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找兔:文物里的兔文化

◆ ◆ ◆ ◆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白兔与“白狼”“白雀”“白鸠”等白色异兽统称为“白瑞”,早在南朝《晋中兴书》记载:“白兔盖神兽也”“王者尊敬耆老则白兔出”,唐代诗人蒋防《白兔赋》赞其“皎如霜辉,温如玉粹。其容炳真,其性怀仁。”诸般美德与智慧,神奇、超凡的精灵化身,使兔子成为不少文人墨客、艺术大师作品中的常客,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古人创造出的那些“兔”形文物。
天津博物馆中,藏有一块名为那片“乎多羌逐兔”卜骨的甲骨,甲骨正面刻着6条长短不一的卜辞,内容为命令多羌去追逐野兔,是否能成功捕获。“兔”字位于整片甲骨的右下,非常像一只可爱的兔子,这是目前发现的关于“兔”文字的最早记载。

“乎多羌逐兔”卜骨(红框中的字为“兔”)
兔形文物中最常见的,是玉雕兔子。出土于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的新石器时代的兔形玉梳背,是目前中国发现的兔形文物中最早的一件,距今已超5300年。梳背是一种插在头发上的妆饰品,这件兔形梳背整体呈黄白色,玉兔造型简单概括,身子较长,歧尾上翘,足部省略,是比较抽象的仿生形态,仅可通过轮廓大致识别出基本兔形。

新石器时期的玉兔梳背
玉雕兔子在商朝开始颇为流行。1976年,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了妇好墓,出土了大量精美玉器,其中一件玉兔佩饰仅用寥寥几笔就刻画出了兔的特点,长长的耳朵、圆圆的眼、分成三瓣的嘴唇、上翘的短尾,后肢微微离地,似在奔跑。这只玉雕兔子虽然细节不够丰富,但散发出一种古拙之气,展示了商代晚期人们的审美。

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雕兔子
早在3000年前,古人已制出兔造型的青铜器,不过,以兔作为尊的器形,在青铜器中较为罕见。山西省晋国博物馆藏有两大两小4件兔尊,上世纪90年代出土于晋穆侯墓。一件大兔尊匍匐在一个矮长方形器座上,背上立喇叭形口。另一件大兔尊背上开长方形口,口上有盖,四腿蜷曲,双耳向后并拢,似要跳跃,其余两件小兔尊与其造型相同。形象生动逼真,是晋国青铜文化代表作。


青铜兔尊
兔的形象出现在瓷器上,约在六朝时期。东汉后期以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瓷日趋成熟,已能烧制造型复杂的器皿。三国两晋时期,结合动物形象与器物成为流行的艺术手法,出现了兔形水盂等新颖别致的新器型。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隋代青釉刻划莲瓣纹兔纽权,高12厘米,顶部蹲着一只小兔子,是隋朝青瓷器的典型作品,“权”是古代衡器,相当于“秤砣”。

青釉刻划莲瓣纹兔钮权
同为故宫藏品的元代景德镇釉里红划花兔纹玉壶春瓶,通体施青白釉,上腹部刻划一只野兔奔跑于花草间,小兔作回首观望状,以釉里红点睛,刻划技法娴熟,形象栩栩如生。由于釉里红瓷器烧造难度大,传世较少,所以十分珍贵。

元代 釉里红划花兔纹玉壶春瓶
还有一种“兔”陶瓷文物,与兔子造型无关,是一种高端工艺。如宋朝的“建窑黑釉兔毫盏”,特殊的烧制工艺,令釉中出现如黑褐色兔毛一般的结晶,因此称作“兔毫”。

宋建窑黑釉兔毫盏
以兔子为主题的绘画,大多与中秋佳节或祥瑞传说有关,既有在野外为生存奔跑的样态,也有园中的悠闲自在。清代宫廷画家冷枚绘制的《梧桐双兔图》,图中野菊满地,桂花飘香,高大的梧桐树下,两只肥硕的白兔惬意地在草地上嬉戏。双兔写实,皮毛以细笔一一画出,兔目用白色点出高光,顿生神采。故宫博物院2023年兔年日历的封面,就采用了这幅画中的兔子。

清 冷枚《梧桐双兔图》
历代知名的兔画还有宋代画家崔白的绢本设色《双喜图》(又名《禽兔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描绘秋冬时节的荒野,一只机灵的野兔觅食,引起两只绶带鸟的不安,发出警告,野兔惊到,顿步回首。画中的野兔每根毛清晰可见,眼睛特传神,是为花鸟画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宋 崔白《双喜图》
月亮里的桂花树和树下忙着筑杵捣药的小白兔,大概是国人最熟悉的神话场景之一。汉乐府《董逃行》:“玉兔长跪捣药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盘,服此药可得神仙。”晋代哲学家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玉兔捣药。”传说明朝末期京城瘟疫流行,住在月宫中的玉兔捣药为百姓治病去灾,人们据此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兔儿爷形象。兔儿爷造型不拘一格,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泥制兔儿爷,头戴缨盔,上插两根兔耳,身着盔甲,外罩红色披风,手持捣药杵,端坐于太师椅上,整个造型威风凛凛。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清代年画《桂序升平》中,也表现了六个童子祭拜兔儿爷的情景。

清代年画《桂序升平》
明代定陵孝靖皇后棺内还曾出土一对美仑美奂的玉兔捣药耳坠。在圆形金耳钩的下方,坠着一颗晶莹剔透的红宝石,红宝石下是一只用羊脂白玉雕琢的玉兔,两前爪抱杵作捣药状,下有臼。更精美的,是玉兔的脚下,竟然踩着一团镶嵌彩色宝石的金色祥云,显得雍容华贵,金玉满堂。

玉兔捣药耳坠
河北博物院收藏的北齐高洋墓门墙壁画(摹本),当中也有仙兔的形象。该壁画原绘于北齐初代皇帝高洋陵墓的甬道门上方,中心绘朱雀,两侧分绘兽首人身像与羽兔。羽兔背生双羽,口衔粉色卷叶忍冬,呈自上而下俯冲之状。

北齐 高洋墓门墙壁画(摹本)
但若论表现兔的速度感,个中翘楚当推敦煌石窟第407窟藻井图案。该窟开凿于隋朝,距今已经有1400多年。藻井中间的四层莲花花瓣内有三只逆时针方向奔跑的兔,三只兔按理说应该有六只耳朵,但在此却只见三只耳朵,每只兔都与相邻的兔共用一只耳朵。“三兔共耳”的寓意为何,至今众说纷纭,不过在视觉上,“三兔共耳”确能强化兔子奔跑的动感。

敦煌第407窟的三兔藻井图案
仙兔的形象还常出现在铜镜中。相传唐玄宗将自己的诞辰八月初五定为“千秋节”。这一天,玄宗与群臣百官会互赠铜镜以示庆贺,名曰“千秋镜”。月宫镜属于千秋镜的一种,纹饰上或有明显的月轮图案,或刻划桂树、嫦娥、蟾蜍、玉兔等月宫神话元素。衡阳市博物馆收藏的唐代葵花形嫦娥奔月纹铜镜,就是大唐盛世时期的精湛工艺代表。

唐 葵花形嫦娥奔月纹铜镜
除此之外,南宋的青玉兔镇纸、唐代的白釉兔、元代的水晶兔、明代青白玉兔东升图环饰和清代的玉兔支神,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之兔首等,都是知名的兔造型文物。可以说,从自然到文化,从天上到人间,中国人围绕着“兔”的世代创造、日积月累,形成了绚烂多姿的文化寓意,并深深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和文化血脉里。
(编辑:北方)
大家都在看
-
再次入选国家级榜单!正定又火了一把~ #多彩石家庄 文旅新征程##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多彩旅行·畅游河北#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与马蜂窝联合发布的《中国魅力小城旅游研究报告》,揭晓了国内100座“值得去的小城”榜单。其中,石家庄市正定县以“中 ... 文物之最03-08
-
以“文物之最”为匙,解锁故宫茶世界的宝藏器物! 千年岁月如茶沉浮间沉淀出文明的底色一片茶叶,一盏清茗既注点过唐宋文人的风雅亦浸润过明清雅士的风范故宫·茶世界观茶——茶文化精品文物展正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热展中故宫博物院典藏的众多茶文化瑰宝悉数亮相从 ... 文物之最03-07
-
这件镶嵌绿松石的精美甲骨,蕴藏了哪些重要信息? 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也是我国考古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遗址,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2月26日,位于河 ... 文物之最02-28
-
探索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纪念馆,感受2400多年历史的魅力 大家好,我是Tommy。在随州来到了另外一个景区,就是曾侯乙墓纪念馆,一起看看。这里有一个曾侯乙墓景区的导览图、旅游图,不是很大,也来看看。这属于随州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区的一部分,前面这两个像鼎一样的青铜器 ... 文物之最02-28
-
中国出土黄金文物重量之最 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馆9号展厅,有一件国宝级文物,誉为“镇护之宝”:金兽。金兽,1982年出土于江苏省盱眙县南窑庄,长17.5厘米、宽16厘米、高10.2厘米,重9100克,含金量高达99%,是目前中国出土古代黄金铸器中最重的 ... 文物之最02-28
-
跟着旅行博主房琪打卡石家庄正定古城~ 旅行博主房琪最近来石家庄打卡了河北的这座古城正 定正定古城用古寺古塔环出一段浑身是胆的燕赵历史隆兴寺端坐“东方美神”那是鲁迅形容这座五彩观音像时用的词87版红楼梦荣国府的取景地是它……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房 ... 文物之最12-29
-
石家庄正定隆兴寺:京外名刹之首 宝藏级千年古寺 正定隆兴寺始建于隋,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其中,有六处文物堪称国内之最,摩尼殿被称为“中国古建筑孤例”,倒坐观音被鲁迅先生誉为“东方美神”……走进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千年古刹,了解国宝文物的故事。01正 ... 文物之最12-29
-
山西的一个文物大市,国保单位22处,拥有4个“全国之最” 山西文物资源丰富,且不说运城、大同这些地级市,就连晋城市的高平市,也以惊人的文物数量,令人叹为观止。高平市属于县级市,也是文物大市,据统计,全市不可移动文物157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22处,其中,四个“全 ... 文物之最10-23
-
3000年前古人“搓澡巾”长啥样?商代文物“陶㼽”亮相,看样子摩擦系数挺高 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今天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这是我国首座全景式展现商代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将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陈文物数量之多、类型之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览 ... 文物之最10-23
-
新华全媒+丨文明交流互鉴产生的青铜巅峰 新华社郑州2月22日电(记者桂娟 吴刚)鼎立于洹河之滨的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新馆将于2月26日正式开馆。这是殷墟博物馆新馆的外景。新华社发(安阳市委宣传部供图)“殷墟博物馆 ... 文物之最10-23
相关文章
- 新华全媒+丨文明交流互鉴产生的青铜巅峰
- 原创中国最逆天的文物,曾飞出地球,被誉九大镇国宝”之首
- 三组“世界之最”国宝文物带你溯源中华文明,City不City呀?
- 这座大墓被盗200多次,仍然占据了中国考古学史上五个之最
- 这座梁思成三次拜访的小城,值得所有人去一趟
- 毛主席生前将两盘录音带视为珍宝!走近1970年,感受中国惊天巨变
- 端午假期,河北博物院,我来了
- 看过来!山西这项排名全国第一!
- 近年之最!全国11省500余处文物在洪灾中受损
- 中国文物中的“世界之最”
- 最奇怪的城市随州,五一我去了一趟,有几点实在想不到
- 馆藏在美国的中国文物,样样精品
- 山西现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全国第一 这些文物古迹你知道几个
- “与辉同行”游安阳:甲骨文奇遇记
-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 「隆尧风物」隆尧有个石刻馆
- 世界最“逆天”3大文物,图2“非地球之物”,汉代黑科技上榜
- 25类冷知识,最后两条当牢记
- 武则天墓珍宝之谜揭晓:800吨宝藏为何让盗墓贼望而却步?
- 中国考古界的“奥斯卡”,河南荣膺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最!
热门阅读
-
中国四大名绣世界闻名 苏绣曾是清朝皇宫御用 07-13
-
最经典黄易武侠小说盘点,看一代武侠大师的呕心之作 07-13
-
上古十大神器真实排名,东皇钟第一轩辕剑排第二 07-13
-
骑木马驴为女性设计,尖硬的木桩直接戳入女性下体 07-13
-
江苏最难懂的十大方言 排名第一的曾被用作军事密码 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