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不随流俗转:王清书法近作选
艺术简介·
王清
王清,号归之,斋号归欤堂、清虚庐。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苏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昆山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曾任苏州市人大代表、昆山市政协常委。书法作品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等重要展览;获全国“群星奖”,江苏省“文华奖”、“五星工程奖”,苏州市“繁星奖”以及昆山市“文学艺术奖”等政府文艺奖。在《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美术报》《新华日报》《苏州日报》《昆山日报》等各类报刊上发表文章200余篇;曾担任《中国商报》文化评论专栏作家;《新华日报》《美术报》《书与画》《青少年书法报》《书画艺术》等报刊曾专题介绍其艺术成就。出版有个人散文随笔集、文化评论集6种及书法作品集若干。
因为联办“两王展”,我有更多的机会去观赏王清的书法作品,可以轻而易举、畅达无碍地交流各自的观点,由此,争论和互撕在所难免。同异之间,可窥出俩人在艺术观念、审美趣味、理论主张和实践路径方面的差异。然后,讨论王清书法仅在我们之间展开,显然太过狭窄了,必得置于更大的群体中、地域中,置于当代的书法生态中,甚至要置于某段书法史的情景中,以免凿空无凭。
王清书法的入门与习俗无异。楷则唐人,行则晋宋,隶则东汉碑刻,草、篆少习。稍成便生异想,行倾心于八大,楷转习北碑,隶则注目清人,于郑簠、邓石如、何绍基、李瑞清、曾熙、沈曾植间探路。此时,碑学倾向已比较明显。经过长期淬炼陶冶,五体之中,行书和隶书面目初具,风格渐显。
艺术讲个性,重创造,历代书法大家无不以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面目书史留名。我们只要将目光前移数十年,书法的天空已是群星闪耀。如海上吴昌硕、白蕉、陆俨少、唐云、赵冷月;杭州李叔同、黄宾虹、徐生翁、沙孟海、陆维钊;京城齐白石、徐悲鸿、毛泽东、舒同、启功;金陵林散之、萧娴、高二适、胡小石、武中奇;姑苏祝嘉、费新我、沙曼翁、瓦翁......他们多处于同一时代、同一历史和文化背景中,相互之间亦有交往,甚至存有高谊,但在艺术上却我行我素,高标独立,高扬个性。内中似乎暗藏着一种潜规则,达成一种默契:你这样,我就不这样,要避开你,要拉开距离,似你便死,有我便活,我思故我在。而反观当代书法,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化,展览机制的牵引,评委的集体导向,评判机制的单一,资讯的便利,导致书法的流行化、世俗化、同质化、职业化、形式化、功利化,以至陈陈相因,相互承袭,获奖入展作品中充斥着模仿之作,主体精神沦丧,个性自由萎靡。书坛乍一看非常热闹,结果却令人沮丧。对于这样的现象,王清一直持激烈的批评态度,然言辞之间,透出无奈叹息。为了少受影响干扰,他故意回避当代话题,漠视当代作品,连当代报刊也不订阅,当代书法理论也不关心。宁愿去看日本井上有一的作品,也不愿去看国展的获奖作品。对于当代书法听而不闻,视而不见,颇有些眼不见为净的意思。我则讥之为鸵鸟行为,但比鸵鸟傲慢而偏激。虽然如此,我从内心理解他的用意,自然生出几分钦佩。试想,在现世的大环境中要做到这样,需要多少勇气和定力。风格和个性需要在比较中凸显。所以,我时常会将王清的作品置于当代书法中去观照。从形式、风格、技巧、格调、品味等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去比较,并试图找到相类的作品,却几乎没有,这一结果令人欣慰。说明王清的特立独行,一意孤行,他的鸵鸟行为收效甚显,他的作品的价值也就得以实现。对于自己的作品,王清的自我评价略显保守,他自谦道:“我的书法,目前只是初步搭了个毛坯房,接下来要慢慢装修、配套”。而在我看来,不仅仅是搭了毛坯房,他在很多方面已作了深入地探索。比如:碑帖相融上,用笔的方式上,线条的锤炼上,用纸的选择上,造型的变化上均有心得和体悟。有一段时间,因为受李瑞清影响较深,王清用笔颤抖过甚,机械而做作,以致线条断气,支离破碎,我讽其为“帕金森”。其初不服,还在微信朋友圈中发文力辩。然近作中已大有改善,渐趋自然。
王清喜用长锋软毫,运笔较慢,动作丰富而复杂。故在大庭广众下挥毫甚感不适,往往因时间限制、环境干扰,多有失误,难得佳作。若遇纸墨不称,颇多埋怨。
巧拙 · 丑媚
傅山是明末清初的著名书家,其“四宁四毋”,即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的艺术主张,一问世即广为传播,影响深远,对于当时的书坛可谓振聋发聩,被学界称为碑学的先声。如此新鲜、带有偏激的言论在书史上非常少见。其中,拙、直率好理解,而丑、支离尚难接受,至于它们的对应面:巧、媚、轻滑、安排,则更是众说纷纭,各有主张。我意,所谓巧,多指小动作,是小巧,近似花拳绣腿,不是大巧,若大巧即与拙难分,大拙若巧。所谓媚,即是抛眉挤眼,故作姿态,取悦于人,而实则软绵乏力,气弱少骨。轻滑则用笔简单,线条飘忽,不得入纸。安排则是人为痕迹重,刻意做作,缺少自然之趣。我每每读到此论,喜作联想,并努力将此论与某件作品建立联系,尤其专注清代碑学兴起以后诸大家与“四宁四毋”理论的渊源关系。近来,又自然而然将王清的作品与此论相对照,越比对越感觉王清的作品与之相合处颇多,似乎拙、丑、支离、直率正是其旨趣所在。
在傅山的观念中,巧与拙看似一对矛盾,实质两者并不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王清的作品,总体拙居多,拙中见巧,见趣,见妙,巧拙相间。所以,欣赏王清的作品,拙是关捩点,若一开始,试图从其作品中找好看、漂亮,显然不得其门径。对于一般欣赏者,特别是习惯于接受帖学之美的观众来说,往往觉得不美,甚至有“丑”的意味。近年来,关于“丑书”的议论一度成为书坛热门话题,王镛、沃兴华、邵岩、曾翔、于明铨等书家由此进入大众的视野。这些书家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技法训练有素,基本功扎实,有很高的理论素养和学术水准,富于创新精神。他们多取法碑版和无名书家的作品,审美趣味相近,可归为相同流派。这一流派在书坛中大有在,他们几位只是其中的几个代表。大众目之为“丑书”,实际上是一种误读。如果深入了解书法史,了解书法的审美历程,了解当代书法的流变,便可避免这样的误读。从王清书法的风格特征来看,也可归入这一流派,只是其作品更多地流露出江南文人在地域文化熏染下的灵气和秀逸。最近,王清参加了中国国家画院书法高研班,师从胡抗美、曾翔老师。此举,既可说明他学而不倦,不断进取的决心,又可视作他对曾翔书法艺术水准和风格的认同。王清经常说:“书法是高雅的艺术,既是高雅,便容易曲高和寡,书法很难做到雅俗共赏,所以,大家说好的作品,未必真好。”前些日,著名书法家洪厚甜公开表示:如果看不懂曾翔的书法,那么连谈论书法的资格都没有。此言一出,舆论哗然,立刻招致群起而攻之,弄得此君狼狈不堪。殊不知,他的一句话,可得罪了多少的外行啊!所以,艺术之路,也并非都是鱼跃鸢飞式的轻松,春花秋月般的适意,泼墨挥毫时的潇洒和淡玄论道间的高迈,其中也会有孤独和彷徨,痛苦和挣扎。尤其对于那些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艺术家来说,面临的风险则更大。行文至此,我对王清又平添了许多钦意。
品隶 · 评行
近两年,王清创作热情高涨,作品颇丰。整体艺术水准较前有新变和突破。现择其近来在韩天衡美术馆“两王书法展”中的隶书作品和行书作品各一件作一赏评。分别为隶书《朱柏庐治家格言句》和行书《归有光项脊轩志节录》。
隶书《朱柏庐治家格言句》。四尺中堂,因尺寸不大,正文字数仅20个,字径14公分,在展厅中并不显眼。但细察颇有可赏处。该作用笔流畅、爽利、简约、肯定,技法娴熟、稳定。起笔均取逆势,方圆、藏露、钝利、轻重、抑扬于不经意间,自然生发,形态各异。走笔多含提按波动,但幅度较小。王清以前的隶书作品,由于刻意追求碑刻的剥蚀效果,为了表现金石趣味,提按和波动比较强烈,往往失度。而此作明显调整,运用细腻、丰富、精准的用笔,加上手腕和手臂的力量,同时辅之以笔杆的方向转换,八面出锋,故线条清朗挺劲、质直峭拔。畅达而不失雄健,奔纵而不脱准绳。端庄杂流丽,刚劲含婀娜。其长横画多作上扬弯状,由何绍基出。然雁尾不作重顿,有石门颂笔意。相向竖画均取内擫状,森然紧结。点和短画,轻松随意,活泼生动,可谓“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即合此意。此作结构,方正端庄,宽博雄阔,雍容有度,落落大方,不强作变化,故作姿态,深得东汉摩崖石刻三昧,有正大气象,可称近期隶书力作。当代隶书创作,相较于其它诸体,不容乐观。近来大展,评委多叹佳作难得。不是模古就是拟今,作品风格大多不出刘文华、张继、张建会、崔胜辉、杜鹏飞诸家。而王清隶书却不受当代人影响,不受时风左右,坚守自己的审美理想,从古人的优秀作品中去寻找适合自身要求的艺术元素,以期出古入新,取精用宏,博采约取,自成一家面目。有同道评王清隶书作品像清朝人写的,说明王清对于清人隶书在技法、形式、风格、精神、韵味的把握上已非常全面和到位。能写到古人深处这已属不易,但作为生活在当代的书法家,尚需有更高的追求,包括个人风格语言的进一步提炼和强化,时代审美气息的展现。而王清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技法既熟,茹古又深,假以时日,必有欣喜。
行书《归有光项脊轩志节录》。此作书写工具为长锋羊毫,而长锋羊毫较难驾驭,尤其铺毫顿笔极易软沓、弯折、散锋、偏锋。而王清喜用长锋羊毫,且颇有心得,已然得心应手。其用笔多以笔尖入纸,加上提按、波动、逆势、涩行,随提随按,随按随提,故能笔笔中锋,笔笔入纸,笔笔有摩擦力、阻力感,却不觉滞凝、拖沓,势全意存,神采奕奕。观其线条,凝炼、老辣、苍劲、朴茂,金石味十足。有美学家论:书法是线条的艺术。有审美价值的线条应是骨、肉、筋、血兼备,厚度、力度、立体感、动感、情感共存,且富有生命色彩,可以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一根出彩的线条足以打动人,让人玩味再三。34年前,我和王清曾在长江边上的沙滩上一起讨论锥画沙、屋漏痕和万岁枯藤等话题,虽然当时是一知半解,但今日看来,这些术语,这些传统书法理论中的典型意象譬喻,早已烙在王清的艺术思维中,渗透于他的艺术实践中。书道中人,皆有同感。善小字者,往往不能展大,我曾见过许多帖学高手,写小字精致、典雅、流美洒脱,富于韵味,而写大字则往往精神涣散、琐碎、支离,稍大便俗,越大越俗,几不能卒睹。个中原因,当与取法单纯,纯取帖学一路有关。而碑派书法或出摩崖峭壁,或出山体大坪,多呈沉着屈郁,峻拔奇伟的雄壮气象。即或青铜铭文,碣石碑刻,砖石墓志,造像画像题记,刑徒砖文,黄肠题凑等亦自带金石之味,故以碑的笔法、气度贯穿相助,多能致大、致刚、致雄。此作用笔拙,字态也拙,多欹侧、险绝,左倾右斜,趣味横生,富于动感和表情。一字之中,虽有大小、轻重、松紧、粗细、参差、重心错位等变化,其核心便是一个拙字,随处以拙为尚,以拙为巧,以拙为美,由拙而生妙、生趣、生态、生情,生出丰富别样的美,生出让人意想不到的美。如此丰富的造型变化,需要超强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这除了得益于先天艺术气质和独特禀赋外,更多的是作者善于从古人的作品中去发现、吸取、改变、调整。显然,八大的启发和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但近现代诸家,如于右任、沈曾植、谢无量、徐生翁、赵冷月等也是其关注取法的对象。傅山云:“写字无奇巧,只有正拙”。王清深谙此理,此作为六尺八条屏,每字10多公分,可谓大字行书巨作。这样的作品,脚怯者难为,气局小者难为,功力不逮者难为,需具备排兵布阵的大局观念,需要有丰富的创作经验,需要自信和胸有成竹。观王清此作,写得不急不厉、轻松淡定、纵横自如,毫无滞疑板涩之感。大字全然如小字一般写,游刃有余,神完气足。此作在整体章法上也作了丰富的艺术处理,字与字之间均有大小、轻重、穿插、腾挪、避让、动静、奇正、折使、顾盼、呼应的变化,从而营造出变化统一、和谐合律的节奏感。更为难得的是,创作如此的大幅作品,却能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状态,稳定的艺术发挥。全作几无懈笔,令是惊叹,堪称力作。王清行书倾心八大,二十多年耽于此,癖于斯,已能入其心,会其意,撷其精。然八大书法风格强烈,踵其者,往往难脱其窠臼。八大书法自帖学中来,总体而言,用笔多平动,线条简约、温润,弧线少,粗细变化对比不强烈,力量感稍弱。结构注重内在空间变化,新姿奇态迭出。对此,王清似早有认识,故自觉地探索将碑法、碑体、碑态、碑势、碑意融入进去,以期碑帖融合。如果将王清作品与八大的作品作一比较,无论线型、线质、线性、笔法运用、造型特征、字间组合、节奏处理均已突破八大的藩篱,俨然自成面目。看来,王清学八大是借鸡生蛋,旧瓶装新酒,可见王清善学、巧学的一面。
才情 · 学养
在昆山文艺界,王清是公认的才子。饶口才,常常客串主持,每年的昆山国际马拉松比赛现场直播嘉宾主持,非他莫属;善属文,千字文章,往往倾刻而成;美歌喉,谙音律,歌辄或高亢或婉约,转调自如;好戏谑,幽默风趣,调侃无碍;能辩,才思敏捷,难觅对手;长于模仿,南腔北调,几欲乱真。加上身姿高挑,仪容清健,则更添风流倜傥、潇散超迈之气度。这些令人羡慕和嫉妒的优长和特质大多是与生俱来,先天而成的,是从事艺术工作、艺术创造最可贵的条件。
在诸多兴趣爱好中,王清最倾心的还是书法,三十多年的坚守,始终初心不渝。年齿越增,愈发精进。又知取舍,早早从行政管理岗位上退居二线,专心于书艺。如果没有对书法艺术发自内心的热爱,没有定力、耐力、心力、脚力,是不可能如此坚定和自信的。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显然,此言强调后天的努力,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但也不能排除对才智平平,天赋庸庸者鼓励的用意。对于从艺者来说,天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才情薄、悟性差、灵气不足,纵刻苦勤奋,小成可得,高境难臻。同理,天资禀赋出众者,若恃才傲物,荒于耕耘,功力不逮,也是一事难成。苏轼曾自言“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可学”。突出的是悟性。然后又有“识浅、见窄、学不足”之论,针砭学书三弊。苏轼是天才,所涉之艺,皆为一流。但如果没有超越常人的勤奋和刻苦,也是难有大成。就书法一门而言,只需稍稍梳理一下东坡先生的书路历程,便知他的书内功和书外功均是何以了得。王清深谙此理并孜孜以行。数十年来,一路从学问中汲去,从笔法中炼去,从人生、自然、社会中悟去。日积月累,愈积愈厚。知识既广,学问既博,视野得开,素养自高,功夫渐深。加上他善学,善于思考辨析,善于归纳总结,善于判断取舍,善于将所学与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结合起来,直至融会贯通,相互生发。熟识王清的同道,时常有机会听他演讲,或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或绘声绘色,声情并茂;或风趣幽默,引人捧腹;或针砭时弊,慷慨激昂;或涉玄入奥,辩才无碍;或高谈阔论,天马行空......令人叹服。值得注意的是,王清近来突然寡言少语,不苟言笑,与前判若二人,我极纳闷,不知何故。
昆山书法界,历来有良好的读书风气,藏书富者,书协往往占其半。而对待读书,王清自有主张。他反对死读书,读死书,反对读那些玄奥晦涩的书,时常批评读书人的僵化和教条,倡导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包括临帖也是如此,反对刻意模仿,亦步亦趋,主张意临的,抓住核心、特征和共性,追求遗貌取神。对此,我虽然有些不同的看法,也与他交流,甚至争论。比如,读书的纯粹性和精神性即无用之用;临帖的现代性和学科化即学院派模式的借鉴;书法学习的程式化即书法技法训练的重复性等。但王清这些从自身出发,从长期实践中提炼而成的经验之谈,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学者可以从中借鉴和运用。
王清种过田,进过工厂,干过木工,上过文化干校,当过文化馆馆员,《文笔》杂志编辑,担任过团委书记,证券公司办公室主任,文广新局副局长,知联会副会长,政协常委等等。如此丰富的人生阅历,对于提升人格境界,丰富文化内涵,增强艺术理解力必然大有裨益。王清常说:“书法首先是技术的,但仅有技术充其量是书匠,只有通过文化的引领、滋养,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书者。”我信然。
(作者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苏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昆山市文联副主席、昆山市书协主席)
2021年9月于海棠馆
作品欣赏
◎行书《清·马鸣銮·登玉峰》69×138cm
◎行书《明·周梦山题顾文康公松图》69×138cm
◎楷书《明·虞臣·春风文笔诗联》22×138cm×2
◎行书《明·梁辰鱼·夜登风钟诗联》22×138cm×2
◎隶书《清·徐裕焜怀旧诗》69×138cm
◎行书《明·张銮·翠微阁》69×138cm
◎隶书《清·通门和尚·拂座争枝诗联》22×138cm×2
◎隶书《读书阅世对联》25×120cm×2
◎行书《清·顾有准·淞江雨汛》69×138cm
◎楷书《明·吴瑞·封壤衣冠诗联》30×180cm×2
◎行书《明·黄云·和孟郊》69×138cm
◎隶书《至行高文对联》22×138cm×2
作者:新华在线网祁成志
上一篇:2022武汉双年展提前看,金木水火土中“淬炼”艺术魅力
下一篇:艺术十二境
大家都在看
-
冬游青岛,在海上,在山间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省级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名单。“最美滨海旅游风景道—青岛崂山旅游路”入选省级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十佳示范案例名单。“海上看青岛”交旅融合项目,入选省级交通运输 ... 艺术之最12-19
-
龙门石窟,中国石雕艺术之最!#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这里就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营造时间最长、照相最多的石刻艺术宝库,位列中国四大石窟之首的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武帝年间,是北魏的宣武帝为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建的。开工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 ... 艺术之最12-01
-
传统美术:进贤文港微雕 进贤文港微雕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微雕,是一种以最小的刀具锋毫在最小空间创作最小浮雕、立体雕、篆刻、平面图文雕,肉眼无法看清,需借助高倍放大镜才能看清楚的艺术作品。微雕艺术则是一门集雕刻、书画、 ... 艺术之最10-21
-
《长生殿》为何能成为清代戏曲艺术表现之最? 《长生殿》以安史之乱为背景,讲述了唐明皇、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一方面颂扬了生死不渝的爱情;一方面又联系唐杨爱情,揭开了安史之乱后的广阔社会背景。《长生殿》被称为清代戏曲艺术表现之最,广受好评,其原因是多 ... 艺术之最08-04
-
王嫩人体油画:裸体之美,艺术的灵魂深处! 在当代艺术界,有些艺术家不仅仅是创作者,更是生活的诗意化身。王嫩老师就是其中一位,他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教学方法,深深地影响着许多人的艺术追求和人生态度。王嫩老师的作品不拘一格,每一幅画都如同一首鲜活 ... 艺术之最07-28
-
不愧是艺术之都!名画“潜水”看巴黎奥运开幕式 夕阳余晖下,世界名画以装置艺术的造型出现在塞纳河畔上,不同年代的画作主角们静静注视着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们乘船驶过……这一幕,注定是一次很不一样的奥运会开幕式。北京时间27日凌晨1时30分,巴黎奥运会开 ... 艺术之最07-28
-
为什么说昆曲是中国表演艺术中最完美的?它的美360度无死角! 昆曲,这一古老而优雅的艺术形式,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表演艺术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而耀眼的光芒。为何说昆曲是中国表演艺术中最完美的?让我们一同探寻其奥秘。昆曲之美,首先体现在其婉转悠扬的唱腔上。那细 ... 艺术之最07-28
-
汉字黑洞一尘埃 迄今已知宇宙中成长最快的黑洞,它每天吞噬掉的物质相当于一个太阳。汉字也是黑洞,吞入数千年来一切成其为汉字元素,吞入无数学者、专家和爱好者的时间与精力。与别的天体相比,黑洞十分特殊。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它 ... 艺术之最05-29
-
中国绘画艺术之最知多少! 1. 中国绘画艺术最早的工具是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描绘所用的近似兽尾或羽毛的“毛笔”。2. 中国最早的绘画可追溯到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西安半坡彩陶盆上的陶器画。3.1974年出土于河南郑州地区的两件大铜鼎,被认为是中 ... 艺术之最04-11
-
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古城在哪里,你知道吗? 我国历史上建设了许多著名的古城,不管是从文学作品上还是影视作品上,一些古城规模庞大,富丽堂皇,设计精巧,布局完美,堪称是世界艺术之最。那么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古城在哪里呢?估计大家一定会想到唐代的长安 ... 艺术之最04-11
相关文章
- 为什么说昆曲是中国表演艺术中最完美的?它的美360度无死角!
- 1985年春晚结束后,陈佩斯被送往医院急救,新闻联播公开承认错误
- 请问这支且末青白玉值多少钱?为什么?
- 汉字黑洞一尘埃
- 隔几年再看,说它是当下最佳华语片,板上钉钉了
- 红木之最,你知道多少?
- 中国绘画艺术之最知多少!
- 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古城在哪里,你知道吗?
- 世界上最伟大的 10 件艺术品以及他们背后的故事
- 中国古代艺术的巅峰在哪里?
- 历史承接——中国玉雕艺术之承
- 文化艺术领域的这些世界之最,您了解吗?
- 新民说年度之最盘点
- 赊店山陕会馆,此生值得去看看
- 书法,能带给你自己什么?
- 书法之最,你知道多少?
- 河南旅游:探寻中国历史文化之旅
- 河南文旅景点!
- 世界上“神奇”的三块石头,一块屹立在中国,许多游客慕名而来!
- 《艺术之最》:摒弃功利心,带孩子开启艺术大门
热门阅读
-
网络十大禁书,各种匪夷所思的性幻想 07-13
-
国内外经典好看的三级片,剧情丰富尺度惊人 07-13
-
这些韩国限制片 足以让你喷够鼻血 07-13
-
法国啄木鸟公司诞生的性感女郎个个是经典 太养眼了 07-13
-
8部最唯美的韩国禁播电影 绝对让你一饱眼福! 07-13
-
娈童是什么意思?中国历史上大户人家的男宠 07-13
-
莫奈十大名画,盘点莫奈最出名的十幅作品!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