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专栏

发布者:清风明月夜 2022-12-29 05:44

“燕园游韵”北京大学2020年戏曲晚会,以京昆社一曲京剧《同光十三绝》开幕。图/北京大学新闻网

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近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强调,高等学校要坚持育人导向,构建面向人人的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并对本科生的艺术教育提出明确要求。

公共艺术课有必要成为所有本科生的必修课吗?回答这一问题,就需要弄清楚艺术教育对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以及完善学生个体人格、提高综合素养的重要作用。

艺术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远不止获得2个艺术学分毕业,而是对大学生十分重要的通识教育。而且,不仅对大学生要进行艺术教育,我国高校的艺术教育资源还应向社会辐射,全社会都要重视营造艺术氛围,提高国民的审美与艺术素养。

艺术教育关乎人的成长

艺术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限于成才,其价值更关乎其成长。

在此方面,有发达国家的教育研究机构曾做过一个有5万多毕业生参与的问卷调查。他们在对1999-2000学年度与2009-2010学年度的艺术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时,其中的一个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用”,结果颇令人意外。毕业1-5年的学生答案是“基本技能”,毕业6-10年的回答是“基本原理”,毕业11-15年的结论是“人际关系”,而毕业16年以上的则回答:“艺术最有用”。

从中,我们也能看到艺术教育对一个人人生发展的终身影响。最显然可见的是,提高审美与人文素养,让学生学会认识美、欣赏美、发现美并创造美。

2020年10月16日,模特在上海国际传媒港展示东华大学学生设计的时装。图/新华社

现实里,部分学生追求低级趣味,举止行为“以粗陋为美”,这其实就和艺术教育缺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近年来,我国不少高校也已经在艺术教育方面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尝试。

如据报道,西安交通大学根据全校研究生美育调研问卷结果按需布局,丰富美育课程资源,从现有课程中遴选出28门,新建11门,涵盖了影视、戏剧、美学、音乐、绘画、书法、雕塑、艺术史、心理学等艺术的诸多细分领域。仅2022年秋季学期,共有3671名研究生报名参与了5386门次的美育课程。

清华大学从2002年起,将艺术类课程纳入全校人文素质核心课程建设,学生艺术团实践课程纳入全校选修课程体系。目前,每年全校相关院系开设美育类选修课程总数量超过180门次,选修学生也超过万人。

此次教育部将艺术教育纳入课程指导纲要,并明确为毕业条件之一,无疑将极大推动艺术教育的深入普及,其社会效果也值得期待。

也是美好社会建设需要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在塑造健全人格方面,普及性艺术教育的作用也不可或缺。

2016年,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就曾指出,如果一个非常优秀的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没有明显创伤,生活优渥、个人条件优越,却感到内心空洞,找不到自己真正的想要,就像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孤岛一样,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甚至找不到自己,那么他很有可能就是患上了“空心病”。

某高校针对大一新生的一项调查显示,这种“空心病”情形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其重要根源之一,就是人生观出了问题。艺术教育则是最基本的人生观教育,让学生们懂得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也因此不再“空心”。

2021年5月6日,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成都启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风采。图/新华社

不仅如此,艺术教育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纵观古今中外,很多伟大科学家也都是“艺术高手”,“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就自称是“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受益者”。

钱学森非常强调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认为科学家需要懂一些具体的艺术,而艺术家也要多了解一些科学知识。精于小提琴与钢琴,还组织乐队演出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如果我不是个物理学家,我可能会成为一个音乐家”。

在一些不选择艺考专业、不以艺术为职业的人看来,艺术教育或许是“无用之学”。但一项针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调查也显示,恰恰是这样的“无用之学”,帮助他们登上事业最高峰。

如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埃玛纽埃勒·沙尔庞捷,就是琴童出身,自幼学习钢琴,弹得一手好琴。她说,钢琴是她能够努力钻研科学,对待学术一丝不苟的源泉。

实际上,懂艺术,会某种艺术技能,对于拓宽自己的社会交往、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也有着现实的益处。而面向大学生开展艺术教育,更需从完善大学生自我认识、提高审美与人文素养角度,对待这门通识课程,要摆脱功利思维,尤其不能将其简单工具化。

因此,高校要把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纳入学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建设、艺术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学校高水平艺术团建设。同时也要向社会开放高校的艺术场馆资源,把艺术教育向社会、社区、中小学辐射,营造重视艺术教育的氛围,共建美好社会。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学者)

编辑 / 何睿

校对 / 吴兴发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看

  • 牟芝松的印刻之最

    牟芝松的印刻之最 牟芝松的印刻之最“万州工匠”牟芝松:现年82岁,退休医师。现为重庆市三峡根雕(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重庆市健康老人和中国根艺美术大师。曾在万州建立三个展馆,其中文革实物收藏获基尼斯纪录。被多媒体褒称“三 ... 艺术之最03-31

  • 中国十大高校之最

    中国十大高校之最 中国现代大学源起于西方,到2019年已创办近3000所,其中不乏百年名校和21世纪新办院校;1、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是天津大学。享誉海内外的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天大”,中国高校之 ... 艺术之最02-28

  • 中国杂技团摘下第4尊“金小丑”奖,数量创国内杂技艺术团体之最

    中国杂技团摘下第4尊“金小丑”奖,数量创国内杂技艺术团体之最 摩纳哥当地时间1月17日至1月21日,第47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艺术节在蒙特卡洛举行。赛场传来喜讯,北京演艺集团旗下中国杂技团作品《驭风凌霄——男子集体车技》参赛,以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问鼎艺术节最高奖“金小丑 ... 艺术之最01-29

  • 法国城堡复刻达·芬奇艺术之美

    法国城堡复刻达·芬奇艺术之美 城堡花园里根据达·芬奇设计图制作的直升机螺旋桨城堡外立面由粉色砖块和灰色石头拼建而成的根据达·芬奇设计图制作的连发机关枪法国巴黎今年因奥运会游客人数激增,如果说从前的卢浮宫游人如织,那么今年卢浮宫可谓 ... 艺术之最01-04

  • 这幅书法作品,让你领略真正的艺术之美

    这幅书法作品,让你领略真正的艺术之美 家人们,今天我看到了一幅超厉害的书法作品!这字啊,简直是行云流水,笔走龙蛇,看得我那叫一个佩服!我感觉每一个字都好像有了生命一样,在纸上跳跃着。 这幅作品让我想起了那些古代的文人墨客,他们虽然生活在简 ... 艺术之最01-04

  • 以艺术之笔记录“最虹桥”,长宁区美术、书法、摄影展开展

    以艺术之笔记录“最虹桥”,长宁区美术、书法、摄影展开展 9月25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长宁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长宁区归国华侨联合会、长宁区各街道(镇)及上海服装(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最虹桥”——长宁区美术、书法、摄影展。本次展 ... 艺术之最01-04

  • 亲密关系中的触碰艺术:揭秘女性最钟爱的抚摸之地

    亲密关系中的触碰艺术:揭秘女性最钟爱的抚摸之地 文 | 鹰犬与牛马编辑 | 鹰犬与牛马不想暴富都难!只要你点个关注,点个赞,财富自由不是梦!还在等什么?赶紧行动起来吧!7个你可能不知道的女性触碰喜好:她们真的喜欢被人摸头吗?图片来源于网络在爱情的化学反应 ... 艺术之最01-04

  • 冬游青岛,在海上,在山间

    冬游青岛,在海上,在山间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省级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名单。“最美滨海旅游风景道—青岛崂山旅游路”入选省级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十佳示范案例名单。“海上看青岛”交旅融合项目,入选省级交通运输 ... 艺术之最12-19

  • 龙门石窟,中国石雕艺术之最!#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龙门石窟,中国石雕艺术之最!#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这里就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营造时间最长、照相最多的石刻艺术宝库,位列中国四大石窟之首的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武帝年间,是北魏的宣武帝为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建的。开工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 ... 艺术之最12-01

  • 传统美术:进贤文港微雕

    传统美术:进贤文港微雕 进贤文港微雕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微雕,是一种以最小的刀具锋毫在最小空间创作最小浮雕、立体雕、篆刻、平面图文雕,肉眼无法看清,需借助高倍放大镜才能看清楚的艺术作品。微雕艺术则是一门集雕刻、书画、 ... 艺术之最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