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时代,别让即时快感毁了你

发布者:亮剑杀 2023-11-4 10:02

娱乐至死时代别让即时快感毁了你。

作家李尚龙说在大城市里搞废一个人的方式特别简单,给你一个安静狭小的空间;给你一根网线,最好再加一个外卖电话,好了你开始废了。为了自我提升,你顶多看几篇短期内迅速提升自己的碎片化文章,打完鸡血后依然沉溺于感官娱乐之中。

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获得短期的快感太容易了,十几秒可以刷完一个短视频,20分钟可以打完一把小游戏,一个小时可以看完半本爽文。微博段子张口就来,明星八卦关注如数家珍,玩游戏刷视频看爽文,这些都是顺应人性而且有及时反馈机制,你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快感。

哪怕这种快感是虚拟的一世的。对比之下学习健身提升工作技能,这些项目都需要漫长的返回周期来证明你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不一定能看到回报。尼尔波兹曼在娱乐之词中说: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当我们不再制定计划而是放纵自己,沉溺于即时快感和虚拟成就之中,这无疑是为将来储存遗憾和悔恨。

国外医学机构询问了100个在医院里奄奄一息的老人,你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几乎所有的回答都不是后悔这辈子自己做了什么,而是他没做什么,没有在最好的年华里修炼,没有冒过险,没有追求过梦想,靠着短期快感和虚拟满足感度日,常常被自己的负面情绪所左右,即使对现状如此,不满却也没有勇气去改变。

曾经有一个16岁的印度男孩连续玩某个游戏6小时后心跳停止,经医生抢救无效后死亡。据家人描述,男孩非常沉迷这个游戏,甚至以绝食来抗议家人把游戏删除。但从本质上说毁人的从来不是游戏,而是没有节制的及时快乐欲。

娱乐至死的年代所有时间都能被碎片式的信息所吞噬,比如2019年新鲜消费市场人群洞察报告中一份覆盖6.4亿人的调查,其中有4.48亿人使用短视频来娱乐打发时间,有很多人睡前刷短视频熬到半夜,早上又各种新闻头条看世界,刷完热剧刷微博,不论在地铁、商场还是厕所,几乎人人都能抱着一部手机大笑不止。

知乎上有个问题,有哪些年轻人千万不能碰的东西?其中有一个回答数值是最高。年轻人千万不要碰的东西之一,便是能够获得短期快感的软件,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你的时间,消磨你的意志力,摧毁你向上的勇气,消磨斗志透支未来,仅仅是娱乐至死最不起眼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一旦沉迷于精神刺激、迷失在廉价低质的快乐中,整个人都会失去道德信仰,普世价值都会被摒弃。

娱乐至死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自从尼尔兹、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出版以来,这个词语就被人们无数次提及,一切公众话语、影视网络文化宣传等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让人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服务。正如英国诗人科勒律治,所说到处都是水,却没有一滴可以喝。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之死中以美国为例,加过了20世纪后半夜,美国一刷一没落,电视行业蒸蒸日上,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发生了重大改变。政治、宗教、教育和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在波兹曼看来,有两种方法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

20世纪之前,多数人并不会持续的娱乐,因为客观条件不允许不劳作就得饿死,真正能玩的时间很少,后来温饱得以解决,电视网络也能让人拥有更长时间进行娱乐。其实多数人还是崇尚有限娱乐,毕竟任何一种娱乐方式都是有限的。我们讨厌的不是娱乐,而是娱乐至死。

在这个问题上,度很重要。受众长期沉浸于过度娱乐化的网络空间中,必然影响他们对社会议题的关注度和思考能力。从网络平台和作家角度来看,各界文化创作者,都应该自觉控制娱乐质量,为大众提供健康积极的精神作品。

从我们自身来看,一方面我们要积极适应,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消极适应,提升自己的艺术品味,自觉远离低级劣质娱乐方式。正如言语沧浪诗话中所说入门须正,利志须高。学其上尽得其中,学其中思维下吴,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延迟。满足心理,我们面对纯粹的没有压力的快感时心理都容易上钩,但是快感之后会感到巨大的空虚。试想你是否每次都有这种感觉?玩游戏沉迷上网过后会产生巨大的后悔感、空虚感和失落感。

而长期克制即是快感,已达成某个目标最终得到的快乐感、成就感、满足感是真实不虚的,相对更加持久。比如忍受身体和意志的双重痛苦折磨,跑完全程马拉松。这种自我实现是那些不加言辞唾手可得的及时行乐,完全不在同一个层次上。真正殷实的快乐一定要秉持精神至上,但不要娱乐至死的原则。

为了获得更深刻的幸福快乐,我们不能总是选择容易的那条路,有时候需要咬咬牙,走上那条密不荆棘的路。

读客朗读。文案选自李少聪《掌控情绪》。

大家都在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