,充分反映了汉初绘画艺术的风格和成就,极具文化内涵,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描写西汉当时现实生活的大型作品。相较于《人物御龙帛画》和《人物龙凤帛画》中描绘的墓主人升天内容,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T型帛画则描绘了天上、人间、地狱三界,内容更复杂,表明了古人宗教信仰的不断演进及绘画技巧的不断提高。
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60红地云珠日天锦
北朝时期,1983年青海都兰县热水乡血渭吐番墓出土。
锦幡残片,长48厘米、宽28厘米。组织为1:1平纹经锦,图案以日天(太阳神)及狩猎纹为主,并织有“去”“昌”等文字。此织物为现存最早的锦幡残片,带有浓郁的异域风格,十分珍贵。
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61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纸本
西夏时期,1991年宁夏贺兰县拜寺沟方塔出土。
《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本续”简称“续”,意为“藏密经典”,共计9册、220多页,约10万字,白麻纸,蝴蝶装,封皮贴有书签,是一部保存较好的木刻藏传佛教经典西夏文译本。完本者有封皮、扉页,封皮左上侧贴有刻印的长条书签,书名外环以边框;封皮纸略厚,呈土黄色,封皮里侧另背一纸,有的纸为佛经废页,背时字面向内。全页版框纵30.7厘米,横38厘米,四界有子母栏,栏距上下23.5 厘米,无界格,半面左右15.2 厘米。版心宽 1.2 厘米,无象鼻、鱼尾。上半为书名简称,下半为页码,页码有汉文、西夏文、汉夏合文三种形式。页面每半面十行,每行二十二字,每字大小1厘米左右。通篇字体繁复、周正、秀美。
公元1227年西夏灭亡后,西夏文字逐渐失传,西夏的历史文化也更加模糊不清,西夏被后人称为“神秘的王朝”,西夏文字素有“天书”之称。《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是目前中国考古发掘出土的西夏文印刷品里保存比较完整、数量比较多的一次。它不但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更是一本真正的木活字印本实物。它的发现证明了我国的木活字印刷术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将我国木活字的发明和使用时间提早了一个朝代,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之一,对研究中国印刷史和古代活字印刷技术具有重大价值。
现藏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62青花釉里红瓷仓
元代,1974年景德镇市郊凌氏墓出土。
仓楼通高29.5厘米,横宽20.5厘米,进深10.3厘米,重3.27公斤,为谷仓模型。仓顶是庑殿重檐顶,红柱,瓦由釉里红点彩串珠组成。两旁作亭式,稍低于仓顶。整个楼阁,形式上是一座宴乐厅。上楼的四周有高2厘米的小栏杆,中有隔墙,分为前、后。前楼内置宝座,宝座两侧各有一人双手执翣,座前有二人舞蹈。后楼与前楼相通,有一支四人乐队,执腰鼓、琵琶、萧等,正在演奏。正楼两侧的旁楼也各置有栏杆。
楼阁四周有四柱,饰红色,四柱之内为仓。正面有门,门旁还有二人,手执棍棒,身着红彩白色衣衫,为护仓侍俑。门上及两侧有青花书写对联一副:“禾黍丰而仓廪实,子孙盛而福禄崇”,横批“南山宝象庄五谷之仓”。两侧壁用釉里红书写,左侧“凌氏墓用”,右侧“五谷仓所”。楼阁背面、楼层中间以青花书写159字墓志铭一篇。志文用青料写在白底上,呈蓝灰色,笔画重者呈褐色。全仓部分施影青釉,部分施红釉,并以青、红彩绘点缀装饰。青料呈蓝灰色,釉里红呈紫红或红褐色,色彩调配庄重,使整个楼阁亭台浑然一体,凝重秀丽。楼阁高低相错,主次有序,充分表现了元代江南木结构建筑的特色。
青花釉里红瓷仓,又称红釉堆塑楼阁式仓,是元代瓷器珍品,属于随葬明器。这件青花釉里红瓷器物有明确纪年的样式,迄今仅此一件。按照古代建筑规制,在屋顶基本式样中以庑殿顶规格为最高,仅用于皇宫和庙观,这件重檐庑殿顶更是建筑样式顶级规格。
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院。
63《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砖印模画
南朝时期,1960年南京西善桥南朝墓葬出土。
砖画长244厘米,宽88厘米,由300多块古墓砖组成,出土时分东西两块,一块为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四人,另一块为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四人。画中八人席地而坐,或抚琴啸歌,或颔首倾听,人物之间以树木相隔,完美地体现了对称美学。砖画人物清瘦飘逸,脸庞俊秀,画笔的线条圆转流畅,更显得人物简约玄澹,展现出那个时代特有的艺术风格。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社会最动荡、政治最黑暗的时期之一,但同时也是继春秋战国之后又一个思想解放、文化多元的时期。战乱分裂带来的灾难和死亡颠覆了儒术独尊的局面,儒学、道教和佛教开始融合,价值取向从修齐治平转向独立和自由,魏晋玄学和名士之风因此兴起。士人喜清谈鄙实务,乐山水赏会,爱饮酒服散。
魏晋时期以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为代表的风流名士,因不满暴政,逍遥山林,谈玄醉酒,长歌当哭,不与统治者合作,世称“竹林七贤”。其中嵇康为“七贤”之首,据文献中记载,他“博综伎艺,于丝竹特妙”且常“弹琴咏诗,自足于怀”。阮籍,好饮酒,且“嗜酒能啸”,“啸”是指把手指放在嘴里吹口哨,所以在“七贤”之中,有“嵇琴阮啸”之说。山涛也极能饮酒,《山涛传》中有其“饮酒至入斗方醉”的记录。王戎,文献记其“雅好老庄之学,庄周着内外数十篇……秀乃为之隐解,读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时也”。刘伶也好酒,且嗜酒如命,“止则操卮执觚,动则契盍提壶”,大杯小盅。阮咸,通音律,善弹琵琶(一种被称为“阮”的弹拨乐器),相传这种乐器就是由阮咸发明。由于“七贤”在当时热衷于清谈和玄学,崇尚空灵之道,而玄学中又掺杂了许多“怡悦情性”“自我陶冶”“洗心养身”“自喻适志”的道教因素,颇受知识分子的喜好。“七贤”谈吐不俗,洒脱倜傥的人生观博得了很多知识分子的赞赏,久之,便形成了所谓的“魏晋风度”,“七贤”成了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而图中的这第八个荣启期是春秋时期人物,早于“七贤”许多年。由于他的性格与“七贤”极为相似,又被时人誉为“高士”,所以南朝人故将荣启期和“七贤”画在一起,除了绘画构图上对称的需要外,荣启期更有为“七贤”之楷模的寓意。画中的荣启期,腰系绳索,端坐向前,鼓琴而歌,似乎在讲学,神态威严。研究人员指出:“荣启期在八人中是唯一披发的,而另外七人则系发髻,这也是一大不同。”
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大家都在看
-
跟着旅行博主房琪打卡石家庄正定古城~ 旅行博主房琪最近来石家庄打卡了河北的这座古城正 定正定古城用古寺古塔环出一段浑身是胆的燕赵历史隆兴寺端坐“东方美神”那是鲁迅形容这座五彩观音像时用的词87版红楼梦荣国府的取景地是它……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房 ... 文物之最12-29
-
石家庄正定隆兴寺:京外名刹之首 宝藏级千年古寺 正定隆兴寺始建于隋,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其中,有六处文物堪称国内之最,摩尼殿被称为“中国古建筑孤例”,倒坐观音被鲁迅先生誉为“东方美神”……走进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千年古刹,了解国宝文物的故事。01正 ... 文物之最12-29
-
山西的一个文物大市,国保单位22处,拥有4个“全国之最” 山西文物资源丰富,且不说运城、大同这些地级市,就连晋城市的高平市,也以惊人的文物数量,令人叹为观止。高平市属于县级市,也是文物大市,据统计,全市不可移动文物157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22处,其中,四个“全 ... 文物之最10-23
-
3000年前古人“搓澡巾”长啥样?商代文物“陶㼽”亮相,看样子摩擦系数挺高 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今天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这是我国首座全景式展现商代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将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陈文物数量之多、类型之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览 ... 文物之最10-23
-
新华全媒+丨文明交流互鉴产生的青铜巅峰 新华社郑州2月22日电(记者桂娟 吴刚)鼎立于洹河之滨的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新馆将于2月26日正式开馆。这是殷墟博物馆新馆的外景。新华社发(安阳市委宣传部供图)“殷墟博物馆 ... 文物之最10-23
-
三组“世界之最”国宝文物带你溯源中华文明,City不City呀? 屹立千年不到,“世界三大奇塔”之一在应县!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中国智慧”让世界惊叹。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上班通勤”必经之桥,竟然也会堵车?“海马祥云”石雕壁画再现北宋东京城的繁荣与恢弘。 ... 文物之最07-21
-
这座梁思成三次拜访的小城,值得所有人去一趟 你好,我是阿慕,一名行走天涯的旅行爱好者|分享旅行故事,好玩的地方 这里不仅有雄伟壮观的古城墙,还有众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古寺,古塔。 踏入正定古城,阿慕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千年前的繁华盛世。 ... 文物之最07-12
-
毛主席生前将两盘录音带视为珍宝!走近1970年,感受中国惊天巨变 毛主席堪称是中国航天事业最大的推动者和支持者,他高瞻远瞩、决心坚定,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成功升空,这是新中国科技力量的伟大体现,也是毛主席英明领导与 ... 文物之最07-10
-
看过来!山西这项排名全国第一! 7月23日,据新华网微博消息,山西现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全国第一。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的山西,现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走在山西的地界上,不仅能看到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平遥 ... 文物之最06-11
-
中国文物中的“世界之最” 装饰之最各色釉大瓶是乾隆时期景德镇官窑烧造的,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高86.4厘米,口径27.4厘米,足径33厘米。洗口,长颈,瓜棱鼓腹,胫部内收,圈足外撇,颈部一对夔龙耳。器身自上而下装饰的釉、彩达17层之多,各种 ... 文物之最05-09
相关文章
- 毛主席生前将两盘录音带视为珍宝!走近1970年,感受中国惊天巨变
- 端午假期,河北博物院,我来了
- 看过来!山西这项排名全国第一!
- 近年之最!全国11省500余处文物在洪灾中受损
- 中国文物中的“世界之最”
- 最奇怪的城市随州,五一我去了一趟,有几点实在想不到
- 馆藏在美国的中国文物,样样精品
- 山西现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全国第一 这些文物古迹你知道几个
- “与辉同行”游安阳:甲骨文奇遇记
-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 「隆尧风物」隆尧有个石刻馆
- 世界最“逆天”3大文物,图2“非地球之物”,汉代黑科技上榜
- 25类冷知识,最后两条当牢记
- 武则天墓珍宝之谜揭晓:800吨宝藏为何让盗墓贼望而却步?
- 中国考古界的“奥斯卡”,河南荣膺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最!
- 2500年前的美食家“曾侯乙”
- 这个专家眼中的古代“坦克”,战力究竟有多强?
- 从“一片甲骨”到地下古城,在殷墟遥望一个王朝的背影
- 与殷墟博物馆约一场数字穿越
- 她本比妇好更显赫:多少殷商历史被吞进了肚中
热门阅读
-
中国四大名绣世界闻名 苏绣曾是清朝皇宫御用 07-13
-
最经典黄易武侠小说盘点,看一代武侠大师的呕心之作 07-13
-
上古十大神器真实排名,东皇钟第一轩辕剑排第二 07-13
-
骑木马驴为女性设计,尖硬的木桩直接戳入女性下体 07-13
-
江苏最难懂的十大方言 排名第一的曾被用作军事密码 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