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纺织科技成果对接峰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十大纺织科技”成果发布会举办
11月18日,2024中国纺织科技成果对接峰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十大纺织科技”成果发布会在福建泉州晋江成功举办。本次峰会以“智汇纺织·创见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政府、行业协会、科研院校、企业的200余名代表,共同见证了纺织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创新力量。
本次峰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通用技术高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指导,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泉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泉州市科学技术局、泉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泉州市商务局、黎明职业大学主办,中纺院海西分院、《纺织科学研究》杂志、黎明职业大学新材料与鞋服工程学院承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全国数字化纺织材料产教融合共同体、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泉州市人才创新共享联盟协办,福建海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晋江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支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以泽,晋江市副市长王也夫,通用技术高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姜俊华,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赵强,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杨金纯,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瀚宇,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毛志平,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处长冯丽,福建省工信厅消费品处副处长余陈荣,泉州市发改委副主任陈招平,泉州市科技局副局长陈君伟,泉州市工信局副局长李丹蓉,陕西科技大学原校长马建中,黎明职业大学校长王锋等领导嘉宾出席了本次会议。
齐聚晋江 共促行业科技成果转化
当前,新技术革命正在重塑纺织服装产业优势和发展边界,“科技+”成为推动行业新旧动能转化的强有力引擎。“中国十大纺织科技”成果发布会作为纺织行业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的品牌活动,已连续在晋江成功举办八届,在促进行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产业科技应用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促成了40余项科技成果现场签约,对于纺织行业科技成果转化起到了促进作用与示范效应。
晋江市副市长王也夫在致辞中表示,纺织作为晋江最具特色的主导产业集群,产值超千亿元,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背景下,市委、市政府立足产业优势,依托中纺院、皮革院等科创平台的创新资源集聚优势,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项目攻关与先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助力晋江纺织产业持续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本届会议通过发布第十一届“中国十大纺织科技”成果、举办对接专场、科技成果主题展等系列活动,从更高层面展示纺织服装科研成果、激发纺织科研创新热情、加强纺织科研交流合作,促进纺织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在致辞中表示,今年的中国十大纺织科技成果展现出以下显著特点:一是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引导、深度融合;二是绿色制造、智能制造释放发展活力,高性能纤维及先进纺织品成为研发热点;三是跨学科合作趋势明显,多学科团队协作显优势,彰显了行业科技创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发展的新态势。“中国十大纺织科技”系列活动推动行业科技成果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走向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完善了行业技术供给、技术需求与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为行业科技创新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通用技术高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姜俊华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十大纺织科技”系列活动已在晋江连续举办了八届,不仅展示了我国纺织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更借助这一平台,促进了先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带动了当地乃至整个纺织行业的创新发展,为我国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的动力。通用技术新材将积极践行“以科技进步和品质服务引领美好生活”的使命,以中纺院为科技支撑,深入推动科研与产业融合发展,持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与各界同仁携手共进,为实现纺织行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
黎明职业大学校长王锋在致辞中介绍了该学校作为泉州市政府举办的全日制综合性高职院校的近年成就和发展规划,并表示此次会议正是全国数字化纺织材料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和积极推动力量。未来,共同体成员单位将携手并进,黎明职业大学也将继续发挥牵头作用,从以下三个方面助力全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协同创新发展:一是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二是完善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多元深度合作;三是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促进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
成果发布 见证创新力量
作为此次活动的重头戏,第十一届“中国十大纺织科技”成果发布。经过征集与遴选,“高品质原位聚合原液着色聚酯纤维大容量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10个项目脱颖而出。此外,“JCTX300E型千吨级碳纤维生产线”等10个项目获得第十一届“中国十大纺织科技”入围成果称号。





中国纺织科技成果对接峰会不仅为行业内的创新成果提供了闪耀的舞台与精准的对接机会,更为贯通从创新到应用的转化链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了桥梁。在签约仪式环节,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国产化大卷装1800高速智能化锦纶POY卷绕机共同开发合作协议”;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通用技术中纺院海西分院签署了“低收缩率涤纶材质的尼龙拉链码装的研制合作协议”,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盛意成石墨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签署了“宙斯盾石墨烯蓄热里布的开发合作协议”。
加速落地 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双向奔赴”
本次会议通过主题演讲、成果对接、科技成果主题展等系列活动,从更高层面展示了纺织服装科研成果、激发纺织科研创新热情、加强纺织科研交流合作,促进纺织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以泽带来了《碳纤维复材自动化成型技术与装备及其发展》的主题演讲。他指出,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源,是实现轻量化、高性能、提升有效载荷的重要途径。低成本自动化制造是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产业的优先发展方向,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自动化成型装备是实现快速低成本制造的重要支撑。重点分享了三维编织技术中的大规模锭子相序排布技术、三维编织减摩降阻技术等关键技术。同时分享了未来的三维编织装备发展趋势:超大尺寸曲面体自动化成型装备、超厚高密度曲面体自动化成型装备、常规武器的自主低成本快速制造系统、中小型无人机的全流程智能制造方案。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侯成义分享了《电致发光纤维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应用》。他分享了前沿电子纤维的发展思路,分享了东华大学在电子纤维的加工与织造领域的创新成果与电致发光电子纤维的应用探索。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功能纤维材料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邱志成分享的科技成果是《高品质原位聚合原液着色聚酯纤维大容量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他表示,项目开发了高品质原位聚合原液着色聚酯纤维大容量制备关键技术及装备,建成了全球首台套10万吨/年生产线,提升了原液着色聚酯纤维的品质,有助于提高原液着色对传统染色的替代比例、减少纺织印染污染。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戚栋明分享的成果是《车用超纤革反应性聚氨酯涂层加工新技术及产业化》。他介绍,项目已建成超纤革涂层小中试及生产线10条,反应性PU涂层及其超纤革具有高物性(如良好触感、回弹和柔软度)、低残留、稳定性好等特点,成功打入新能源车市场,批量用于多个车型。

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工程技术总监汪丽霞分享了《耐久型绿色多功能阻燃涤纶长丝直纺技术》的研究成果。她表示,项目开发了阻燃共聚酯绿色要素的设计与制备技术、耐久性阻燃多功能聚酯的设计与连续稳定聚合技术、提低粘度降高品质耐久性功能聚酯熔体输送与直纺技术,相应的技术已在股东单位和联盟单位进行了应用推广。
纺织AI及智能制造成果对接
在纺织AI及智能制造成果对接环节,东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洁以《环锭纺细纱自动接头具身智能机器人及其协同系统》为题进行演讲。她指出,纺纱行业已经迈向智能化,并进一步向少人/无人化的智能工厂发展,细纱自动接头是纺纱行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智慧着装技术解决了线上服装消费难题,根据用户的着装数据构建用户着装知识图谱,从而为用户精准推荐适合用户的服装,然后将推荐的服装和用户组合在一起,显现穿搭效果,有效提高消费者购买成功率,提升服装电商的销售量,降低服装制造企业的库存。”武汉纺织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胡新荣在《个性化智慧着装关键技术与应用》的报告中分享道。
“化纤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体解决方案覆盖从业务员与客户沟通到订单交付的产品生产全流程,可提高生产和协同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基础研究所市场总监赵同乐带来了《化纤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体解决方案》的成果分享。
绿色材料及技术成果对接
在绿色材料及技术成果对接环节,陕西科技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邵亮分享了《聚合物基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及在鞋材中的应用研究》,重点介绍了橡胶基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及产业化与超临界流体制备可降解发泡材料的研究。
青岛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刚以《聚酯纤维筒子纱超临界CO2无水染色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为题,重点分享了项目主要研究内容、指标及成果。他表示,项目染色过程不用水、无污水排放,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传统水染标准,运行成本低于传统水染,具有显著的固碳减碳效益。
“聚乳酸是以富含淀粉的农作物或秸秆纤维素为原料,经生物发酵制取乳酸后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属于全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安徽丰原生物纤维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周岿带来了《非粮路线生产聚乳酸,助力纤维行业绿色发展》的专题报告。他表示,聚乳酸纤维具有优良的物理特性和广泛的用途,可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装饰、卫材和产业等领域。
此次峰会不仅是对纺织科技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对未来纺织行业创新发展路径的探索与前瞻,为推动纺织服装产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为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大家都在看
-
2024中国十大绿色事件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一年。这一年里,全球经济复苏、气候变化政策推进、国际关系变化等重大事件深刻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回顾2024年,我国绿色发展正在提速 ... 中国十大04-09
-
中国十大必游景点,你去过几个? 一场穿越时空与自然的盛宴中国,这片承载五千年文明的广袤土地,既有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观,也有镌刻历史的人文瑰宝。从巍峨的长城到神秘的布达拉宫,从黄山的云海到九寨的彩林,每一处景点都像一首诗,等待旅人细细品 ... 中国十大04-05
-
2024“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背后有哪些趋势?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些进展是我国基础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的缩影和代表,在科技界产生良好反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24年度“中国科 ... 中国十大04-04
-
走遍中国必打卡的10大AAAAA景区,去过5个算合格,你去过几个? 你是否想过,中国有哪些地方能让千万游客流连忘返?今天带你揭开神秘面纱,看看那些既能触摸历史温度、又能感受自然震撼的宝藏景区!1. 黄山(安徽)——云雾间的山水诗画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海,你才会明白为何古人 ... 中国十大03-31
-
中国10大姓氏及其代表人物 中国十大03-29
-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揭晓——听!创新强音如此激昂 光明日报记者 崔兴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3月27日发布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本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主要分布在数理天文信息、化学材料能源、地球环境和生命医学等科学领域。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自2005年 ... 中国十大03-29
-
中国十大最干净的零食,引发热议! 在中国,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零食的配料表和成分,追求那些配料干净、无添加的健康零食。以下是精心挑选的中国十大最干净的零食,它们不仅满足了味蕾的需求,更兼顾了健康与营养。 ... 中国十大03-26
-
铁血与韬略的千年较量:中国古代十大名将多维战力终极排行 剑锋所指,千军辟易;旌旗所向,万里云从——华夏五千年烽烟中,真正的战神从不止步于万夫莫敌之勇,更需运筹帷幄之智。有人单枪匹马裂石穿云,却困于庙堂权谋;有人谈笑间樯橹灰飞,却难挡阵前冷箭。究竟何为名将的 ... 中国十大03-18
-
世界独特中国:10大必游景点,你去过几个?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旅行梦,而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度,更是让无数游客流连忘返。你知道吗?在这个广袤的土地上,有很多独特的景点,都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世界上只有中国才有的10 ... 中国十大03-17
-
一生中必去的中国10大绝美景点,你去过几个呢? 中国,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蕴藏着无数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从北国的壮丽山河到南疆的秀美水乡,从东部的繁华都市到西部的神秘高原,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十大绝美旅游胜地 ... 中国十大03-17
相关文章
- 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发布
- 铁血与韬略的千年较量:中国古代十大名将多维战力终极排行
- 世界独特中国:10大必游景点,你去过几个?
- 一生中必去的中国10大绝美景点,你去过几个呢?
- 国内10大此生必去旅游胜地!第5个错过后悔一辈子
- 中国十大科技股崛起,能否复刻美股7巨头神话?
- 成都出差带什么特产回去?成都十大特产必买清单
- 云南特产有哪些土特产值得买?云南十大著名特产
- 去潮汕必买的6样东西,功夫茶具排第一位
- 国内轨道交通十大城市,你都去过吗?
- 上饶有什么特产可以带走的?上饶十大必买十大特产
- 江西南昌特产必买排行榜前十名:南昌米粉居榜首,赣绣上榜
- 中国十大地理之最,你知道几个?
- 南昌特产有哪些土特产?去南昌必买十大特产
- 中国十大大众认可的美食
- DeepSeek回答:中国人这辈子一定要去的十大景点,第十个争议太大
- 中国十大旅游必去之地
- 广东有什么特产可以送人?广东十大送人著名特产
- 高端礼品排行榜前十名,名贵腕表排第一位
- 广东十大顶级奢侈礼品,凤凰单丛茶排第一位
热门阅读
-
中国睡过男人最多的十大女明星(图) 07-10
-
中国十大耽美肉文小说,看得让你受不了(男同请进) 07-11
-
中国十大恶心人物排行榜,中国最恶心的男人是谁 07-11
-
十大好看的文章 令人害羞的爱情 09-06
-
河北排名前十的城市:唐山第一名,石家庄居第二 04-16
-
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十个省排名:福建第八,广东第一 04-23
-
来成都必买的十大特产,成都十大特产排行榜 06-26