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会龙华,让更多人聆听“高山流水”

发布者:章豆豆 2023-6-5 03:12

第三届“琴会龙华”·全国青年古琴名家音乐会现场。 范宇斌 摄

中新网上海5月29日电(记者 范宇斌)当龙华古寺“遇上”千年古琴,袅袅琴音传来,演绎起流传千年的古音妙韵,也让更多人聆听“高山流水”。

今年是中国古琴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周年,第三届“琴会龙华”·全国青年古琴名家音乐会(以下简称“琴会龙华”)于27日至28日晚在上海龙华古寺上演,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古琴名家为线上线下观众带来了充满国风古韵的非遗视听盛宴。现场还同步举办传世名琴和当代古琴斫制艺术展,集中展出12张囊括唐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传世名琴。

第三届“琴会龙华”·全国青年古琴名家音乐会现场。 范宇斌 摄

古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琴乃“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

中新网记者注意到,“琴会龙华”活动体现文化惠民,免费向民众开放。来到现场聆听演出的既有古琴爱好者,也有对古琴不太了解的市民,他们相聚一堂,感受古琴艺术带来的视听震撼,陶醉其间。

28日晚举办的“琴会龙华”节目单也体现“青年”之心,除了古琴独奏《潇湘水云》《阳春》《广陵散》、琴箫合奏《平沙落雁》等传统经典曲目之外,也有古琴和吉他合奏《天路》、古琴和竖琴和箫三重奏《墨缘》、古琴移植曲《这世界那么多人》等创新曲目,古韵新意,相融并存。

龙华古寺方丈照诚法师为“琴会龙华”书写了“且莫错过”四个字。在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茆帆看来,古琴是一门很古老的艺术,“且莫错过”是希望大家且莫错过两场“琴会龙华”,且莫错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且莫错过当今的大好年华。

第三届“琴会龙华”·全国青年古琴名家音乐会现场。 范宇斌 摄

青年古琴名家展示出古琴传承的美好前景。茆帆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本届“琴会龙华”定调于青年,是希望年轻一代琴人能够传承老一辈琴家的风采,不忘老一辈琴家所作的贡献,砥砺成长。同时,希望古琴艺术能够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尽可能地以接地气的方式让更多年轻人喜欢。

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教师赵晓霞弹奏宋琴,为观众们带来“琴会龙华”压轴曲目——古琴独奏《广陵散》。赵晓霞介绍说,《广陵散》是著名的十大古琴曲之一,被称为“琴曲之王”,琴曲慷慨激昂,表现正义精神,希望通过演奏《广陵散》,把古琴演奏的坚定、古朴传递给观众。

赵晓霞谈及,弹奏宋琴更是让她觉得很难得。“这张宋琴圆润清透,造型优美,弹奏时有不一样的手感和心境。”在她看来,“琴会龙华”节目编排很大胆,推新人、推新作,鼓励青年琴人创新,让大家看到古琴艺术更多元的呈现形式。

来自广西的古琴、昆曲爱好者黄暖连续两晚聆听“琴会龙华”。他虽然不会弹古琴,但他爱听,尤其喜欢《潇湘水云》《广陵散》等传统曲目,也赞赏创新曲目,“古琴不能弹来弹去都是十大曲目,还得去尝试不同的融合,古琴艺术的守正创新,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态传承、活态展示。”

琴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上海市民杜亚丽已经听了两届“琴会龙华”。在她看来,古琴不只是简单的乐器,更拥有一种文人情怀。“伯牙与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文人弹奏古琴表达情怀,如今古琴又与其他各种乐器包括西洋乐器完美融合,演奏出更美妙的旋律。”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琴会龙华”·传世名琴和当代古琴斫制艺术展集中展出了在史料中有明确记载的传世名琴,也有尘封于民间多年的古琴,引得琴友们交口称赞。

见到如此之多的古琴集中展示,让黄暖很兴奋。他说:“不能让这种文物级别的古琴就光躺在博物馆,而是应该走出书斋,真正活过来。”

“唐琴、宋琴、元琴……这一次都从藏家手里借来展示,让大家对古琴有所了解,亲眼看一看古琴究竟内涵在什么地方,这对我们当今斫琴也很有帮助。”连续担任三届“琴会龙华”活动导演的卢新元说,这是一种传承,是一种文化,需要在当今发扬光大。

中国古琴入选世界非遗20周年以来,古琴艺术引发全世界关注。卢新元认为,古琴艺术发展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人才培养,如今有越来越多青年琴人成为了中坚力量。“古琴能够玩到今天,如果只是保守收藏一定不行,古琴不应该固步自封,必须有系统化的教学体系,结合当代教育特点,结合全球化文化,做好古琴艺术的传播。”

第三届“琴会龙华”·传世名琴和当代古琴斫制艺术展现场。 范宇斌 摄

在赵晓霞看来,古琴有着非常厚重的历史,随着古琴入选世界遗产,越来越多人开始了解、热爱、学习古琴艺术。事实上,古琴艺术也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我在教学过程中感觉到,古琴已经迎来了它的春天,古琴艺术如同一条源源不断的长河,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去创新传承,大家带来各自创作的作品前来参演,让我们看到了古琴艺术在当代从传承到发展的新变化。”

赵晓霞说,放眼全球,古琴艺术在这20年来,在欧美、东南亚等地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琴社、琴人以及很多优秀的专业教师,共同传播古琴艺术。

浙派古琴嫡系传人、浙江音乐学院副教授章怡雯表示,“舞台永远应该是留给年轻人的,希望青年琴人通过古琴演奏展现出对古琴的喜爱,希望观众对青年琴人更多地认可和鼓励,也希望古琴能够成为大家生活中非常美好的一部分。”(完)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看

  • 牟芝松的印刻之最

    牟芝松的印刻之最 牟芝松的印刻之最“万州工匠”牟芝松:现年82岁,退休医师。现为重庆市三峡根雕(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重庆市健康老人和中国根艺美术大师。曾在万州建立三个展馆,其中文革实物收藏获基尼斯纪录。被多媒体褒称“三 ... 艺术之最03-31

  • 中国十大高校之最

    中国十大高校之最 中国现代大学源起于西方,到2019年已创办近3000所,其中不乏百年名校和21世纪新办院校;1、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是天津大学。享誉海内外的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天大”,中国高校之 ... 艺术之最02-28

  • 中国杂技团摘下第4尊“金小丑”奖,数量创国内杂技艺术团体之最

    中国杂技团摘下第4尊“金小丑”奖,数量创国内杂技艺术团体之最 摩纳哥当地时间1月17日至1月21日,第47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艺术节在蒙特卡洛举行。赛场传来喜讯,北京演艺集团旗下中国杂技团作品《驭风凌霄——男子集体车技》参赛,以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问鼎艺术节最高奖“金小丑 ... 艺术之最01-29

  • 法国城堡复刻达·芬奇艺术之美

    法国城堡复刻达·芬奇艺术之美 城堡花园里根据达·芬奇设计图制作的直升机螺旋桨城堡外立面由粉色砖块和灰色石头拼建而成的根据达·芬奇设计图制作的连发机关枪法国巴黎今年因奥运会游客人数激增,如果说从前的卢浮宫游人如织,那么今年卢浮宫可谓 ... 艺术之最01-04

  • 这幅书法作品,让你领略真正的艺术之美

    这幅书法作品,让你领略真正的艺术之美 家人们,今天我看到了一幅超厉害的书法作品!这字啊,简直是行云流水,笔走龙蛇,看得我那叫一个佩服!我感觉每一个字都好像有了生命一样,在纸上跳跃着。 这幅作品让我想起了那些古代的文人墨客,他们虽然生活在简 ... 艺术之最01-04

  • 以艺术之笔记录“最虹桥”,长宁区美术、书法、摄影展开展

    以艺术之笔记录“最虹桥”,长宁区美术、书法、摄影展开展 9月25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长宁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长宁区归国华侨联合会、长宁区各街道(镇)及上海服装(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最虹桥”——长宁区美术、书法、摄影展。本次展 ... 艺术之最01-04

  • 亲密关系中的触碰艺术:揭秘女性最钟爱的抚摸之地

    亲密关系中的触碰艺术:揭秘女性最钟爱的抚摸之地 文 | 鹰犬与牛马编辑 | 鹰犬与牛马不想暴富都难!只要你点个关注,点个赞,财富自由不是梦!还在等什么?赶紧行动起来吧!7个你可能不知道的女性触碰喜好:她们真的喜欢被人摸头吗?图片来源于网络在爱情的化学反应 ... 艺术之最01-04

  • 冬游青岛,在海上,在山间

    冬游青岛,在海上,在山间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省级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名单。“最美滨海旅游风景道—青岛崂山旅游路”入选省级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十佳示范案例名单。“海上看青岛”交旅融合项目,入选省级交通运输 ... 艺术之最12-19

  • 龙门石窟,中国石雕艺术之最!#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龙门石窟,中国石雕艺术之最!#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这里就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营造时间最长、照相最多的石刻艺术宝库,位列中国四大石窟之首的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武帝年间,是北魏的宣武帝为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建的。开工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 ... 艺术之最12-01

  • 传统美术:进贤文港微雕

    传统美术:进贤文港微雕 进贤文港微雕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微雕,是一种以最小的刀具锋毫在最小空间创作最小浮雕、立体雕、篆刻、平面图文雕,肉眼无法看清,需借助高倍放大镜才能看清楚的艺术作品。微雕艺术则是一门集雕刻、书画、 ... 艺术之最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