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之美》系列教材:从审美的角度挖掘与描绘文物
1995年,在新疆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发现了织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它历经千年,色彩依旧艳丽如初;明代孝端皇后的礼帽,被称为“九龙九凤冠”,镂空金龙、点翠彩凤与四千余颗珍珠宝石交映成辉;粉彩荷花吸杯,以荷花为造型,柔和典雅……文物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和科学价值,同时也拥有值得被尊崇与细细观看的美貌。
为提升青少年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让青少年从文物中感受到艺术的绚烂、历史之浑厚,人民美术出版社策划并组织编写了《文物之美——走进博物馆实践课程》(以下简称《文物之美》)系列教材。
人美社介绍,整套教材共20册,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学段。人民美术出版社称,这套教材是继人美社出版《美少年》杂志和全国第一套《美育》教材后的又一重要系列。《文物之美》聚焦重要文物,从审美视角出发,将文物之美与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相融合。

《文物之美——走进博物馆实践课程》系列教材
在最近举办的发布会中,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李滢介绍,在新美育时代的大背景下,提升青少年美学素养是大家所要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
青少年文物启蒙书不罕见,重要的是,要从审美的角度,让青少年发现原来文物这么美,它们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土气十足”。
审美价值高、历史信息厚重的文物在潜移默化中可以提升青少年感知、品鉴美的能力,让青少年知道“什么是美?”“文物之美体现在哪?”。有鉴于此,《文物之美》系列教材,以艺术品为标准,从审美的角度去挖掘和描绘文物。像红墙黄瓦、朱门金钉的色彩美是故宫的美,夸张的造型和匠人的巧思是青铜器的美,家国情怀、少年壮志是王希孟赋予《千里江山图》的美……
跨越千年的文物之美也能帮助青少年积极探索中华文明美学发展的历程。流传千古的中国画、瓷器、青铜器、壁画、漆器、石刻、建筑等文物是我国古代人民伟大的艺术创造,也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载体。文物在跨越历史长河中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文物之美》系列教材中,也将不同时代有传承性、连续性、联系性以及审美价值高的文物汇集在一起,从时间、空间、主题、技艺等不同维度展示“美的历程”,这既是文物之美的历程,也是中华文明美学发展的历程。
例如在介绍“鼎”时,《文物之美》系列教材从新石器时代的“扁足陶鼎”、夏代网格纹青铜鼎、到商代的杜岭方鼎及“后母戊”青铜方鼎,让青少年了解不同时代文物造型技艺的演变,进而感知中华民族审美意识发生、形成和流变的历程。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个知识宝库,作为世界文物大国,我国各地博物馆中的珍贵藏品数不胜数,并且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后母戊鼎”“四羊方尊”等都展现了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向青少年讲述恢弘的中华文明史。

《文物之美——走进博物馆实践课程》内页
确保文物知来路、明去处、有地可寻、有据可查,人民美术出版社组建了一支专业的编写团队,包括国内20余家博物馆的专家,以及文物、美育、出版等不同领域的专家。编写过程中,也突出探索,以话题为线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除单件文物外,将在时间、技艺、工艺等方面有传承或联系的文物,以文物群的方式集中讲述。
《文物之美》编辑团队表示,为了落实“新课标”对课程的修订和改革,《文物之美》系列教材尝试“文物+”作为融合创新的方式,如文物+城市、文物+生活、文物+学科等,挖掘文物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理解文物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更好体现文物的历史、文化与科学价值。
例如西汉彩绘雁鱼灯具、长信宫灯,它们不仅外观富丽华美,而且都注入了先进的设计理念,在内外兼修的同时,不仅考虑照明的功能,还要考虑灯光的亮度调节和排烟设置,从别致的外观到科学的设计都蕴含着古人的巧思。

《文物之美——走进博物馆实践课程》内页
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曾谈道:“文物是现代人与古人对话的有力证物,证明了中华文明独一无二的辉煌和博大精深。”“文物+”的融合创新不仅能让青少年发现文物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更能帮助青少年追溯历史,传承文明。例如《龙的传人》描绘了在历史进程中龙的造型、工艺、载体、象征意义的变化,帮助青少年梳理龙的起源、发展与传承,以及龙如何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图腾和象征,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和精神内核的脉络。

《文物之美——走进博物馆实践课程》内页
据悉,以审美为主线,以探索为出发点,以艺术品为标准,以文物群为对象,以“文物+”作为融合方式,以博物馆为根据地是《文物之美》系列教材的编辑准则,“文物+”作为融合创新的方式也是这套教材最独特的特点,《文物之美》责任编辑高云也在发布会现场展示了编辑团队如何手绘思维导图。

手绘思维导图
配合《文物之美》新书,人民美术出版社融媒体中心在“人美”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设“每周一件文物”栏目,以长图、音视频等形式介绍《文物之美》中的重点内容,让文化精神进入大众视野。
大家都在看
-
再次入选国家级榜单!正定又火了一把~ #多彩石家庄 文旅新征程##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多彩旅行·畅游河北#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与马蜂窝联合发布的《中国魅力小城旅游研究报告》,揭晓了国内100座“值得去的小城”榜单。其中,石家庄市正定县以“中 ... 文物之最03-08
-
以“文物之最”为匙,解锁故宫茶世界的宝藏器物! 千年岁月如茶沉浮间沉淀出文明的底色一片茶叶,一盏清茗既注点过唐宋文人的风雅亦浸润过明清雅士的风范故宫·茶世界观茶——茶文化精品文物展正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热展中故宫博物院典藏的众多茶文化瑰宝悉数亮相从 ... 文物之最03-07
-
这件镶嵌绿松石的精美甲骨,蕴藏了哪些重要信息? 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也是我国考古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遗址,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2月26日,位于河 ... 文物之最02-28
-
探索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纪念馆,感受2400多年历史的魅力 大家好,我是Tommy。在随州来到了另外一个景区,就是曾侯乙墓纪念馆,一起看看。这里有一个曾侯乙墓景区的导览图、旅游图,不是很大,也来看看。这属于随州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区的一部分,前面这两个像鼎一样的青铜器 ... 文物之最02-28
-
中国出土黄金文物重量之最 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馆9号展厅,有一件国宝级文物,誉为“镇护之宝”:金兽。金兽,1982年出土于江苏省盱眙县南窑庄,长17.5厘米、宽16厘米、高10.2厘米,重9100克,含金量高达99%,是目前中国出土古代黄金铸器中最重的 ... 文物之最02-28
-
跟着旅行博主房琪打卡石家庄正定古城~ 旅行博主房琪最近来石家庄打卡了河北的这座古城正 定正定古城用古寺古塔环出一段浑身是胆的燕赵历史隆兴寺端坐“东方美神”那是鲁迅形容这座五彩观音像时用的词87版红楼梦荣国府的取景地是它……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房 ... 文物之最12-29
-
石家庄正定隆兴寺:京外名刹之首 宝藏级千年古寺 正定隆兴寺始建于隋,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其中,有六处文物堪称国内之最,摩尼殿被称为“中国古建筑孤例”,倒坐观音被鲁迅先生誉为“东方美神”……走进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千年古刹,了解国宝文物的故事。01正 ... 文物之最12-29
-
山西的一个文物大市,国保单位22处,拥有4个“全国之最” 山西文物资源丰富,且不说运城、大同这些地级市,就连晋城市的高平市,也以惊人的文物数量,令人叹为观止。高平市属于县级市,也是文物大市,据统计,全市不可移动文物157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22处,其中,四个“全 ... 文物之最10-23
-
3000年前古人“搓澡巾”长啥样?商代文物“陶㼽”亮相,看样子摩擦系数挺高 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今天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这是我国首座全景式展现商代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将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陈文物数量之多、类型之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览 ... 文物之最10-23
-
新华全媒+丨文明交流互鉴产生的青铜巅峰 新华社郑州2月22日电(记者桂娟 吴刚)鼎立于洹河之滨的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新馆将于2月26日正式开馆。这是殷墟博物馆新馆的外景。新华社发(安阳市委宣传部供图)“殷墟博物馆 ... 文物之最10-23
相关文章
- 新华全媒+丨文明交流互鉴产生的青铜巅峰
- 原创中国最逆天的文物,曾飞出地球,被誉九大镇国宝”之首
- 三组“世界之最”国宝文物带你溯源中华文明,City不City呀?
- 这座大墓被盗200多次,仍然占据了中国考古学史上五个之最
- 这座梁思成三次拜访的小城,值得所有人去一趟
- 毛主席生前将两盘录音带视为珍宝!走近1970年,感受中国惊天巨变
- 端午假期,河北博物院,我来了
- 看过来!山西这项排名全国第一!
- 近年之最!全国11省500余处文物在洪灾中受损
- 中国文物中的“世界之最”
- 最奇怪的城市随州,五一我去了一趟,有几点实在想不到
- 馆藏在美国的中国文物,样样精品
- 山西现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全国第一 这些文物古迹你知道几个
- “与辉同行”游安阳:甲骨文奇遇记
-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 「隆尧风物」隆尧有个石刻馆
- 世界最“逆天”3大文物,图2“非地球之物”,汉代黑科技上榜
- 25类冷知识,最后两条当牢记
- 武则天墓珍宝之谜揭晓:800吨宝藏为何让盗墓贼望而却步?
- 中国考古界的“奥斯卡”,河南荣膺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最!
热门阅读
-
中国四大名绣世界闻名 苏绣曾是清朝皇宫御用 07-13
-
最经典黄易武侠小说盘点,看一代武侠大师的呕心之作 07-13
-
上古十大神器真实排名,东皇钟第一轩辕剑排第二 07-13
-
骑木马驴为女性设计,尖硬的木桩直接戳入女性下体 07-13
-
江苏最难懂的十大方言 排名第一的曾被用作军事密码 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