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步履不停
2022年12月25日,是焦维担任店长的影院由于疫情停业大半个月后,复工的第二个周末,两天售出的电影票超过一千张,是近两个月来最多的一天,比上周末翻了几乎一倍,也不断有人在前台购入3D眼镜等其他商品。
在这之前,他最头疼的事之一就是影院食品的过期处理问题。由于上座率的限制、疫情高峰时的闭店政策、出于防疫需求的“影厅内禁止饮食”规定等原因,保质期超过一年的瓶装饮料在仓库放到过期都是常事。而现在,连带着影院100米外的奶茶店老板都说,“这两天生意还不错,因为来看电影的人变多了。”
12月23日晚上,胡欣婷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连看了两部老电影。一部是一百年前的《劳工之爱情》,一部是14年前上映的日本电影《步履不停》,坐在放映厅的椅子上,看着眼前的大银幕,她久违地感受到了“观影的幸福”。

2022年12月10日,首都电影院,首都电影院工作人员引导观众扫码入场。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关灯的电影院
焦维从2022年初开始在九洲中原国际影城做店长,这家电影院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一座商场的四楼,影院有七个放映厅,总共能容纳800名观众。
12月25日,是北京市各娱乐场所因疫情停工后复工的第二个周末,一些商场已经人来人往,但这里依然没有太多顾客,偶尔有几位外卖员急匆匆到餐厅取餐,又迅速从电梯上跑下去。
2022年的新年档期,是当时这家刚刚开业的影院生意最好的时候,大年初一来看电影的人从前台一直排到十几米开外的电梯口,也有不少人因为“会员看电影35元起”的价格充值了会员卡,他们几乎买光了同楼层奶茶店的所有存货,只剩柠檬水。
当焦维觉得一切都要走上正轨时,疫情接二连三的暴发,让这家影院在开业的第一年就陷入了几乎无解的困境,他回忆,“有些人那时候充值的会员卡,到现在还没开卡,再也没有来过影院。”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日,一场电影能卖出十张票都是少见的“好业绩”。有些观众在电影放映前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买了票,会打电话来询问,“这场电影还能放吗?你们不会也给我退票吧?”有些影院为了节约成本,会取消这种只卖出一张票的场次放映,但焦维选择照常放映。

2022年12月25日,九洲中原国际影城前台旁,等待电影开场的观众。新京报记者 侯庆香 摄
面对低迷的市场,节约成本几乎成了所有电影院运营的头号大事。焦维说,如果正常放映,一周的能源损耗都需要近一万元,在淡季,他选择上午不开业,下午开门后尽量少排几场放映,每小时薪资24元的检票小时工,除了周末他几乎不雇用,前台、零售、检票等工作由一个人来负责。但无论卖出几张票,影院都一直营业,除非防疫政策要求关停,他才能去申请一些房租减免等优惠。
今年是张博宇组织观影团的第三年,作为观影团的负责人,他既要和片方、影院沟通,也要和观众交流,过去的这一年,他觉得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电影行业的“最低谷”。
11月,他居住的小区由于疫情被封控,为了不耽搁工作,他找到了一家熟识的电影院住了几天。一住进去,他惊讶地发现,偌大的电影院几乎不开灯,内部是全黑的,他只能摸索着到处走,但影院的工作人员却可以毫无障碍地行动。询问后,对方告诉他,为了省电,电影院这两年都是这样过来的,会耗电的东西能关的都关掉,他们已经习惯了。
住到第六天,张博宇发现自己也已经适应了这种黑暗。
“请他们都不来”
焦维踏入电影院行业是2016年,后来的几年,他经历了中国电影最辉煌的爆发期。
他一开始的工作是负责推销影院的团体票,业绩最好的时候,他一个月营业额能超过百万,一天接了22场团体观影。尽管找这份工作的初衷是影院离家近,但他经常忙到无暇回家,凌晨三点,夜场结束,他还要再给工作收个尾。
从市场销售到经理,再到店长,他的职场之路看似一切顺利,但现在的收入比起之前却大大减少。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不敢也不愿走进影院。三年前,遇到火爆的片子,即使是熟人托他订几张票,遇到火爆的档期,他也爱莫能助。但现在,他有时会打电话叫朋友来看电影,“请他们都不来。”团体观影更是平均一个月只有一两场。

2022年12月23日,北京市某电影院前台,绝大部分场次卖出的影票都不足十张。新京报记者 侯庆香 摄
尽管并不是因为喜欢电影才踏入这个行业,但他会尽量多参加片方举办的看片会,能够最大程度了解影片,制定最优的排片计划。7月,一部鲜少有人关注的小众文艺电影定档,他认真看完后,决定每天都给这部电影排片。由于影院的地理位置靠近居民区,受众几乎是固定的,久了就成了“熟脸”,但这部电影放映后,他开始在前台看到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有人甚至是开车从十几公里外的地方专门赶来。一个多月后,由于在抖音上的爆火,其他影院也开始嗅到机会,想找焦维借放映的盘,但他也帮不上忙,根据规定,他早就把盘还了回去。
这是极少数的例子,绝大多数时间,他面对的是不够丰富的电影内容和不确定的定档日期带来的考验。9月,由王一博参演的《长空之王》宣布将在9月26日上映。影城的值班经理裴依菲是王一博的“铁杆”粉丝,上映前一天,她已经激动到班都快上不下去了,一心期待马上就要到来的首映。
然而第二天早上八点,她接到焦维的电话,《长空之王》撤档了。裴依菲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天都塌了,可能是这辈子最难过的一天”,半年过去了,那张写着上映日期的电影海报还贴在她的办公室,谁都不能揭下来。
由于疫情的影响,片方顾虑多方面的因素,即使发布的上映日期都经过再三斟酌,但撤档已经成了十分普遍的现象。12月25日,由大鹏导演的《保你平安》半人高的海报依然被摆放在影厅入口显眼的位置,写着将于12月31日上映,但事实上早在四天前,电影《保你平安》已经今年第二次宣布撤档。

2022年12月25日,九洲中原国际影城观影厅门口,尽管《保你平安》已于四天前宣布撤档,但海报依然被摆在显眼的位置。新京报记者 侯庆香 摄
裴依菲也能感受到疫情让人与人之间的隔阂逐渐加深。在影院,总有观众在放映开始后才匆忙赶来,但疫情时期,行程码、健康宝、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都是影院要检查的信息。在焦急的情绪下,偶尔会有观众把情绪发泄在检查的工作人员身上,有好几个小时工都曾经被骂哭。
“出入公共场合需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政策开始实施的第二天,很多顾客的核酸证明都超了一到两天,因为不符合规定,她只能挨个办理退票,一天下来退了几十张票,“有一家人是特意赶过来的,就很生气,我完全理解,我也很想让他们看,但有什么办法呢?”
在不确定中坚持
12月1日,《航海王:红发歌姬》上映,彼时正是北京疫情最严重的时期。随着电影院的陆续关闭,整个11月下旬都没有新电影上映。《航海王:红发歌姬》上映当天,北京只有六家影院可以购票,基本都位于石景山、平谷、通州等区。
张博宇在上映当天晚上选择了离他最近,位于通州的环球大道影院看了这部电影。观影需要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但他一到影院门口,就看到一大堆人聚在一起,有不明所以的路人好奇地问他,“这里是有什么活动吗?”
更令他惊讶的是,在气温已经降到零下的北京,他甚至在影厅里看到有观众为了扮演电影中的人物,穿着拖鞋和大红色的九分裤来观影。他意识到这就是“影迷”的力量,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止他们走进影院,进入另一个世界,寻求几个小时的“灵魂逃脱”。
12月7日,北京市电影局发布文件《关于进一步优化电影放映场所核酸检测查验等相关工作的通知》,宣布即日起,进入电影放映场所可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扫码即可进入。配合着“新十条”的各项新规,疫情不再是人们走进电影院的阻碍。
12月16日,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电影《阿凡达2:水之道》上映。由于2009年《阿凡达》的上映在电影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所有沉寂了大半个月,刚刚复工的电影院都对这部续作翘首以盼。

2022年12月16日,电影《阿凡达2:水之道》在中国内地上映,市民经过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电影院的影片宣传大屏幕。图/IC photo
焦维也不例外,由于影院已经很久都没有放映3D电影,他为了保证放映不出问题,专门提前找来了一部3D电影调试放映机。
张博宇也从得知定档的消息就开始忙上忙下,组织首映观影,寻找影院合作。面对在疫情最严重时期上映的这部大片,很多观众买票也是思考再三,张博宇组织的首映场观影,“电影票一场退了60多张,但是会马上填起来,现场都是满的。”还有人来询问他电影院现在座椅是单号隔离还是双号隔离坐,“可能有人疫情这三年都没去过电影院。”
有的影院给《阿凡达2》排24小时的场,从早上九点开始放第一场,一直到凌晨5点的最后一场,三个多小时的放映后,再循环前一天。有的影院“阳”了的员工太多,仅剩的几个员工全部一起给3D眼镜消毒,因为下一场放映马上就要开始了。
但《阿凡达2》的成绩并不尽如人意,在经历了上映前几天的观影热潮后,在很多普通影院,尤其是工作日,买票的人依然不算多,焦维的影院也是如此。他开始反思,“疫情下,人们的观影习惯已经发生改变了。尽管这部电影给当下的电影行业带来了复工复产的新希望,但这到底是电影人的狂欢,还是观影人的狂欢?”
“光影不止,步履不停”
12月23日,中国电影资料馆在疫情关闭整整一个月后,终于重新开始放映。中午12点开始售票,当天晚上的放映场次便售出了101张票。
这大大超出了资料馆节目策划沙丹的预期。他和策展团队为复工后第一场放映准备了两部电影,第一部是资料馆的镇馆之宝——中国现存最早影片的4k修复版,拍摄于1922年的爱情喜剧片《劳工之爱情》,另一部是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代表作之一《步履不停》,“是比较温暖的寓意,也是一个很好的彩头。”
沙丹了解这些影迷与资料馆之间的羁绊,好多影迷跟他说过,如果没有电影资料馆,自己可能就会离开北京了。电影对他们而言,是和食物一样的必需品,是支撑他们生存下去的信念,“他们觉得只要身体是健康的,就应该见证这样一个重启的时刻,这就是影迷和艺术影院的亲近感。”电影放映前,巨大的银幕上是温暖的橙色背景,写着“光影不止,步履不停”。
胡欣婷一口气买了电影资料馆三张电影票。大学毕业后,尤其是疫情的这两三年,她很少来到这个偏远,甚至附近一两公里都很难找到餐厅的影院看这些旧电影。12月23日上午十点多,刚刚睡醒的她突然刷到了即将售票的消息,尽管早就在家看过《步履不停》,但她还是鬼使神差地蹲点按下了付款键。

2022年12月23日,中国电影资料馆停业一个月后第一天复工,放映前的荧幕上写着对“影迷”的寄语。受访者供图
电影以前是胡欣婷的“精神按摩”,她会在直播间抢便宜的电影票,就算是不太喜欢的电影也想去“看个热闹”,会在北京电影节蹲点抢票,为了不错过好看的电影,她以前甚至会和朋友分头去看两部不同的电影,再互相告知对方值不值得去看。
这两年来,她的确也越来越少走进电影院。在她常用的购票软件上,从2021年5月到现在,走进影院观看的院线电影只有一部。
12月23日,她看到放映厅里的人并不多,她在购票时没抢到的一个位置,虽然卖出去了票,但直到放映结束都没人来。扫码进场后,每个人都戴着口罩,几乎没什么人咳嗽,大家安静地看完,再安静地各自离开。胡欣婷想到九年前,差不多也是这个时间,她在这里看了《天使爱美丽》,觉得非常幸福,时至今日,依然久违地感受到这种幸福。
比起商业电影院,资料馆的经济压力较小,沙丹很自信,“只要你放的电影够好,总有人会愿意来看电影。”为了鼓励更多人在身体健康后愿意走进电影院,资料馆新年前的放映场次,平均每场都降价了10-20元。
1月15日,电影资料馆计划放映新年前的最后一场电影,是一部叫做《好戏还在后头》的法国电影。在疫情已经逐渐成为过去式的现在,沙丹和策展团队要做的就是让大家在逐渐恢复的日常生活中,想起电影这门艺术,毕竟在新的一年,“疫情已经不能成为观众不愿意走进电影院的借口了。”
(应受访者要求,胡欣婷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侯庆香 编辑 陈晓舒 校对 杨许丽
大家都在看
-
当37岁刘亦菲白发刷屏:娱乐圈最缺的,从来不是“冻龄” 以为娱乐圈永远只有光鲜亮丽的不老神话?直到刘亦菲的白发生图突然刷屏——37岁的她,鬓角银丝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素颜皱纹里藏着真实的岁月痕迹。这张没P过的照片,像颗石子投进满是滤镜的湖面,惊起的何止是水花, ... 娱乐之最04-24
-
#黄子佼硬盘藏污纳垢:47名少女的噩梦与娱乐圈的黑暗面 当硬盘里的罪恶被层层揭开,那些蜷缩在数字代码里的哭喊声终于冲破了加密屏障。近日一则重磅消息让整个华语娱乐圈炸开了锅——那个曾经在镜头前谈笑风生的金牌主持黄子佼,竟被查出私藏586部涉及12名未成年少女的性 ... 娱乐之最04-23
-
赵丽颖:娱乐圈最敢说的“人间弹幕机”,她的嘴是租来的吧? 家人们谁懂啊?赵丽颖简直是娱乐圈长了嘴的“行走弹幕机”,别人参加综艺是营业,她是来完成“嘴替KPI”的!图片来源于网络早年被欧阳娜娜吐槽“说话不过脑”图片来源于网络宁静翻白眼说她“像土鳖”结果这姐反手就 ... 娱乐之最04-22
-
"不合群"的孙俪才是娱乐圈聪明人 孙俪:以“不合群”为刃,雕刻娱乐圈的清醒拓扑——论一位女演员的生存美学与精神突围第一境:在名利场裂隙中生长的清醒之花当红毯上镁光灯如潮水般涌向“合群者”时,孙俪却像株选择在岩缝中开花的野兰。• 沉默拓 ... 娱乐之最04-22
-
娱乐圈的“异类”孙俪:张艺谋没看错,清醒的人最“可怕” 在娱乐圈这个靠流量和话题堆砌热度的名利场里,有人忙着制造话题、追逐热搜,有人沉溺于过往光环不断“炒冷饭”。但孙俪,却像一个格格不入的“局外人”,用自己的方式走出了一条独属于演员的清醒之路。连阅人无数的 ... 娱乐之最04-22
-
全网疯传!娱乐圈最“摆烂”顶流王安宇,凭真实感圈粉无数! 00后艺人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崭露头角。当多数明星争分夺秒立人设、拼曝光时,却有人反其道而行之,将生活过成了一部行走的“幽默剧”。王安宇,这位被网友称为“娱乐圈反内卷第一人”的00后顶流,究竟是如何打破常规, ... 娱乐之最04-21
-
素颜甜炸!49岁舒淇生日竟曝婚姻保鲜秘诀? 家人们快看!谁能想到娱乐圈最会撒糖的夫妻竟然藏得这么深?4月16日凌晨,舒淇在社交平台甩出九宫格庆生照,直接让#舒淇冯德伦神仙爱情#冲上热搜榜一!【庆生现场甜度超标】瞧瞧这组夫妻合照!舒淇扎着蓬松丸子头, ... 娱乐之最04-19
-
舒淇迎来49岁生日:自始至终都最清醒,真正的女神不介意作花瓶 4 月 16 日迎来 49 岁的舒淇,依然是那个笑容像风、眼神有光的女人,任何惊涛骇浪在她脚下总是彷彿轻柔无波。但舒淇不是一生顺遂,甚至本身就是一场大风大浪,一路走来从容优雅,都来自她不强求的通透态度。17岁前往 ... 娱乐之最04-19
-
李易峰泰国复出,让我看到娱乐圈最恶心的一幕,怪不得央视怒批!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阅栀编辑|阅栀01这几天,李易峰泰国演唱会已经落幕,去支持他的粉丝都激动地落泪。他穿着浴袍在台 ... 娱乐之最04-19
-
明星们的的华丽人设,真的经得起细看吗? 撕开天鹅绒幕布,看到的可能是带血的珍珠。当我们在热搜上刷着#蔡少芬全家福#、#毛晓彤红毯生图#时,谁会想到这些璀璨星光的背后,藏着比宫斗剧更惊心动魄的人生剧本? 原生家庭的诅咒:从垃圾堆爬出的公主 “有的 ... 娱乐之最04-19
相关文章
- 娱乐圈最让人唏嘘的15对情侣:熬过七年之痒,却败给了现实的残酷
- 15年热血难凉!杨幂终圆张艺谋之约:娱乐圈最燃逆袭教科书
- 娱乐圈最尴尬一幕!张敏钧衣服快掉时,张伦硕的反应绝了!
- 85花旦十年沉浮录:有人离婚带娃,有人37岁活成笑话?
- 当谢娜的裙摆被踩:娱乐圈最真实的「反套路」正在上演
- 大S用命换来的"白眼狼",撕开了娱乐圈最虚伪的遮羞布
- 娱乐圈众生相:一场生日宴里的悲喜人生
- 王晶深夜炮轰香港顶流:滚出娱乐圈!揭开了港娱最丑陋遮羞布!
- 从冯女郎到"查无此人":苗苗用6年时间揭开娱乐圈最残酷生存法则
- 内地香港最火顶流是谁?不是娱乐明星,而是网红,是不是很惊讶?
- 孙俪的"怼"与罗晋的"真": 当真实人品成为最高级的人设
- 美貌成了"枷锁"?胡静的颜值困局撕开娱乐圈最隐秘的偏见
- 王晶深夜硬刚资本!香港顶流姜涛事件引爆娱乐圈世纪论战
- 25岁金子涵退圈;舞台背后的健康危机,娱乐圈"血汗工厂"何时休
- 从 “丫鬟小丽” 到 “太阳女神”:她是娱乐圈最生猛的破圈教科书
- 戚薇拒陪煤老板7天7夜:娱乐圈的"潜规则"到底有多黑?
- 何炅捧红谢娜赵丽颖,却带不动她!娱乐圈"强捧不红"的残酷真相
- 66岁"消失"的陈宝国:在这娱乐至死的时代,沉默才是最奢侈的反抗
- 胡歌二胎喜讯全网刷屏!15年后再看薛佳凝,娱乐圈最隐秘的真相…
- 欧豪:从洗碗池到聚光灯,他活成了娱乐圈最硬核的拼命三郎
热门阅读
-
肉肉漫画人物大盘点,全是腐女心中的常驻嘉宾! 07-13
-
只有老司机才知道的公司,法国啄木鸟电影公司 07-13
-
黄文小说大全都在这里 各个经典堪称佳作艳香四溢 07-14
-
十款类似缘之空的动漫,码下来深夜偷偷看吧 07-14
-
走光的十大女明星,露胸露肉已是常事。 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