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国宝在台北损毁,究其原因令人惆怅惋惜

文 ▏怪兽学府
编辑 ▏怪兽学府
1933年山海关沦陷,为了文物能躲避战火,避免落入日寇之手,故宫博物院管理人员一致决定将故宫文物南迁,谁承想这些凝结古人智慧和承载先辈心血的文化瑰宝,89年后竟然在台北故宫被损毁,这样的结局着实令人惋惜痛心。
北京故宫的文物如何辗转入台?三件国宝如何在台湾遭到毁坏?

在台北故宫摔坏的三件文物
文物南迁的起因是因为九一八事变,山海关被沦陷之后,圆明园的那场大火灼烧了所有人,日本人在甲午战争期间专门制定下搜集我国文物的卑劣行径,随即故宫博物金石学家马衡提出文物南迁,全国上下都处在战火连天的大环境中,很多人并不看好文物南迁的做法。

故宫“文物南迁”
北伐军将领要求拍卖文物购买飞机抵抗日本侵略,胡适寄希望于国际社会,希望通过国外势力保护文物安全,而对于文物南迁最反应最大的是一个叫周肇祥的人,以他为代表的一众持反对意见的人,在太和门集会要与文物共存亡,还不断恐吓支持文物南迁的有识之士,这些人甚至在日本报纸上发表声明,大致意思为“文物由中国保存自然最好,但此时全国上下内忧外患,显然国内已经不能妥善保管,最适合的当属日本”。

“文物南迁”发起人马衡
此声明一出,引起社会各界一片哗然,此时众人才意识到原来周肇祥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脉,而文物则是最直观的文化载体,这些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这样华夏文明才不至断绝,此时文物的去留问题可以说关系到民族存亡,在众多爱国人士的强烈的坚持下,最终文物南迁的提议终于议定。

图片来自网络
在1933年至1949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经历了一段峥嵘岁月,为避免文化瑰宝毁于战火,从1933年2月故宫、颐和园、北京国子监约1.3万箱文物踏上了南迁路程,在16年时间里,文物辗转颠沛一路南下,跨越大半个中国,百万件文物没有丢失,几乎没有出现损毁,纵观中国历史这次文化迁徙在人类文化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奇迹,更是一场关乎华夏文脉的文化长征。

故宫文物南迁
由于现存的文物南迁的历史资料并不多,所以世人对于这段珍贵历史的真相知之甚少,今天重新解读这段“守典人”的文物南迁史,再对比如今台北故宫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着实令人唏嘘不已。

故宫文物南迁
抗日战争时期,文物专家在故宫选择上百万件精华文物南迁,从1933年2月开始,文物分五批由北平西站途经郑州到上海,暂时被放在上海法租界,为了妥善保管这些国之重器,南京还专门成立了文物库房,最终被安置在南京博物院,此时文物数量共计为13427箱。

图片来自网络
卢沟桥事变爆发,同年8月,上海爆发淞沪战役,随即南京沦陷,这些文物已经不再适合继续留在上海和南京,秉持着“宜聚不宜散”的原则,这些文物又分三路辗转来到四川,中路由水运运出9369箱途径汉口、宜昌、重庆、宜宾1939年转至乐山,北路由陆路运出经过宝鸡、汉中、成都,在1939年7月7286日运抵峨嵋,南路择其精华运出80箱经长沙和贵阳,最来到贵州安顺,1944年这批文物最终抵达巴县。

文物入川
文物南迁过程中,多次遭到日寇飞机轰炸,文物工作者在日寇的刀尖和炮火中保护了上百万件文物的安全。而日寇对我国文化瑰宝展开的暴行数不胜数,1937年南京沦陷前,故宫的文物随着邮轮离开南京,再次踏上颠沛流离的路途。

图片来自网络
日寇在南京城内的罪行罄竹难书,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历史遗迹自然不在少数。日寇用重炮轰炸明朝初年修建的南京城墙,不计其数的古建、典籍、档案被日寇焚毁。

日寇占领南京中华门
文物转移出南京之后,再次分为三路转移,在文物南迁的过程中不仅要时刻堤防日寇的轰炸,运输过程中还要面临随时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北路的运输队伍翻越秦岭的时候,就遇到了众多难以预料的危急状况,山体塌方、暴雪封路等情况已经屡见不鲜,有一回运输文物的车直接掉进河里,庆幸的是桥并不高,文物并未损害。

文物南迁
中路文物抵达峨嵋差点被大火焚毁,当时一家鸦片馆起火,火势很快波及到存放在西门外的几千箱文物,为控制火势蔓延,故宫博物院峨嵋办事处那志良主任拆除了西门外的所有草房,赔偿全部由故宫负责,这才将火势控制住,从而使得文物安全无虞,不仅如此,文物在转移至重庆,一位叫朱学侃的故宫人,装运文物时,一脚踏空跌落船舱,不治身亡。

故宫“文物南迁”路线图
前面提到,故宫南线的80箱文物是这批文物中的精华,不仅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清明上河图》《溪山行旅图》等传世书画巨作,其中还包括青铜器、甲骨文、碑石拓片等珍贵文物,我们知道文字是民族的灵魂,凡是出现文字记载的文物都格外重要,不管是青铜器的铭文、甲骨文中的占卜、还是碑石拓片的艺术,都承载着民族的过往。

保护文物南迁的“故宫人"
80箱文物到达岳麓书院之后,工作人员为了能将文物妥善保管,他们很快就凿好山洞。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大家都没有预料到的是,日寇将在长沙进行大规模轰炸,还未喘口气的故宫人,带着文物再次转移。他们还没把文物全部装置妥当,日寇的飞机就出现了,千年岳麓书院就这样被日寇炸毁。

岳麓书院
同样被日寇轰炸的还有北路文物,运输文物的火车在郑州停靠时遇上了日寇飞机的大轰炸,郑州火车站瞬间成为一片火海,可是祸不单行,轰炸引起的大火伴随着大风呼啸而来,我们的民族瑰宝眼看就要葬身火海之际,火车司机拼命将车驶出,继而躲过一劫。

故宫工作人员在登记文物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1万多箱文物从四川重新汇集重庆,1947年文物被再次运回南京,1948年到1949年初,国民政府退至台湾,同时将2972箱文物带到了台湾,并在台北建立故宫,从这时开始故宫文物相隔两地,剩下的1万多箱文物陆续按照原计划是陆续抵达北京,其余的2176箱继续保存在南京,由南京博物院代管。

南京博物院
战乱年代文物辗转大半个中国,经历无数磨难,19557箱文物几乎无一损坏,可以说故宫为了保护这些文物做了万全的准备,每一件文物都有专属的身份证,故宫还专门定制了方便运输的箱子,付出一切努力只为让文物在运输途中得到最好的保护。

运输文物的箱子
故宫的工作人员还专门从北京琉璃厂学最稳妥的装箱方法,每种类型的文物都有不同的保护方法,每件文物里里外外共包装四层,由内而外分别是纸、棉花、稻草、木箱,光是打包工作就花了半年时间。

故宫挑选的南迁的文物
运输过程中,很多时候因为没有交通工具,都靠故宫工作人员肩挑背扛运输,就是再这样艰难的情况下故宫工作人员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文物南迁,这时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壮举,保存中华文脉,事实也证明了这次文物南迁是正确的,先辈在战火中历经千难万险将中华文留存至今,今天的人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文化遗产。

图片来自网络
今年5月,台北故宫一名工作人员因为工作疏忽,导致一个乾隆年间的青花盘掉在地上被摔碎,消息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大家都在为国宝损坏而感到惋惜,同时越来越多人开始质疑台北故宫究竟有没有管理好文物的能力。

被台北故宫工作人员摔碎的乾隆青花花卉盘
除此之外,还有消息称这已经不是台北故宫第一次损坏文物了,两年时间内台北故宫损坏了三件文物的消息不胫而走,而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吴密察却试图隐瞒消息。

被摔碎前的青花花卉盘
迫于舆论压力,吴密察在10月28日公开说明情况,在2021年2月和2022年4月,台北故宫的工作人员整理文物时,发现一个明代孝宗年间的黄绿彩双龙小碗和一个清朝康熙年间白里小黄碗,都出现了破损的情况。

清康熙款暗龙白里小黄瓷碗
当年从南京运到台北的故宫有2972箱,数量近70万件,每一件都烙着中国的印记,藏品之丰富,年代跨越之久远,无一不证明中华文化的璀璨夺目。台北故宫的文物不乏大众熟知的清代翠玉白菜和肉形石、西周毛公鼎、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颜真卿《祭侄文稿》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苏轼《寒食帖》 两岸故宫同宗同源,岛内一边叫嚣着“去中国化”一边将中国的文物送到世界各地“展出”台北故宫的所作所为确实令人气愤又心寒。

清代翠玉白菜和肉形石
2019年,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台北故宫借给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与此一同借出的还有“草圣”怀素的两幅真迹和一幅褚遂良的真迹,消息一出引起两岸哗然大论,在日本国内更是引起强烈轰动,日本民众甘愿在寒风中苦等,只为能一睹唐代书法真容,其中还有日本天皇和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祭侄文稿》
台北故宫的做法引起大陆民众的强烈愤慨,《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在台北也并不在常设展览范围内,《祭侄文稿》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研究价值都是首屈一指,完全够得上“禁止出境展览”的量级,而台北故宫却“自作主张”将其借给日本,完全说不过去。

《祭侄文稿》在日本展出引起轰动
《祭侄文稿》的创作背景正逢安史之乱,面对大唐帝国山河破碎,曾经万国来朝的大唐已是满目疮痍。这篇书法作品是颜真卿为了追念侄子颜季明泣血写就,颜真卿的兄长颜杲卿和侄子颜季明为了平定安史之乱誓死抵抗,颜杲卿是安禄山的部下,他在军中打骂叛军,随后叛军气急败坏,拔了颜杲卿的舌头,最终壮烈殉国。颜杲卿拼死守卫常山,在此战役中,颜家有三十多人为国捐躯,其中就有颜杲卿之子颜季明。

颜真卿
此时的颜真卿虽然满心伤痛,但是他很快收拾悲愤的情绪,继续指挥平叛。两年后颜真卿才从战乱中抽出身来,他遍寻亲人的下落,找到他们的尸骨,将其带回长安安葬,通篇文章尽显颜杲卿和颜季明勇敢无畏的平叛之心,丝毫不畏惧叛军的行为,据说颜真卿在完成这篇文稿时极其悲痛,锥心泣血之情流于纸间,由于过度伤心,书写时并未刻意运用书法和文学技巧,涂改痕迹明显,悲愤之情却力透纸背,足见颜真卿内心悲痛无以言表,只可挥毫写就一二。

颜杲卿
此后颜真卿继续为大唐平定叛乱,来到叛军中劝降,他自知此去凶多吉少,叛军对他威逼利诱,颜真卿始终面不改色,后将他辗转多地关押囚禁,颜真卿始终不为所动,此时的他已经预料到自己的结局,她的心志岂是叛军可动摇的,他为自己准备好墓志和祭文,并且怒斥叛军,壮烈殉国,享年75岁,颜氏满门忠烈,舍身成仁的故事,被后世视为忠烈的典范。

《祭侄文稿》局部
台北故宫把反映民族气节的《祭侄文稿》送到日本,让侵略中华民族的日本人近距离“接触”这样的艺术作品,实在滑天下之大稽,于情于理中国人都不能接受。在日本展出42天的唐代书法真迹于2019年2月回到台北故宫,据说有将近20万人参观,说这些书法作品回来之后,开始了三年的休整期,3年内不再参加任何形式的展出。

完整的《祭侄文稿》
文物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们见证历史的发展,承载了文明的记忆,是中华民族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台北故宫接连损坏三件文物这样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无法向曾经保护文物南迁的故宫人交代,更无法向全体中华儿女交代,守好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是每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台北故宫和北京的故宫博物院更是一脉相承,我们的国宝一件都不能少,别让文物沦为有心之人手里的工具。
大家都在看
-
再次入选国家级榜单!正定又火了一把~ #多彩石家庄 文旅新征程##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多彩旅行·畅游河北#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与马蜂窝联合发布的《中国魅力小城旅游研究报告》,揭晓了国内100座“值得去的小城”榜单。其中,石家庄市正定县以“中 ... 文物之最03-08
-
以“文物之最”为匙,解锁故宫茶世界的宝藏器物! 千年岁月如茶沉浮间沉淀出文明的底色一片茶叶,一盏清茗既注点过唐宋文人的风雅亦浸润过明清雅士的风范故宫·茶世界观茶——茶文化精品文物展正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热展中故宫博物院典藏的众多茶文化瑰宝悉数亮相从 ... 文物之最03-07
-
这件镶嵌绿松石的精美甲骨,蕴藏了哪些重要信息? 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也是我国考古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遗址,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2月26日,位于河 ... 文物之最02-28
-
探索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纪念馆,感受2400多年历史的魅力 大家好,我是Tommy。在随州来到了另外一个景区,就是曾侯乙墓纪念馆,一起看看。这里有一个曾侯乙墓景区的导览图、旅游图,不是很大,也来看看。这属于随州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区的一部分,前面这两个像鼎一样的青铜器 ... 文物之最02-28
-
中国出土黄金文物重量之最 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馆9号展厅,有一件国宝级文物,誉为“镇护之宝”:金兽。金兽,1982年出土于江苏省盱眙县南窑庄,长17.5厘米、宽16厘米、高10.2厘米,重9100克,含金量高达99%,是目前中国出土古代黄金铸器中最重的 ... 文物之最02-28
-
跟着旅行博主房琪打卡石家庄正定古城~ 旅行博主房琪最近来石家庄打卡了河北的这座古城正 定正定古城用古寺古塔环出一段浑身是胆的燕赵历史隆兴寺端坐“东方美神”那是鲁迅形容这座五彩观音像时用的词87版红楼梦荣国府的取景地是它……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房 ... 文物之最12-29
-
石家庄正定隆兴寺:京外名刹之首 宝藏级千年古寺 正定隆兴寺始建于隋,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其中,有六处文物堪称国内之最,摩尼殿被称为“中国古建筑孤例”,倒坐观音被鲁迅先生誉为“东方美神”……走进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千年古刹,了解国宝文物的故事。01正 ... 文物之最12-29
-
山西的一个文物大市,国保单位22处,拥有4个“全国之最” 山西文物资源丰富,且不说运城、大同这些地级市,就连晋城市的高平市,也以惊人的文物数量,令人叹为观止。高平市属于县级市,也是文物大市,据统计,全市不可移动文物157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22处,其中,四个“全 ... 文物之最10-23
-
3000年前古人“搓澡巾”长啥样?商代文物“陶㼽”亮相,看样子摩擦系数挺高 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今天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这是我国首座全景式展现商代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将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陈文物数量之多、类型之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览 ... 文物之最10-23
-
新华全媒+丨文明交流互鉴产生的青铜巅峰 新华社郑州2月22日电(记者桂娟 吴刚)鼎立于洹河之滨的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新馆将于2月26日正式开馆。这是殷墟博物馆新馆的外景。新华社发(安阳市委宣传部供图)“殷墟博物馆 ... 文物之最10-23
相关文章
- 新华全媒+丨文明交流互鉴产生的青铜巅峰
- 原创中国最逆天的文物,曾飞出地球,被誉九大镇国宝”之首
- 三组“世界之最”国宝文物带你溯源中华文明,City不City呀?
- 这座大墓被盗200多次,仍然占据了中国考古学史上五个之最
- 这座梁思成三次拜访的小城,值得所有人去一趟
- 毛主席生前将两盘录音带视为珍宝!走近1970年,感受中国惊天巨变
- 端午假期,河北博物院,我来了
- 看过来!山西这项排名全国第一!
- 近年之最!全国11省500余处文物在洪灾中受损
- 中国文物中的“世界之最”
- 最奇怪的城市随州,五一我去了一趟,有几点实在想不到
- 馆藏在美国的中国文物,样样精品
- 山西现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全国第一 这些文物古迹你知道几个
- “与辉同行”游安阳:甲骨文奇遇记
-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 「隆尧风物」隆尧有个石刻馆
- 世界最“逆天”3大文物,图2“非地球之物”,汉代黑科技上榜
- 25类冷知识,最后两条当牢记
- 武则天墓珍宝之谜揭晓:800吨宝藏为何让盗墓贼望而却步?
- 中国考古界的“奥斯卡”,河南荣膺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最!
热门阅读
-
中国四大名绣世界闻名 苏绣曾是清朝皇宫御用 07-13
-
最经典黄易武侠小说盘点,看一代武侠大师的呕心之作 07-13
-
上古十大神器真实排名,东皇钟第一轩辕剑排第二 07-13
-
骑木马驴为女性设计,尖硬的木桩直接戳入女性下体 07-13
-
江苏最难懂的十大方言 排名第一的曾被用作军事密码 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