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生前将两盘录音带视为珍宝!走近1970年,感受中国惊天巨变
毛主席堪称是中国航天事业最大的推动者和支持者,他高瞻远瞩、决心坚定,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成功升空,这是新中国科技力量的伟大体现,也是毛主席英明领导与战略决策的结晶。当卫星播放的《东方红》乐曲响彻寰宇之时,全国上下无不热血沸腾、激动万分。
你可知道,当年毛主席亲自批准,不安装卫星自毁装置,用行动信任科研人员;他视若珍宝地收藏着卫星发射时录制的两盘磁带?从最初的构想到最终升空,毛主席为这个壮举付出了怎样的心血和努力?让我们踏上探寻的旅程,一同解开这个谜团。
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兴起和发展,毛主席功不可没。早在1958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刚刚诞生不久,他就立刻英明神武地指出:"苏联卫星上天,这是好事,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如获至宝的豪迈决心,引领航天事业扬帆远航。
在毛主席卓越领导和直接部署下,短短一年多,我国就组建了专门机构,"581"任务全面启动,钱学森被委以重任,领军筹建中国首颗人造卫星。虽然当时国家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毛主席亲自拨付2亿专项资金,用实际行动支持我国这一重大科研项目,可谓是暖风助力、春雨催青。
在"东方红一号"研发的关键时刻,毛主席另有大智慧。1970年总装前夕,某位科研负责人提出安装卫星自毁装置的建议,一旦发射失利可自毁卫星,以免对政治造成影响。这一建议被及时上报,毛主席当机立断做出不安装自毁系统的决定。啊,老人家对科研人员有多深厚的信任啊!正是这一决定,为即将发射的航天梦想扫清了最后障碍。
常有人说"萤火虫也是光"、"蝴蝶扑火",形容初创事物的渺小与薄弱。但在毛主席眼中,这颗"小小萤火虫"代表了国力和民族自豪。1970年4月24日,卫星发射当晚,老人家守在电视机旁,亲耳聆听着播报声:火箭一声巨响,划破长空;卫星顺利进入轨道,《东方红》嘹亮响起。我们翘首以盼多年的航天梦想终于成真了!在这个不平凡的夜晚,激动的泪花不知在多少双眼睛里打着旋。
毛主席不仅亲历见证了这一精神洗礼时刻,更是将这无声的喜悦化作永恒的馈赠。后来人们发现,原来老人家精心保存着两盘卫星发射时制作的录音带:一盘是升空后录制的《东方红》乐曲和遥测信号,一盘是从首都北京收录的航迹音频,无一丝剪辑,原汁原味。这两盘录音带至今仍在韶山纪念馆珍藏,2001开馆时作为文物一并展出,被称为"航天文物之最"。
对毛主席而言,"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不仅仅是一个航天壮举,更是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的巨大升华。在上天前夕,他曾深情款款地对科研人员说:"我们一定要独立自主,要自力更生,更要敢于走前人从未走过的路!"这几句平凡的话浸透着多少赤诚之心与厚望啊。
确实,中国航天事业从摇篮起步,就披荆斩棘、步步维艰。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财政拮据,航天研究工作一度陷入瓶颈。有人建议暂缓卫星计划,但毛主席未曾动摇,依然英勇决绝地打起了主意:"卫星还要搞,但是要推后一点。"
在他的战略部署下,国防科研机构重新梳理,力量得到整合,为航天储备了充足的人才和资源。1967年,聂荣臻副总理奉命上报《国防科研体制调整改组方案》,将原先分散的科研力量重新编织成18个研究院,为后来的"东方红"工程蓄势待发。
有人说:"志当存高远,虽千万人,吾往矣。"在毛主席英明领航下,虽然身处物质匮乏年代,但我国广大科研人员仍怀抱崇高理想,咬紧牙关、含辛茹苦地攻坚克难。当年没有工厂就在露天作业,缺少设备就自己动手制造。面对重重困难,他们从未退缩,这正是对毛主席期望的无上回报。
回顾历史,1959年到1966年,中科院地球物理所二部就参与了我国探空火箭事业的开创进程,多次与上海机电设计院合作,孕育出首个T7气象火箭探测系统和安徽广德第一个发射场。此后,各项配套陆续就绪:卫星总体研究室成立、空间环境模拟实验室启用...一砖一瓦,一点一滴,航天事业在毛主席的掌舵下砥砺前行。
老辈科学家慷慨赴死的事迹更是感人至深。1969年,钱学森在一次航天试验中遭遇意外,差点赔上性命。醒来后第一句话不是责问,而是操心地询问:"同志们都安全了吗?""东方红一号"安全了吗?"这就是当年科研人员对毛主席期望的无上忠诚与执着坚守。
历史总是见证英雄主义的伟大时刻。"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让长期备受欺凌的中国人民扬眉吐气,重拾民族尊严。这项壮举的取得,自当毋庸置疑归功于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和科研人员的顽强拼搏。正如毛主席所期望的那样,在漫漫航天长路上,我们曾一往无前、勇攀高峰,创造出无数个"首次"和辉煌。未来也必将一路高歌猛进,续写更多中华民族的荣耀传奇。
#头条首发大赛#
大家都在看
-
山西的一个文物大市,国保单位22处,拥有4个“全国之最” 山西文物资源丰富,且不说运城、大同这些地级市,就连晋城市的高平市,也以惊人的文物数量,令人叹为观止。高平市属于县级市,也是文物大市,据统计,全市不可移动文物157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22处,其中,四个“全 ... 文物之最10-23
-
3000年前古人“搓澡巾”长啥样?商代文物“陶㼽”亮相,看样子摩擦系数挺高 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今天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这是我国首座全景式展现商代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将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陈文物数量之多、类型之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览 ... 文物之最10-23
-
新华全媒+丨文明交流互鉴产生的青铜巅峰 新华社郑州2月22日电(记者桂娟 吴刚)鼎立于洹河之滨的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新馆将于2月26日正式开馆。这是殷墟博物馆新馆的外景。新华社发(安阳市委宣传部供图)“殷墟博物馆 ... 文物之最10-23
-
三组“世界之最”国宝文物带你溯源中华文明,City不City呀? 屹立千年不到,“世界三大奇塔”之一在应县!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中国智慧”让世界惊叹。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上班通勤”必经之桥,竟然也会堵车?“海马祥云”石雕壁画再现北宋东京城的繁荣与恢弘。 ... 文物之最07-21
-
这座梁思成三次拜访的小城,值得所有人去一趟 你好,我是阿慕,一名行走天涯的旅行爱好者|分享旅行故事,好玩的地方 这里不仅有雄伟壮观的古城墙,还有众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古寺,古塔。 踏入正定古城,阿慕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千年前的繁华盛世。 ... 文物之最07-12
-
毛主席生前将两盘录音带视为珍宝!走近1970年,感受中国惊天巨变 毛主席堪称是中国航天事业最大的推动者和支持者,他高瞻远瞩、决心坚定,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成功升空,这是新中国科技力量的伟大体现,也是毛主席英明领导与 ... 文物之最07-10
-
看过来!山西这项排名全国第一! 7月23日,据新华网微博消息,山西现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全国第一。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的山西,现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走在山西的地界上,不仅能看到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平遥 ... 文物之最06-11
-
中国文物中的“世界之最” 装饰之最各色釉大瓶是乾隆时期景德镇官窑烧造的,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高86.4厘米,口径27.4厘米,足径33厘米。洗口,长颈,瓜棱鼓腹,胫部内收,圈足外撇,颈部一对夔龙耳。器身自上而下装饰的釉、彩达17层之多,各种 ... 文物之最05-09
-
最奇怪的城市随州,五一我去了一趟,有几点实在想不到 湖北最奇怪的城市随州,五一我去了一趟,有几点实在想不到五一小长假,我和朋友约好自驾游,目的地定在了湖北省的随州市。对于这个城市,我原先的印象仅仅停留在"擂鼓墩曾侯乙墓"和"编钟之乡"这两个 ... 文物之最05-09
-
馆藏在美国的中国文物,样样精品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以珍贵稀有的东亚文物闻名于世,其中,属中国和日本的收藏最多。美术馆的创始人弗利尔醉心于迷人悠远的中国文化,因此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很多中国古代珍宝。这里收藏了近3万件的文物,中国古代的绘 ... 文物之最05-05
相关文章
- 看过来!山西这项排名全国第一!
- 近年之最!全国11省500余处文物在洪灾中受损
- 中国文物中的“世界之最”
- 最奇怪的城市随州,五一我去了一趟,有几点实在想不到
- 馆藏在美国的中国文物,样样精品
- 山西现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全国第一 这些文物古迹你知道几个
- “与辉同行”游安阳:甲骨文奇遇记
-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 「隆尧风物」隆尧有个石刻馆
- 世界最“逆天”3大文物,图2“非地球之物”,汉代黑科技上榜
- 25类冷知识,最后两条当牢记
- 武则天墓珍宝之谜揭晓:800吨宝藏为何让盗墓贼望而却步?
- 中国考古界的“奥斯卡”,河南荣膺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最!
- 2500年前的美食家“曾侯乙”
- 这个专家眼中的古代“坦克”,战力究竟有多强?
- 从“一片甲骨”到地下古城,在殷墟遥望一个王朝的背影
- 与殷墟博物馆约一场数字穿越
- 她本比妇好更显赫:多少殷商历史被吞进了肚中
- 看看3000年前的商代都有啥宝贝
- 殷墟穿越千年 文脉向史而新
热门阅读
-
中国四大名绣世界闻名 苏绣曾是清朝皇宫御用 07-13
-
最经典黄易武侠小说盘点,看一代武侠大师的呕心之作 07-13
-
上古十大神器真实排名,东皇钟第一轩辕剑排第二 07-13
-
骑木马驴为女性设计,尖硬的木桩直接戳入女性下体 07-13
-
江苏最难懂的十大方言 排名第一的曾被用作军事密码 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