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考古文物之美:汉代焊珠金饰

■2000BHM21:65,西汉中期

■M4013:丙20,东汉前期

■2010GXZM35:106-2,东汉前期

■湖南长沙五里牌M9出土的多面金珠

■西亚伊朗地区金质珠饰(公元前1000年)

■越南俄厄(Oc Eo)出土

■泰国三乔山(Khao Sam Kaeo)出土

■印度帕特南(Pattanam)出土

■《广州出土汉代珠饰研究》,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

■M151珠饰使用想象复原。西汉,2010年荔湾区西湾路旧广州铸管厂M151出土。“珠褥”想象复原展示。2022年5月26日-10月9日,“只此绚丽——广州出土汉代珠饰展”在南汉二陵博物馆举行。
■本版统筹: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撰文: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邝桂荣
焊珠金饰指的是一种将小金珠焊接于器物表面、形成美丽精巧造型与图案的金质饰品。它所采用的焊珠工艺最早发现于西亚乌尔第一王朝(距今5000年左右)的皇室墓葬,随后流行于埃及、希腊、波斯等地,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侵后传入印度、巴基斯坦地区。
用焊珠工艺制作多面体金珠,则可能发源于迈锡尼时代(公元前1600-公元前1100年)的希腊。多面金珠最普遍的为十二面体,是意大利伊特鲁利亚人于公元前500年左右首先制造出来,也有少量二十面体的,可能与地中海沿岸古典文明的天文学、哲学、数学等学科发展存在密切关系。
焊珠工艺在中国发现最早的标本,是山东临淄商王村战国晚期墓出土的金耳坠,在金丝、金环和花瓣形金叶上饰有焊接的联珠纹。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金花泡,用捶揲法制成金箔,压制成半球形,再以点焊法在外围焊上心形和点珠纹。河北定县40号汉墓出土的马蹄金上也有焊珠饰。鉴于焊珠工艺在中国出现之初,已是十分成熟的技术,而更早的时候并无发展的轨迹可循,其从域外传入的可能性较大。
多面金珠
广州出土了3颗汉代多面金珠,均为十二面,每面呈五边形,正中是一个圆环,三个圆环交接处焊接突起的圆珠,形状大体相似,焊珠手法有差别。
恒福路银行疗养院西汉中期墓出土一颗,2000BHM21:65,在每三个圆环交接处焊接一颗金珠。这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多面金珠。
1953年先烈路龙生岗东汉前期M43出土的一颗,M4013:丙20,在圆环交接处堆焊两层金珠,下层3颗,上层1颗,形成等边三角塔形。
西湾路旧广州铸管厂东汉前期M35出土的一颗,2010GXZM35:106-2,每个圆环内焊满细密的小金珠,11~12颗,中间堆一颗大金珠。有对称的两面圆环中央未焊大金珠,留出圆孔便于穿系。圆环外围焊一圈小金珠,23~24颗。每三面相邻处又焊接两层金珠,下层3颗,上层1颗,形成等边三角塔形。焊珠细密繁复,工艺精湛。
我国广西、湖南、江苏等地也有发现汉代多面金珠。广西合浦风门岭M10的2件,北插江盐堆M1的8件、M4的14件,贵县铁路新村M1的1件,形制与2000BHM21:65相似,合浦九只岭M6a出土的一件与广州汉墓M4013相似。
湖南长沙、郴州、常德等地东汉墓都出土有多面金珠。1959年湖南长沙五里牌9号东汉墓中出土的11件,分扁圆、六方、圆形三种,用薄金片制成球形,周围用细金丝捻成边饰,有的球面用焊缀金丝捻成花瓣和极为细小的金珠,有的用金环拼焊成形,空当处堆焊小如芝麻的金珠。常德柏子园东汉墓M1出土的多面金珠与2000BHM21:65相似。郴州络仙岭东汉墓M32出土的多面金珠与广州汉墓M4013:丙20相似。
1980年江苏邗江县甘泉镇东汉前期广陵王刘荆墓出1件,为十四面体,用两个较大的和十二个较小的金圈拼焊成24个角的空心球,然后在金圈相接的24个空当处,再各用四颗细如菜籽的小金珠堆焊出24个尖角。
多面金珠在印度东海岸、越南俄厄(Oc-èo,又译奥高)、巴基斯坦呾叉始罗遗址都有发现。据岑蕊考证,多面金珠在我国多发现于汉晋时期长江以南地区,而时代最早、数量最多的地区在两广沿海,表明是从海路输入我国的。其流传的线路应是地中海、波斯湾、印度洋、南海,从合浦、广州等港口入境后再传向内地。
荐书
《广州出土汉代珠饰研究》
《广州出土汉代珠饰研究》是一部较全面系统研究区域性汉代珠饰的学术专著,本书全面梳理了广州地区汉代珠饰的出土情况,结合考古类型学与科技检测分析的综合研究成果,对广州出土汉代珠饰的源流进行探讨,阐述了珠饰在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技术、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该书由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编著,2020年3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的研究对象界定在1953-2016年广州辖区内出土的两汉时期各种穿孔并用于人体装饰的珠子,以及少量与饰物相关的未穿孔的小件玉石制品、半成品和原石。研究团队从广州已发掘的1500余座两汉墓葬中,筛选出242座出土珠饰的墓葬,对其出土珠饰材料进行全面收集,囊括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及广州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番禺博物馆共4家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收藏的广州出土汉代珠饰21300余颗。
经过对珠饰的实物观察、测量、绘图、拍摄、抽样检测,结合已发表资料,将珠饰的出土地点、年代分期、材质、颜色、形状、数量、尺寸、纹饰、穿孔、化学成分、物理结构、工艺特征、图片等信息全面采集、系统公布,大部分属首次披露的第一手资料。
链接
广州两汉珠饰随葬品 折射出都会番禺的富庶
都会不仅是一座政治城市,住着高官显贵,也是一个商业繁荣的富庶之地,这可以从广州珠饰的出土略见一斑。
出土珠饰的广州两汉墓葬,墓主人多属社会的权贵阶层。单座墓葬出土珠饰少则数颗,多则数百至上千颗,不同材质的珠饰常常组合成串,装饰于墓主的头、颈、胸、腰、足部。还有4座墓,以上千颗珠子编缀成珠襦殓葬,极尽奢华。广州出土的这些珠饰,甚至在两京地区的官吏与平民墓中也不多见。西安98座东汉墓出土玻璃器和1枚双锥形金串饰。玻璃器仅见串珠和耳珰,32颗串珠出自3座墓,29件耳珰出自13座墓;洛阳烧沟225座西汉中期至东汉晚期的墓葬中,出土水晶珠和玛瑙珠各1颗、琥珀珠4颗,玻璃器数量也很少,仅有耳珰、琀和串珠等种类。相形之下,广州出土珠饰之多、品种之丰富、器物之精美,不仅是厚葬之风的体现,还从侧面印证了都会番禺的富庶。
当然,这些舶来品包括部分本地加工的珠饰,也是输往内地及京畿地区的奢侈品。史料反映粤地包括珠饰在内的一些物产早已为朝廷所垂涎,秦始皇“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淮南子·人间训》),而发兵攻打南越,至“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弥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史记·货殖列传》),为珠饰贸易的顺畅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从吕不韦与其父的对答中可知,珠宝之赢“百倍”(《史记·吕不韦列传》),可谓利润丰厚,应是商贾贩贱卖贵的主要商品,故才会出现到粤地的“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朝廷权贵对奢侈品的追逐,进一步推动番禺珠饰贸易的繁荣。 (熊昭明《番禺一都会也——序》)
(本版图片及文字资料、图书信息由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大家都在看
-
再次入选国家级榜单!正定又火了一把~ #多彩石家庄 文旅新征程##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多彩旅行·畅游河北#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与马蜂窝联合发布的《中国魅力小城旅游研究报告》,揭晓了国内100座“值得去的小城”榜单。其中,石家庄市正定县以“中 ... 文物之最03-08
-
以“文物之最”为匙,解锁故宫茶世界的宝藏器物! 千年岁月如茶沉浮间沉淀出文明的底色一片茶叶,一盏清茗既注点过唐宋文人的风雅亦浸润过明清雅士的风范故宫·茶世界观茶——茶文化精品文物展正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热展中故宫博物院典藏的众多茶文化瑰宝悉数亮相从 ... 文物之最03-07
-
这件镶嵌绿松石的精美甲骨,蕴藏了哪些重要信息? 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也是我国考古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遗址,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2月26日,位于河 ... 文物之最02-28
-
探索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纪念馆,感受2400多年历史的魅力 大家好,我是Tommy。在随州来到了另外一个景区,就是曾侯乙墓纪念馆,一起看看。这里有一个曾侯乙墓景区的导览图、旅游图,不是很大,也来看看。这属于随州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区的一部分,前面这两个像鼎一样的青铜器 ... 文物之最02-28
-
中国出土黄金文物重量之最 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馆9号展厅,有一件国宝级文物,誉为“镇护之宝”:金兽。金兽,1982年出土于江苏省盱眙县南窑庄,长17.5厘米、宽16厘米、高10.2厘米,重9100克,含金量高达99%,是目前中国出土古代黄金铸器中最重的 ... 文物之最02-28
-
跟着旅行博主房琪打卡石家庄正定古城~ 旅行博主房琪最近来石家庄打卡了河北的这座古城正 定正定古城用古寺古塔环出一段浑身是胆的燕赵历史隆兴寺端坐“东方美神”那是鲁迅形容这座五彩观音像时用的词87版红楼梦荣国府的取景地是它……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房 ... 文物之最12-29
-
石家庄正定隆兴寺:京外名刹之首 宝藏级千年古寺 正定隆兴寺始建于隋,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其中,有六处文物堪称国内之最,摩尼殿被称为“中国古建筑孤例”,倒坐观音被鲁迅先生誉为“东方美神”……走进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千年古刹,了解国宝文物的故事。01正 ... 文物之最12-29
-
山西的一个文物大市,国保单位22处,拥有4个“全国之最” 山西文物资源丰富,且不说运城、大同这些地级市,就连晋城市的高平市,也以惊人的文物数量,令人叹为观止。高平市属于县级市,也是文物大市,据统计,全市不可移动文物157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22处,其中,四个“全 ... 文物之最10-23
-
3000年前古人“搓澡巾”长啥样?商代文物“陶㼽”亮相,看样子摩擦系数挺高 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今天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这是我国首座全景式展现商代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将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陈文物数量之多、类型之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览 ... 文物之最10-23
-
新华全媒+丨文明交流互鉴产生的青铜巅峰 新华社郑州2月22日电(记者桂娟 吴刚)鼎立于洹河之滨的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新馆将于2月26日正式开馆。这是殷墟博物馆新馆的外景。新华社发(安阳市委宣传部供图)“殷墟博物馆 ... 文物之最10-23
相关文章
- 新华全媒+丨文明交流互鉴产生的青铜巅峰
- 原创中国最逆天的文物,曾飞出地球,被誉九大镇国宝”之首
- 三组“世界之最”国宝文物带你溯源中华文明,City不City呀?
- 这座大墓被盗200多次,仍然占据了中国考古学史上五个之最
- 这座梁思成三次拜访的小城,值得所有人去一趟
- 毛主席生前将两盘录音带视为珍宝!走近1970年,感受中国惊天巨变
- 端午假期,河北博物院,我来了
- 看过来!山西这项排名全国第一!
- 近年之最!全国11省500余处文物在洪灾中受损
- 中国文物中的“世界之最”
- 最奇怪的城市随州,五一我去了一趟,有几点实在想不到
- 馆藏在美国的中国文物,样样精品
- 山西现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全国第一 这些文物古迹你知道几个
- “与辉同行”游安阳:甲骨文奇遇记
-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 「隆尧风物」隆尧有个石刻馆
- 世界最“逆天”3大文物,图2“非地球之物”,汉代黑科技上榜
- 25类冷知识,最后两条当牢记
- 武则天墓珍宝之谜揭晓:800吨宝藏为何让盗墓贼望而却步?
- 中国考古界的“奥斯卡”,河南荣膺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最!
热门阅读
-
中国四大名绣世界闻名 苏绣曾是清朝皇宫御用 07-13
-
最经典黄易武侠小说盘点,看一代武侠大师的呕心之作 07-13
-
上古十大神器真实排名,东皇钟第一轩辕剑排第二 07-13
-
骑木马驴为女性设计,尖硬的木桩直接戳入女性下体 07-13
-
江苏最难懂的十大方言 排名第一的曾被用作军事密码 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