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艺术从不被定义的美,到浪漫主义,如何打破古典主义规则的
引言:
巴洛克艺术诞生于16世纪下半叶,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这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一反古典艺术的平静和克制,以豪华、夸张和戏剧性为主要特点,大胆融合了运动、新奇、无穷、对比等多种艺术元素,是一种当代公认的伟大艺术风格。

一、巴洛克艺术思想的兴起:“基督教化的文艺复兴”
“巴洛克”这个词在诞生之初,是用来代指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具有一定的贬义色彩,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这个词自带华丽和炫耀的意味,不合常规、离经叛道,违背了自然规律和古典艺术的标准,与正统的文艺复兴风格格格不入。
所以直到19世纪中叶,“巴洛克”一词都被当作一个贬义词来使用,而不是一种艺术风格的统称。
直到1888年,瑞士美术史家沃尔夫林发表著作《文艺复兴运动与巴洛克》,第一次对巴洛克风格做了系统的阐述,这个词才终于获得正名,被正式定义为一种艺术风格的概念。
17世纪的意大利建筑,为巴洛克艺术风格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当时的意大利是整个欧洲的艺术中心,而巴洛克艺术的发祥地,正是当时教皇统治下的罗马。

毫无疑问,文艺复兴是人类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平衡、适中、庄重和理性,是它的代名词。17世纪,西欧国家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迈入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大门,并相继走上对外扩张的侵略道路。
欧洲贵族在海外建立殖民地,从世界各地掠夺巨额财富,逐渐形成追求豪华享受的生活态度,继而在建筑、音乐、美术等艺术领域,也提出了豪华生动、富于情调的要求。
随着社会新旧势力之间的权利之争愈演愈烈,旧教势力开始用艺术作为武器,采取积极自由的巴洛克艺术思想,逐渐征服了广大民众。
巴洛克艺术传承了基督教的世界观,同时又对异端的感官喜悦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故而又被人们称作“基督教化的文艺复兴”。

比如伸向地平线的道路、展现天空无边无际的壁画,暗示出世界的无穷无尽。或者通过一种人为非自然的特殊光线,酝酿立体感、深度感和层次感更强的戏剧性气氛,构成视觉上更模糊、但更有整体感的有机化构图。
它不拘泥于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约定俗成的界限,将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有机结合,推陈出新,自成一派。
二、巴洛克艺术的发展:16世纪意大利建筑师的大胆创意
西欧著名人文建筑罗马耶稣会教堂,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的杰作,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座正儿八经的巴洛克建筑,它的作者是著名建筑师维尼奥拉。
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对于怪异和不寻常效果的极致追求,比如用不协调的形状变化表现空间、用夸张的线条比例表现人物等。

西方建筑界普遍认为,从1530年到1600年这段时间,是意大利建筑史上巴洛克风格发展的巅峰。以罗马耶稣会教堂为例,其平面为长方形,顶端立着一尊巨大的十字架。
教堂内部中厅十分宽敞,拱顶上布满了美轮美奂的雕像和装饰,两侧的侧廊则被大大小小的祈祷室取代。不过,富丽堂皇的圣坛、端庄典雅的立柱,还具备着文艺复兴早期的特点。
以罗马耶稣会教堂为代表的巴洛克风格建筑,打破了文艺复兴的古典主义桎梏,反映了西欧人民向往平等自由的崇高理想。
另一方面,巴洛克建筑的天花、雕塑和廊柱相互辉映,为阴暗的教堂内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也迎合了天主教会渲染权威的需求。
所以,巴洛克建筑自从16世纪中叶在罗马发端后,很快就在欧洲各地普及开来。甚至在今天的美洲大陆,如果留心寻找的话,仍然能发现它的身影。

从17世纪30年代开始,意大利教会的地位大幅提升,财富日益增加。新兴的巴洛克式建筑,悄然成为各教区之间的一股流行风潮,风靡一时。手握大权的教皇为了向广大朝圣者炫耀自己的财富,在罗马城修建了宽阔的大道和宏伟的广场。
为了美化城市景观,大大小小的石碑、雕像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为巴洛克自由奔放的艺术风格开辟了全新的舞台。
罗马波罗广场位于三条主干道的交叉点,由17世纪罗马建筑家丰塔纳主持设计。正中心矗立着一座高大的方尖碑,俯瞰四野雄视八荒,周围被形形色色的雕像和一大片绿化带环绕。在三条主干道之间,建有两座方位对称、一模一样的教堂。
这种放射性广场恢弘大气、开阔奔放,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引得众多欧洲国家争先恐后纷纷效仿。比如在今天的法国凡尔赛宫宫前、俄国的彼得堡海军部大厦门前,都能看到布局类似的巴洛克式广场。

随着不同地域间文化和艺术的渗透交流,巴洛克风格开始改变一些中欧国家的建筑格局,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德国和奥地利。
17世纪下半叶,意大利无疑成为了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建筑学中心,不少心怀壮志的德国建筑师来到意大利留学,学成归乡后,将最新潮的巴洛克风格,与德国自己的传统民族风格相结合,开创出别具一格的德国巴洛克建筑艺术,最出名的代表作是十四圣徒朝圣教堂。
这座教堂的平面布置非常独特,从天空俯视,是三道连续的椭圆形。这种椭圆形的不对称流动空间,与追求匀称平齐的古典美学唱了反调,标志着从绝对性的古典主义,到相对性的巴洛克主义的转变,与公元八世纪中国庭园讲究的“无定形之美”,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
整座教堂呈现外观简洁、内装精致的特点。内部穹顶上静心雕刻着由圣母、天使和圣徒组成的群雕,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令游客不禁产生无限的遐想。

说到奥地利的巴洛克建筑风格,则是从德国偷师学艺、自成一派。18世纪上半叶,德国的建筑艺术突飞猛进,受到中欧各国的推崇。这一阶段,奥地利国内许多著名的建筑,都出自德国人之手。
比如著名的舒伯鲁恩宫,从外面看上去是传统严肃的古典主义建筑,可一旦进了门里,游客就会惊奇地发现别有洞天,大厅具有典型的意大利巴洛克风格,与外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所有的柱子上都雕刻着人像,他们造型各异、千变万化,堪称巴洛克风格和古典主义的融会贯通之作。
三、巴洛克艺术的表现形式:建筑、雕刻、绘画
(一)建筑:圣彼得大教堂、凡尔赛宫
巴洛克艺术发轫于建筑领域,遍布欧洲各地的巴洛克建筑,也是这种新兴艺术思想最重要的表现形式。这种建筑偏爱穿插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崇尚外形自由的动态美,利用富丽繁复的雕刻、强烈夸张的色彩,体现了艺术对自由之美的追求。

17世纪是巴洛克建筑发展的顶峰,这一阶段最伟大的建筑大师,当推意大利的贝尼尼。他不仅是一位罕见的建筑天才,同时在绘画和雕塑领域也有着极高的造诣。
在17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建造完成了圣彼得大教堂,主持设计了高达29公尺的青铜华盖、四根螺旋形雕花立柱,以及大门前环拱形的广场和柱廊,使整座教堂呈现出雄伟华丽的特点,也让它成为了迄今为止西方最大的广场建筑之一。
除了贝尼尼,巴洛克艺术鼎盛时期的建筑大师还有很多,比如另一位波罗米尼,就擅长运用凹凸多变的曲线和复杂交错的几何图形,在建筑布局上展现独出心裁的效果。其代表作圣卡罗教堂位于意大利罗马,同样被奉为巴洛克式建筑的典范。

总体来说,欧洲诸国的巴洛克式建筑,在吸收来自意大利的巴洛克艺术风格之上,又结合当地的传统特色,呈现出各有所长、百花齐放的面貌。比如德国的巴洛克建筑,往往追求极致的华丽辉煌;而英法等国则以巴黎凡尔赛宫为代表,带有较为严谨的色彩。
(二)雕刻:《圣泰雷莎之幻觉》
在遍地开花的教堂、广场当中,各式各样的雕塑作品起到了锦上添花的点缀作用,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说,巴洛克雕刻成了建筑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艺术家们通过精妙绝伦的高超技法,对男女老幼的皮肤、头发、衣服、饰品,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
值得注意的是,巴洛克式雕塑最大的一个特点,就在于对动感的追求。几乎所有的人物形象都处于运动之中,而不再是古板老套的静止姿态。

在意大利圣玛利亚教堂,有一尊雕刻大师贝尼尼的名作,叫做《圣泰雷莎之幻觉》。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是因为当你将它和建筑、绘画搭配在一起观赏时,会情不自禁地产生视觉上的幻觉,进而引发无尽的遐想。
(三)绘画:《埋葬基督》《水果篮》
除了建筑和雕刻以外,巴洛克艺术风格在绘画领域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宏伟壮观的动感画面、戏剧性的构图,体现出空间的无限性,使人物和背景之间,在动态中达到一种巧妙的统一协调。

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是巴洛克绘画的先驱,他最喜爱描绘粗野淳朴的普通市民,并擅长通过光线的明暗对比,来衬托空间的真实感。
为了获得画面的戏剧性,他另辟蹊径,不惜放弃对细节的描摹。其代表作有《在以马杵斯吃晚餐》《埋葬基督》《水果篮》《酒神》等。
结语:
巴洛克艺术诞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通过巴洛克式建筑在整个欧洲广泛普及,后又随着天主教的传播,对拉美和亚洲国家产生深远影响。它开创性地打破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追求夸张强烈的情感表达,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参考:
1、《美术史原理》
2、《文艺复兴与巴洛克》
大家都在看
-
牟芝松的印刻之最 牟芝松的印刻之最“万州工匠”牟芝松:现年82岁,退休医师。现为重庆市三峡根雕(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重庆市健康老人和中国根艺美术大师。曾在万州建立三个展馆,其中文革实物收藏获基尼斯纪录。被多媒体褒称“三 ... 艺术之最03-31
-
中国十大高校之最 中国现代大学源起于西方,到2019年已创办近3000所,其中不乏百年名校和21世纪新办院校;1、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是天津大学。享誉海内外的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天大”,中国高校之 ... 艺术之最02-28
-
中国杂技团摘下第4尊“金小丑”奖,数量创国内杂技艺术团体之最 摩纳哥当地时间1月17日至1月21日,第47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艺术节在蒙特卡洛举行。赛场传来喜讯,北京演艺集团旗下中国杂技团作品《驭风凌霄——男子集体车技》参赛,以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问鼎艺术节最高奖“金小丑 ... 艺术之最01-29
-
法国城堡复刻达·芬奇艺术之美 城堡花园里根据达·芬奇设计图制作的直升机螺旋桨城堡外立面由粉色砖块和灰色石头拼建而成的根据达·芬奇设计图制作的连发机关枪法国巴黎今年因奥运会游客人数激增,如果说从前的卢浮宫游人如织,那么今年卢浮宫可谓 ... 艺术之最01-04
-
这幅书法作品,让你领略真正的艺术之美 家人们,今天我看到了一幅超厉害的书法作品!这字啊,简直是行云流水,笔走龙蛇,看得我那叫一个佩服!我感觉每一个字都好像有了生命一样,在纸上跳跃着。 这幅作品让我想起了那些古代的文人墨客,他们虽然生活在简 ... 艺术之最01-04
-
以艺术之笔记录“最虹桥”,长宁区美术、书法、摄影展开展 9月25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长宁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长宁区归国华侨联合会、长宁区各街道(镇)及上海服装(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最虹桥”——长宁区美术、书法、摄影展。本次展 ... 艺术之最01-04
-
亲密关系中的触碰艺术:揭秘女性最钟爱的抚摸之地 文 | 鹰犬与牛马编辑 | 鹰犬与牛马不想暴富都难!只要你点个关注,点个赞,财富自由不是梦!还在等什么?赶紧行动起来吧!7个你可能不知道的女性触碰喜好:她们真的喜欢被人摸头吗?图片来源于网络在爱情的化学反应 ... 艺术之最01-04
-
冬游青岛,在海上,在山间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省级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名单。“最美滨海旅游风景道—青岛崂山旅游路”入选省级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十佳示范案例名单。“海上看青岛”交旅融合项目,入选省级交通运输 ... 艺术之最12-19
-
龙门石窟,中国石雕艺术之最!#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这里就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营造时间最长、照相最多的石刻艺术宝库,位列中国四大石窟之首的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武帝年间,是北魏的宣武帝为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建的。开工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 ... 艺术之最12-01
-
传统美术:进贤文港微雕 进贤文港微雕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微雕,是一种以最小的刀具锋毫在最小空间创作最小浮雕、立体雕、篆刻、平面图文雕,肉眼无法看清,需借助高倍放大镜才能看清楚的艺术作品。微雕艺术则是一门集雕刻、书画、 ... 艺术之最10-21
相关文章
- 龙门石窟,中国石雕艺术之最!#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 游戏葡萄
- 传统美术:进贤文港微雕
- 袁某、谭某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长生殿》为何能成为清代戏曲艺术表现之最?
-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艺术的巅峰之作
- 王嫩人体油画:裸体之美,艺术的灵魂深处!
- 不愧是艺术之都!名画“潜水”看巴黎奥运开幕式
- 开放之美
- 为什么说昆曲是中国表演艺术中最完美的?它的美360度无死角!
- 1985年春晚结束后,陈佩斯被送往医院急救,新闻联播公开承认错误
- 请问这支且末青白玉值多少钱?为什么?
- 汉字黑洞一尘埃
- 隔几年再看,说它是当下最佳华语片,板上钉钉了
- 红木之最,你知道多少?
- 中国绘画艺术之最知多少!
- 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古城在哪里,你知道吗?
- 世界上最伟大的 10 件艺术品以及他们背后的故事
- 中国古代艺术的巅峰在哪里?
- 历史承接——中国玉雕艺术之承
热门阅读
-
网络十大禁书,各种匪夷所思的性幻想 07-13
-
国内外经典好看的三级片,剧情丰富尺度惊人 07-13
-
这些韩国限制片 足以让你喷够鼻血 07-13
-
法国啄木鸟公司诞生的性感女郎个个是经典 太养眼了 07-13
-
8部最唯美的韩国禁播电影 绝对让你一饱眼福! 07-13
-
娈童是什么意思?中国历史上大户人家的男宠 07-13
-
莫奈十大名画,盘点莫奈最出名的十幅作品!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