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农民挖出11斤黄金,上交博物馆后变8斤,专家:正常现象

发布者:江天一览 2022-12-30 14:24

导读:按照我国《文物法》的规定,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无论是地下、水下发现的一切文物都属于国家,个人发现应当及时上交,否则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1970年,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郊区的何家村村民在修建房屋时,意外从地下挖出了一个巨大的陶罐。这在十三朝古都西安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从陶罐破碎的裂口中,人们可以看见里面有很多闪闪发亮的器物。

发掘现场

之后村民们一起动手,将陶罐挖出来搬到了施工负责人的办公室。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这个陶罐中竟然装着大量的金器、银器、玛瑙、宝石等数百件珍贵的文物。

在那个年代,农民的思想觉悟很高,立刻将地下发现文物的消息报告给了文物部门,并上交了发现的全部文物。

得知消息后,考古队立刻赶到何家村,经过鉴定,专家确定这是一处唐代窖藏,出土的文物价值极高。随后,考古队又在村民首次发现陶罐的不远处,发现了一个同样大小的陶罐和一个鎏金鹦鹉纹提梁罐。这两个罐中同样装满了金银器等珍宝。

出土两个陶罐

为了保护文物的安全,考古队连夜将这批出土的文物带回了博物馆。经过清理和编号,此次何家村发现的窖藏文物一共有一千多件,其中金银器就有271件,总重量数十斤。

根据专家鉴定的结果,出土文物中有数十件国家一级文物,国宝级文物3件,其中兽首玛瑙杯更是全世界唯一的孤品,被陕西博物馆作为镇馆之宝,并入选中国禁止出境展览名录。

出土的部分文物

但是在七十年代,村民们对文物的价值认识并不深,在他们看来,出土的这批文物中最值钱的还是金子,特别是那四块重达11斤多的“金块”。

村民口中的“金块”其实名叫“赤金箔”,是将黄金打造成像纸张一样薄厚,镶嵌在器物上使用的。何家村出土的“赤金箔”数量非常庞大,全部堆叠在一起,所以才会被村民误以为是“金块”。

赤金箔发现时被装在那件鎏金鹦鹉纹提梁罐中,据村民回忆:“当时这个罐子中有一半水,赤金箔在下,上面还有十二条造型逼真的金龙,好像在水中游走一样。”

出土金龙

考古队员先取出了金龙,然后取出了四块堆叠在一起的赤金箔,等到它不再滴水后,称重一共是11斤多。

半年后,村民们听说村里出土的文物在陕西博物馆进行展览,便相约一起前去观看。到了博物馆,看着里面展示着一件件由自己发现,并参与发掘的文物,村民们心中很激动,在他们眼中看来这是何家村人的荣耀。

不过当走到展览赤金箔的展柜时,有村民发现了异样。“不对啊,当时出土的金块(赤金箔)足有11斤多,怎么现在标签上写的只有8斤了?”

是出土的金块丢了?还是没有都拿出来展览?

带着疑问,村民们找到了博物馆的负责人,在表明身份后,他们提出了心中的疑惑?对于村民的询问,博物馆的鉴定专家表示:赤金箔全部在这里,重量减少为8斤是正常现象。

出土文物

原来赤金箔重量减轻这件事博物馆早就发现了。1970年10月出土时,称重是11斤多,到了1971年1月,考古队出发掘报告时,称重就变成了8.7斤,减少了大约2.2斤,1974年4月,博物馆进行入库登记,称重则是8.2斤,又轻了半斤左右。

赤金箔重量不断变轻,引起了博物馆和文物局的重视,难道有人将如此珍贵的文物偷走了不成?

为了查清赤金箔重量减少的真实原因,陕西省文物局、博物馆等部门联合公安部门,组成了一支专案组调查此事。赤金箔从出土以来,一直在博物馆内保管,常人很难靠近。公安部门检查了博物馆和文物仓库的出入口和门窗,没有发现被破坏的痕迹,因此基本可以排除被偷盗的可能。

何家村出土赤金箔

那为什么赤金箔在不断减少呢,仅仅半年时间,就从11斤减少到了8斤?

为了揭开这个谜题,文物专家又对赤金箔进行了更加仔细的检查,发现赤金箔是像纸张一样薄厚的金皮,现在很多层叠加在一起,中间有很多缝隙,虽然肉眼看上去没有什么特别,但这些缝隙里其实存有很多水,时间一长水分慢慢蒸发,赤金箔的重量自然就越来越轻了。

真的是因为赤金箔里面的水分重量才会减轻吗?何家村的村民有些不相信。

金箔纸

为彻底消除村民们的疑虑,博物馆前往位于西安市的西北大学,请来了几位物理、冶金方面的专家,在几位专家的建议下,赤金箔重新被放进了水中浸泡,过一段时间捞出来再进行称重,重量果然又增加到了11斤多。

专家说,赤金箔出土时提梁罐里有一半的水,历经一千多年的浸泡,里面的缝隙吸满了水分,在考古现场,赤金箔被取出后晾晒时间很短,只是表面的水分干了,所以称重才有11斤。被放入博物馆后,水分慢慢蒸发,重量慢慢下降是正常现象。

至此,赤金箔重量减轻之谜终于解开了,村民们也放心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