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风范 梅兰竹菊

发布者:留在记忆中 2023-4-22 17:56

阅读更多《义门村的故事》,请点击“关注”哦!

梅、兰、竹、菊作为花中四君子,是中绘画和诗词歌赋中的传统题材,表现了文人们对于美好品格的一种向往与追求,还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是一种君子人格的象征和隐喻。

“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隆冬时节,百花凋谢,梅花却不畏严寒,依然苍劲挺秀,凌寒怒放,展现出来的是不与群芳争艳的高洁之美,表现出来的是中华民族坚贞高洁、坚韧不拔、勇敢刚强的精神,成为高洁之士的完美象征,为历代仁人志士所青睐,在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也被冠为全国十大名花之首。

色泽素淡、绿叶飘逸、姿态高雅、香气清幽的兰花绽放于空静的山谷之中,“不以无人而不芳”,就像是孤芳自赏的世间贤达,不追求功名利禄,只坚守着自己的心中志向,从而成为君子般人品的象征,历代仁人志士也纷纷以兰喻志、以兰抒情、以兰赋墨,在赏兰、品兰的过程中悟出了一种融华夏的道德修养和人文哲理之妙谛。


竹子的身形挺拔修长,除了在清风冷月中带有疏朗身姿以外,在风霜中还依然挺立,不会为其折腰。这种潇洒风月、清雅淡泊的品性,就像是世上的谦谦君子,有着不屈的骨气和谦虚的胸怀。从古至今,历史上无数的文人爱竹、咏竹、赞竹,以竹言志,以竹修心,以竹养性,以竹怡情,也成为坚韧挺拔、虚心有节的性格象征和人格理想。


菊花在晚秋时节傲然开放,不顾秋风的萧瑟,不惧山林的寂寞,就像是隐居山林的隐士,不趋炎附势,只是默默坚守自己的理想。菊花以其清雅绝俗、千姿百媚的姿态和独立寒秋、经霜不败的风骨,被历代文人墨客争相吟颂。


我们就来欣赏一下梅、兰、竹、菊的君子风范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图1

图2

图3

梅花(图1)又名春梅、红梅、干枝梅,为蔷薇科植物,落叶乔木,少量灌木,主要分为花梅和果梅两类,株高约5--10米,花先于叶开放,花瓣娇小玲珑,香味浓。梅花原产于我国南方,6000年前即已经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3000年前即引种栽培,可分为真梅系、杏梅系、樱李梅系等,品种达300多种。梅花属于长寿花卉,即使是在家盆栽,也经常可以养到10年以上。湖北黄梅县有株1600多岁的晋朝所植梅花,至今仍吐芬芳。适宜观赏的梅花种类包括大红梅、台阁梅、照水梅、绿萼梅、龙游梅等,多为白色、粉色、红色、紫色、浅绿色。1985年发行的 T .103《梅花》特种邮票中,1套6枚邮票(图2)和1枚小型张(图3)表现了我国众多梅花品种中最具代表性的绿萼、垂枝、龙游、朱砂、洒金、杏梅、台阁、凝馨。公元前2世纪,梅花被引种到朝鲜,4世纪引进到日本,又从日本传到欧、美及澳大利亚等地。

“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梅花傲霜耐寒,开花时间早,花期长。隆冬时节,百花凋谢,梅花却不畏严寒,依然苍劲挺秀,凌寒怒放,表现出来的正是中华民族坚贞高洁、坚韧不拔、勇敢刚强的精神,并融汇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衣食住行、婚嫁礼俗、日常交往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风土民俗,创造了优秀的生活与文明。因此,中华民族对梅花有着特殊的感情,是博大精深的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上至显达,下至布衣,都对梅花深爱有加,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被誉为“花中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

梅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花果。1975年,考古人员在河南安阳殷墟商代铜鼎中发现了梅核,说明早在3200年前梅已用作食品。《书经》云“若作和羹,尔惟盐梅”,《礼记·内则》载有“桃诸、梅诸、卵盐”,《诗经·召南》亦载有“標有梅,其实七兮。”这些记载说明,古时梅是代作为调味品的,系祭祀、烹调和馈赠等不可或缺的东西,至少在2500年前就已开始引种驯化野梅,使之成为家梅﹣﹣果梅。春秋战国时期,爱梅之风渐盛,人们从采梅果为主要目的而过渡到赏花,“梅始以花闻天下”。到了汉晋南北朝,艺梅、咏梅之风日盛。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米梅、胭脂梅。”“汉上林苑有同心梅、紫蒂梅、丽友梅。”西汉末年扬雄作《蜀都赋》云:“被以樱、梅,树以木兰。”由此可见,约在2000年前梅已作为园林树木用于绿化了。

晋代陆凯是东吴名将陆逊之侄,曾做过丞相,文辞优雅。他在春回大地、早梅初开之际,自荆州摘下一枝梅花,托邮驿专赠文学挚友范晔(即《后汉书》作者),并附短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自陆凯始,以梅花传递友情传为佳话。到南北朝时,梅花诗文、轶事开始增多。

浙江杭州孤山的梅花在唐时已闻名于世,诗人白居易在离开杭州时曾写下一首《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诗云:“三年闲闷在余杭,曾为梅花醉几场;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唐代名臣宋璟在东川官舍见梅花怒放于榛莽中,归而有感,遂作《梅花赋》,诗有”独步早春,自全其天""贵不移于本性,方有俪于君子之节"等赞语。此外,如杜甫、李白等诸多名家均有咏梅诗篇。

关于梅花的千古佳话,莫过于北宋处士林通(和靖),他隐居杭州,不娶、无子,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他的《山园小梅》诗中有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

从隋唐到宋元时期,梅花的栽培达到鼎盛,技艺不断提高,梅花品种日渐增多。除了诗词、歌赋之外,梅画、梅书、音乐也纷纷脱颖而出。

南宋范成大是位赏梅、咏梅、艺梅、记梅的名家,他在苏州石湖辟范村,搜集梅花品种12个,并写成世界第一部梅花专著《梅谱》。南宋绍熙二年(1191)冬,词人、音乐家姜夔住在范成大的石湖梅园中,正值梅花盛开,他自度新曲,填了两首咏梅词名曰《暗香》《疏影》,音律谐婉,极受范成大的赞赏。

南宋诗人陆游在其《卜算子·咏梅》词里写道:“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咏梅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不论怎样受挫折也永远保持高风劲节的情操。

宋代著名画家宋伯仁生平喜爱梅花,为了画梅而种植了许多梅树。每当梅花开放,他从早到晚地在梅树下细致观察梅花的低昂、俯仰、分合、卷舒,从萌芽到花开、从盛放到枯萎的各种形态一一描绘下来,整理成100幅图稿,定名《梅花谱》。后人称他的百梅图为《梅花喜神谱》,近代金石书画家吴昌硕曾有诗说他“家传一本宋朝梅”。

元代冕爱梅、咏梅、艺梅、画梅成癖,隐居于九里山,植梅千株,自题所居为"梅花屋"。又工画墨梅,花密枝繁,行笔刚健,有时用胭脂作没骨梅,别具风格。其《墨梅》及诗名扬天下:“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还写过一篇《梅华传》,把《三国演义》中的"望梅止渴"故事改写成了一篇趣味盎然的童话,借赞扬梅花蔑视权贵的精神来暗喻自己的人格。

图4

图5

明、清时期,艺梅规模与水平进一步发展,品种也不断增多。明代王象晋的《群芳谱》中记载的梅花品种达19种之多,并分成白梅、红梅、异品三大类。刘世儒的《梅诸》、汪怠孝的《梅史》亦皆记梅花,资料颇丰。明代咏梅之风也是有增无减,杨慎、焦宏、高启、唐寅等诸多名家俱有梅花诗,徐渭、姚涞、刘基等则均有梅花文赋。及至清代,陈昊子的《花镇》记有梅花品种已达21个,其中的台阁梅、照水梅为前所未有的新品种。当时,苏州、南京、杭州、成都等地均以植梅成林(图4)而闻名,如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云:“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此时,咏梅的书、文、画也是争相出世,"扬州八怪"中咏梅、画梅的名家如金农(图5)、李方膺为世人知晓。

古往今来,咏花的诗词歌赋,以梅为题者最多,或咏其风韵独胜,或吟其神形俱清,或赞其标格秀雅,或颂其节操凝重。“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在中国绘画史上数不尽的梅花佳作中,最著名的梅花作品有宋徽宗的《喜鹊登梅图》,无名氏的《梅竹禽鸟图》《百花图》,杨无咎的《四梅图》,赵梦坚的《岁寒三友图》,王冕的《墨梅图》,徐禹功的《雪梅图》,王岩叟的《梅花图》,颜辉的《月下白梅图》,马远的《林和靖梅花图》,马麟的《层叠冰绡图》,邹复雷的《春消息图》,吴太素的《梅松图》,陈淳的《梅花水仙图》,沈铨的《松梅双鹤图》等,不胜枚举。

图6-9

图10

近现代画梅作品更加风格多样且大家辈出,如齐白石(图6)、潘天寿、徐悲鸿、刘海粟、黄宾虹、吴昌硕(图7)、石涛(图8)、石鲁、董寿平、何香凝(图9)、关山月(图10)等,他们的探索给写梅新时代带来无限生机和广阔前景。

图11

一代伟人毛泽东亦对梅花情有独钟,他的诗词气势磅礴、绚丽多姿且内涵丰富、韵味深远。在他众多的诗词中,《卜算子·咏梅》一词格调高雅、秀丽清新,尤为人们所喜爱,传诵甚广。在2003-25《毛泽东同志诞生一百一十周年》邮票中,第4枚邮票(图11)画面的背景就是毛泽东所作的《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毛泽东笔下的梅花美丽、积极、坚贞,笑傲风雨,隐喻了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梅花作为我国极具观赏性和文化象征的植物,在全国十大名花评比中以它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而冠为群芳之首。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有人积极推动定梅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花,还有许多地区把梅花定为市花、县花。

参考文献:

1.耿红凯,李庆卫.梅花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一致性研究[].中国园林,2020(36)2.林雁.论毛泽东与梅花[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0(S1):86-92.

3.徐敬宾.中国邮票上的梅文化[ J ].中国花卉园艺,2001(22):42-43.


兰花(图1)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形态朴实,幽香清逸,素有“香祖”“国香""天下第一香”“空谷佳人”的美称,与菊、水仙、菖蒲并称“花草四雅”,与梅、竹、菊合称“四君子”。

图1-2

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是对兰科植物的泛称,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包含60多个种,如春兰、蕙兰、寒兰、建兰(四季兰)、墨兰(报岁兰)、春剑、虎头兰、莲瓣兰等。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它们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兰花亦称“春兰”“山兰”“草兰”,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簇生,肉质,圆柱形;叶线形,草质;早春抽生多数花茎,每茎顶开一花,花有红色、黄色、绿色等,味清香(图2)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兰花素来是生长在幽谷山林之中,不因无人而不芳,也不因清寒而畏缩,“长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故而有“空谷佳人”的美誉。最典型的是在我国三江源区的原始森林中,那最美的高原奇葩大花杓兰既能生活在闹市区,又能盛开在海拔3000多米的无人区。为适应高海拔环境,它改变了兰花婷婷玉立的身姿,在几无人迹的生态环境里静静地绽放,散发着它特有的清香。

中国自古以来就栽培有为数众多的花卉,曾享有“园林之母”的美誉。兰花被培育为一种盆栽观赏植物,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已在浙江绍兴的诸山种兰。魏晋以后,兰花已用于点缀庭院。最初古人是以采集野生兰花为主,至于人工栽培兰花,则从宫廷开始。魏晋以后,兰花从宫廷栽培扩大到士大夫阶层的私家园林,用来点缀庭园、美化环境。直至唐代,兰蕙的栽培才发展到一般庭园和花农培植。到了宋代特别是南宋后期达到了高潮,还出版了世界上最早的两部国兰专著《金漳兰谱》与《王氏兰谱》。时至今日,纯色的素心兰在中国仍然受到普遍的欢迎,如春兰中的玉素梅、春剑中的西蜀道光、瓣兰中的大雪素、墨兰中的企剑白墨等,它们都具素淡、质朴的花朵,常常还伴随有沁人心脾的清香。

群芳之中有文明,兰花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深情的联系。综观华夏数千年,中国人喜欢素淡、雅致、沉稳、洁净的风格,推崇质朴、坚韧、廉洁、忠贞的情操,自古皆然。不论是衣着、首饰、家具、屋宇、园林、工艺品,还是绘画、舞蹈、音乐、诗歌、文字等,都难以摆脱这种传统,其影响如涓涓细流,无处不在。而色泽素淡、绿叶飘逸、姿态高雅、香气清幽的国兰正好代表了这种风格与情操,受到国人的喜爱,进而成为联结友谊、促进交流、陶冶心情和培养情操的首选之物,古人把上好的诗文称为“兰章”,把朋友结为兄弟称为“义结金兰”,把来访的贵客尊称为“兰客”,这些都说明了古人对兰花及其高洁脱俗风格的喜爱,也是其他花卉或植物所难以比拟的。

兰花超凡脱俗的风格、沁人肺腑的香味,隽永飘逸的株形,秀外慧中的含蓄,也让兰花成为人品的象征,代表了一个人高尚的品格。“兰生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劳而改节”,“与善人处,如入芝兰之室”,孔子从精神层面确立了兰花的“君子”地位,并作琴曲《幽兰操》歌颂美丽的兰花。屈原在《离骚》中以“滋兰九畹,树蕙百亩”来比喻自己培养的杰出人才,把高尚的情操寓于兰蕙之中,还以“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表达世人皆浊我独清的气节。屈原含冤投江后,留下的学堂也改名为芝兰庙。《王氏兰谱》中曾把兰花与“岁寒三友”的松、竹、梅作了对比:“竹有节而啬花,梅有花而啬叶,松有叶而啬香,然兰独并而有之。”历代仁人志士也纷纷以兰喻志、以兰抒情、以兰赋墨,在赏兰、品兰的过程中悟出了一种融华夏的道德修养和人文哲理之妙谛。兰之精神、兰之情怀、兰之境界、兰之艺术都植根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脉络中,其品格风范已成为国人人格的象征。

中国人对兰花的欣赏已经远远超出兰花自身,而且和中国的文学、艺术、民俗、道德、情操、风格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韵味,只有中国人能够深刻理解,或许也只有中国人会引起深情的共鸣,这就是兰花的中国情结,源远流长,是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自古以来,我国就盛行着艺兰、咏兰、画兰之风,名篇佳作不绝。兰花以其色、香、形、姿之美,令历代名人墨客对它情有独钟,并赋予它一种气质、一种风格、一种个性,成为文学艺术创作中的重要题材。从这些文人的创作文体而言,有诗、有词、有曲、有文、有小说、有戏剧;从表现手法而言,有咏物、有题画、有寄托、有比兴、有寓言,从而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图3-6

图7

其中历代咏兰的诗词是“兰文学”最突出的部分,从历史上看,几乎所有的名人、文人都有咏兰之作,涉及兰花的诗词数以百计,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有如此丰富的兰花文化底蕴可与之相比。如唐代李白的“兰幽香风远,松寒不改容”,唐代刘禹锡的“水朝沧海何时去,兰在幽林亦自芳”,唐代韦庄的“星分夜彩寒侵帐,兰惹春香映绿袍”,唐太宗李世民的“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图3),宋代戴复古的“庭垂竹叶因思酒,室有兰花不炷香”,明代文学家张羽的“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图4),清代书法家何绍基的“香逾淡处偏成蜜,色到真时欲化云”(图5)等诗句。苏东坡把兰花比喻成散发清香的美人,曾在《题杨次公春兰》中赋诗"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图6)。陶渊明爱兰,弃官归故,采菊养兰,并写有咏兰诗:“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消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图7)。清康熙皇帝最喜爱兰花,在他的书房以及养心殿内都放置了婀娜多姿的幽兰。他写下的咏花诗中,也以咏兰诗写得最好,以咏兰来推崇兰花的谦和踏实、不争虚华的“平民”品格。

自古以来,我国的画兰作品也是代有迭出。据记载,北宋的任谊与米芾等名家都曾画兰,可惜无传世作品。目前存在故官博物院的最早兰花画卷是北宋宫廷画家的一幅蕙兰水彩工笔纨扇画,这或许是中国最古老的兰花水彩画。另外两幅是南宋著名画家赵孟坚的真迹,赵孟坚是宋朝开国皇帝的第12世孙,著名书画家赵孟類(子昂)的堂兄,他能诗文,善书法,工画兰。南宋灭亡后,他年已垂暮,隐居于湖南嘉禾,画兰明志,不食元禄,把忠贞与清高之风和兰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身体力行。南宋末年的郑思肖(所南翁)尤擅画兰,其情操更令人钦佩,宋亡之后,终身不仕元朝。元朝统治者慕名请他作画,均遭严词拒绝。此后他画的兰花,一直都是无根无土,旁人问其故,他答曰:“国土之不存,兰根焉能着地?”借以抒发其爱国之心与亡国之痛,传为千古佳话。

图8

图9

此后,兰花在国人的心目中就越来越成为高尚、忠贞、洁净的象征,也越来越受到民间的普遍喜爱和被广泛栽培。元朝画兰名家曹雪窗是一位和尚,法名晋释明,以画兰风靡江浙一带,有“户户雪窗兰”的说法。此后许多书画名家都画兰,如明代文徵明,清代石涛、郑板桥(图8、9)等,画兰之风极盛一时。在清初出版的《芥子园画传》中收集的兰画就达35幅之多。据可靠统计,今天在全世界博物馆中收藏的兰花画卷,至少有明代11位画家的33幅画和清代32位画家的191幅画。不论兰花画家的数目,乃至兰花画卷的数目,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东晋王羲之创造行书、草书也是从兰叶中得到灵感的。兰叶疏密相宜、流畅飘逸,王羲之将兰叶的各种姿态运用到书法中,使他的字体结构、笔法的技巧几臻顶峰,成为当之无愧的"书圣"。

近代人更爱兰花。鲁迅家里几代人都喜爱兰花,他常约二弟、三弟到城内的府山、塔山、戢山上去采兰,有时带上干粮远到城外的会稽山、兰渚山、东湖箸簧山上去踏青采集,回家栽种,后来鲁迅还把这些经历写成《辛亥游录》。

张学良和赵四小姐在1946年被秘密解往我国台湾半押后,在其寓所的庭院中开辟了两个兰园,分养洋兰和国兰。他说:“与兰为伴,如亲良友,如饮醇醪,令人万虑俱消,有潇洒出尘之想”,并坦承“我第一爱夫人,第二爱兰花。这叫美人名花两相欢!”

图10

朱德元帅一生酷爱兰花,视其为"国宝"。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他对兰花的钟爱始终如一,兰花也始终伴随着朱德栉风沐雨、同甘共苦。朱德曾把自己培育的兰花名品赠送给北京中山公园、成都杜甫草堂等单位,让国人共同分享。他还留下了诸多咏兰诗文名篇(图10),充分表达了他对兰花的喜爱,也留给后人一段段难以忘怀的佳话。

参考文献:

【英]马克·切斯等.兰花博物馆[ M ].翻译刘夙,李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图1

竹,又称竹类或竹子(图1),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常绿植物,古人把“不刚不柔,非草非木,小异空实,大同节目”的植物称之为竹。在植物学的定义上,竹子属于竹亚科的竹族,是禾本科植物中最原始的亚科之一,也是禾本科植物中最具多样化的一个种群。就其植物生长特性而言,茎圆柱形,有节中空,大都具有地下根状茎,通常通过地下匍匐的根茎成片生长,有的低矮似草,也有的高如大树。竹子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几乎遍布世界各地,且种类繁多,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70多属、1200多种。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自古以来,竹子在我国就有广泛分布。在《山海经》中记载的300多座山中,有竹的山便占据了30多座,其中在卷三《北山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又东二百里,曰京山,有美玉,多漆木,多竹,其阳有赤铜,其阴有玄硝”,可见竹子在我国的分布之广。中国不但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林面积最大、开发利用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现代竹子的分化和分布中心,约有400--500种,约占世界已知竹种的1/3,被誉为“竹子王国”。其中,紫竹、金镶玉竹、佛肚竹、茶轩竹、毛竹曾荣登1993-7《竹子》特种邮票(图2)及其小型张(图3)。我国作为原产地之一,浙江、江西、江苏、四川、湖南、云南和重庆等都有大量不同种类的竹子分布且形成规模巨大的特色竹林,如茶山竹海、宜兴竹海、蜀南竹海(图4)、安吉竹海等是著名的竹林观赏地,更有众多著名的竹子公园,如北京紫竹院(图5)、济南万竹园、扬州个园(图6)、成都望江楼公园等。

在我国,竹子应用的历史非常悠久,自有文字记载,便有关于竹的叙述,屡屡出现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但确切记载源于仰韶文化。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上,发现了“竹”的象形符号,说明在此之前竹子已为人们所研究和利用,其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而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内则见到了竹子的实物,可见在原始社会时竹子和人们的生活就有了密切关系。在纸未发明之前,古人寻找各种材料来记录文字,慢慢竹子成了不二之选。据记载,商代已有竹简,即把字写在竹片上,再把它们用绳子串在一起就成了“书”(竹书),汉字"册"即由此而来,《尚书》《礼记》和《论语》等就是以这种方式保存。随着历史的发展及造纸术的不断更新,诞生了竹纸。据考证,我国早在9世纪已开始用竹造纸,比欧洲约早1000年,其用竹造纸的方法在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中有详细记载,并附有竹纸制造图。竹子在武器发展史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原始的竹弓射箭到春秋时期的抛石机、宋代的火药箭和竹管火枪等都是古代竹制武器。在古代,人们以竹箭狩猎、以竹箭御敌,鲁班曾将竹子作为制造云梯的原材料。竹子制造乐器的历史也非常久远,据传黄帝时代已有竹制乐器。在《诗经》中,出现了许多中国传统的乐器,其中竹制乐器占据了大部分,如我们所熟知的笛和箫。竹服饰更是极具中国特色,秦汉时期就出现了竹衣、竹鞋、竹斗笠等。因此,从记录信息的竹简,到狩猎抵御强敌的兵器,再到可发出天籁之音的乐器,竹子对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发展到现代,竹子用途更广泛,在建材、食品、造纸、包装、纺织、工艺品、中药等方面有几百种用途。

竹子在人们日常生活、历史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也影响着我国文字的发展,甲骨文中竹子符号的出现到竹部文字的创造与发展,也印证了我国对竹子利用的古老历史。据统计,我国《辞海》(1979年版)中共收录“竹”部文字209个,如笔、筷、笼、笛、笙等,加上历代各类字典的收录,数量就更为可观。

图7

竹子之于我们中华民族,早已超越了作为普通植物的含义。竹子虽无牡丹之华丽、无松柏之伟岸、无桃李之妖艳,但古人在其身上赋予了很多的含义,竹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又与梅、松合称为“岁寒三友”,竹子被"定义为高尚的情操与高贵的品性的代表。因此,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竹子是坚韧挺拔、虚心有节的性格象征和人格理想,节节高升已成为许多人的祈愿与期待(图7)。而不同品类的竹子,也有着不同的寓意。如黄金竹象征财源广进,富韵竹象征生活富裕,佛肚竹象征大肚能容天下不平事,玉韵竹象征金玉满堂……

图8

千百年来,竹子被化身为谦谦君子,成为品性高雅的象征。《诗经》中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匪君子,终不可爱兮”,将士大夫的外貌、才能、品德与竹相关联起来,赞誉其优秀之处。而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已对竹子产生了近乎痴狂般的偏爱。魏末晋初的“竹林七贤”(图8),遁隐竹林,与竹为伴,喝酒纵歌,抒发内心情感,其人其诗都与竹子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了传统文人超凡脱俗的审美理想与返璞归真的生活意趣。

从古至今,历史上无数的文人大多爱竹、咏竹、赞竹,正是因为竹的正直、坚韧、虚怀、质朴、淡泊、豁达等,他们都乐于以竹自喻,以竹言志,以竹修心,以竹养性,以竹怡情,更将竹作为自己的化身。李白夸竹为“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杜甫有“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的感叹;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以寄情于山水;韩愈有“竹亭人不到,新笋满前轩”的优美意境;王安石则是触景生情、以竹言志“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将竹子的坚韧喻为自己百折不挠的精神;白居易是在竹子面前表现出“竹解心虚即我师”的谦逊之情。尤其是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更是将竹子上升至很高的境界,“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的诗句,道出了竹子在他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实际上,写竹的诗远远不止这些,古人对竹的描写可谓灿若繁星、多不胜数,它点亮并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与人格象征。

图9

图10

说起爱竹,有两个人羲之第五子王徽之,其平生有一个特别的嗜好,那就是爱竹至痴迷。在其庭院中,处处都种满了各式各样的竹子,空闲之时,散步其中,品赏竹子的美姿,沉醉在竹叶的清香之中。在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中,曾记载王徽之种竹的故事:王徽之在借住新屋时,便令先种竹再打扫,其因是“何可一日无此君”,后每天几乎都与竹相伴。另一个就是清代的诗画大家郑板桥,他人生中的大部分岁月都一直在画竹,可谓情有独钟,“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便是其真实的写照。其创作的竹图,多为写意且一气呵成,生活气息十分浓厚,并极富变化之妙。郑板桥作为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其诗书画世称“三绝”,书法以“板桥体”闻名,且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优美诗句,而画竹更是成为郑板桥最大的“标签”。在中国邮政发行的1套6枚的1993-15《郑板桥作品选》邮票中,就有2枚为竹画(图910),这套邮票还被评为当年的优秀邮票,而获奖纪念张与发行纪念张同样采用了郑板桥创作的竹画。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竹子已由最初的普通植物慢慢变成了我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与中国悠久的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逐渐形成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中国竹文化,其内涵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品格和精神象征,也将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不断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何明,廖国强.中国竹文化[ M ].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7.

2.竹.植物之家网站[ Z ].2013.12.03.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是1200多年前唐代诗人元稹对菊花的赞颂。中国是菊花的原产地之一,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皆可见到其美丽身影。中国人对菊花的认识,最早始于神农尝百草首先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关于菊花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农事历书《夏小正》,以菊花生态现象反映气候变化规律,作为农事活动的时令标志,因为菊开9月末,故菊花古时有“节花”“九华”等别称。

在中国花卉发展史上,菊花是被记载描述最多的花卉,自宋代起先后有68部菊谱问世。2000多年前,我国开始对菊花进行人工栽培,唐代初具规模,出现了不同花色的品种;宋代有了专门的菊花繁育基地,菊花栽培也开始从药用转为园林观赏,这一时期还诞生了世界第一部艺菊专著﹣《菊谱》;明清时期,菊花栽培进入全面发展期,品种增加至800余个,每年金秋京城各处都要举办规模不等的菊花展览。

图1

图2

1000多年前,中国菊花开始走向世界,七八世纪传入朝鲜、日本,17世纪末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中国菊花遍及全世界,成为中国献给世界花卉园艺的一朵奇葩。时至今日,菊花已发展成为世界上品种最多、造型最丰富的观赏植物,是国际花卉市场四大切花之一,在中国跻身十大传统名花之列。1958年9月25日,我国发行普10《花卉》普通邮票,"菊花"位列其中(图1),这也是我国首枚菊花题材邮票;1960年至1961年发行的特44《菊花》邮票则集中展示了“黄十八”“绿牡丹”“如意金钩”“芙蓉托挂”“赤金狮子”等18种我国自主培植的名贵菊花品种,这也是中国邮票发行史上第一套大型花卉邮票,至今仍是经典(图2)

图3

从野生到人工培育,从药用到观赏,从品种单调到千姿百态,从本土到全球……菊花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文明的演进史,在与历史传统的互荣共生中积淀下厚重而独特的菊文化。菊花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深厚渊源,对传统民俗的形成与演进有着深远影响,重阳节的菊花民俗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早在汉代,重阳节赏菊习俗就初步形成;汉魏时期,酿制菊花酒已非常盛行;到了唐宋,菊之民俗最是盛举,每逢重阳,赏菊花、饮菊茶、喝菊酒、食菊糕、吟菊诗、插菊枝、挂菊灯等活动蔚然成风,无论宫廷还是市井都洋溢着浓厚的菊文化氛围。孟浩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邀约正是赏菊习俗的生动写照,中国邮政发行的2003-18《重阳节》特种邮票也专门反映了重阳赏菊习俗(图3);而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则留下了关于重阳插菊习俗的记载,在第40回中写道重阳节这一天,大观园里的女人们皆戴菊应俗,且房中还要插菊。说到插花,这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民俗,从汉代便开始流行,是文人雅士们追捧的一种高雅生活方式,苏辙《戏题菊花》中“春初种菊助盘蔬,秋晚开花插满壶”说的就是这一习俗,人们通过插花以花明志,体现人生追求和生活品味。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的菊花,在中国古代插花艺术中占有重要席位,2007-14《孔融让梨》特种邮票上的插花中便可见菊花的身姿。

从"花语"的角度来看,菊花还有洁净、真诚、长寿等多重寓意,常常成为人们寄托美好愿望的使者。在民间统中,菊花与松、竹搭配表示“高风亮节”与莲、兰一起合称“风月三昆”,与松、鹤组合寓意“松菊延年”“菊鹤延年”,与鹌鹑、落叶组合意为“安居乐业”,与蛔蝈一起出现则表达“官居一品”的祝愿。

图4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皆爱菊,爱它清雅绝俗、千姿百媚的姿态,爱它独立寒秋、经霜不败的风骨。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菊花被赋予多重精神意义,其坚贞不屈的高洁品格、超凡隐逸的君子气节被历代文人争相吟颂。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以菊之不屈秉性寄寓对志行高洁的追求,这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早关于菊花的描述。到了汉代,汉武帝的《秋风辞》、汉昭帝的《黄鹄歌》中均有菊花的一席之地。而真正意义上的"咏菊文学"则从魏晋时期开始出现,陶渊明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将菊花正式引入文人士大夫的视野(图4),开启了菊花美学价值的新篇章。自此以后,种菊、赏菊、咏菊逐渐成为一种广为流传的文人雅趣,菊花被赋予鲜明的文化内涵,成为君子之节、逸士之操的象征,无数文人雅士寄情于菊花,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菊花赋、咏菊诗,特别是唐宋诗词的发展使咏菊文化达到高度繁荣。“黄菊芬芳绝世奇,重阳错把配黄枝。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陆游以菊花的高洁坚贞自励;“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苏轼以残菊的坚韧不拔励友;“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借菊花枯而不落的特性表达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笔下的菊花则成了“豪迈的战士”……在《全唐诗》收录的植物意象诗歌中,有关菊花的诗歌数量居第8位,《全宋诗》中菊花意象诗歌居第5位,清代《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则收录了咏菊作品267首,“咏菊文学”的洋洋大观可见一斑。

图5

图6-7

图8-10

图11-12

菊花也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重要表现题材,星在五代时期菊花就已成为绘画素材。据北宋《宣和画谱》记载,唐末画家滕昌裕“卜筑于幽闲之地,栽花竹杞菊,以观植物之荣悴而寓意焉,久而得其形似于笔端”,并收录其《寒菊图》一幅,这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最早关于画菊的明确记载。唐末菊画多以“寒菊”为意象,以表傲霜斗寒的凛然气节,如黄荃的《寒菊蜀禽图》、黄居案的《寒菊鹭鸶图》、徐熙的《寒菊月季图》等。入宋以后,画菊者渐多,赵昌的《拒霜寒菊图》《木瓜寒菊图》是其中的代表,他画的菊花极具神韵,苏轼曾为其菊画题诗:“轻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两髻丫。便有佳名配黄菊,应缘霜后苦无花。”这也是目前所见最早的菊花题画诗。到了明清,菊花绘画达到鼎盛,名家精品迭出不穷,菊花在画中的意象和内涵也更加丰富。这一时期著名的画作有明代吕纪的《桂菊山禽图》、米万钟的《竹石菊花图》、陈洪绶的《玩菊图轴》,清代八大山人的《瓶菊图》(图5)、恽寿平的《菊花图》(图6)、郑板桥的《瓶菊册页》(图7)、石涛的《对菊图》(图8)等。及至近代,菊花仍是国画大师们的"座上宾",齐白石、吴昌硕、潘天寿、陈半丁、何香凝等众多名家均留下了菊作佳品,其中齐白石的《菊花》(图9)、吴昌硕的《秋菊》(图10)、潘天寿的《菊竹图》(图11)等分别作为各自代表作入选“书画名家作品选”系列邮票。中国邮政曾于2010年以"花中四君子"为主题发行《梅兰竹菊》特种邮票1套4枚,第4枚“菊花”主图选用了清代画家李辉的《菊石图》画作,并配以北宋诗人梅尧臣的《残菊》诗作:“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秀,犹得奉清觞”,以“古诗配古画”形式展现了菊花冷艳清贞的超然气节,也将咏菊文学与菊花绘画完美融合于方寸之间(图12)。

除了文学和绘画外,菊花还是陶器、瓷器、景泰蓝、玉雕、牙雕、织品等工艺品中的“常客”,作为吉祥花卉装点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众多文物珍宝中,菊花意象在不同工艺材质上夺目绽放,或高雅或喜庆,或抽象简洁或繁复细致,在写实与写意间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陶冶。

(感谢刘波提供相关资料)

参考文献:

1.王定跃,林杏莉.菊花依然[ M ].深圳:海天出版社,2021.

2.周裕苍,周裕斡.菊韵.中国的菊文化[ M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1.

原文来源:《集邮博览》2023年4月

图片处理:刘增良

整理编辑:义门村的故事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