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殷墟博物馆约一场数字穿越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陈茜】近日,殷墟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一个3000多年前的古老王朝仿佛又重现身影。在这座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殷墟百年考古取得的巨大成果向世人讲述着“大邑商”的悠久故事。

2024年3月1日,殷墟博物馆新馆。青铜器、陶器、甲骨、玉器等近4000件套文物集中公开展示。(视觉中国)
考古还原腐烂成泥的马车
殷墟博物馆新馆占地262.5亩,建筑规模5.1万平方米,展厅面积约2.2万平方米,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其中,3/4以上的珍贵文物属于首次亮相,还有一系列考古新成果是首次展示。新馆展陈文物数量之庞大、类型之齐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览之最。
例如,车马遗迹专题展厅展出了在殷墟出土的近百辆马车中的23辆车,绝大部分都是两马拉车的形制。这是中国目前出土最早的马车,也是全国首次对商代马车如此大规模的展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毓灵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些车看上去像都是土一样,但其实是因为这些木质的车历经千年早已腐烂成泥,考古学家就是靠这些泥里的木质纹理,一点点将它们清理了出来。所以说发掘清理马车一直是中国考古技师的一项绝活儿。殷墟出土的马车是珍贵文物,清理结束后一般会对其中保存完好者进行加固、套箱,整体搬迁至室内进行保护和展示。
据殷墟博物馆馆员介绍,商文明在很多方面都属于世界领先水平。除了马车之外,在青铜铸造方面也很先进。现藏于殷墟博物馆的司母辛鼎吸引了很多游客驻足观看,鼎内壁清晰刻有“司母辛”三字铭文。据了解,“辛”是商王武丁之妻妇好的庙号,“母辛”是子辈对其的称谓。有专家推测,这可能是妇好的孩子为了祭祀母亲而铸造的一个鼎。
此外,新馆还有“最壕甲骨”,即我国博物馆现存唯一一件文字镶嵌绿松石的甲骨。这件甲骨记录了商王与军队巡视捕猎的事件,珍贵之处在于其文字内镶嵌有绿松石,彰显商王权威之余,也使整片甲骨显得十分华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殷墟博物馆馆长陈星灿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殷墟作为我国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其在世界考古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以殷墟为代表的商文明是中华文明溯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上一个高度发达的亚洲文明。
甲骨记刻3千年前的浪漫
新馆外观设计以《诗经·商颂》为源,以绿野草台、鼎立大地、层叠深邃、青铜装裹为形。很多参观者告诉记者,该馆的外形设计非常端庄大气,青铜色的墙壁十分有特色,有种穿越到商代的感觉。
多位专家强调,殷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自1928年开始的殷墟发掘,不仅开启了殷商作为信史的研究序幕,也拓展了甲骨学研究新领域。
殷墟博物馆新馆有一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技术,赋予文物、文献、甲骨记载等新的时代表达方式。腾讯数字文化闫国君告诉记者,在“甲骨特展”中,展项结合16片实体甲骨的展示,利用高清投影大屏、互动小屏幕的同步展示,以数字化的方式全方位地探索甲骨上的刻痕信息,通过运用甲骨高精三维模型、高清图像、增强微痕图等最新图像技术,将每片甲骨的正反面图像进行对比,让观众可以深入了解每片甲骨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在展馆中,还有甲骨文的立体展示。

殷墟博物馆内,甲骨文的立体展示。(视觉中国)
作为甲骨文的故乡,殷墟遗址先后出土了上万件甲骨文。甲骨是商人占卜的主要材料,是考古学家研究商文化的重要依据。甲骨也记载着中国古人的浪漫情怀,比如殷墟出土了许多的甲骨卜辞,记载了在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去世之后,商王武丁还在卜卦问妇好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好不好。这揭秘了3000多年前,商王武丁和妇好是一对爱侣。妇好不仅仅是商王武丁的爱妃,也是一名战功赫赫的“女将军”,据甲骨文记载,妇好还曾经率领13000人去打仗,并且取得了胜利。
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目前,新馆承担起收集散落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甲骨文的重任,未来也会成为甲骨文数字化成果展示的最大数据库。
海外收藏多少流失商文物
在3层“世界的商文明”展厅,展览详细记载了流失到海外的商时期珍贵文物,比如青铜器、甲骨文等。其中一个名为“你在他乡还好吗”的展区展示了流失在海外的商代文物所在的博物馆,大英博物馆被列在了第一位,展板显示大英博物馆目前收藏商代文物800件。据了解,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以及日本是中国商代文物的主要流散地。其中,对于流失海外的甲骨的数据记录十分精确,如英国收藏有3377片、美国收藏1882片,日本收藏12762片等。
在商文物流失海外的数量与流散途径的解说处,游客纷纷驻足,认真了解这些文物如何从盗宝人手中经过层层错综复杂的关系,最终流失到海外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和大学,很多游客看过之后都对这些流失的文物表示惋惜和痛心。
该展厅内容设计的策展人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唐际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当年抢劫文物与征集文物者俱已逝去,而经过他们流失海外的文物仍然在遥远的地方滞留。直视本国文物寄居海外的现实,思考如何利用海外流失文物服务国人,或许是当下较具现实意义的工作。例如,与海外藏家共同研究、合组展览,中外博物馆间相互借展、交换重复藏品或许都是利用海外流失文物的方法。数字技术的发展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比如3D打印、虚拟现实技术都正在被应用到考古文博领域中来,使我们能够更便捷地研究、展示和欣赏万里之遥的藏品。
赵清荣对记者表示,在殷墟博物馆新馆建设中,特别是“世界的商文明”展陈过程中,中方团队得到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旧金山亚洲艺术馆、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英国国家博物馆、日本泉屋博物馆等世界其他博物馆的大力支持,他们为“世界的商文明”展览提供了殷墟文物在本馆的相关资料。一些海外高校教授也为展览内容、形式设计提出过很好的建议。
唐际根告诉记者,目前海外的博物馆和考古专家对于中国关于殷墟遗址以及商文明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研究很感兴趣,渴望有更多的交流机会。美国弗利尔美术馆东亚部主任基斯·威尔逊也认为,新馆不仅会吸引更多的目光,也将激发更多游客对殷墟世界遗产的兴趣。日本天理大学教授内田纯子表示,殷墟博物馆新馆“将成为研究中国和亚洲人类社会和文化的中心地。”
大家都在看
-
再次入选国家级榜单!正定又火了一把~ #多彩石家庄 文旅新征程##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多彩旅行·畅游河北#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与马蜂窝联合发布的《中国魅力小城旅游研究报告》,揭晓了国内100座“值得去的小城”榜单。其中,石家庄市正定县以“中 ... 文物之最03-08
-
以“文物之最”为匙,解锁故宫茶世界的宝藏器物! 千年岁月如茶沉浮间沉淀出文明的底色一片茶叶,一盏清茗既注点过唐宋文人的风雅亦浸润过明清雅士的风范故宫·茶世界观茶——茶文化精品文物展正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热展中故宫博物院典藏的众多茶文化瑰宝悉数亮相从 ... 文物之最03-07
-
这件镶嵌绿松石的精美甲骨,蕴藏了哪些重要信息? 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也是我国考古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遗址,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2月26日,位于河 ... 文物之最02-28
-
探索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纪念馆,感受2400多年历史的魅力 大家好,我是Tommy。在随州来到了另外一个景区,就是曾侯乙墓纪念馆,一起看看。这里有一个曾侯乙墓景区的导览图、旅游图,不是很大,也来看看。这属于随州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区的一部分,前面这两个像鼎一样的青铜器 ... 文物之最02-28
-
中国出土黄金文物重量之最 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馆9号展厅,有一件国宝级文物,誉为“镇护之宝”:金兽。金兽,1982年出土于江苏省盱眙县南窑庄,长17.5厘米、宽16厘米、高10.2厘米,重9100克,含金量高达99%,是目前中国出土古代黄金铸器中最重的 ... 文物之最02-28
-
跟着旅行博主房琪打卡石家庄正定古城~ 旅行博主房琪最近来石家庄打卡了河北的这座古城正 定正定古城用古寺古塔环出一段浑身是胆的燕赵历史隆兴寺端坐“东方美神”那是鲁迅形容这座五彩观音像时用的词87版红楼梦荣国府的取景地是它……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房 ... 文物之最12-29
-
石家庄正定隆兴寺:京外名刹之首 宝藏级千年古寺 正定隆兴寺始建于隋,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其中,有六处文物堪称国内之最,摩尼殿被称为“中国古建筑孤例”,倒坐观音被鲁迅先生誉为“东方美神”……走进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千年古刹,了解国宝文物的故事。01正 ... 文物之最12-29
-
山西的一个文物大市,国保单位22处,拥有4个“全国之最” 山西文物资源丰富,且不说运城、大同这些地级市,就连晋城市的高平市,也以惊人的文物数量,令人叹为观止。高平市属于县级市,也是文物大市,据统计,全市不可移动文物157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22处,其中,四个“全 ... 文物之最10-23
-
3000年前古人“搓澡巾”长啥样?商代文物“陶㼽”亮相,看样子摩擦系数挺高 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今天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这是我国首座全景式展现商代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将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陈文物数量之多、类型之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览 ... 文物之最10-23
-
新华全媒+丨文明交流互鉴产生的青铜巅峰 新华社郑州2月22日电(记者桂娟 吴刚)鼎立于洹河之滨的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新馆将于2月26日正式开馆。这是殷墟博物馆新馆的外景。新华社发(安阳市委宣传部供图)“殷墟博物馆 ... 文物之最10-23
相关文章
- 新华全媒+丨文明交流互鉴产生的青铜巅峰
- 原创中国最逆天的文物,曾飞出地球,被誉九大镇国宝”之首
- 三组“世界之最”国宝文物带你溯源中华文明,City不City呀?
- 这座大墓被盗200多次,仍然占据了中国考古学史上五个之最
- 这座梁思成三次拜访的小城,值得所有人去一趟
- 毛主席生前将两盘录音带视为珍宝!走近1970年,感受中国惊天巨变
- 端午假期,河北博物院,我来了
- 看过来!山西这项排名全国第一!
- 近年之最!全国11省500余处文物在洪灾中受损
- 中国文物中的“世界之最”
- 最奇怪的城市随州,五一我去了一趟,有几点实在想不到
- 馆藏在美国的中国文物,样样精品
- 山西现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全国第一 这些文物古迹你知道几个
- “与辉同行”游安阳:甲骨文奇遇记
-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 「隆尧风物」隆尧有个石刻馆
- 世界最“逆天”3大文物,图2“非地球之物”,汉代黑科技上榜
- 25类冷知识,最后两条当牢记
- 武则天墓珍宝之谜揭晓:800吨宝藏为何让盗墓贼望而却步?
- 中国考古界的“奥斯卡”,河南荣膺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最!
热门阅读
-
中国四大名绣世界闻名 苏绣曾是清朝皇宫御用 07-13
-
最经典黄易武侠小说盘点,看一代武侠大师的呕心之作 07-13
-
上古十大神器真实排名,东皇钟第一轩辕剑排第二 07-13
-
骑木马驴为女性设计,尖硬的木桩直接戳入女性下体 07-13
-
江苏最难懂的十大方言 排名第一的曾被用作军事密码 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