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强化食品外,植物油被认为是植物甾醇最丰富的来源之一
植物甾醇是以环戊烷-α-菲环为基本结构单元的甾体醇类化合物,目前文献报道发现超过250种植物甾醇。
植物甾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C-3位置上-OH是否结合其他化学结构分为游离甾醇(FS)和结合甾醇。
另一类是根据C-4位置上甲基的数量可分为4-无甲基甾醇、4-单甲基甾醇和4,4-二甲基甾醇。
因此,4,4-二甲基甾醇是指C-4位置含有两个甲基的植物甾醇,也称为三萜醇。
4,4-二甲基甾醇根据结构差异可进一步分为四环三萜醇和五环三萜醇两大类。

目前,植物甾醇在很多研究中主要指4-无甲基甾醇,如2010年卫生部批准的新资源食品中的植物甾醇是指β-谷甾醇、菜油甾醇和豆甾醇,均为4-无甲基甾醇。
4-无甲基甾醇最显著的生物活性为降胆固醇,具体表现为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植物甾醇一直以来最主要的研究内容之一,主要是因为4-无甲基甾醇的化学结构与胆固醇相似,提供更多的机会与胆固醇竞争进入混合胶束,这也是4-无甲基甾醇降低血液胆固醇作用机制之一。
4,4-二甲基甾醇主要包括环阿屯醇、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α-香树脂醇、β-香树脂醇、羽扇豆醇和牛油果醇。
而无论来自乳木果油还是米糠油的4,4-二甲基甾醇都无法显著降低TC和LDL-C,对4,4-二甲基甾醇的研究相对较少。
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4,4-二甲基甾醇生物活性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围绕4,4-二甲基甾醇生物活性展开。

除强化食品外,一般来说,植物油被认为是植物甾醇最丰富的来源之一,植物甾醇是植物油不皂化物的主要成分,约占植物油的1%。
植物油中4,4-二甲基甾醇含量在12.0 ~ 260.0 mg/100 g之间,以米糠油含量最高,随后是坚果和谷物,坚果中4,4-二甲基甾醇含量为0.4 ~ 8.2 mg/100 g,占总甾醇含量的2.5 ~ 17.1%,谷物中大米制品的4,4-二甲基甾醇含量约为30.0 mg/100 g,与β-谷甾醇含量基本相当,而在小麦制品和其他谷物中,其含量为小于5 mg/100 g,豆科植物中4,4-二甲基甾醇含量为24.3 ~ 38.8 mg/100 g,豆制品中为2.0 ~ 9.7 mg/100 g,蔬菜和水果中4,4-二甲基甾醇含量较低。

常见的脂质提取方法也适用于植物甾醇的提取。
非极性溶剂,如己烷或石油醚,可有效地提取FS,SE和HSE,而有效地提取SG或ASG需要更多的极性溶剂,如热乙醇或丙酮,但随着极性溶剂的增加可能导致无法有效地提取非极性植物甾醇。
氯仿-甲醇,如Bligh-Dyer法和Folch法可提取所有种类的植物甾醇,然后经酸或碱水解形成游离的植物甾醇。
酸或酶(糖基化酶)水解SG和ASG中的糖苷键,将其转化为FS。
酸水解条件为利用0.5 ~ 3 mol/L的盐酸在70 ~ 100℃加热或回流和振荡。
碱性水解,也称皂化,用1 ~ 2.5 mol/L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的乙醇或甲醇溶液水解甘油三酯、SE、HSE和ASG中的羧酸酯键,从而将SE和HSE转化为FS,而如果存在ASG只会转化为SG。
接着液-液萃取用水或盐溶液和非极性溶剂去除脂肪酸皂和其他极性成分,而FS和其他非极性脂类称为不皂化物,则保留在有机相,植物甾醇是不皂化物的主要成分,需要进一步分离方可得到4,4-二甲基甾醇。

薄层色谱(TLC)或固相萃取(SPE)可用于进一步分离不同种类的植物甾醇。
美国油脂化学家学会(AOCS)方法Ch 6–91推荐使用TLC法从其他脂质和植物甾醇类化合物(4-单甲基甾醇和4-无甲基甾醇)中分离出4,4-二甲基甾醇。
传统的TLC法分离4,4-二甲基甾醇存在制备量少、回收率低、耗时长等缺点。
Azadmard-Damirchi等[22,23]利用SPE法从榛子油和橄榄油不皂化物(4,4-二甲基甾醇、4-单甲基甾醇和4-无甲基甾醇)中分离富集4,4-二甲基甾醇。
SPE法特点是萃取速度快、节省溶剂,但上样量少且萃取小柱价格高。
TLC和SPE两种分离方法制备量少。
因此,上述两种分离方法主要应用于分析研究。

Li等采用正相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P-HPLC)从油茶、芥菜和微孔草三种种子油不皂化物(烃类化合物、4,4-二甲基甾醇、4-甲基甾醇和4-无甲基甾醇)中分离出4,4-二甲基甾醇,P-HPLC法分辨率高,但成本高、费时。
Liu等利用高效逆流色谱法(HPCCC)从米糠油中分离4,4-二甲基甾醇阿魏酸酯(环阿屯醇阿魏酸酯和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阿魏酸酯单体)。
总的来说,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柱,如使用硅胶柱或二醇柱结合非极性溶剂洗脱,用于不同种类植物甾醇的分离,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柱则用于单体化合物的分离。
Lee等利用结晶-水解法从γ-谷维素中分离4,4-二甲基甾醇(环阿屯醇和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的混合物),可大规模生产。
而在前期预实验中发现混合游离甾醇采用相同的结晶方法,产物为4-无甲基甾醇,而不是4,4-二甲基甾醇,母液继续结晶,得到的4,4-二甲基甾醇纯度提高并不明显。
因此,从混合游离甾醇中分离富集4,4-二甲基甾醇有待进一步研究。

气相色谱法(GC)是鉴定和定量分析4,4-二甲基甾醇单体和总4,4-二甲基甾醇的常用手段,一般需要经过皂化和衍生化,生成三甲基硅基(TMS)醚或乙酸酯。
尽管衍生化不是必须的,但衍生化提高了4,4-二甲基甾醇的挥发性、峰形和响应因子,也有助于防止热降解。
常用的GC检测器为火焰离子检测器或质谱检测器。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被应用于鉴定和定量分析不同4,4-二甲基甾醇类别和4,4-二甲基甾醇单体。
HPLC分析的优势在于4,4-二甲基甾醇可以以游离或缀合物形式进行分析,不需要进行皂化和衍生化,通常采用示差折光(RID)或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也可采用紫外(UV)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

与GC分析一样,HPLC很难分离同分异构体或密切相关的游离4,4-二甲基甾醇和缀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发展有助于4,4-二甲基甾醇的准确鉴定和定量,特别是有助于各种4,4-二甲基甾醇缀合物分子的鉴定。
我国居民每日膳食中植物甾醇的摄入量为257.7 ~ 473.7 mg,其中4,4-二甲基甾醇的摄入量为45.5 ~ 69.3 mg之间,与西方饮食中植物甾醇的膳食摄入量约300 mg基本一致。
4,4-二甲基甾醇主要以脂肪酸酯、羟基肉桂酸酯和糖苷的形式存在。
在胃肠道内,所有4,4-二甲基甾醇酯的酯键都被特定的酶水解形成游离的4,4-二甲基甾醇。
游离的4,4-二甲基甾醇随后进入混合胶束中,通过NPC1L1受体从混合胶束中被肠上皮细胞吸收。

4,4-二甲基甾醇被肠细胞吸收后,由于4,4-二甲基甾醇是肠道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的不良底物,导致4,4-二甲基甾醇不易酯化,并在细胞内保持游离形式,其代谢与胆固醇不同。
因此,游离的4,4-二甲基甾醇不能有效地融入乳糜微粒。
相反,大多数游离4,4-二甲基甾醇通过ATP驱动的转运体异质二聚体ABCG5/G8排泄回肠腔,造成4,4-二甲基甾醇的肠道净吸收非常低。
进入循环的少量4,4-二甲基甾醇被肝脏迅速吸收,并通过肝脏ABCG5/G8分泌到胆汁中,导致血浆中4,4-二甲基甾醇浓度极低。
虽然4,4-二甲基甾醇吸收低,但增加摄入量会增加血浆中4,4-二甲基甾醇浓度,肝脏中4,4-二甲基甾醇水平亦会增加。

4,4-二甲基甾醇不是内源性合成的,所以在体内发现的4,4-二甲基甾醇分子均来自于饮食。
4,4-二甲基甾醇也会进入其他外周组织,包括血管壁、肺、大脑和母乳。
4,4-二甲基甾醇进入了血液循环这一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尽管与胆固醇相比,4,4-二甲基甾醇循环浓度非常低,但会被不同的组织吸收,可影响各种病理或生理过程。
如4,4-二甲基甾醇从肠腔进入循环的过程中,可干扰所有类型的免疫细胞。
4,4-二甲基甾醇在肝脏中代谢为C21胆汁酸,而不是正常的哺乳动物C24胆汁酸。
4,4-二甲基甾醇大部分很难被吸收,并通过粪便不加修饰地排出体外。

碳水化合物消化酶,尤其是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在消化系统催化淀粉水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
因此,抑制碳水化合物消化酶是减少膳食碳水化合物摄入、抑制餐后高血糖,改善糖尿病症状的一种有效策略。
Sobhy等发现γ-谷维素(4-无甲基甾醇和4,4-二甲基甾醇的阿魏酸酯)、豆甾醇和β-谷甾醇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有抑制作用。
另有研究发现阿魏酸亦可显著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
因此,无法判断γ-谷维素的抑制作用是由植物甾醇还是阿魏酸导致的。
Pujirahayu等发现4,4-二甲基甾醇(环阿屯醇)非竞争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
由此可见,4,4-二甲基甾醇和4-无甲基甾醇均有抑制活性。
虽然两者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在文献中均有报道,但是不同溶剂体系无法对比。
因此,4,4-二甲基甾醇对消化酶的抑制作用是否优于4-无甲基甾醇有待进一步研究。
大家都在看
-
挑一棵你觉得最有生机的植物,看你意志力格局有多大的潜力 在你生活的道路上,意志力常常是成功与失败之间的关键。它不仅仅是一种坚持到底的力量,更是一种在困境中找到希望的能力。那么,今天这个心理测试将通过一组简单的选择,帮助你了解你内在的意志力潜力。你所做出的每 ... 植物之最04-08
-
哪种植物让你感觉最有生命力?映射你的成长潜力与抗压性 生活中,我们常常在无意中选择一些看似简单却能反映我们内心深处的事物。今天,我们通过一个小小的心理测试,来探索一下那些能让你感受到生命力的植物。每个人对植物的感知和情感反应各不相同,你的选择或许能揭示出 ... 植物之最04-08
-
3000年不死的怪树为什么巨杉被公认为是地球上最可怕的植物 美国明知巨杉是生态炸弹,为什么还要定期砍掉它们?这种能活3000年的怪树被公认为是地球上最可怕的植物。它可以长到100多米高,重达上千吨,仅树皮的厚度就能达到30厘米以上。但最可怕的还不是它那巨大的体型,而是 ... 植物之最04-08
-
哪种植物最能代表你的生命力?映射你的健康韧性与财富生长力 在人生的道路上,许多时候我们会感到迷茫,想要探索自己真正的需求和潜力。心理测试是一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了解自己内心的方式。通过与不同选项的互动,我们可以揭示出一些隐藏在心底的性格特质和潜在的内心需求。今 ... 植物之最04-08
-
这些植物,最适合缅怀追思 植物之最04-03
-
揭秘!世界十大毒性最强烈树种,误触即危 在大自然的神奇世界中,有一些树木看似普通,实则暗藏致命危机,其毒性之强烈足以危及生命。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揭开世界十大毒性最强烈树种的神秘面纱。夹竹桃:美丽下的剧毒隐患夹竹桃,夹竹桃族夹竹桃属常绿直立大 ... 植物之最04-01
-
奇异自然 : 大自然十一大松杉目植物介绍与鉴赏 巨杉鉴赏巨杉鉴赏引言松杉目(Pinales)是裸子植物中最重要的类群之一,包含了松树、杉树、柏树等广为人知的树种。这些植物不仅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还以其独特的形态和适应性吸引了无数科学家和自然爱 ... 植物之最03-31
-
最抗寒的植物是什么 #最抗寒的植物是什么#最抗寒的植物难以单一界定,但南极发草、垫状植物(如垫状锦鸡儿)和北极柳等植物在极端寒冷环境中展现出卓越的抗寒能力。以下是一些在极端寒冷环境中表现出色的植物:1.南极发草(Deschampsia ... 植物之最03-30
-
植物园之最:历史最久、面积最大、名气最响的名单,你去过几个? 导读植物园是自然的宝库,也是人类了解植物的窗口。它们不仅是科研和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人们放松心情、亲近自然的好地方。今天,我们带大家“云游”中国的34个省份,看看哪些植物园历史最久?哪些植物园影响力最大 ... 植物之最03-24
-
快来投票!横琴湿地植物线上PK,谁能“出道”由你来定 第三届横琴自然周“万树成长·镜美横琴”自然摄影大赛线上评选现已全面开启!即日起至3月23日,市民群众可通过南方+参与评选投票,为你喜欢的摄影作品“打call”!速戳——据了解,本次摄影比赛自3月5日正式启动以来 ... 植物之最03-24
相关文章
- 世界十大草类之最:旅人蕉上榜(第四感觉最灵敏)
- 世界十大草药之最:人参知名度最高(山药最常见)
- 改善水质最强的水生植物排行榜:第九为净化污染物能手,浮萍上榜
- 世界十大木头之最:第一价值上亿,第三活了9500年
- 世界十大蔬菜之最:第一价值66.66万,第七重达上百斤
- 最硬的木头十大排名:铁桦树最硬(紫光檀上榜)
- 世界十大水果之最:第一售价876万,第六比榴莲还臭
- 本草纲目十大神草:人参知名度最高(灵芝价格昂贵)
- 十大名草石斛排名:金钗石斛上榜(晶帽石斛为濒危物种)
- 世界十大最美花树:第一被称为月之女神(也门的龙血树上榜)
- 世界最耐寒的十大树木品种:柞树上榜,白桦树排第一位
- 最常见的十大绿篱植物:海桐上榜,金叶女贞排第一位
- 公认“姿态最高雅”的这些绿植,养在家里太美了,高级感十足
- 我心中最优秀的五种地被植物:多年生,种一次年年有花
- 世界上最古老的五棵古树,中国轩辕柏榜上有名
- 世界上最硬的五大木材,白坚木排第一位
- 如果只能养一种绿植,我只养“它”,郁郁葱葱“冒”仙气,美极了
- 元旦逛江西花市,这几种植物最值得入手
- 植物种子最补肾!尤其是这一方,以“五籽”填精养精,还固精!
- “客厅见花,十有九发”,最适合普通家庭养的5种植物,你家有吗
热门阅读
-
兰州烟价格表和图片 十款兰州烟经典款式价格 05-07
-
世界上十种最美的花:玫瑰花上榜,牡丹花居首 01-17
-
十大名贵君子兰排名:大花君子兰榜上有名 01-19
-
镇宅最吉利的三种花:桃花、君子兰位列前两名 04-17
-
多肉法师哪个品种最美?最美的多肉法师排行榜 04-17
-
10种植物的传播方式,种子的特点及传播途径 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