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发布

发布者:贫在闹市 2024-1-31 20:16

2024 年 01 月 31 日

中国社会科学网

已订阅

2023年12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机构联合评出的202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正式发布。十大学术热点分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三大全球倡议”的时代价值和实践路径、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多维度研究、出土文献整理与先秦秦汉文学研究新进展、新兴科技的伦理审度、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现代金融监管、数据确权授权法律机制的构建、数字地缘政治与国际传播新形态、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知识生产范式变革。

发展中国理论

2023年度,习近平文化思想成为学术理论界的重要研究阐释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杨耕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深刻学理内涵。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向纵深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对“两个结合”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关系等议题的研究。

当前学术界在理解“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科学内涵方面形成了高度共识,认为其首要之义在于“中国自主”,即立足中国、观照中国、扎根中国,坚持中国问题导向,回应和解决中国问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郝立新提出,要在中国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联动中,科学把握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基本原则、科学方法和实践进路;把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提出更为具体有效的建设方案。

“三大全球倡议”是对“人类向何处去”的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的中国回应。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张骥表示,推动“三大全球倡议”等中国话语转化为人类知识谱系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和命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发展问题、安全问题和文明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推出更多原创性学术成果,促进中国的自主知识体系与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互鉴与互构。

推进学科融合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在多个层面得到拓展深化。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彭勇提出,当前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呈现出学科交叉属性强、研究内容兼具宽度和深度、创新性突出的特点。应在强化多维度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建构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引向深入。

近些年出土的大量新文献,为文史界开展研究开拓了广阔空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跃进表示,深化出土文献整理研究要推进多学科深度融合,开展文字、文本、文明对话;对文学史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深度研究,以进入早期文学发生的历史现场和文本语境;全方位进行理论建构,挖掘中国早期文学特征,并与西方相关理论开展对话。

科技创新对社会、个体和环境的道德影响,成为2023年度学术理论界广泛关注的议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刘大椿提出,面对技术迭代升级,应着眼于建立更加完善的伦理研究框架,以更好应对不同领域的技术创新;深入探讨如何以更有效的机制,评估新兴科技给社会、经济和环境可能带来的长期影响;促进公众参与,加强国家、行业、学科间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伦理挑战。

提供学理支撑

经济学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围绕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现代金融监管展开深入研究。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梁琪认为,研究金融创新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底层机理、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体系韧性、优化金融体系监管、统筹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等,是未来该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

法学界围绕数据流通带来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变化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对于在理论上如何认识数据财产权益的性质,以及在立法上如何作出制度安排等尚未形成共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利明表示,应继续深入观察数据要素市场的交易实践样态,提升数据分类分级标准的可操作性,确保不同类级数据在安全合规条件下流通交易。加强有关数据登记研究,探明数据登记的社会经济功能、登记机构的运行机制和数据登记的法律效力。

数字地缘政治引发的国际传播格局变化与秩序转型备受关注。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教授荆学民提出,“信息”背后有着厚重的经济、政治、科技、军事等内涵,对地缘政治中的种种“信息”,国际传播研究不能仅关注其表面意象,还要深挖并揭示其内涵和本质。要从重视传播技巧和策略的新闻传播学单一学科研究,向综合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等多学科研究的层面跃升,为塑造形式与内容相匹配的新形态国际传播提供学理支撑。

学术界围绕智能时代的知识生产与传播机制及其带来的知识观、认识论变革展开研讨。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教授高奇琦认为,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未来应在理论层面进一步深化研究。同时,运用一系列新的大模型方法,如深度神经网络或计算文本等,将前期的探索性成果向实证化方向推进。

202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既是对一年内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系统回顾,也是对现实焦点问题、深层理论问题的聚焦及其未来研究趋势的展望,有助于营造“社会关注学术,学术服务社会”的良好氛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贡献力量。(记者段丹洁)

责任编辑:杨怡

转发:杨华

审核:郝林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